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与田间管理要点的有效实施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253)

西瓜因其甘甜口感、高水分以及清热解暑的特性而备受欢迎,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成为了人们消暑解渴的首选水果。近年来,随着西瓜种植技术的持续普及和提升,西瓜的市场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本文深入探讨了西瓜种植的初期准备、幼苗管理、田间操作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策略,期望为相关领域的人士提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

1、整地作畦

在种植西瓜前的前15天,需要提前进行整地作畦以保持土壤湿润。西瓜采取高垄双行栽培方式,主行间距 9 0 c m ,次行间距 ,形成小高堤,堤宽 ,高度 在准备好畦面后,需要立即覆盖地膜,为接下来的栽培做好准备。

2、选种

可选择抗逆性较强、自然条件优质的高产品种,如京欣1号、西农8号、胜欣、星研7号等。

3、播种

播种时间应考虑气候和品种特性。春季气温稳定在 以上时播种,可避免寒害。播种前筛选健康种子,并用温汤或药剂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性。控制播种密度和深度,避免植株竞争和不利生长条件。播种后覆盖土壤并压实,以维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二、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

西瓜苗期水分管理非常关键。播种后需立即浇透水,保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萌发。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调整浇水频率和量,土壤表面稍干时再浇,避免水分过多影响根系呼吸。注意排水防涝,尤其雨季要确保排水顺畅,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科学的水分管理有助于西瓜苗健康生长。

2、温度管理

西瓜苗期管理中,温度是关键因素。播种后土壤温度应为 ,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发展。幼苗出土后,夜间温度不低于 ,白天保持在 2 5 % 左右,有助于光合作用和生长。高温时需遮阴,防止灼伤。定期通风换气,降低温度和湿度,减少病害。精细温度管理有助于创造适宜生长环境,为西瓜后续健壮生长和高产奠定基础。

3、光照管理

光照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外部因素,西瓜也不例外。光合作用离不开充足的光照,若幼苗期光照不足,将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应注意控制苗床的光照,特别是在铺草料保肥保水的情况下,应及时移开草料以增加幼苗的光照时间。

三、田间管理

1、整枝

保留主蔓及其基部一侧的健壮侧蔓,去除其他侧蔓,并将主侧蔓引向同一方向。这种修剪方法适合早熟栽培和密植栽培,有助于提升坐果率。另一种方法是在保留主蔓的同时,在其基部保留2条生长健壮的侧蔓,去除其他侧蔓。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密度高产栽培,有助于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量。

2、授粉

选择在早晨8-9点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然后在雌花的蜂窝状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每朵雄花可用于涂抹1-2朵雌花。人工授粉无需每天进行,只需在雌花盛开的几天内进行2-3次即可。在高密度栽培中,可利用第1朵雌花进行结瓜。由于该栽培方式不进行整枝,常会出现一株上结多个瓜的情况。应及时去除形状不佳的幼瓜,每株只保留1个形状良好的瓜。

3、施肥

(1)多元素控释肥

若施肥不足,可在地块上施用多元素控释肥 施肥时机应选择在幼苗生长至2片真叶时进行。当瓜蔓生长至4 0-5 0 c m 时,结合浇水施用多元素控释肥

(2)滴肥

施肥通常采用专门用于西瓜滴灌的肥料,其成分和养分含量(百分比)为:营养生长期滴灌肥料中的氮、磷、钾比例为28:8:12,并含有 0 . 2 % 的微量元素;生殖生长期滴灌肥料中的氮、磷、钾比例为20:6:22,同样含有 0 . 2 % 的微量元素。整个生育期总共施肥7次,施肥总量为 。苗期随水施用 的西瓜营养生长滴灌肥。开花期也随水施用 的营养生长滴灌肥。坐瓜后随水施用 的西瓜生殖生长滴灌肥,分5次施用。成熟期不再滴施肥料。在滴灌系统施肥时,可使用专用施肥装置或自制设备。将出液管连接到支管,不断将溶解好的西瓜滴灌肥料加入施肥装置,即可完成施肥。施肥通常在灌溉开始后和结束前的半小时内进行。未使用时,应封闭导入肥料的孔口。

4、灌溉

(1)常规灌溉

植株伸蔓期,随着茎蔓的生长,水需求量会增加,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在开花结果阶段,需要控制浇水量,以促进果实的坐果。当瓜果长到鸡蛋大小时,应该进行膨瓜水的浇灌,通常每4-5天进行1次。为避免果实的含糖量下降,发生裂果现象,在采收前的5-7天应停止灌溉。

(2)滴灌系统的应用

① 布置管道。布置管道时,要依据西瓜田的实际面积与形状来规划线路。一般来说,先确定好水源位置,以此为起点铺设主管道,使其能贯穿整块田地的主要区域,确保水能顺畅输送。接着铺设分支管道,分支管道要按照一定间距均匀分布,保证每一处西瓜种植区域都能被覆盖到,让滴灌能精准送达每一株西瓜苗。在选材方面,要挑选质量可靠、柔韧性较好且耐磨损的管材,这样能适应田间复杂的环境,减少管道破裂、损坏的风险。同时,管道连接处务必做好密封处理,可采用专业的密封配件,防止在滴灌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从而保障整个滴灌系统的正常运作。

还要注意管道的坡度设置,适当的坡度能让水流依靠重力更自然地流动,避免出现积水或水流不畅的情况,确保灌溉的均匀性和高效性。

② 确定供水面积。供水面积应依据西瓜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要确保每一株西瓜苗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避免水资源浪费。可通过计算田地的总面积,并结合西瓜种植密度和滴灌系统的覆盖范围来合理划分供水区域。同时,还需考虑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对供水面积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通过精确计算供水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为西瓜的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

③ 提高水源质量。当采用河流或沟渠水作为滴灌系统的水源时,水在进入过滤器之前必须充分沉淀。不能仅仅依赖过滤器,以防泥沙堵塞管道,尤其是毛细管,这会减少滴水量。滴灌过滤系统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并且在储水池的进水口应安装防护过滤网。一旦发现毛管堵塞,应逐个打开毛管末端,增加流量以进行清洗。

④ 合理调控供水量。全生育期滴灌9-10次,总滴水量为 。出苗水需灌量充足,以 浸透播种带,确保与底相接。出苗后根据土壤情控水,在主蔓长至3 0-4 0 c m 时滴水1次,滴水量为 。开花至果实膨大期共滴水6次,每隔5-7天1次,每次 ;其中开花坐果期需水量较大,约 ,膨大期保持在 果实成熟期滴水1次,为保证西瓜品质和风味,灌水量保持在20- ,果实采收前7-10天停止滴水。

四、种植株行距及整枝压蔓

1、种植株行距

西瓜种植中,合理设置株行距至关重要。一般大行距70- ,小行距 3 0-4 0 c m 。株距根据品种和栽培密度确定,早熟矮小品种 ,中晚熟繁茂品种 科学规划株行距有助于通风、降低病虫害,为西瓜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实现优质高产。

2、整枝压蔓

整枝压蔓对西瓜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整枝通过修剪多余枝条,优化植株形态,提升光能利用,促进果实发育。压蔓控制藤蔓生长,确保均匀分布,避免缠绕,固定植株,防倒伏。操作时,根据西瓜生长和密度整枝,保留主蔓和2-3条侧蔓,剪除多余枝条。压蔓过程中,每隔一定距离用土块或树枝轻压藤蔓节间,直至铺满田面。整枝压蔓要注意时机和方法,晴天整枝减少感染,压蔓时避免损伤藤蔓。科学管理可显着提升西瓜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五、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

西瓜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表现为幼苗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凹陷,导致幼苗枯萎死亡。受害西瓜果实品质下降,口感变差。

(1)化学防治

①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处理方法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温汤浸种是将种子放人 左右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常温,然后捞出晾干备用。药剂拌种则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按一定比例与种子混合均匀,使种子表面均匀附着药剂,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种子处理后,再进行播种,可以显着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和出苗率。

② 配方施药。配方施药是根据西瓜立枯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配制。过程中需精确控制药剂浓度,确保有效防治病害同时避免对西瓜造成伤害。配方可根据西瓜生长阶段和病害程度调整。轻度发病时,使用温和高效杀菌剂混合喷雾;严重时,调配更强力药剂组合,可能包括灌根,以全面控制立枯病,保护西瓜生长和品质。可选用 5 0 % 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 2 . 5 % 咯菌晴悬浮种衣剂1000-1500倍液,或 7 0 %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2 0 % 甲基立枯磷乳油800-1200倍液,兑水喷淋苗床,隔7-10天1次。

③ 灌根。灌根是将杀菌剂直接浇灌到西瓜根部,以防治根部病害。通常在病害严重时进行,需注意药剂浓度,避免药害。选择合适时间,结合土壤湿度和天气,确保药剂被土壤充分吸收,达到最佳防治效果。灌根后要强化田间管理,观察植株生长,及时采取其他防治措施。可用甲霜恶霉灵、氟啶胺,适当稀释灌根。

(2)农业防治

① 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发病。

② 培育壮苗。培育壮苗是提高西瓜抗病能力和产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苗进行培育,可以增强西瓜植株的生长势,减少病害发生。在育苗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西瓜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加强苗期管理,及时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确保西瓜苗健康生长,为后期的高产优质打下基础。

2、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的茎蔓病斑呈椭圆形或梭形,灰褐色,表面有轮纹,有时产生琥珀色的胶状,严重时茎蔓腐烂,瓜苗枯死。

(1)化学防治

① 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种子可用 7 5 % 百菌清、种子量 0 . 3 % 的 5 0 % 异菌腺进行拌种,或用 2 5 % 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或 温水浸泡25分钟后催芽播种。

② 灌根。瓜苗定植后,使用 7 0 %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 2 5 % 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 2 5 0 m l ,隔15天灌1次。

③ 喷雾。初期可选 3 0 % 统好1500倍液或 7 0 % 多保净500倍液, 3 0 % 凯露森1500倍液,1-2种混合使用,5-6天1次,连续2-3次全田喷雾。或使用 8 0 % 百菌清与 70 % 代森锰锌按1:1比例混合成300-400倍液,或 3 8 % 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3 0 % 甲霜恶霉灵600倍液喷洒地面防治。中重度病害可用氟酰羟苯醚甲环唑、苯甲环唑、百菌清混剂,氟菌肟菌酯等治疗。茎蔓发病时,药剂涂抹效果更佳。

(2)农业防治

为避免西瓜蔓枯病的发生,可与非瓜类蔬菜作物和大田作物实行3-5年轮作,施足基肥,多施饼肥与腐熟有机肥,钾、磷、氮配合施用。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盛果期及时追肥,防止植株脱肥早衰。

① 清除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数量。

② 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利用生物肥料、活性有机肥料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施底肥时要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料(或有机肥),增施生物菌肥、氨基酸钾肥。增施海藻菌肥可以改善土壤活力、对减轻蔓枯病有明显效果。要合理追肥,避免多施氮肥,或太多的复合肥。

③ 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同时注意棚室的通风换气,减少病害发生。

④ 种子消毒。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捞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后播种,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原菌。

⑤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龙甜1号等抗蔓枯病的品种,此外还可选用白沙蜜、白雪公主、超级白玉等早熟薄皮品种。

⑥ 科学整枝。由于病菌主要由伤口侵入,整枝、打蔓须在晴天进行。在打侧蔓时,基部应留有少半截,防止病菌从伤口直接侵人。

3、"蛴螬

跻螬为鞘翅目金龟甲总幼虫,多为植食性,幼虫常年在土壤中,蚕食作物种子和幼苗,成虫则多危害作物叶片与花。白天藏在土中,夜晚8-9点开始活动觅食。有假死趋光性,喜欢未腐熟的粪肥。终生在土中,活动最适宜的土温为 1 3 - 1 8 9 C 。温度渐高时,高于 2 3 % 。开始向深土转移,待到春秋温度降低后来到浅土层。因此春秋跻螬危害最为严重。

(1)化学防治

可用敌百虫拌炒熟的麦麸制成毒饵进行诱杀,配比为敌百虫:水:饵料 ⋅ = 1 : 5 : 3 0 0 ,大田撒施 毒饵。药剂喷淋草坪防治:在跻螬春季幼虫期和夏末孵化期,用 1 0 % 吡虫啉(商品名“毙克”)1000倍液,使用 制剂。也可使用 4 0 % 毒·辛乳油(商品名\"土杀\")1000倍液,使用 制剂。施药后适量浇水,有助于药剂渗透至虫害部位。两种药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2)物理防治

在成虫活跃期,利用黑光灯诱捕成虫效果显着。这种灯发出的黑光和绿光组合能有效吸引成虫,减少螃螬数量。黑光灯的紫外线和绿光共同作用,提高了诱捕效率。此外,成虫的假死性可被用于人工捕杀,通过摇动树木使成虫掉落捕杀,进一步减少成虫数量。

(3)生物防治

使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和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方法。在螃螬的卵期或幼虫期,使用含有100亿孢子 金龟子绿僵菌的专用杀虫剂 1 5 0 g ,兑水稀释后进行漫灌处理。也可以选择含有10亿孢子 ⋅ / g 金龟子绿僵菌的微粒剂 3 - 5 k g ,与 1 5-2 5 k g 的细土混合均匀后,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撒施后应进行10-15分钟的充分浇水,以保证药剂渗透土壤,从而有效杀死幼虫。

(4)农业防治

① 实施水旱轮作制度。

② 避免使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③ 进行精细化耕作,及时压实土壤,清除田间杂草。

④ 开展大规模的春季和秋季耕作,并配合犁地时拾取害虫等管理措施。

(作者单位:050700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

标签:  西瓜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