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软枝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7-21 阅读(339)

摘 要 软枝油茶具有速生、早实、高产等优良特性,在广西广泛种植。为保证软枝油茶产量和品质,需要细化软枝油茶栽培技术要点,加强对软枝油茶栽培技术的研究。为提高软枝油茶栽培技术水平,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广西软枝油茶栽培实际,从选地整地、苗木选择和定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软枝油茶栽培技术。

关键词 软枝油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广西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60

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以枝条韧软、挂果下垂而得名,具有速生、早实、高产等优良特性,对生长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特别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地形条件。广西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软枝油茶大规模种植的主要区域。深入研究软枝油茶栽培技术要点,对于促进软枝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软枝油茶适宜栽培条件

软枝油茶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光照、气温和降水是影响软枝油茶生长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软枝油茶良好生长,软枝油茶栽培区域的年平均气温要在14~21 ℃,年日照时间应在1 800~2 200 h,年降水量需要在1 000 mm以上。此外,软枝油茶栽培区域的海拔应控制在500 m以下。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使得软枝油茶的栽培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但也确保了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软枝油茶优质丰产[1]。

广西的山地丘陵地貌和丰富的降水为软枝油茶的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广西土地资源丰富,加之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软枝油茶的生长。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软枝油茶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科学选择栽培地点,采取适当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并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管理方法,从而实现软枝油茶丰产稳产的目标[2]。

2 软枝油茶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选地和整地是确保软枝油茶健康生长和丰产的关键环节。1)选地。在广西,软枝油茶适合栽植在酸性的红壤或黄壤中,这类土壤具有较强的透气性与保水性,同时栽植地应该具备排灌便利等基本条件。2)整地。在广西,整地工作需要在软枝油茶种植前3个月开展,可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9nw0ol5fREusspRphOcKfQ==包括全垦、条垦、穴垦等[3-4]。全垦适用于坡度平缓或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块,需要进行40~80 cm的深翻处理并清理石块或其他杂质,然后进行耙平。条垦是开展环山水平带的挖掘工作,要求将水平带宽度控制在2~3 cm,以外高内低为主要特点。穴垦是在特定位置挖掘深浅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凹坑,以改良土壤。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能最大限度保护土壤,为软枝油茶的栽培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是影响软枝油茶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2.2 苗木选择和定植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软枝油茶苗木,通常情况下,苗木高度应在30 cm左右,且根系发达,具有丰富的毛细根。

在广西,软枝油茶苗木定植通常在2—3月进行,此时苗木生长活力强,扎根更稳固。定植密度则需要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平地可适当稀植,坡地则适宜密植,以确保每株油茶都能接受到足够的光照;在土壤肥沃的地方可适当密植,反之则应适当稀植,以保证苗木养分充足。一般而言,软枝油茶苗木定植株行距为2.5 m×3.0 m,这样既能保证苗木的生长空间充足,又能实现较高的产量效益[5]。定植前,挖栽植穴,规格通常为50 cm×50 cm×50 cm。定植时,将苗木垂直放入栽植穴中,然后覆土,同时提苗,保持苗木根系舒展,最后覆土至与地面平齐、踩实,确保苗木根系舒展并与土壤紧密接触。

2.3 抚育管理

2.3.1 修剪

通常情况下,软枝油茶定植后2~3年,需要进行第1次修剪。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软枝油茶主枝剪留30~40 cm,侧枝则保留2~3个枝条,长度控制在15~20 cm。随着软枝油茶的生长,定植后4~

5年树冠逐渐形成,需要进行第2次修剪。第2次修剪主要控制树冠的高度和形状,扶正主干,保持树冠整齐,使树形紧凑有型。修剪后的软枝油茶树体结构更加科学,有利于养分的合理分配,促进增产增效[6]。

2.3.2 施肥

施肥管理对于软枝油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软枝油茶幼林期,建议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在定植当年的6—7月,每株可施尿素50 g左右,以满足幼树初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定植1年后,可适度增加氮肥的施用量,每株可施尿素0.5 kg,并根据幼树生长情况,在11月上旬施加越冬肥。越冬肥以粪肥和土杂肥为主,每株可施10 kg,或者使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以利幼树越冬并避免冻害。

在软枝油茶成林期,施肥管理同样至关重要,需要遵循“看山施肥、看季节施肥、看树施肥”的原则,合理配置氮肥、磷肥、钾肥施用比例,冬季每株可施有机肥15 kg,春季每株可施氮肥1.0 kg。对于5年以上的软枝油茶,可根据树体生长情况,适当增加磷肥和氮肥的施用量,必要时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满足软枝油茶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此外,施肥方法同样重要。除叶面肥外,所有固态肥料均采用沟施法。对于幼树,可在距离幼树根部5~10 cm处施加肥料。还可采用环状施肥法,并在施肥后回填表土,以避免肥料挥发[7]。

总的来说,在软枝油茶施肥管理中,应根据软枝油茶幼林与成林期的特点,综合利用有机肥、无机肥,进行科学施肥,既要满足树木的养分需求,又要避免施肥过量对环境和树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促进软枝油茶的生长发育,提高软枝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3 松土除草

软枝油茶定植后3~4年,每年进行2次松土除草,第1次松土除草一般在5—6月进行,第2次在8—9月进行。之后改为每年5月进行1次松土除草。这样有助于维持软枝油茶周围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软枝油茶的健康生长和根系发育。同时,定期的除草可减少杂草对软枝油茶的竞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为软枝油茶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度松土或者过度除草,以免伤害软枝油茶的浅表根系,并保持其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总之,松土除草旨在为软枝油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以确保软枝油茶的最佳生长状态,促进软枝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3.4 病虫害防治

在广西,软枝油茶常见病虫害有油茶软腐病、茶树炭疽病、油茶根腐病、油茶毒蛾、油茶象及油茶绵蚧等。

1)油茶软腐病。油茶软腐病是广西软枝油茶的重大病害,主要为害软枝油茶叶片和果实,导致落叶和落果,干旱季节还可能引发软枝油茶枝干枯死甚至全株死亡。发病初期,软枝油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水渍状病斑,阴湿天气下病斑迅速扩大,使得叶肉腐烂,2~3 d后病叶脱落;软枝油茶果实也会受到影响,6—8月为发病高峰期,果实上逐渐出现土黄色或褐色的圆斑,干旱时果实开始脱落。在湿度大、种植密度大而荫蔽的油茶林或排水不良、杂草丛生的苗圃,油茶软腐病易发生。通常油茶软腐病在3月开始发生,4—5月阴雨天气会快速蔓延,10月以后逐渐停止。防治油茶软腐病,可冬春季深挖垦复,清除病叶、病果,减少越冬病菌,5月前喷洒0.8%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

2)茶树炭疽病。茶树炭疽病是广西软枝油茶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症状是受害植株叶片、嫩枝和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引发叶片黄化、脱落,以及嫩枝枯萎和果实腐烂等现象。防治茶树炭疽病,可喷洒含有敌菌灵或多菌灵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通常在发病初期即可使用敌菌灵或多菌灵进行喷洒,每隔

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加强树体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避免过密种植,也是减少茶树炭疽病发生的关键。

3)油茶根腐病。油茶根腐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常引起软枝油茶根系腐烂并最终导致植株死亡。除了加强林间排水和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外,针对油茶根腐病还可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例如,可使用多菌灵等药剂,兑水后直接喷洒于患部,有助于控制油茶根腐病的发生[9]。

4)油茶毒蛾。油茶毒蛾是广西软枝油茶主要虫害之一,主要以幼虫为害软枝油茶嫩叶、嫩芽及新生果实等,尤其偏爱啃食嫩芽和嫩叶,常常对软枝油茶的新生部位造成严重破坏,影响软枝油茶后期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油茶毒蛾发生严重时,可吃光茶树上的所有叶片,导致茶树提前衰老,甚至死亡。油茶毒蛾还有可能将致病微生物传播给软枝油茶,引发病害。为了有效控制油茶毒蛾,建议在虫害滋生初期和成虫羽化期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氟虫腈等进行喷雾,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此外,可以结合物理防治方法,如黑光灯诱捕等,减少油茶毒蛾数量。

5)油茶象。油茶象又名茶籽象鼻虫,是为害油茶籽实的主要害虫。油茶象成虫和幼虫均为害茶籽,但以幼虫蛀害较严重,造成落果,使油茶严重减产。针对油茶象,可在防治关键时期如成虫羽化期,及时喷洒甲胺磷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同时,可以采取设置围障、红外线捕捉器等防治手段,辅以机械清除的方法,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减轻环境

污染[10]。

6)油茶绵蚧。油茶绵蚧是广西山区和丘陵地区软枝油茶主要虫害之一,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软枝油茶叶片汁液,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发生,使软枝油茶大量落叶落果,甚至枯死。在广西,油茶绵蚧每年发生1代,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转移至软枝油茶叶片上危害,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上旬化蛹,10月下旬羽化成虫后交尾繁殖。防治油茶绵蚧,需要选用无虫苗木进行种植,并加强林间通风透光;油茶绵蚧数量较少时,可人工清除;保护油茶绵蚧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在5—6月若虫盛期,喷洒50%马拉硫磷或40%乐果1 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1 500倍液。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务必严格遵守使用说明,确保使用剂量和频率符合标准。另外,为了降低化学药剂残留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积极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配合良好的耕作管理措施,以达到绿色环保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 结语

软枝油茶产业作为广西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广西应加强对软枝油茶栽培技术的研究,根据当地地理和气候特点制订科学种植方案,从而提高软枝油茶产量和品质,促进软枝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村经济

繁荣。

参考文献:

[1] 凌建才,黄世聂.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2023(7):118-120.

[2] 农明标.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6):34-35.

[3] 梁翠原.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J].农家科技,2023(5):85-87.

[4] 罗金照.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家科技,2023(4):10-11.

[5] 黄甫明.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J].农家科技,2023(3):19-21.

[6] 黄宏志.软枝油茶种植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23(6):29-30.

[7] 韦文海.软枝油茶丰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3(8):75-76.

[8] 黄宇超,李达源,许玮,等.软枝油茶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广东蚕业,2023,57(5):69-71.

[9] 刘学林.软枝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2022(9):165-167.

[10] 梁存艺.软枝油茶丰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2021(16):80-81.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油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