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又名黄豆、菽,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作物,为日常生活中优质蛋白质、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山东省菏泽市为大豆种植大市,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优质大豆品种种类进行论述,并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宜当地大豆生产的配套种植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大豆种植效益提升提供生产建议。
一、大豆优质品种特性
常见优质高产大豆品种包括菏豆41、菏豆33、潍豆1897、潍豆10号、齐黄34、圣豆101等。
1、菏豆41品种特性
菏豆41是由选育,系母本菏豆20号、父本中黄 1 3 × 徐8906有性杂交培育,具有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征,适宜在山东省地区作为夏播种植生产。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2。菏豆生育期105d,为有限结荚,中熟类型。株高7 6 . 3 c m ,有效分枝1.7个,主茎15.6节,单株粒数108粒,籽粒为扁椭圆形,种皮外观黄色、有光泽,种脐为褐色,百粒重 圆叶、紫花、落叶、不裂荚。菏豆4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抗花叶病毒SC-7株系。适宜在山东省地区夏播种植生产。
2、菏豆33号品种特性
菏豆33是由选育,系菏豆20号与(中作975与徐8906)F6杂交后培育。审定编号;鲁审豆20180004,国审豆20200039,适宜在黄淮海地区夏播种植生产。夏播生育期102d,株型收敛,有限结荚。株高 6 2 . 7 c m ,主茎14.1节,有效分枝1.0个,底荚高度 1 9 . 2 c m ,单株有效荚数39.2个,单株粒数80.9粒,单株粒重 1 8 . 5 g ,百粒重 2 4 . 3 g 。卵圆叶,白花,棕毛。籽粒为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浅褐色。菏豆33抗花叶病毒SC-3号株系、花叶病毒SC-7号株系,高感囊孢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
3、潍豆1897品种特性
潍豆1897是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系G20与益农1号有性杂交后培育。审定编号;鲁审豆20180002,适宜在山东省及临近地区夏播种植生产。潍豆1897株型收敛,叶片圆形,白花,棕毛,有限结荚。夏播生产生育期105d,株高 8 6 c m ,有效分枝2.3个,单株有效结荚数48.9个,单株粒数108.5粒。潍豆1897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籽粒为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为褐色,百粒重 该品种感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高感花叶病毒SC-7株系。
4、潍豆10号品种特性
潍豆10号是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系G20与潍豆6号有性杂交培育。审定编号;国审豆2016011,适宜在鲁中、鲁南、鲁西南、鲁北及山西、陕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区夏播生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3d,幼茎绿色,直立生长。叶片为绿色,中等大,圆形,成熟时叶片全落。株型收敛,株高 7 3 . 7 c m ,有效分枝2.2个,主茎节数14节。白花,有限结荚,结荚高度1 2 . 6 c m ,单株荚数45.7个,茸毛棕色,不炸荚。籽粒椭圆形、黄色、有光泽,种脐为黑色,百粒重 潍豆10号中抗花叶病毒SC-3株系、抗花叶病毒SC-7号株系。
5、齐黄34品种特性
齐黄34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系诱处四号与86573-16有性杂交培育,具有高产、双优、抗病、耐涝等优质特征。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宜黄淮海地区夏播生产。夏播生育期105d左右,株型收敛,有限结荚。株高 8 7 . 6 c m 主茎17.1节,有效分枝1.3个,底荚高 2 3 . 4 c m ,单株有效荚数38个,单株粒数89.3粒,单株粒重23.1g,百粒重 2 8 . 6 g 。卵圆叶,白花,棕毛。籽粒为椭圆形、黄色、无光泽,种脐为黑色。该品种高抗花叶病毒SC-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SC-7号株系,高感囊孢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耐盐性较强。
6、圣豆101品种特性
圣豆101是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系齐黄34与阜9027有性杂交培育,适宜长江流域夏播种植生产。圣豆101品种生育期约98d,株型收敛,有限结荚。株高 6 0 . 3 c m ,主茎13.2节,有效分枝2.3个,底荚高度 1 4 . 0 c m ,单株有效荚数42.1个,单株粒重 1 8 . 2 g ,百粒重 叶椭圆,白色,棕毛。籽粒椭圆形、黄色、微光泽,种脐为深褐色。该品种抗花叶病毒SC-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SC-7号株系。
二、大豆全程精细化种植技术
1、大豆播种前的准备
① 大豆种植地选地与整地
大豆种植优选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土层深厚、肥力水平中上 pH值6.0~6.5之间的壤土、沙壤土地块。大豆不宜连年重茬种植,以免受土传病害的影响。菏泽市大豆种植多为夏大豆,选择小麦作为前茬作物的地块,在小麦收获后抢播种,及时整地。整地旋耕深 1 0~2 0 c m ,整地后土表平整、土壤细碎、情充足。土壤情基础较差的地块,在播种前需进行造,促使土壤含水量达到 2 0 % 左右。整地前施入底肥,底肥均匀撒施土表,借旋耕整地入土,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或商品有机肥
过磷酸钙
硫酸钾10~
。
② 大豆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从正规种子销售渠道购入种子产品,播种前选种,将杂质、劣质、机械损伤、瘪粒的种子挑出,保留外观饱满、均匀一致、色泽正常的优质种子。播种前晒种,将种子晾晒1~2d,每间隔2~3h翻动种子,确保晾晒均匀,减少种子表面病原菌、虫卵基数。晒种后,使用钼酸铵拌种,钼酸铵拌种后可以刺激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大豆植株抗逆效果。拌种时,使用钼酸铵 1~2 g ,兑水2 5 -5 0 m L ,水温 5 0 % 左右,待水温冷却后拌入大豆种子1kg,拌种均匀后摊晾干燥待播,随拌随播。
2、大豆种子播种时机及播种量
大豆夏播时,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小麦收获后及时抢播种。播种方式以条播为主,采用等行距播种方式,行距3 0~3 5 c m ,株距 播种时,挖播种沟 3~5 c m ,条播大豆品种后上方覆土,覆土厚度 1~2 c m 。结合播种施入种肥,种肥选用 45 % 氮磷钾(15-15-15)大豆专用复合肥
,种肥施入位置为大豆种子侧下方 8~1 0 c m 处,避免出现烧种。大豆播种种子量约
左右,种植株数1.2万~1.4万
。
3、大豆播种后的田间管理
① 大豆出苗后的补苗、定苗
大豆出苗整齐后,及时查苗补苗。当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补种豆种或带土移栽大豆幼苗,补种大豆品种应当与大田品种保持一致,便于后期管理。当大豆幼苗2片子叶展开、第1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定苗,保留健壮、长势均匀、无病虫的优质壮苗,剔除畸形、长势不良的幼苗,单穴保留2~3棵幼苗。
② 大豆幼苗期中耕培土
当大豆幼苗生长至 7~1 0 c m 高时,进行首次中耕,中耕深度8cm左右,中耕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大豆根系。大豆田间封垄前共中耕2~3次,借助中耕处理可以达到松土、除草的效果。大豆植株分枝后中耕同时进行培土,培土标准为上不压苗、下不伤根,培土高度超过子叶节即可。
③ 大豆生长期的水肥管理
大豆生长季节对水分需求较高,但不耐涝。菏泽市夏播大豆生长发育期正值夏季,此阶段易出现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的天气条件。观察当年气候条件,当遇干旱年份时,在大豆出苗期、开花结荚、鼓粒期及时浇灌水分;当遇洪涝年份时,做好田间沟渠清理,做到雨后田间无积水,避免水涝影响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
大豆生长期间应当及时追肥,当大豆幼苗生长健壮、过旺时可不进行追肥。当大豆幼苗长势较弱,在大豆4叶期追施1次尿素,施 大豆生长进入开花结荚期时,采取叶面追肥的方式,结合病虫害防治,使用磷酸二氢钾300倍液、钼酸铵500~1000倍液、尿素300倍液茎叶喷雾,每间隔7~10d/次,连续使用2~3次,促进大豆籽粒膨大,增产增收显着。
④ 大豆生长期植株调控
大豆生长期间易出现旺长,导致后期植株易倒伏、抗病性差等现象。观察大豆植株,当田间植株长势健壮、田间封垄无缝隙;植株上部叶片大且肥厚,下部叶片出现黄化、掉落;植株主茎上半部分花序果荚数量少、下部基本无花序果荚,出现此类现象时,表明大豆植株需要控旺管理。控旺时间为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使用 1 0 % 多唑·甲哌可湿性粉剂 或 5 % 烯效唑
,兑水 5 0 k g 茎叶喷雾,上述药物大豆单季仅可使用1次,禁止重复使用。
⑤ 大豆田间除草管理
大豆田间杂草的生长会与大豆植株争夺光热资源,影响大豆的产量及品质。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采取封闭除草管理方式,使用 4 0 %乙草胺水乳剂 ,兑水 5 0 k g ,全田喷雾。大豆出苗后田间有杂草时,可依据田间杂草发生种类针对性施药防除。当田间杂草多为阔叶时,在大豆1~3片复叶期,使用 2 1 . 4 % 三氟羧草醚可溶液剂
,兑水 3 0 ~ 4 0 k g ,茎叶喷雾;当田间杂草多为禾本时,在大豆2~3片复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时,使用 1 2 0 g / L 烯草酮乳油 4 0 ~
,兑水 2 0~3 0 k g ,茎叶喷雾即可。
4、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
大豆种植期间主要的病虫害有花叶病毒病、褐斑病、灰斑病、大豆囊孢线虫病、食心虫、根潜蝇等。在大豆栽培期间,应当注重对此类常发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减轻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① 大豆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控
症状识别:大豆花叶病毒病最初侵染源为带毒种子,播种出苗后形成病苗,以蚜虫为虫媒田间危害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由于品种、发病时间及气候温度等不同,所表现出症状有所差异。通常可以分为轻花叶型及重花叶型,其中,轻花叶型受害植株叶片长势基本正常,但是在叶片上有轻微淡黄绿色斑点,通常发生在植株中后期感病或抗病性品种。重花叶型叶片畸形严重,叶色为黄绿相间斑驳,叶肉为泡状凸起,严重叶脉坏死,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首选抗病毒病的优质品种,播种时使用无毒种子,剔除褐斑病粒。大豆生长期间注重对蚜虫的防控,使用 1 0 % 烟碱水剂 或 10 % 啶虫胱微乳剂
或 2 0 % 啶虫·哒螨灵微乳剂
,兑水 3 0~5 0 k g ,茎叶喷雾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毒病大豆植株时,先将中心病株拔除,并使用 5 % 盐酸吗啉肌可溶粉剂
或 2 0 % 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
或 1 . 8 % 辛菌胺醋酸盐水剂 1 0 ~
,兑水 3 0~5 0 k g ,茎叶喷雾,7d/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② 大豆褐斑病的识别与防控
症状识别:大豆褐斑致病源为壳针孢属大豆球壳孢菌,病菌冬季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升从伤口、气孔等侵染大豆植株,造成初侵染。发病后,大豆叶片病斑呈多角或不规则形状,为褐色、红褐色或黑褐色,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扩大相交,受害叶片整个黄化、枯萎,导致大豆植株早期落叶。
防治措施:大豆收割后,收集田间病株、病叶,集中焚烧销毁处理,减少田间越冬病源。当田间出现褐斑病时,使用 8 0 % 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或 3 0 % 吡唑·异菌脲悬浮剂8~
或 5 0 % 肟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
或2 5 % 丙环唑水乳剂
,兑水 3 0~5 0 k g ,茎叶喷雾,7~10d/次,连续使用2~3次。
③ 大豆灰斑病的识别与防控
症状识别:大豆灰斑病致病源是大豆褐斑小球壳菌,为真菌子囊菌属,病菌冬季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态在病残体、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的情况下,大豆幼苗易感病,发病后,在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当环境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在病斑背部密布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受害叶片上方密布病斑,叶片干枯。
防治措施:合理轮作,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执行3年以上的轮作,减轻田间病原基数。在历年灰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大豆结荚盛期施药防治,使用 7 5 % 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或 1 . 5 %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1 0~2 0 m L
,兑水 3 0~5 0 k g ,茎叶喷雾,10~15d/次,连续使用2次即可。当田间出现灰斑病时,上述使用药剂间隔时间缩短至7d/次。
④ 大豆囊孢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控
症状识别:大豆囊孢线虫病是由囊孢线虫属大豆囊孢线虫侵染所引发,包囊虫卵冬季在土壤中越冬,多分布在土层 2 0 c m 左右。该病发生后,受害植株的子叶、真叶黄化,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黄化,外观呈火烧状。根系出现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的包囊,受害植株根系少或不结根瘤。
防治措施:对于囊孢线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建议采取5年以上的轮作,和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在大豆播种时,使用 3 % 辛硫磷颗粒剂 ,与大豆种子或种肥混合施入土壤中,在防控大豆囊孢线虫的同时还可防治地下害虫。
⑤ 大豆食心虫的识别与防控
症状识别:大豆食心虫多以幼虫蛀入豆荚啃食豆粒危害,造成大豆籽粒破损,影响大豆商品性。发生较轻时,食心虫沿瓣缝将大豆籽粒啃食为沟型;发生严重时,食心虫可将整个豆粒啃食大半,促使大豆籽粒缺刻,在豆荚内有大量的虫粪。
防治措施:选种抗食心虫类品种,选择豆荚有绒毛的品种。秋季大豆收获后深翻土壤,将田间越冬虫源深埋至土壤深层,从而减少田间虫源基数。在成虫发生高峰期,使用玉米或高粱秸秆
3 0 c m 长,去掉一端的茎秆皮,浸泡在 8 0 % 敌敌畏乳油中 3 ~ 5 min ,促使其吸满药液。将另一端插入大豆田中,每间隔5垄插入1行,两个秸秆之间间距 4~5 m ,插入秸秆60~80根 ,借助药剂进行熏蒸防控。食心虫需在成虫盛发期施药防治,使用2 0 % 氰戊菊酯乳油
或 14 % 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
或 2 5 g / L 联苯菊酯乳油 3 0~5 0 m L
,兑水 3 0~5 0 k g ,茎叶喷雾,15d/次,连续使用2次即可。
⑥ 大豆根潜蝇的识别与防控
症状识别:根潜蝇发生后主要危害大豆根系,受害部位出现大小不同的肿瘤或裂口,外观为破肚状。受害大豆植株根系毛细根数量少且短,根瘤较少,植株长势矮小,衰弱,叶片黄化,早期落叶。
防治措施: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在历年根潜蝇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种子拌种处理。使用 3 8 % 多·福·毒死蜱悬浮种衣剂1 2 5 0~1 6 6 7 g ,拌 1 0 0 k g 种子或 2 9 % 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6 0 0~8 0 0 m L ,拌 1 0 0 k g 种子,对大豆根潜蝇及地下害虫防效较好。在6月上旬根潜蝇成虫高发期,使用 1 . 8 % 阿维·高氯乳油 或 70 %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或1 . 8 % 阿维菌素乳油
,兑水 3 0~5 0 k g, 1 5 d/ % ,连续使用2次即可。
5、大豆收获时机及收获方法
大豆收获时间通常为9月中下旬,人工收获时间为大豆黄熟末期,植株 9 0 % 叶片掉落,茎秆、豆荚黄化,豆粒圆整,豆荚摇动有响声即可;机械收获为大豆完熟初期,植株叶片全部掉落、豆粒硬化,摇动植株响声清脆即可。大豆收获后及时晾晒烘干,促进后熟,籽粒含水量下降至 1 3 % 后入库贮藏。
大豆种植优质品种有菏豆41、菏豆33、潍豆1897、潍豆10号、齐黄34、圣豆101等,从正规种子销售渠道优质产品。大豆种植期间,农户可结合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管理、补苗定苗、水肥管理、除草、控旺、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措施,提升大豆植株长势,减少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促进大豆增产增收。
(作者单位:274509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东明集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