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城沙地花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探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215)

花生是山东省郛城县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当地的农业经济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当地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花生种植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引领,积极引导种植户转变传统高污染、高消化的种植方式,加大新型品种有效推广和规范化花生种植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了花生的产出能力和土壤肥力以及农田耕作质量,进一步推动了花生种植业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究了郛城县沙地花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希望通过研究为更好地推动花生种植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境内污染源相对较少,环境条件优越,生态优势明显,土壤类型、温度条件、生态环境十分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发育。花生在郓城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同时花生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饲料加工产品花生种植产业的发展,对油脂生产加工和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山东省郛城县在稳定花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坚持以绿色生态为核心,不断优化种植产业结构,努力抓好花生优质专用型新品种的有效引进、示范和推广,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花生种植环节的各种药品的投入,明确相应的播种操作技术要点,切实提高花生播种质量,确保播种出全苗,培育健壮幼苗,同时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或者商品有机肥,推广深松整地技术,有效提升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改善了土壤质量,促进了花生绿色可持续生产。

一、沙地花生种植技术要点

1、花生品种的科学选择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花生品种选择过程中,要依据当地车祸特征选择适应郓城县的气候特点、耐旱、耐涝、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籽粒饱满、色泽好、口感佳、营养价值高、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便于种植和管理的高油酸花生品种。目前在当地推广应用较好的花生品种主要有花育9701、花育962、花育958、花育917、花育951、冀花13、开农176、冀花18、花育52、冀花11等几种。

2、种植地精细化处理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以沙壤土为宜,保证土壤pH值以6.0~7.5,不能够在过酸或过碱的土壤种植花生,确保种植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避免选择低洼积水、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地块。播种前使用深松机进行深松,深度以 2 5~3 0 c m 为宜,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深松后进行犁耙,将土壤翻松,使土壤表面平整,播种前进行耙地,使土壤表面细碎,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在整地处理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底肥的施入,这个阶段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施一定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农家肥选择概肥、堆肥、绿肥等,无机肥主要使用过磷酸钙、尿素、复合肥等。按照上述要求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 5 0 0~2 0 0 0 k g 过磷酸钙 2 5 k g 尿素或复合肥 将基肥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松,使肥料与土壤混合。

3、种子处理关键步骤与作用

播种花生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花生品种,将选出的荚果分摘、分晒、分储藏,以备播种使用,正式播种之前应该再次对荚果进行精选,剔除杂果、烂果、虫果。选择晴朗的上午将花生荚果薄摊在晒场上,连晒2~3天,并要经常翻动,该项工作的目的是杀灭荚果表皮上的病菌,增强种皮的透水性,加速种子的吸水速度,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剥壳处理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剥壳时间,不要提前20天甚至更早就剥好花生种子,一般播种前3~5天脱壳,选择饱满、无损、无病虫害的籽粒下种。播种前使用 5 0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花生专用拌种剂,每 3 0 k g 用 2 5 %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 0 g 拌种,防治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

4、科学播种技术规范与要点

郛城县的花生播种时间一般建议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过程中要确保土壤 深的温度稳定在 以上时,大田摘情控制在 为提前播种日期以及促进种子快速萌发有条件的要积极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方式,通过地膜覆盖,能够提前1周播种时间。在进行播种操作过程中,应该明确相应的播种数据规程一般行距为 4 0~5 0 c m ,株距 1 5~2 0 c m ,播种深度3~5 c m ,每亩播种量为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化覆膜播种方式,播种孔应均匀分布,孔径适中,确保种子能够顺利进入土壤。对于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不具备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可以采用人工播种作业方法先进行点播作业,然后覆盖农用地膜,地膜宽度通常为 8 0~1 0 0 c m ,铺平拉直,确保覆盖均匀,无皱褶。覆膜后,地膜应紧贴地面,两侧用土壤压紧,每间隔 3~5 m 压1条土腰带,防止大风揭膜。

5、田间管理技术措施① 破孔引苗的时机与方法

播种后20~25天花生幼苗陆续出土,是破孔引苗的最佳时期,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避免在高温或大风天气操作。在破孔前,仔细检查地膜覆盖区域,确认幼苗已经出土。使用小刀或特制的破膜工具,在幼苗茎部上方约 2~3 c m 处,划1个直径约 1~2 c m 的小孔,确保破孔位置在幼苗茎部上方,避免损伤幼苗。用手轻轻将幼苗从破孔中拉出,使其自然生长,注意保护幼苗,避免折断,用细湿土将破孔处封严,防止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封孔时,注意不要压伤幼苗。

② 精准水肥管理策略

在花生出苗植株长到3~5片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 1 0~1 5 k g ,开沟条施,施肥后及时覆土。在花生始花期,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 1 5~2 0 k g ,硫酸钾 1 5~2 0 k g ,开沟条施,施肥后及时覆土。在花生生长后期,可进行叶面喷施,以补充营养,可以使用 0 . 3 %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使用肥液10~1 5 k g ,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结合追肥还需要做好科学灌溉工作,通常在上述几个阶段花生田间持水量能够达到 6 5 % ~ 7 0 % ,情不足时要及时灌溉,确保每次灌溉的湿润土层深度能够达到 2 5~3 0 c m 。

二、沙地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大田设置杀虫灯的原理与布局

花生大田设置杀虫灯能够很好地防止花生鳞翅目或者鞘翅自害虫,根据害虫的发生流行趋势,通常选择使用振频式杀虫灯或者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每20~30亩大田安装1盏杀虫灯,因此该种方法适合于集中连片的花生大田应用。将杀虫灯安装在花生田的田埂上,距离田地边缘约 1 m ,确保灯光覆盖整个田地,安装高度以灯管底部距离地面 1 . 5 m 为宜。在花生出苗害虫开始活动前安装杀虫灯以便尽早控制虫害。夜间19:00至凌晨5:00开启杀虫灯,每隔2~3周检查杀虫灯的运行情况,确保灯光正常工作,如发现灯管损坏、电网故障等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并及时清理捕虫袋,将捕到的害虫集中处理,避免害虫繁殖。

2、粘虫板防治花生害虫的应用方法

粘虫板通常用于防治红蜘蛛和多种地上害虫,根据花生田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合的粘虫板,常用的粘虫板颜色主要有黄色、蓝色和绿色等,其中黄色粘虫板对花生田蚜虫、粉虱等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在花生田内,按照 3~5 m 间距设置粘虫板每亩地设置20~30块粘虫板,粘虫板应设置在花生冠层 1 5~1 0 c m 的位置,确保粘虫板与花生田的行向垂直,以便害虫更容易接触到粘虫板。在花生田害虫发生初期,及时设置粘虫板,每隔7~10天检查粘虫板,当粘虫板的 70 % ~ 8 0 % 附着害虫之后要及时更换。在使用粘虫板的同时,注意观察花生田其他害虫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粘虫板使用后,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要点① 枯萎病的化学防治方法

枯萎病主要由花生青枯病菌(细菌)镰刀菌(真菌)等引起,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花期和结荚期较为严重。发病后地上部分植株叶片从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似缺水状,但病株仍保持绿色,不脱落。地下部分根部变褐腐烂,维管束变为褐色,用手挤压病茎,有乳白色或黄褐色黏液溢出(青枯病特征)。连作地、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高温高湿特别是在雨后骤晴时,病情发展迅速,另外,施肥不当,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抗病力下降;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也易导致病原菌侵入。枯萎病播种前用 5 0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 . 3 %~0 . 5 % 拌种,或者使用 2 . 5 % 咯菌晴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500~1:1000进行包衣处理,可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病原菌侵染。在花生发病初期,可用 3 %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或者 2 3 % 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 2 0 0~3 0 0 m l ,每隔7~10天灌1次,连灌2~3次。

② 叶斑病的化学防控策略

花生叶斑病主要包括黑斑病菌和褐斑病菌两种,一般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开始发病,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重。黑斑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的病斑较小,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边缘整齐,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有许多黑色小点(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排列成同心轮纹状。褐斑病主要症状是病斑较大,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暗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正面有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种疾病的发病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是叶斑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降雨频繁、相对湿度在 8 0 % 以上时,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传播。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排水不畅,湿度大,植株生长衰弱等,都容易诱发叶斑病。对于花生叶斑病可以在花生初花期开始,用 7 0 %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者 1 0 %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者 2 5 % 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 炭疽病的化学药剂防治要点

花生炭疽病由炭疽菌引起,花生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病,但以中后期为主。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病斑呈长椭圆形或梭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可导致茎部折断。高温多湿的环境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温度25~3 0 % ,相对湿度 9 0 % 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植株过密、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弱等,都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发病。花生炭疽病防控过程中推荐使用 7 5 %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者 2 5 % 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者 2 5 % 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对炭疽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④ 角斑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花生角斑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发生,发病后叶片上的病斑多为多角形,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颜色由淡绿色变为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导致叶片枯黄脱落。高温高湿、暴风雨频繁、连作地、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排水不良等,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花生角斑病推荐使用 2 0 % 噻森铜悬浮剂500~600倍液,或者 2 % 春雷霉素水剂300~500倍液,或者 7 7 %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病原菌的侵染和传播,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

⑤ 红蜘蛛的化学防治手段

花生红蜘蛛主要是叶螨科的朱砂叶螨等,一般在高温干旱的季节发生严重,6~8月是红蜘蛛的高发期,主要聚集在花生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危害后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连片,叶片失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花生的生长发育。红蜘蛛具有较高的繁殖速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其生命周期可在数日内完成一代的繁殖过程。成螨和若螨主要在土壤缝隙、杂草根部或枯枝落叶层中越冬。高温干旱是红蜘蛛大发生的主要因素,温度在15~30℃,相对湿度在 7 0 % 以下时,有利于红蜘蛛的繁殖和危害,田间杂草多、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衰弱等也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花生红蜘蛛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 2 0 % 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者 1 . 8 % 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 2 4 % 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喷雾,对红蜘蛛的卵和幼螨有特效,持效期长,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1~2次。

⑥ 蚜虫的化学药剂防控花生蚜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和花期危害较重,成虫和若虫多集中在花生的嫩茎、嫩叶、花柄及果针上吸食汁液,受害部位生长停滞,叶片卷曲、皱缩,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蚜虫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蚜虫繁殖能力强,1年可繁殖多代。以卵在荠菜等杂草上越冬,春季孵化后迁移到花生上危害。温暖干旱的气候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和繁殖,尤其是温度在 1 6~2 2 % ,相对湿度在 6 0 % 左右时,蚜虫繁殖速度最快,花生大田附近有越冬寄主杂草、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等也会加重蚜虫的危害。花生蚜虫主要选择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推荐应用 10 %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者 3 % 啶虫胱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 2 . 5 % 高效氯氟氰菊酯与 10 % 吡虫啉复配制剂1000~1500倍液喷雾,兼具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能快速杀灭蚜虫,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1~2次。

⑦ 跻螬的化学防治措施

螃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是郓城沙地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成虫食花生叶,幼虫咬食种子、根茎,致缺苗断垄,荚果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时,需选高效、低毒、低残留,且触杀、胃毒作用强的药剂,如辛硫磷颗粒剂。播种前,将药剂与细土混匀制成毒土,撒于播种沟后播种覆土,让跻螬在孵化和取食时中毒。施药方式除毒土法,还能灌根。花生生长期发现螃螬危害,按规定稀释配制药液,浇于植株根部周围,毒杀螃螬。注意控制药剂浓度和灌根量,以免伤根。防治关键在于把握最佳时期,在跻螬幼虫低龄期施药。此时其抗药性弱,多在浅土层活动,易接触药剂。通过监测当地螬发生规律,结合花生生长周期精准施药,可提高防治效果,保障花生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在花生栽培管理过程中,为了显着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从品种选择、种植地的精细化处理、科学播种、大田管理、科学水肥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几方面入手,转变传统花生栽培方式,实现优质花生种植技术的深度推广和高效应用,从而更好地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为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274711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张鲁集镇农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标签:  花生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