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一喷多促栽培技术要点与不同时期有效应用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430)

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都可采取一喷多促无人机喷洒施药作业,但其所涉及的无人机参数、药剂选择及施药参数等方面的内容,则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应分析当地的气象条件、所种植的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期、药剂助剂种类以及植保无人机机型特点等。在开展大规模施药前,应进行小范围实验,等成果较为明显后再进行推广。

一、一喷多促栽培技术的基本概念

在对玉米,大豆进行种植时,需要对农药和化肥进行合理喷洒,这样才能够使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更为健康。而一喷多促栽培技术在种植玉米和大豆的过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具体而言,这项技术有几大优势:第一,可以在作物生长初期,通过喷洒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营养元素的混合液,使幼苗健壮成长,进而提升作物的抗逆性。第二,面对自然灾害时,该技术可以给作物提供营养,使作物逐渐恢复身体机能,在灾后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第三,在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特别是对于粮食作物的灌浆期来说,喷洒含有叶面肥与调节剂的混合液,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四,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优化的方式,逐步调节其生长规律,使农作物在最佳状态下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逐步降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并降低农业生产中所需要负担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一喷多促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还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技术领域的支持。而农业种植人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剂对农作物进行喷洒,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作物处于健康的成长状态。

二、一喷多促的技术要点

农业种植人员在运用一喷多促栽培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时,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保证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会因操作失当而导致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面临严峻的风险。由此可见,在运用一喷多促栽培技术时,农业种植人员需要针对当地的气候、地质、土壤等诸多因素,对这种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切实有效地避免农业种植人员在种植的过程中因操作失当,而导致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减产的现象,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因地制宜进行喷洒

各地区因自身气候条件的差异及病虫害的差异,所采取的喷洒方式和需要施撒的药剂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依据各地的玉米、大豆的种植进程,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因地制宜地实施一喷多促栽培技术来喷洒药剂,以保护大豆、玉米的健康生长,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受到影响。

2、合理选择农药化肥

应对自然灾害,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化肥进行喷洒。针对高温干旱地区,可喷洒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对于早霜威胁较大的地区,则可喷洒磷钾肥或液体膜,由此可见,对于农药、化肥进行合理选择,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来对农药化肥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使得一喷多促的效果真正得到体现,同时也可以借此避免在喷洒农药、化肥的过程中,因出现失误而导致大面积绝收的现象。

3、适时对农药化肥进行喷洒

在对农药和化肥进行喷洒的过程中,农业种植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作物生长的真实状态,并以此为基础作为对农药化肥进行喷洒的依据。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使得农药化肥的施洒真正有效地为农作物的成长带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全方位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带来帮助,在无人机对农药和化肥进行喷洒时,需要充分地了解农药和化肥在农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的差异。如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农药和化肥的需求量有所不同。而由于病虫害所分布的范围有所不同,在对农药进行施用时,农业种植人员也需要充分重视到这一点。

4、对无人机进行统一指挥

在对农药化肥进行喷洒的过程中,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带来损害,因此人们选用无人机对这些药剂进行喷洒,但这一过程中要确保无人机飞行速度控制在每秒 3~5 m 左右,且飞行高度应根据无人机载质量进行调整,针对30L以下的无人机,其飞行高度应距离作业冠层 。载重30L以上的无人机,其飞行高度应距离作物冠层 3 . 5~4 . 5 m ,以防止作业的过程中出现吹断茎秆的问题,而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在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时,应当充分远离障碍物、人员。作业人员也需要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品,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因操作不当而出现失误,而对于不适用于无人机作业的地块,则需要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来进行防护作业,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喷雾雾滴漂移所造成的危害,避免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三、玉米大豆一喷多促栽培技术应用

在对玉米、大豆进行栽培的过程中,一喷多促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十分重要。其对于保证玉米、大豆的种植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肥料选择方面,玉米大豆生长的中后期阶段,对于叶面肥,种植者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可适量增加尿素、多元微肥等,以保证玉米大豆的健康成长。在对药剂进行选择时,农业种植人员应对杀菌剂、杀虫剂、调节剂进行合理选择。在对杀菌剂进行选择时,可使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而杀虫剂则以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为主。此外,种植者还应当根据田间病虫实际发生情况,对症下药,精准喷防。在对调节剂进行选择时,可以使用芸苔素内酯、噻苯隆、三十烷醇等,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逆性。一般来说,药剂的喷施最佳时期为玉米大豆生长中后期,即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至灌浆初期和大豆结荚期至鼓粒期。根据天气情况,尽可能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原则上应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作业,确保喷施均匀。具体而言,玉米、大豆一喷多促栽培技术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农作物施足底肥

在玉米,大豆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在种植之前为农作物施足底肥,其目的在于确保农作物在种植初期处于茁壮成长的状态,避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因肥料不足而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对农作物施加底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种植者可以结合整地进行底肥施加,先划分玉米、大豆的种植区域,并根据玉米、大豆在种植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以及土壤自身的养分,对肥料进行合理选择,随后因地制宜适量施加。这样就能够使玉米、大豆在种植时,不会因为肥力不足而导致玉米、大豆的生长状态不佳,同时也可以确保玉米、大豆种植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2、利用肥料对土壤进行管理

受制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的土壤肥料也存在较大差异,适当的进行土壤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极大地增强土壤肥力,还能够使作物健康生长,以增强作物对病虫害以及环境压力的抵抗作用。对于大豆、玉米等作物来说,农业种植人员也需要通过土壤管理的方式,为其创造一种较好的种植环境。如大豆通过根系与土壤中的固氮细菌共生,并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物质,这部分氮肥也可运用于玉米的种植。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减少对人工合成氮肥的需求,使得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养分供应。此外,通过测定土壤中主要养分,如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进而为精准施肥提供了重要依据。借助于科学的土壤测试,以及定期监测,不仅可以节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步农作物种植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定期监测与施肥,可以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维护,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确保土壤的种植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对土壤结构进行改良的方式,调整了土壤的通气排水,需要采取深松耕的方式,打破土壤的硬化层,以增加土壤的透气与排水性能,进而逐步提高植物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能力。

3、在玉米穗期与大豆花结荚期进行田间管理

采用一喷多促栽培技术,需要农业种植人员针对各生长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具体需要结合玉米穗期与大豆花结荚期的真实情况进行管理,这样做才能够使得肥料充分发挥作用,避免玉米和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因肥料问题而出现农作物欠收的情况。因此,在对玉米和大豆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农业种植人员需根据生长期限来对肥料进行合理施撒,这样做就可以使玉米和大豆在生长时,不会出现较为严峻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效果。具体而言,针对玉米穗期与大豆花结荚期采取一喷多促技术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玉米穗期

玉米穗期追肥一般分2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是攻秆肥。攻秆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以集中追施适量的磷、钾肥。第2阶段是攻穗肥,一般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即将抽雄时施用肥料,以确保玉米穗期的正常生长。此外,农业种植人员应注重于对水分的管理。干旱时,应适当浇水,做到肥、水齐攻。这样才能够使玉米穗分化期的肥水需求得到满足。在对农作物的肥料和水分进行补充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在生长过程中,农业种植人员还需要对土壤进行耕整,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以逐步调节玉米植株的生长状态。这些都是在用无人机对药剂进行喷洒的过程中,需要农业种植人员重视的关键性内容。

② 大豆结荚期

在对大豆结荚期进行田间管理时,需要根据大豆的生长需求施洒合适的肥料,在大豆结荚期,为了促进生长发育、灌浆成熟等,可选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还可根据情况添加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等。例如,在应对高温干旱,这些肥料有助于提高大豆的抗逆性,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若出现渍涝地块,及时排水后可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促进大豆恢复生长。生长调节剂选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选择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呵哚丁酸等。这些调节剂有助于调节大豆生长,促进结荚及后续的灌浆成熟等过程。杀菌剂和杀虫剂选择: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用于防治大豆霜霉病等病虫害。杀虫剂主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毒死蜱等,以防治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害虫。作业时风力应在3级以内、温度不超过 3 0 % ,一般选择在无雨天的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如果喷后24小时内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也可因地制宜选择无人机夜间作业。

4、玉米、大豆成熟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在进入成熟期后,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而对于这一阶段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玉米和大豆所需要的肥料和养分存在差异,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玉米、大豆成熟期的实际情况来对肥料和水分进行喷洒,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保证玉米和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降低产量的问题。具体而言,在玉米和大豆进入成熟期时,要采取的田间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对大豆成熟期进行田间管理时,需要充分了解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情况,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遭遇病虫害的情况,根据自前的现实情况不难看出,很多地区的大豆在成熟期都或多或少的会遭遇一定程度的病虫害,影响到大豆的生长质量。而在对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病虫害防治时,也需要对病虫害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根腐病、小地老虎以及跻螬等根腐病,则可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防治。在病患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选用 7 0 % 戴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而在玉米生长期,若遭遇小地老虎侵袭,则可采用 5 0 % 辛硫磷乳油800倍液防治。螃螬可用 5 0 % 辛硫磷乳液5 0~1 0 0 g 拌饵料 3~4 k g 播撒于沟中。在喷洒这些药剂时,可以采用一喷多促的方式,针对病虫害分布的范围以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对于药剂的喷洒范围以及药剂的喷洒量进行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使药剂的杀菌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可以促进农作物健康成长。

5、对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进行科学设计

在对农药进行喷洒的过程中,对无人机进行科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无人机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对农药进行喷洒。如果无人机在喷洒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则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的农作物因药剂喷洒量过多或过少而影响药效,所以,需要对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运行参数进行合理设计,根据农田的大小和农作物的需求,制定喷洒计划,包括喷洒时间、药剂量、飞行路径等。同时,还要选择适合农田环境的无人机设备,包括飞行稳定性好、携带能力强、续航能力长的无人机。安装农药喷洒系统,包括农药储存罐、喷洒器、控制系统等。

总的说来,在玉米、大豆种植过程中,一喷多促栽培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玉米、大豆的种植需求。然而,在对药剂进行喷洒时,人们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和土壤条件等,这样才能使得药剂在喷洒过后,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药剂在喷洒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故而在未来对玉米、大豆进行种植时,人们就需要充分关注因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实现全面提升玉米、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276402山东省沂水县许家湖镇人民政府)

标签:  大豆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