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主流媒体打造优质内容路径探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299)

摘要

市级主流媒体应坚持内容创优,移动优先,善于抢占新的传播渠道,融在实处,融出新意,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各显身手的传播链上发出最强音,找到突破口。持续不断地用优质的内容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有效地凝心聚力,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市级主流媒体 内容生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与以往已经有很大不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媒体融合后多种舆论力量重新赋权。新技术改变了以往的舆论格局。主流媒体因其专业性而拥有稳固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引导力、影响力。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主流价值体系形成的共识。新闻媒体只有积极构建主流价值共识,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媒体融合发展,内容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优质内容赢得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一、建立用户思维做好优质内容

新媒体时代,必须重塑主流媒体价值,建立用户思维做好优质内容尤其关键,在全媒体融合中,内容是最重要的核心。特别是优质的内容可以吸引用户,提高用户体验。媒体可以通过调研用户需求、分析用户行为等方法,不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满足用户需求。优质的内容是媒体融合的突破口,它不仅可以吸引用户,还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媒体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制定出针对性的内容计划。通过发布独家报道、专题报道、专业分析等,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高用户忠诚度。从而有效地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23年6月,遵义日报社、遵义电视台、遵义杂志社合并成立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完成了遵义媒体实质性融合,为媒体提升传播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融合后的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着手厘清中心下属各媒体的定位,着重对各平台的目标受众进行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坚持以优质内容吸引和留住用户是融合发展的关键,以需求为导向持续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优质内容,不断吸引用户关注,增强用户黏度。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和增强用户意识,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用户为中心生产新闻产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用户需要的资讯。精准对接目标用户,增强服务意识,提供用户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信息,渴望了解而又没有掌握的可靠资讯。增强社交互动,通过设置议题讨论、举办线上活动、实行开放办媒体等方式,广泛吸引用户参与互动,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增强吸引力,提升用户量。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对重大活动的报道实行一体化策划,全媒体采访,全矩阵发布,影响力得到有效增强,传播力显着提升。2023年7月,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组织各平台精锐力量,成立一支大型活动团队,开展多场沉浸式、体验式的现场直播,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实现了全网、全程、全时、全域传播。通过四级媒体和自媒体联动,全矩阵推送,每场节会的大活动直播,都刷新传播量。“赤水河谷九月九·第一届遵义酱酒节”的报道新兴媒体点击播放量超600万+,并登上抖音同城榜热点话题榜首,热度超444万+。特别是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连线的大型直播《传奇中国节·中秋——贵州仁怀:赤水河畔高粱红》,分别在央视大屏和各大新媒体平台播出,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二、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引导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方式、受众接受方式已然发生了深层次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舆论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不变的是:发挥媒体记者调查采访深入、报道事实及时、新闻生产专业化、提供信息具有权威性等,用真实感人、具有新闻价值和富于启发性的事实说话。要善于讲故事并将故事讲好,在讲好故事的过程中,用优质的新闻内容引导人[1]。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创新生产优质的新闻内容,构建畅通的传播渠道极为重要,平台化的传播战略促使媒体转型。全媒体传播体系既要运用先进技术,又要有专业的内容生产队伍。

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纷纷开启媒介融合探索,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重视创新传播渠道,构建新型传播平台,总结形成了网上网下一体化发展、报、台、刊、网、微、端融合等先进做法,积累了丰富经验[2]。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持续不断地创作优质内容占领舆论场是关键,首要任务是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党媒是党的喉舌,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向用户发布权威资讯,把党委政府的政策精神第一时间送达千家万户。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发声,正确引导舆论,不要让道听途说甚至猜想臆断的言论和信息占领舆论场,不断发酵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其次,要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创新传播方式,形成立体式传播,提高传播的覆盖率和及时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传统的“我写你看”“我拍你观”“我说你听”的传播方式,记者要由新闻事件的报道者变为参与者,推出体验式、参与式报道。摒弃文件式标题、工作式新闻、材料化文章,践行“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典型化”,增强报道吸引力、感染力。

2023年6月,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运用开设的两个栏目——《罗拉快跑》《罗拉龙门阵》,创新传播方式,记者以报道者身份出镜,手握话筒讲新闻,真正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垂类新媒体文旅板块《罗拉快跑》,以罗拉健身达人的人设IP为载体,跑进各个景区景点,从“用户思维”出发,打造“罗拉+景区”同框一线视角,以体验式呈现旅游目的地亮点与特色,极具新媒体表达风格,既有时尚靓丽的“颜值”,又有内容创新的“言值”和有深沉思考的“研值”,深受受众欢迎。同时,转文风,善用群众语言讲故事,通俗亲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贴合受众口味,用受众喜爱的方式精心报道新闻。

三、打造拳头产品扩大影响力

媒体的影响力主要是靠其产品和媒体发挥的作用来创造。增强媒体的影响力,首先从做优质内容发力,观察别人未观察到的,发现别人未发现的,发布别人想说又表述不出来的主流价值观点。其次,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资讯,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有意义的报道。三是着力打造品牌栏目,精心选题,不断扩大影响,既为群众解决问题,又能为推进党委政府的工作出力。2023年6月,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刘喻帮忙》视频节目在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每一期的点击率都破万。《刘喻帮忙》为群众排难解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把忙帮到群众心坎上,半年时间里此栏目获得4面群众赠送的锦旗。《热点关注(主播说)》聚焦社会热点,摆故事、说法律、讲政策,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增强了用户黏度。四是多出精品。遵义市新闻中心不断推出佳作,有力提升中心的影响力。《理来我网·打卡体验身边的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短视频、《乡村振兴·“兴”中有数》《智能有“数”》《巧折红船献给党》等作品都获得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等央媒和全国有影响的媒体广泛推送,传播量过亿[3]。五是做好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精心策划选题,推出深度报道,在群众中持续产生积极影响,助推媒体影响力的提升。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落实“移动优先”,成立精英团队,着力打造精品力作,“爆款”产品不断涌现,获得全国全省奖励,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广泛推送传播,有力地提升引导力。2023年7月中心打造的《理来我网·打卡体验身边的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短视频,围绕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数字经济、精神文明、农业强国、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关键词,沉浸式打卡体验身边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短视频共7集,每期5分钟左右。在内容上下足“本土特色”功夫,在传播形式上运用动漫以及虚拟、特效等技术,使每集视频呈现多种创意的精致性,从而让话题产品和用户建立强连接关系。该系列短视频推出后,反响强烈,央视号、中国新闻网、人民网贵州频道、天眼新闻、动静贵州等央媒、省媒纷纷转载播出。其中第一集《只此青绿》讲述了赤水市同兴国有林场一支由45名成员组成的生态护林队,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66000亩竹海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赤水市完善“林长制”,践行“两山”理念,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该视频被中央宣传部评为2023年度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并获得2023年度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全省优秀理论宣讲短视频二等奖;第四集《乡村振兴·“兴”中有数》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湄潭县作为拍摄主线,以贵州湄潭茶叶科技小院作为载体,反映了以“数”赋能、乡村振兴的大主题。短视频一经推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被中国青年网、中工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全国百余家媒体关注和转载,传播量过亿[4]。第二集《遵“慧”种地》,该短视频通过农户铁犁牛耕与智能化种植的比较,宣传倡导科学生产、智慧种植。视频开场便是桐梓县一位农户牵着牛耕地与机械化耕地PK的画面,比赛有“笑(效)”果,报道生动精彩。以赋予新颖的内容和年轻化表达,让枯燥的宣讲视频“活”起来。此视频一经播出,阅读量很快达到105万人/次,并于2023年2月10日央视号首页推荐,入列央视号每日优质稿件精选全国排名前十[5]。第三集《智能有“数”》运用网络语言和特效来展示遵义辣椒不同的味道,让晦涩难懂的辣椒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该短视频播出后,先后在央视农业频道、贵州卫视《动静新闻》等电视频道,以及人民网、中新网、动静贵州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另外,微视频《巧折红船献给党》在《遵视频》微信公众号首发后,便得到央视新闻、新华网、今日头条、搜狐、网易等近百家媒体平台转载,传播量过亿[6],《巧折红船献给党》还荣获 2023 年贵州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二季度最佳网络作品。《探寻桐梓“村晚”的“流量密码”》《遵义市:用服务指数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从乡村振兴服务站建设看基层农村发展》《坚持红色传承 讲好遵义故事——用好竞技体育赛事的热关注》等作品一经在遵义发布APP平台推出,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天眼新闻等中央、省主流媒体转载,累计传播阅读量突破上千万[7],有效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四、把握时代脉搏提升竞争力

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新闻媒体以及媒体人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媒体格局在不断转化与创新中打破传统,重构新型媒体生态。面对新挑战,媒体机构必须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熟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场景,主动探索并应用这些技术,加强行业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实现更加精准的信息供给和用户个性化服务,持续强化媒体的服务力和创新力。

优质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创作优质的内容,需要媒体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引导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舆论引导要始终做到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坚决杜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严格执行新闻工作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做好优质内容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会更有效地凝心聚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发展信心,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因此,新闻工作不变的首要目标是进一步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主流价值观建设[8]。新闻媒体只有积极构建共识,才能传递信心,化解社会矛盾,疏导群众心结。

结语

新媒体时代,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优质内容的呈现尤为重要。尊重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手段,直面热点和回应问题,做实内容、做优内容,与大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同频共振。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面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新型主流舆论新格局,练好“内功”,努力做好媒体的优质内容,才能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掌控舆论主导权。

参考文献:

[1]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EB/OL].(2014-04-23)[2024-4-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423/c1001-24930310.html.

[2]沈若冲.人民网评:让网络传播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EB/OL].(2023-04-21)[2024-04-15].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3/0421/c223228-32669749.html.

[3]直播遵义.乡村振兴·“兴”中有数 [EB/OL].(2023-08-31)[2024-4-15].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3/08-31/10069876.shtml.

[4]直播遵义.遵义这条新闻刷屏了[EB/OL].(2023-08-31)[2024-04-15].https://mp.weixin.qq.com/s/Vgr-XuFrymsohzkI6TTx6w.

[5]每日优质稿件精选排名前十[EB/OL].(2023-02-10)[2024-04-15].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

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0388829

18759287024amp;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amp;share_to=

wechatamp;track_id=b26334d0-fe71-4e87-ba8d-864

bb64f85cf.

[6]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巧折红船献给党[EB/OL].新华社客户端(2023-08-31)[2024-04-15].http:

//d.zhongguowangshi.com/down_pc.html.

[7]李培松.坚持红色传承 讲好遵义故事[EB/OL].(2023-07-20)[2024-04-15].http://www.gz.

chinanews.com.cn/szfc/zunyi/2023-07-20/doc-ihcrktpr

8028242.shtml.

[8]周庆安.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N].光明日报,2023-10-24(03).

标签:  媒体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