新乐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拥有广阔的平原地带,当地作为一个西瓜种植的重要区域,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为西瓜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西瓜具备清热解暑、润肺止咳的健康功效,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潜力巨大。随着农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西瓜已经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作物,在确保农业供给、推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要分析不同水肥打枝技术处理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供业界参考。
一、水分管理
1、西瓜的需水规律
(1)需水量大
西瓜作为一种高耗水作物,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水中的矿物质含量、pH值、温度等水质因素以及用水量,都会对西瓜生长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天浇水量为300-500L/667m2。
(2)需水量期不同
西瓜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有所差异。在幼苗期,西瓜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进入伸蔓期后,随着根系的扩展,对水分的需求相应增加;到了开花和结瓜期,西瓜对水分变得较为敏感,此时应重点保证花期和果实发育的水分供应;而在生长后期,为了提升果实的甜度,建议在傍晚进行适量的浇水。
(3)自身根系特性
西瓜根系不耐水涝,若遭遇超过1天的水淹,根系就可能会发生腐烂。因此,应确保避免西瓜种植区域长时间积水。
2、供水原则
西瓜生长的理想土壤湿度范围大约在60%-80%。在田间进行灌溉时,需确保水位不超过畦沟深度的2/3。当然,实际灌溉量还需根据土壤的具体类型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灵活调整。
(1)土壤情况
砂质土壤的瓜田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不易积水,因此灌溉时应迅速进行,一旦沟畦表面的土壤湿润即可停止。相对地,黏土质的瓜田渗透性较差,需要更长时间的灌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沟中的水适当泼洒在西瓜根部,以助于其根系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2)气候变化
瓜田遇到久旱无雨的天气时,不能大水猛灌,避免对西瓜根系造成生理性伤害,出现落花掉瓜、坐瓜少、植株萎蔫死亡、不结瓜的现象。因此,当瓜田缺水时,灌溉要及时,提倡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在浇水过程中,若发现新生叶尖在清晨带有水珠,并且土壤呈现出干湿交替的状态,这表明水分供给是充足的。对于棚室西瓜,在浇水后应立即进行通风,以避免空气和土壤湿度过高。
3、科学供水
(1)播种前
确保营养钵底部充分湿润,或在苗床营养土中浇透底水。随后覆盖地膜以保持温度,出苗前无需再次浇水。
(2)出苗后
土表发干发裂时,可用湿润细土覆盖,1cm左右的厚度,防止土壤内水分向上蒸发,提高土温。
(3)真叶展开后
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进行适量补水,可采用喷洒的方式。
(4)定植前1周
此时,要控水防徒长,提高西瓜苗的耐受能力。
(5)定植时
要浇透定植水,确保西瓜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并施用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促进根系生长,加快缓苗。在缓苗后,也要适度控水,此次浇水非常关键,它关系到西瓜苗的成活率和后期的生长发育。
(6)新叶萌动后
移栽7天后,晴天上午8-10点,浇缓苗水,浇水量不可太大,防止降低土温,影响根系生长。
(7)“甩龙头”
即西瓜伸蔓水,此时,可在植株旁20-30cm处开沟浇水,浇水量不可太大,小水缓浇,膜下暗灌,不可过多,以免影响土壤通透性和根系呼吸,导致根系腐烂。
(8)定瓜水
雌花开放至谢花,此时,西瓜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在雌花开放到谢花后的3-5天,适时控制水分,维持空气湿度在50%-60%之间,有助于促进坐瓜。若空气湿度太干燥,土壤干旱,不利于花粉发芽和授粉受精。
(9)幼瓜膨大期
西瓜大小直径大概7-8cm左右,约鹅蛋大时要少浇,此时,容易裂瓜(有的在外表裂口,也有横向裂瓜,或花蒂处开裂),不可浇水。到直径大小为10-11cm左右时,随水冲施高钾肥,但浇水量也不可太大,以浇水后畦内无积水为宜,俗称“膨瓜水”。
(10)收瓜水
即膨瓜期,在西瓜转色前,大概成熟前7-10天,此时为西瓜需水高峰期,浇水要足,直到收瓜,不再浇水,故保持土壤湿润,俗称“收瓜水”。
(11)采前
停止浇水,以免降低西瓜含糖量,影响西瓜商品性。
4、注意事项
在西瓜的水分管理过程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各个阶段的供水要点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需要关注。
(1)污染水
在灌溉西瓜时,一定要使用干净的水源,避免使用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过的水。这些污染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一旦用于灌溉,会通过土壤被西瓜吸收,进而在西瓜果实中积累,严重危害农产品的安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选择灌溉水源时,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水质的清洁和安全。
(2)粪水
通常情况下,经过充分腐熟和适当稀释的粪水可以用来灌溉作物,通过土壤中的二次发酵过程会释放出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会被作物吸收利用。然而,如果粪水没有经过充分的发酵和腐熟处理,它可能含有大量虫卵、草籽和病菌,这将加剧田间的病虫害和杂草问题,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采用粪水灌溉时,必须注意进行充分稀释,并确保发酵腐熟,同时建议随水冲施。
(3)地下水
通常,地下水主要用于灌溉作物。然而,在夏季,由于降水量不足、外部温度升高,以及地下水温度较低,较大的温差可能会对西瓜的根系造成冷害,影响其吸收能力。此外,这种大温差,容易出现热胀冷缩,发生传输障碍和生长发育不良,引起西瓜爆裂。因此,在夏季进行灌溉时,应确保地温、西瓜植株和灌溉水之间没有温差。建议使用池塘、沟渠或江河中的优质常温水进行灌溉。
二、施肥处理
1、施足底肥
底肥即基肥,主要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它不仅能提供西瓜生长所需的养分,还能优化土壤结构并提升土地的肥力。在施用基肥时,应考虑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和预期的产量目标,选择合适的优质农家肥进行施用。或者利用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进行腐熟处理,作为基肥使用,也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基肥用量为6000-8000kg/667m2、饼肥80-100kg/667m2、平衡型复合肥25-35kg/667m2、过磷酸钙25-30kg/667m2,应均匀施用。或在深翻整地时一并施用,以确保西瓜中后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苗期施肥
(1)定植
此时肥料吸收量较小,可在距幼苗15cm处,开弧形沟,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
(2)生根壮苗肥施用
①配制营养土。按照腐叶土、麸皮、珍珠岩、河沙、蛋壳粉各20%,复合肥10%的比例,混合均匀,晾晒12小时后,制成西瓜营养土。使用时,均匀撒播,营养土厚度控制在10-20cm之间。
②重茬地块。西瓜种植在重茬地土壤中容易引发病害、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土壤结构不良。建议采取深翻耕作,实行玉米、豆类等作物的轮作制度,并施用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以及益微增产菌等,以补充土壤养分并优化土壤结构。
③侧施尿素。当西瓜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在距离苗15cm处开挖浅沟,施用尿素以提升西瓜的品质和产量。推荐用量为8-10kg/667m2。
④用活性高、水溶性好的黄腐酸(金点)、氨基酸核酸喷施叶面肥,可促进西瓜茎叶和根系生长,起到培育壮苗,苗齐、苗壮、苗匀的作用。
⑤用钙、硼同补的硼钙叶面肥,可促进硼、钙元素的补充,避免苗期缺硼、缺钙,促进西瓜花芽分化。
3、伸蔓肥
(1)施肥品种
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遵循“高氮高钾”的施肥原则,并配合追施美红利、海力宝。
可用海藻酸水溶肥、腐植酸水溶肥、高氮型水溶肥追根,用量为4kg/667m2,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可促进瓜秧根系发育和茎叶生长活力,起到促根、生根的作用。为后期开花坐果奠定基础。或追施沃叶菌剂高氮肥和氨基酸叶面肥,可杀除土壤杂菌,改善和修复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增加保水保肥能力。伸蔓后期-坐果之前。要控氮,适量追施磷、钾肥,促进坐果。
(2)施肥方法
在2棵瓜蔓间开1条追肥沟,沟长40-45cm、沟宽10cm、沟深10cm,施腐熟饼肥75-100kg/667m2、过磷酸钙30-50kg/667m2、硫酸钾7-10kg/667m2,肥土混匀,拍实,再适当补给催蔓水,促进肥料吸收,使茎蔓迅速伸长。
4、开花坐瓜肥
在西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阶段,水肥需求有所提高,为满足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的养分供应,促进生殖生长,平衡根施精灵水溶肥,用量为4kg/667m2,或叶面喷施勒夫蓝桶肥35g/667m2,促进西瓜授粉、坐果,增强瓜表面光泽度,提升坐果率。
5、膨瓜肥
坐瓜后7-20天,果实褪毛到果实膨大,为西瓜膨瓜期。此时西瓜的生长主要集中在生殖发育上,对肥料的需求达到整个生长周期中的峰值。特别是氮、磷、钾这三种营养素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占据了总施肥量的60%-70%。因此,追肥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关键。应当控制氮肥的使用,同时合理搭配磷、钾肥,以确保西瓜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养分,促进果实的健康成长,从而提升果实的品质,确保产量稳定。此外,合理的施肥还能保证西瓜果实形状的端正和大小的均匀,可有效预防植株早衰。此外,还需解决生物菌肥的应用问题。生物菌在进入土壤后,并不会立即存活,它们需要营养支持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建议选用那些自带营养成分的生物菌肥,有效减少叶片过早黄化、裂瓜和畸形果的现象。
(1)第1遍施肥
在幼果坐稳后,可用嘉美红利、嘉美脑白金各1袋,淋根灌根,距根部30-40cm处开沟,配合使用复合肥2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等随水施肥,可助力果实发育,增加千粒重,和糖分、干物质的积累。
(2)第2遍施肥
1周左右以后,西瓜直径约10cm,结合浇水,再次用嘉美红利灌根,确保实膨大均匀。或追施高钾型肥精灵水溶肥,间隔2周再追施2次,用量为4kg/667m2。值得注意的是,瓜的位置要及时调整,避免阳光暴晒,调整时,可用叶片掩盖和杂草遮挡。
6、膨瓜肥后至采收前
在这个阶段,果实正处于定型期,因此对肥水的需求较高。应及时补充营养元素,但同时必须控制氮肥的用量。可继续喷施嘉美红利,或用磷酸二铵20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起到膨瓜增甜、防止早衰的作用。
三、精细打枝、整枝
西瓜植株萌芽力强,枝蔓发达,应及时打枝、压蔓,西瓜打枝是西瓜生长后期修剪藤蔓的重要技术环节,关乎西瓜的产量、质量和口感。打枝不当,会导致藤蔓茂密,影响通风和光照,引起落瓜、化瓜、小瓜、畸瓜等,这不仅会消耗大量养分,同时也可能引发各种病虫害。打枝的原则为:保留主蔓,调整藤蔓结构,去除侧蔓。通过这种方式,养分得以集中供给西瓜果实,从而提升坐果率、加快生长速度,并增加糖分含量,减少果实畸形。
1、 打枝时间
结合西瓜幼苗期,在定植后20-30天左右,主蔓有3-4片真叶时,长度大概30-35cm左右时,进行第1次打枝。打枝前,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西瓜苗,整个生长季节打枝次数2-3次为宜。西瓜打枝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早晨进行,或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这样,剪后的伤口被侵染的可能性会小,伤口也会干燥,不建议雨天打枝,会增加病菌感染率。
2、整枝方式
西瓜的整枝方式一般有单蔓、双蔓、三蔓、多蔓四种,整枝的程度应结合栽培品种的发枝量、长势、密度、土壤肥力等情况定夺:
(1)单蔓
要保留1条生长旺盛、叶片肥大的强壮健壮主蔓,主蔓长到大约50-70cm时,并到主枝生长点后,留15-18片叶,其余的子蔓、枝条和畸形病叶,全部剪除,每株在第2雌花节位留1个瓜,确保株数多、结瓜多。在修剪过程中,注意力度,要修剪整齐,避免用力过猛增大伤口,修剪工具要消毒,减少病害侵害。单蔓整枝后西瓜植株叶片和雌花变少,坐果有限,果形偏小,多适用于大棚栽培和密植栽培,适合一些小果型早熟型瓜品种。
(2)双蔓
双蔓整枝,瓜蔓数多、叶面积大、雌花多,适用于大果形、中晚熟品种。具体操作方法为:在主蔓基础上,基部再保留1个侧蔓,保留的2个侧蔓要位置合适,应平行生长,可主、侧蔓同时结果,或主蔓结、侧蔓不结,或侧蔓结、主蔓不结。坐瓜后,若茎叶旺盛,植株过于茂密,有遮阴,还要打掉侧枝,以便将养分顺利分散到2个结果枝上,减少养分消耗,促瓜膨大。
①留主蔓。主蔓基部选留1个生长健壮的侧蔓与主蔓相背生长。主蔓留瓜,不结瓜,侧蔓坐瓜。
②断主蔓留侧蔓。留2条均匀的侧蔓,坐果前摘除,因叶量和雌花数较多,主、侧蔓均能坐果。
(3)三蔓
在主蔓基础上,基部保留2个侧蔓,使这2条侧蔓与主蔓平行生长。结果前,除保留主蔓外,选留2条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侧蔓,其他侧蔓在坐果前摘除。这种方式整枝,枝叶数和叶面积大,雌花多,坐果机会多,果形大,适用于土地肥沃、水肥管理好的条件下的中晚熟大果型西瓜品种。
(4)多蔓
主蔓长到5-6叶时,要主蔓打顶,基部留3-4条侧蔓,与主蔓平行生长,促进侧蔓多结瓜,减少裂果、小果、瘤果风险,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西瓜稀植。
3、调整藤蔓结构
过重的藤蔓会削弱后期西瓜果实的品质,让藤蔓顺着竹架或绳子向上生长,可以减少叶片之间的拥挤,改善空气流通,降低露水和湿度,让每个果实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和水分供应,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真菌病害侵袭,形成良好的藤蔓结构,既方便打理又能够提高糖分含量。
4、去除侧蔓和弱枝
在西瓜生长过程中,侧蔓会不断产生,消耗养分,因此,要去除细弱侧蔓和病残枝以及多余的叶片和花朵,将更多的能量和养分分配给主要的果实,确保西瓜的品质更加一致,减少劣质果实的发生率。在去除侧蔓时,要避免伤害到主蔓,要用杀菌剂处理伤口,以防止病菌感染。
5、合理施肥
应结合西瓜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合理施氮肥,补充养分损失,促进西瓜藤蔓生长,并配施磷肥和钾肥,积累西瓜果实糖分,使西瓜果实口感更加鲜美、多汁、爽口。
6、生长调节剂
可配合适量的生长调节剂使用,促进西瓜果实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作者单位:050700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