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油茶是广西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为进一步助推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油茶产业有序发展,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阐述派阳山林场的基本概况及油茶栽植现状,并从地块选择、林地整理、良种壮苗选择、苗木处理、栽植、除草松土、合理追肥、修枝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油茶;栽培技术;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11
油茶产业作为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在保障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优化现有食用油消费结构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广西油茶新造林面积5.8万hm2,全区油茶栽种面积在64万hm2以上,油茶籽年产量在55万t以上[1]。广西油茶产业形成了油茶育苗、栽种及油茶衍生产品生产等完整的产业链,油茶综合年产值超过460亿元。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以下简称派阳山林场)是广西油茶高产示范点之一,具备发展油茶产业的优质条件和良好基础。近年来,派阳山林场加强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高度重视油茶栽培技术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笔者基于派阳山林场实际,总结归纳派阳山林场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其他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派阳山林场概况
派阳山林场创建于1955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大型林场,总部位于崇左市宁明县城。派阳山林场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木材生产与销售、营造林、苗木培育等。截至2023年底,派阳山林场经营面积约4万hm2,森林蓄积量为346.1万m3,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总资产在35亿元以上。
派阳山林场属北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21.8 ℃,年均降水量1 500 mm,年均日照时间1 650.3 h,无霜期350 d以上;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油茶生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油茶产业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派阳山林场不断推进林地结构优化调整,逐步扩增油茶栽种面积。
2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地块选择
在派阳山林场,油茶种植地块主要选择在海拔100~600 m、坡度平缓的山坡上(坡度小于25°),以确保林地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利于油茶后期进行光合作用和开花结果。林地土壤以土层深厚(不小于80 cm)、土质松软的红壤、赤红壤为宜,且要求土壤pH值在5.2~6.0,以促进油茶健康生长。
2.2 林地整理
2.2.1 整地
整地前,种植人员需要将林地中的杂草、灌木、蔓藤等全部砍倒,以免其与油茶抢夺养分,并减少病虫害发生。砍杂后炼山,选择无风的清晨或傍晚炼山,要求开出一条宽20 m以上的防火带,铲除带内可燃物,并将伐倒的杂草、灌木等带出防火带外。
炼山后,采用人工穴垦方式进行整地,按“品”字形排列定点挖穴,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株行距2.5 m×3.0 m,造林密度为1 334 株·hm-2。挖穴时,要求将挖出的表土堆放在穴周边,与心土分开,方便回土时先回表土,后回心土,以促进油茶根部生长。
2.2.2 施放基肥
挖穴后,要至少风化30 d再施放基肥[2]。派阳山林场主要采用油茶专用肥作为基肥,每穴用量为0.5 kg。先将肥料施入穴底,然后用1/3表土与其搅拌均匀后回满整穴。要求回填的表土中不能含有石块、草根等杂物,土块直径不大于2 cm,回土高度略高于地面3 cm左右,呈近山面略低的倒坡状。
2.3 良种壮苗选择
选种良种是实现油茶高产量、高品质的关键[3-4]。根据派阳山林场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在当地种植且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良油茶品种,并优选经过国家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的优良无性系。例如,香花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等,是派阳山林场主要栽种的油茶品种,这些油茶品种具有速生、油质优、萌芽力强等优良特性。对于油茶苗木,宜选择2年生及以上的大杯苗,要求苗高45 cm以上,地径0.4 cm以上,根部完整、顶端饱满。
2.4 苗木处理
为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油茶苗木应随起随运随栽,且避免幼苗遭到曝晒,当天栽不完的苗木,应及时做好短期假植,以免苗木根系缺水过多,失去活力。移栽前,应切除幼苗主根30 cm以上的部分,但不能伤到须根,并将部分叶片、侧枝剪除,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2.5 栽植
2.5.1 移栽
派阳山林场油茶移栽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2—3月,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移栽。移栽前,先移除苗木外侧的营养袋,而后将苗木垂直放置在栽植穴中央,并保证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再分层覆土,层层压实,覆土至略高于营养土3 cm左右,再覆盖一层4~5 cm厚的松土。最后浇透定根水,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2.5.2 补植
油茶造林15 d后,种植人员要及时查看苗木的成活情况,如果发现死苗、缺苗、长势不佳的苗木要及时移除,并选择在阴天或雨后,选用同类型的优质苗木进行补植,确保油茶全年造林成活率在98%以上。
2.6 除草松土
油茶造林后,幼林需要持续抚育4年,每年除草2次,时间通常在5月、7月,将蔸边草清除干净,禁止喷洒除草剂,为授粉昆虫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除草方式分为带状铲草抚育和全砍草灌2种。1)带状铲草抚育。以幼苗为中心,将上、下方各0.75 m范围内的杂草铲除干净,草根、树根等杂物扒出带外。2)全砍草灌。将造林地中的杂草、灌木、藤蔓等全部伐倒,伐根要求不高于20 cm[5-6]。
除草后宜进行松土,以油茶苗为中心,在半径75 cm范围内进行松土,深度以8~15 cm为宜,离树干中心位置近的宜浅,由内向外逐渐加深,避免损伤油茶根系。
油茶成林后,在每年7月和10月分别进行1次铲草,深度以15~20 cm为宜。同时,采果后在树冠外(25~30 cm)由浅至深进行垦复,深度在25 cm以上,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
2.7 合理追肥
在派阳山林场,油茶幼林每年追肥2次,分别安排在4月、6月实施。油茶追肥种类主要为油茶专用肥,造林当年每次追肥量为0.25 kg·株-1,第2年每次追肥量为0.50 kg·株-1,第3~4年每次追肥量为1.00 kg·株-1。追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处挖30 cm×30 cm的环状沟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入沟中,并及时回土。
油茶成林后,每年追肥3次,分别在2月、4月、6月进行。其中,在2月施加有机肥,用量为2.0 kg·株-1;在4月施加尿素,用量为1.0 kg·株-1;在6月施加复合肥,用量为0.5 kg·株-1。
2.8 修枝
油茶幼林修枝以整形为主。油茶造林当年,树高达到60 cm后,可进行定干。选留3~4个生长健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成主枝,在每一个主枝上选留2~3个健壮分枝作为副主枝。修剪枝条时先将病虫枝、徒长枝剪除,并将剪下的枝条集中销毁。修枝时间通常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剪枝后的树形为圆头形。
待油茶进入产果期后,在采果后到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适当修剪,剪除病虫枝、角枝、弱枝、重叠枝等,以解决油茶树生长和结果的矛盾,利于开花结果。
2.9 病虫害防治
2.9.1 炭疽病
炭疽病是派阳山林场油茶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油茶果实、嫩叶、枝干,造成油茶落花、落果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油茶树死亡。枝干上的病斑多呈不规则梭形;嫩叶病斑呈圆形,主要集中在叶缘,颜色黑褐色,内轮生小黑点。油茶炭疽病在湿度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易发生且蔓延速度快。该病在每年4—7月易发,5—9月为发病盛期。炭疽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定期剪除林间的病虫枝、病梢,摘除病叶并清理出林地,以免病菌蔓延[7]。2)在病害高发区域,可选择种植抗病性强的油茶品种,以提高油茶抗性。3)在油茶春梢生长后,可适量喷施1%波尔多液保护;发病高峰期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8%波尔·锰锌500~600倍喷雾防治,每隔10~15 d喷洒1次,持续喷洒3~4次。
2.9.2 软腐病
油茶软腐病主要为害油茶的叶片、果实、嫩梢,会导致油茶果实和叶片全部掉光,严重影响油茶健康生长。在派阳山林场,油茶软腐病在3—5月为高发期,9—11月如遇多雨季节,会出现第二个高发期,一旦防治不及时,极易降低油茶成活率。在感病前期,受害的叶片叶尖会出现水渍状黄斑,后期病斑逐渐扩散,形成不规则的褐色圆形斑点,在适宜的环境下,病斑快速扩散,导致叶片腐烂,发病后1~2 d叶片大量掉落,影响油茶产量。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定期修剪枝条,保证油茶树周围光照充足,减少病菌的侵染。2)加强苗圃地的管理,优选排水性好、土质疏松的区域进行育苗。3)发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600~700倍液或0.8%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洒1次,持续喷洒3次即可。
2.9.3 油茶毒蛾
油茶毒蛾又叫油茶毛虫,在派阳山林场1年发生2~3代,以卵在油茶树冠下部越冬。其幼虫会啃食叶片,引起叶片缺刻,不利于油茶正常生长。油茶毒蛾大面积暴发时还会啃食幼嫩树皮和果实,严重时导致油茶树枯死,影响油茶的产量。油茶毒蛾防治措施如下。1)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蜂、赤眼蜂、青蛙、螳螂等,可有效减少害虫数量。2)可在油茶采果时人工摘除虫卵,并集中烧毁。3)幼虫1~3龄时,可用1.5亿·mL-1苏云金杆菌菌液喷杀幼虫。4)幼虫暴发期,可用90%敌百虫晶体700~800倍液或0.2%阿维菌素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洒1次,持续喷洒2~3次。
2.9.4 金龟子
金龟子是派阳山林场常见的油茶虫害之一,1年发生1代,5—6月幼虫为害严重,7—8月成虫为害严重。其幼虫会损害油茶根系和地下茎等地下组织,成虫会吸食嫩芽液汁,严重时会引起落叶、落果,影响油茶树势及产量。金龟子繁殖速度较快,如果大面积发生,则防治难度较大,因此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金龟子的防治工作。金龟子防治措施如下。1)结合冬季垦覆翻耕土壤,破坏幼虫生长环境,使幼虫死亡。2)金龟子成虫盛发期,可在林间悬挂一定数量的黄色粘板进行诱捕,以降低虫口基数。或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3~5 d喷洒1次,持续喷洒2~3次。
2.9.5 油茶尺蠖
油茶尺蠖幼虫会取食油茶叶片,不利于油茶健康生长,导致油茶落花、落果,害虫数量较多时还会将油茶树整株叶片啃光,仅留秃枝,严重时造成油茶枯死。油茶尺蠖防治措施如下。1)定期除草抚育,并集中销毁伐倒的枝条,杀灭尺蠖中间寄主。2)幼虫盛发期,可用25%杀虫双水剂500~6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400~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洒1次,持续喷洒2次即可。
3 结语
研究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油茶品质、增加油茶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派阳山林场,应用科学的营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油茶健康生长,不仅可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派阳山林场还需要进一步采取引进与培育油茶优良品系、改进种植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助力我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时报.广西油茶何以实现千亿元产值?[EB/OL].(2024-04-23)[2025-01-02].https://www.forestry.gov.cn/c/www/ggjjlcy/559427.jhtml.
[2] 韦丽亚.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3(8):115-117.
[3] 温美君,张卫斌.油茶育苗方式及营林技术措施分析:以广西贺州地区油茶种植为例[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8):81-84.
[4] 黎木相.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22(1):68-69.
[5] 黄宇超,李达源,许玮,等.软枝油茶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广东蚕业,2023,57(5):69-71.
[6] 林国斌.广西油茶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13):18-20.
[7] 肖克誉,唐华军.油茶种植前景及营造林技术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1(30):155-156.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刘奇林(1986—),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管理。
*为通信作者,E-mail:5445332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