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肥常见问题、养分需求及施肥技术应用的深入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45)

在农业发展中,小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做好对种植技术的优化,不仅能够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种植效率,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在开展小麦种植作业时,施肥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产量、品质的提升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小麦生长期间,每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都存在较大的变化,所以种植人员要严格按照小麦生长状况,为其制定科学、规范的施肥计划,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小麦生长需求,有效提升小麦产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小麦施肥还存在一定不足,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小麦产量,还会对地区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小麦施肥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对于提升小麦产量、保护地区环境有着现实意义。

一、小麦施肥常见问题

1、缺乏有机肥

在以往开展小麦种植作业时,有机肥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小麦生长存在极大的影响。但当前,在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种植人员所使用的肥料大多缺乏充足的有机肥,这主要是以往家畜的养殖在不断减少,农户能够使用的家畜粪便也随之减少,致使农户很难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肥。在此情况下,部分种植人员会以化肥为主进行施肥,未能深刻认识有机肥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小麦品质、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2、营养搭配不合理

在进行小麦种植活动时,部分种植人员对施肥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未能在种植活动中制定科学、规范的施肥方案。在此情况下,种植人员大多依靠自身经验,盲目进行施肥工作,这不仅无法做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还会严重影响地区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科学性不足

在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下,部分种植人员依然运用“炮轰式”施肥方式,一次性完成对肥料的施加,很难充分适应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部分种植人员在进行施肥工作时形成了对氮肥的过度依赖,未能实现对钾肥、磷肥等营养物质的合理应用,这使得小麦生长无法及时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小麦后期倒伏问题的发生概率大幅度上升。此外,还有部分种植人员依然应用传统撒施技术,肥料施用很难做到均衡、科学,致使小麦生长受到不良影响。

二、小麦生长的养分需求

1、氮(N)元素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氮元素能够帮助小麦完成对植物蛋白质的快速合成,对于促进小麦生长、叶绿素形成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小麦而言,在整个生产周期需要应用大量氮元素,种植人员通过适当施加氮肥能够帮助小麦实现快速生长,有效提升小麦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若盲目施用氮元素,则极易导致小麦生长过旺,从而大幅度提升小麦生长期间倒伏现象的发生概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不利于小麦健康生长。

2、磷(P)元素

磷元素在小麦生长期间促进植物细胞能量代谢,是磷脂、核酸的关键组成,对于提升农作物抗逆性能、抗病性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整个生长阶段,小麦对磷元素都有着较高的需求,通过施用适当的磷肥可以帮助小麦根系实现快速发育,增强对水分、养分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此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对此,若种植人员未能及时为其施加磷肥则会直接影响小麦生长速度,导致叶片变小,甚至还会对籽粒大小带来较大的影响,间接影响小麦品质。

3、钾(K)元素

钾元素对水分平衡调节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在早期生长过程中,小麦对钾元素有着较大的需求。种植人员在做好钾肥施加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小麦生长的稳定性,实现对养分的最大化利用,增强小麦抗病能力,以此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但是,若种植人员未能及时施加钾肥,则会导致小麦生长受到不良影响,整体发育相对较差,小麦品质也会大幅度降低。

4、其他元素

除了需要上述基础营养元素以外,小麦生长还需要大量其他营养元素,以满足小麦生长需要。比如,在缺失钙(Ca)元素时会导致小麦发育不全,在缺失镁(Ma)元素时小麦叶片将呈现出明显的褶皱样,在缺失锰(Mn)元素时小麦叶片将呈现出暗绿色,从而对整体生长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现象。

5、各阶段的不同需求

在各个生长阶段,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都呈现出显着差异。在出苗以后,小麦对氮元素、磷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少,但在不断生长过程中将大幅度提升对此类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特别是在孕穗期达到高峰阶段。尽管小麦生长期间可以在土壤中获取对应的营养元素,但在品种、种植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依然需要种植人员定期施加不同肥料,以此充分满足小麦生长需要。

三、小麦施肥技术的具体应用

1、播种阶段

①基肥

在进行小麦种植作业前,种植人员所应用的肥料则是基肥,可以为其生长提供大量营养元素,提升小麦品质。对于基肥而言,种植人员应当以腐熟后的农家肥为主,联合应用多种肥料。在开展整地工作前,种植人员需要在土壤中均匀撒入肥料,再将其与土壤进行混合处理,使其能够与土壤保持紧密结合状态,从而帮助小麦根部快速完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为充分保障小麦产量,一般需要种植人员添加675t/hm2的有机肥、1125~1575kg/hm2的纯氮以及纯磷、纯钾等多种营养物质。此外,在后续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还要为其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并且要规范应用测土配方技术,深入了解土壤当中的元素分布状况。若该区域土壤中缺乏充足的B、Zn元素,则可以适当添加112.5kg/hm2硼砂、225kg/hm2硫酸锌等物质。若缺乏较为充足的P、Ca元素,则需要种植人员适当添加过磷酸钙,从而充分保证小麦健康生长。

②种肥

在小麦种植活动中,种植人员若发现土壤缺乏较强的肥力、基肥施加不足,则需要为其添加种肥,以磷肥、速效氮为主。比如,硫酸铵1125kg/hm2、尿素、过磷酸钙等物质,最大限度满足小麦生长期间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添加种肥时,要确保肥料与种子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以免对小麦种子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导致小麦产量降低。

2、春季施肥技术

①返青肥

在小麦种植中,返青肥的施加能够帮助结实器官、营养器官实现健康生长,以此有效提高成穗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抗倒伏的作用,促进小麦的快速生长。在该阶段的施肥过程中,种植人员要严格按照小麦分蘖情况、土壤肥力等因素做好判断分析,以此实现高效施肥,使得肥料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小麦生长对氮元素、磷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呈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对此,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小麦生长状况,适时完成对钾肥、磷肥的施加,可以将氮肥施加后移,依据中后期生长状况,合理补充氮元素,从而充分保证小麦产量。

②起身肥

对于起身肥而言,其主要作用就是提升小麦的成穗率,以此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在此阶段,若种植人员施肥过度,则可能会导致群体密度大幅度增加,致使倒伏风险上升,不利于小麦产量的提升。所以,种植人员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进行施肥工作,以此有效规避盲目施肥现象的发生。通常情况下,起身肥主要应用于基肥较差、整体肥力不足。

③拔节肥

科学、规范地开展拔节肥施用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小麦成穗率,保证小麦健康生长,夯实获取孕大穗的基础。在小麦生长至拔节期,将大幅度提升对钾肥、磷肥等物质的吸收量,并且在生长时间不断增加,将占据整个生长阶段所需磷肥、钾肥的40%左右。在此阶段,种植人员应当及时做好对磷肥、钾肥的追加工作,以免对小麦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种植人员还要时刻注意小麦生长状况、土壤营养水平,结合实际状况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④孕穗肥

通过施加孕穗肥能够有效提升小麦成穗率,加快小麦发育速度,提升结实率,最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于孕穗肥而言,主要应用在高产麦田种植活动中,通常情况下,在产量达到9000kg/hm2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就应当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及时施加孕穗肥,从而有效规避倒伏问题的发生,促进小麦的快速生长。在孕穗阶段,小麦对钾肥有着极高的吸收量,约为整个生命周期的60%左右。在孕穗以后,种植人员需要规范应用磷钾复合肥,以此充分满足小麦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效提升对肥料的吸收率。

3、冬季施肥技术

在冬季施肥时,种植人员除了要做好对肥料数量和小麦产量的综合考虑,还要时刻注意施肥方法和时机,保证肥料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促进小麦实现健康生长。通常情况下,追冬肥需要在冬季前实施,也就是土壤即将冻结时开展追肥工作。在施肥操作方面,肥料种类、数量要严格按照底肥状况、小麦长势等因素进行明确划分。若麦田整体长势较旺、拥有充足的基肥,那么种植人员就可以适当减少施肥量;而在部分生长较差的麦田中,就需要种植人员适当增加肥料施用量,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要。在实际开展冬季施肥时,具体施肥量可以参考以下数据:在每公顷麦田中,冬季施肥量主要包含10kg尿素,或者碳铵20~25kg。种植人员在针对麦田营养情况进行检测时,若土壤磷、钾元素含量无法达到小麦生长标准,则需要为其额外施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营养元素。在进行施肥工作时,种植人员要将其均匀撒入麦田当中,保证所有小麦在生长期间都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

4、小麦根层养分的调控施肥

对于小麦而言,其根系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整体发育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针对小麦生长根层养分进行调控,能够充分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在此阶段,种植人员要严格按照小麦生长对养分的不同需要,依据现有肥力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控方案,尽可能规避营养不足问题的发生。对于此项调控工作而言,其核心就是按照小麦生长每个阶段对氮元素的不同需要,明确具体供应目标,再做好对氮肥的施加。现阶段,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大面积、规模化的小麦种植场所,种植人员需要积极进行对土壤养分、氮素等多方面的检测工作,明确氮素供应量,以此实现对营养供应的合理管控。

四、小麦化肥的减施措施

在现代化发展的持续深入下,以往所使用的施肥技术已经无法充分适应农业发展要求,整体品质、产量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地区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有必要提升对增产、增效施肥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有机肥的替代

在农作物种植活动中,有机肥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构成主要为人畜粪便、动植物残留物等物质,直接应用很难起到较为显着的效果,还需要种植人员实施堆积发酵处理,才能够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对于有机肥而言,其蕴含大量营养物质,作用时间也相对较长,对促进小麦生长有着重要作用。在农作物种植中,通过规范应用有机肥,可以起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作用,丰富土壤营养物质,大幅度提升微生物含量。在将其与无机肥进行联合应用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量,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精准施肥

在进行施肥作业前,种植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土壤营养物质的分布状况,按照农作物生长情况做好对施肥方案的合理规划,并做好对磷肥、氮肥等营养物质的联合应用,使得小麦能够高效完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有效规避肥料浪费问题的发生。现阶段,精准施肥是当下应用较多的施肥方式之一,其操作要点就是在开展施肥工作前,组织工作人员做好对土壤营养分布的调查工作,以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肥计划,从而实现对肥料的最大化利用。在该技术的帮助下,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土壤性能,并且还能够起到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作用,促进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实现对水资源、肥料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还可以同步开展施肥、灌溉作业,保障小麦种植的高效开展。对此,种植人员要充分结合小麦生长期间对水分、肥料的不同需求以及土壤环境,为其选取恰当的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有效规避肥料流失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实际进行种植作业时,种植人员要做好对相应配套设施的安装工作,以免对施肥准确度带来影响,充分保障小麦种植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进行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及时做好对相关技术的改良、优化,以此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支出。

4、秸秆还田

在开展农业种植作业时,通常会获取许多农作物秸秆,而此类秸秆当中又有着大量有机物以及微量元素。以往在处理秸秆时,种植人员会采取焚烧措施,但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在此情况下,通过规范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再为其施加充足的钾肥,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小麦产量。现阶段,在农业种植活动中,种植人员所获取的秸秆大多是玉米秸秆,在应用机械设备完成前茬玉米的收获处理后,需要对秸秆实施粉碎处理,再将其与土壤进行混合、镇压,以此有效提升该地区土壤的肥力水平,充分满足小麦生长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秸秆实施粉碎处理后,种植人员还需要做好充分的腐熟处理,以此将内部病虫害完全根除,规避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在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还能够增强施肥效果,丰富土壤营养组成,以此为小麦生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各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都有着较为显着的差异,并且在品种、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也存在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此项种植作业时,种植人员要能够严格按照小麦品种、地区土壤肥力等,做好对施肥工作的合理规划,以此充分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种植人员还应深入了解不同施肥技术,并从理论着手充分掌握基肥、种肥等各阶段的肥料施加方法;同时,要做好对小麦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结合各阶段生长需要及时进行追肥,以此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274600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凤凰镇人民政府)

标签:  小麦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