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地区礼品西瓜春季拱棚栽培各环节技术总结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34)

该文从选地建棚、嫁接育苗、整地做畦、适时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丹东地区礼品西瓜春季拱栽培技术,对于本地区礼品西瓜春季拱棚生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选地建棚

礼品西瓜根系发达,耐旱耐瘠薄,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强,对土壤环境要求较为严苛,地块要求pH值5.5-7.0之间,排水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酸性砂壤土地块进行栽植。选地时注意西瓜具有不能重茬的特性,实际生产中如栽植未嫁接的西瓜苗,中间需要间隔7-8年才能进行二次栽植。新建拱棚宽度不少于9米,中间高度不低于4.5米。

二、育苗

1、品种选择

礼品西瓜品种要具备早熟,易坐果,瓜皮颜色鲜艳,花纹清晰且颜色对比鲜明,品质和口感好,在市场上受欢迎、消费者评价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一般生产中选择的品种为2K,2K西瓜的单果重量通常在2公斤左右,果皮绿色覆有锯齿形条纹,薄而韧性好,肉色红,糖度高,坐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口感极佳,可以用手直接剥皮食用果肉,又称“2K手撕西瓜”非常适合作为礼品赠送。

2、砧木选择

西瓜生产过程中不能重茬,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际生产中多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西瓜的方法来解决西瓜重茬问题。黑籽南瓜嫁接西瓜具有以下优点:①与西瓜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嫁接后成活率高,健康苗占比大,定植后缓苗快;②嫁接后对各个西瓜品种的品质无不良影响,保证成熟后西瓜品种特点;③抗西瓜枯萎病和其他土传病害。

3、嫁接育苗

①嫁接苗的优势

嫁接苗除具有抗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外,还具有促进瓜苗的前期生长、增加植株抗性、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西瓜产量的优点。

②种子的处理

生产中要选用经相关部门检验合格的黑籽南瓜种子。有效的杀灭砧木种子和西瓜种子携带细菌性、真菌性、病毒病等病原菌,西瓜种子和砧木种子需要在播种前进行药剂处理,具体方法如下:种子浸泡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1小时或1%盐酸浸种5分钟,浸泡后用清水将种子表面冲洗干净。处理好的种子可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注意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当种子胚根长度达到0.3厘米时,即可进行播种。

③播种时间

考虑礼品西瓜上市时间,丹东地区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根据不同的嫁接方法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时间,采用插接法嫁接的砧木、接穗均播在营养钵中,砧木比接穗提早5天播种;使用靠接法嫁接的接穗较砧木提早7天播种;使用劈接法嫁接的砧木应比接穗提前8-9天播种。

④嫁接时间及方法

礼品西瓜嫁接方法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采用插接法嫁接,当接穗子叶展开,尚未露出真叶,而砧木苗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开始嫁接。嫁接时两人配合,一人在西瓜接穗子叶以下1-1.5厘米处向下切一刀,削成长0.6厘米左右的斜面,另一人先用小刀削除砧木生长点,后用竹签呈45-60度角插入砧木,深度约1厘米,注意竹签不要插到空腔,拔出竹签,迅速将接穗插入砧木,接穗子叶和砧木子叶垂直,将嫁接夹夹在接口处,以提高成活率。第二种使用靠接法嫁接,当砧木与接穗茎部粗细相近,西瓜展开第一片真叶,砧木完全展开子叶时开始嫁接。使用靠接法需要将砧木和接穗的苗子从苗床中起出,用刀片将砧木的生长点和一片子叶削除后,在砧木子叶下1厘米处,以30度角向下斜切茎粗的1/2,长约0.8厘米,然后在接穗子叶下1-1.5厘米处向上斜切茎粗的1/2,长约0.8厘米,把两个切口相互嵌入,使接穗子叶在砧木子叶之上,用嫁接夹固定,正常移苗栽入营养钵中,待成活后及时将砧木断根。第三种使用劈接法嫁接,当砧木1片真叶,接穗子叶展开时开展嫁接。嫁接时先去除砧木生长点,用刀片从子叶中间一侧向下劈开1-1.5厘米的切口,切时注意不要伤到全部下胚轴,在接穗子叶下胚轴两侧各削一刀,切面长1-1.5厘米,使接穗成楔形,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处,然后用嫁接夹子夹上。

嫁接后1-3天,白天遮阴,早晨、傍晚揭开覆盖物增加透光,棚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5℃-28℃,夜间18℃-20℃,湿度90%以上,嫁接成活后,开始通风,温度逐渐降低,白天22℃-25℃,夜间15℃-18℃,5-6天后,除中午外的时间,可进行通风透光,7-10天应逐渐加大通风透光量,10天后正常管理,延长白天通风时间,降低苗床温度,促进扎根,增强瓜苗的抗冻抗病能力。

三、整地做畦

1、整地

闷棚可以有效减少礼品西瓜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增强土壤肥力,为西瓜生长提供有利的土壤环境。具体方法为: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对棚内进行清洁,每亩施用石灰氮40公斤,农家肥5000公斤匀撒在田间,用耙地机进行翻耕,深度25-30厘米,耙耕后浇透水使土壤湿润。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透明塑料地膜,注意将地膜与土壤贴合紧密,避免地膜接合不严,造成漏气,影响闷棚效果。一般闷棚时间为10-15天,保持土壤温度在50℃左右。闷棚结束后,要及时揭开地膜,以便透气和促进水分蒸发。

2、做畦

定植前3天进行耙地,每亩使用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30公斤,进行沟施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西瓜专用肥,施肥后做畦,畦高25-30厘米,宽80厘米,沟宽30厘米,保证行110厘米,以上工作完成后用地膜覆盖。

四、适时定植

1、定植时间的选择

丹东地区礼品西瓜定植时间一般选择在5月上旬,夜晚棚内温度高于15℃时开始定植。定植的瓜苗应具备以下条件:嫁接后25-30天,3-4片真叶,叶色浓绿,叶片上密被较多而粗的茸毛,并有一层白色的蜡质层,下胚轴粗壮,叶柄较短且粗侧根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移栽定植

栽植穴株距离25厘米,应比营养钵体大些、深些,定植时向穴内填充些细土,使营养块与土壤接触良好,中间无空隙,去除营养钵时应防止营养土块破碎伤根,为保证西瓜的正常生长,定植后营养块距离地面高度1厘米,过深影响土壤升温和透气,过浅不易保湿,影响瓜苗根系发育。定植后浇透水,用土将营养块和地膜之间的空隙填满。

五、田间管理

1、温湿度的管理

①湿度管理

定植后棚内湿度过大瓜苗易感病,控制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为宜。

②温度管理

西瓜定植后需要保温,避免温度剧烈变化以促进缓苗,保证植株生长健壮。

缓苗期为定植后的5-7天,白天保持棚内温度在28-32℃,夜间不低于15℃。缓苗后,开始通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茎蔓开始伸长时保持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5℃。

伸蔓期白天高温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此时白天保持棚内25-28℃,夜间不低于15℃,这种温度变化有利于促进西瓜植株的健康生长和提高坐瓜率。伸蔓期良好的温湿度管理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西瓜植株的健康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糖分积累,从而提高西瓜的商品性。

坐瓜期较大的昼夜温差不仅能增加西瓜的甜度,还能改善其口感和风味,使其更加鲜美可口。夜晚低温有利于同化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从而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增进品质,此时棚内白天保持28-32℃。夜间不低于17℃,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雄花散粉和受精。

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果实中糖分的积累。白天高温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从而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夜晚低温则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质的消耗,使得更多的养分用于糖分的积累,从而提高西瓜的甜度。此时白天要保持棚内30-35℃,夜间保持15℃。

③适时适量放风

放风一般选择在上午开始,晴天中午阳光强烈,大棚内温度高,通风易导致水分过快蒸发,对西瓜生长不利,生产中一般放风时长为30分钟-1小时较为适宜,若气温过高,可适当延长放风时间,但切忌过长,以免对西瓜造成不利影响。放风要保证温室各部分形成有效的对流换气,给西瓜生长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放风时可以在放风口下面设置缓冲膜,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西瓜植株影响西瓜生长。根据风向和当天风力大小,调节风口大小和放风位置,确保棚内温度一致。

2、水肥管理

①追肥管理

应根据西瓜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追肥,伸蔓期西瓜植株的茎叶生长加快,节间伸长,叶面积逐渐扩大,株蔓开始匍匐生长并孕蕾开花。这一时期,根系继续旺盛生长对肥水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需适时施用氮肥以促进茎叶生长。可以选择氮磷钾比例均衡的复合肥,如15-15-15的复合肥,施肥以穴施为主,于根部25厘米处施加。果实膨大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合理选用肥料对提升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应追施高钾复合肥,促进果实快速膨大和转色增甜,膨瓜前期可以施用20-10-30高氮高钾肥,于根部25cm处施加;着色期增施钾肥,冲施高钾水溶肥,可以在西瓜60%-70%成熟时,使用硫酸钾,增加西瓜成熟期糖度。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可定期喷施叶面肥以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植株的抗性。根据花前补硼、花后补钙的原则,可以在开花前叶面喷洒0.1%-0.2%硼砂水溶液,以喷洒至瓜叶落水为止,对西瓜开花结实有促进作用。每隔20天使用1次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45天内最多使用2次,也可以间隔10天喷施1次、连续使用2次后停止使用。钙肥要使用螯合钙,不仅能有效防止西瓜开裂、增加瓜皮的硬度,还能提高西瓜的风味和口感,每10天使用1次,一般补充3次左右。

②适时适量浇水

生长期本着“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适时适量浇水,土壤表面稍干后再浇水,过度浇水能导致土壤板结增加西瓜根部病虫害的发生。浇定植水后,7-10天不浇水利于西瓜苗的根系发育,促进后期土壤养分吸收,当瓜苗有新叶生出时再浇水。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果实膨大期是西瓜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应小水勤浇,保证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要避免过量浇水,造成根系生长不良和果实品质下降。采收前10天应停止浇水,以提高果实的糖度和耐贮性,避免浇水过多而导致裂瓜,造成西瓜商品率降低影响经济效益

3、吊蔓和整枝

①吊蔓

礼品西瓜吊蔓可在主蔓长50-60厘米时,可以用吊绳吊起,用S形缠蔓方式每隔30厘米缠绕1次,并进行固定。吊蔓可以显着改善西瓜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成熟期可比正常栽培提前5-8天,瓜形好、甜度高。

②整枝

单蔓整枝比较适合礼品西瓜生长,整枝时保留1条主蔓,其余侧蔓全部去掉。西瓜藤蔓开始旺盛生长时进行整枝,一般在主蔓长到一定长度后开始,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植株生长。在整枝时,主蔓要保留足够的长度,以便在坐果前能够充分利用植株的营养生长,只保留1条主蔓,去除所有侧蔓。

4、授粉

西瓜为雌雄同株异花作物,是典型的虫媒花。生产中为保证西瓜坐果率一般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以保证授粉质量。授粉前摘取即将展开的雄花花蕾,置于室内自然开放后,再拿到田间进行授粉。授粉时将开放的雄花去除花蕾,把雄花花药对准雌花柱头,轻轻涂抹数次,每朵雄花可给1-2朵雌花授粉。人工授粉的时间应掌握在晴天上午9-10点进行,重点在主蔓第3-4朵雌花盛开时进行,同时要注意选择发育良好的雌花授粉。授粉后2-3天后,雌花的下方有一个小圆柱形状的小西瓜,说明授粉成功。将发育良好的西瓜选留,其余的西瓜结合整枝全部去除,瓜上留7片叶后进行摘心。授粉后可以挂牌标记授粉日期,方便采收。

5、病虫害防治

①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可协调性,能够有效地抵御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农业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选用抗病品种,西瓜抗病品种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促进植株发育,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是定植时优先选用生长健康,品种特征明显,无病虫害的健壮西瓜苗进行定植;三是与玉米等大田作物进行轮作,轮作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减少病原基数,7-8 年后再进行二次栽植;四是使用嫁接技术,礼品西瓜嫁接后可以显着提高抗逆性,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增强对土壤中对水肥的吸收,对西瓜枯萎病有显着的防治效果,同时能增加西瓜产量,改善品质;五是及时清理田园和吊蔓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棚内的环境不利于病原和害虫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根据害虫的某些特性,利用物理因素防治虫害的方法,一是可以在棚内不同部位放置黄色黏性色板对潜叶蝇和蚜虫进行诱杀,色板两面均要有药液,增加诱杀效果,此方法对潜叶蝇和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二是安装黑光灯对害虫进行诱杀,拱棚内黑光灯安装的高度为1米,根据不同害虫发生时期选择使用时间和频率,可以有效防治金龟子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③化学防治

西瓜病害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西瓜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白粉病。西瓜枯萎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敌克松原粉1000-1500倍液进行灌根,每隔10天灌1次,每株灌药液0.5-1公斤,连灌3次。西瓜炭疽病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代森锌500-600倍液或嘧菌酯800-1000倍液喷洒,以每10-14天1次的频率喷施,连续3次。西瓜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10天喷洒1次。

西瓜虫害主要有两种分别为西瓜蚜虫和白粉虱。蚜虫可使用吡虫啉1500-2000倍液,对蚜虫密集区域进行集中喷洒防治,每隔10天喷洒1次。白粉虱可在发生初期,可用30%吡丙醚呋虫胺可溶液剂2000倍液和4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2000倍液进行交替喷洒使用,每隔10天交替喷1次。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分两种:一是使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对害虫进行有效防治;二是释放害虫天敌防治西瓜害虫,可视虫害发生情况人工释放赤眼蜂,在清晨和傍晚进行释放,7天内释放2次。

六、适时采收

礼品西瓜授粉后约30天左右即可成熟,7月下旬即可上市,具体成熟时间会受到整个生长期天气的影响,在低温或阴雨天气下,成熟期可能会延长至35天左右。生产中观察西瓜颜色鲜亮,条纹清晰,瓜蒂干燥颜色较深较容易脱落,用手指轻敲西瓜,西瓜发出深沉而空洞的声音,品种特征明显时品质最好,即可进行采收。

总之,本文详细介绍了丹东地区礼品西瓜春季拱棚栽培技术,对礼品西瓜生产各个重要环节的技术进行了总结概括,相关经验为丹东地区礼品西瓜的生产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提高本地区礼品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瓜农收益、农业产业调整做出了相应贡献。

(作者单位:118006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综合事务服务中心)

标签:  西瓜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