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的影响机制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6 阅读(308)

摘 要:自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后,全球经济易变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特征(VUCA)明显增加。在VUCA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在系统风险冲击下的组织韧性并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成为关注热点。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谋求生存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数字强国”战略实施的微观载体。本文基于资产定价和组织韧性的视角,探讨了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其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关联,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分析了外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其资本市场韧性的逻辑和路径,并提出数字化转型韧性赋能的对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为促进数字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以及系统性风险防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并为企业和投资者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系统风险冲击;企业数字化转型;资产定价;组织韧性;资本市场表现

中图分类号:F273;D21;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2(b)--05

1 引言

历史上全球和区域系统性风险频现,对资本市场整体和企业自身发展都造成了较大冲击,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呈现短期剧烈下跌和持续性震荡。尤其是在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后,全球经济的易变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VUCA)特征更加凸显,对于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和企业组织韧性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并做出了“加强忧患意识,守住金融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战略部署,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当前VUCA环境下,企业面临系统风险冲击时,如何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和资本市场韧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投资者风险规避和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影响企业资本市场表现的因素,除了外部宏观环境和产业政策外,还包括企业自身的微观特征,企业资本市场韧性应是其内在价值和发展质量的直观反映。从企业实践来看,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和数字浪潮的深度变革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项,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科技与生产方式的深度融合,也是企业整合全方位资源实现生产体系变革、赋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种创新转型理应映射至资本市场活动中[1]。作为反映企业发展质量和增长潜力的综合指标,数字化转型可能通过影响企业内在价值和投资者心理预期而成为影响系统性风险冲击下企业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此外,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在营收下降、流动性短缺的生存压力下,企业投资决策变得更加谨慎和稳健,更加看重数字化转型短期的、直观的回报,VUCA环境下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化转型的观望氛围增强,企业发展中“数字化返贫”陷阱和组织韧性断裂的风险同时存在。在此情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价值亟待明确,其赋能效应的理论基础和证据也有待进一步补充。

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背景,关注危机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探究系统风险冲击下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资本市场表现的理论逻辑,并提出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韧性赋能效应的路径和对策,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风险抵御能力,还能为我国借助股票市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实施“数字强国”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影响的相关研究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并取得很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正常时期数字化对企业基本面和资本市场表现的影响。何帆和刘红霞(2019)[2] 研究发现数字化变革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经济效益,其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增强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业绩提升。赵宸宇等(2021)[3]从创新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对企业基本面的影响。王玉、张占斌(2022)[4]以广东省236 家中小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近五年多数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显著提高。

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资本市场表现方面,吴非、胡慧芷等(2021)[1]论证了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优化创新投入产出和提升企业价值与财务稳定性来提升企业的股票流动性,反映了其对企业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Ricci(2020)[5]的研究表明数字化举措披露对企业股票市场估值产生了积极效应。还有部分文献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潜在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后果。肖静和曾萍(2022)[6]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整合资源形成综合的组织能力。Yoo等(2010)[7]认为,数字化转型从本质上是数字技术与实物世界相融合的破坏性创新,是一种会导致企业颠覆性变革和不确定性后果的冲击。Amankwah-Amoah等(2021)[8]提出大流行驱动了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难以缓解和防范的风险,探究了后疫情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阻力。

2.2 系统风险冲击对企业资本市场表现的相关研究

系统风险冲击往往会造成股票市场的急剧下跌和波动性增大,国内外学者以不同的系统风险冲击源展开了相关研究,并特别关注了不同企业微观特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张学勇和薛志宏(2014)[9]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系统风险冲击源研究了负债水平、信用评级、行业特征、公司偿债能力和扩张速度等因素对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为系统风险冲击源的相关研究中,凌爱凡等(2022)[10]研究了该冲击下企业的股票价格反应,提供了现金、库存和社会责任等企业特征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抵御能力的经验证据。外国学者 Levine(2021)[11]基于包含全球61个经济体的企业样本数据,考察了公司特征与企业股票价格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反应之间的关系,发现2020年前财务状况较好、社会责任更高、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遭遇该外生冲击时股票收益下降更为温和。还有外国学者基于美国企业样本进行研究,并未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冲击期间企业股票市场收益有关的证据,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导向与其实际行动存在脱节,而投资者能够识别这一现象。

2.3 系统风险冲击、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的相关研究

随着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以该冲击为具体情境研究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的文献日益增多。国内外学者主要以企业基本面因素和股票市场指标在危机前后的变化来衡量组织韧性,考察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如单宇等(2021)[12]以林清玄为案例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外生冲击下组织韧性形成的影响机制。蒋峦等(2022)[13]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正向影响了企业韧性。胡海峰等(2022)[14]采用危机冲击引起的股利收益率的变化衡量组织韧性,研究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发现数字化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危机时期数字化企业的股票收益率相对更高。还有学者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疫情冲击正向影响了数字公司的股票回报。

2.4 文献述评

综上,围绕系统风险冲击、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基本面和资本市场表现的影响,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多聚焦于系统风险冲击与资本市场表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基本面的两两关系。探讨正常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以及外生负面冲击下企业微观特征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未能将系统风险冲击、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大多基于组织韧性理论分析危机冲击下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本文基于资产定价和组织韧性双视角,探讨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其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理论关联,揭示资本市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综合反馈效应。

3 外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的理论分析框架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数字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深度变革。在该双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本文将综合资产定价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等,分别从正常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股票市场价格和外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股票价格韧性两个层次,逐层深入地展开分析,构建一个系统风险冲击、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资产定价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股票市场价格

正常时期,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基本面的重要特征,应该能够被定价,反映在股票市场价格中。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水平更高的企业能够凭借先进的数字技术,更精准地感知市场需求的微妙变化。它们借助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整合海量数据资源,深度剖析消费者的喜好与潜在需求,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在此基础上,企业可通过精准定位产品或服务,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此外,数字化转型还极大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效率。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使企业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更高效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综合上述影响,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塑造灵活、高效且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诸多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将积极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促进企业生产率[3]和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当环境不确定性更高时,这种正相关关系会被放大。从信号理论和行为金融学来看,在全球数字化浪潮涌起和我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数字化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程度更高的企业能吸引更多投资者。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信号效应,提高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和正向预期,并最终通过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驱动企业股票市场价格和收益率提高。

3.2 组织韧性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股票价格韧性

在正常时期,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企业创新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力和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提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等因素,赋能企业发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在面临系统风险冲击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通过多个途径影响企业的组织韧性和股票市场表现:

首先,数字化转型程度更高的企业,能够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本等配套措施上改善人力资本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例如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管制政策导致企业面临突发性的人力资本短缺压力,但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在危机时期通过远程办公软件、云协作平台和智能化生产系统等手段,维持常规的经营和业务运转,打破时间和地理上的限制,维护企业日常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了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其次,在危机影响下市场需求大幅下滑时,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具进行信息搜集、挖掘和分析,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和机会,并精准捕获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甚至通过数智化手段创造新的消费场景,积极寻求和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并借助数字化营销渠道拓展线上业务,进而开拓企业的市场份额,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增长潜力。

最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急剧恶化,市场上投资者恐慌情绪和悲观预期增强。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负面预期下,投资者可能大幅抛售资产,而数字化转型水平更高的企业可能成为市场上投资者的“资产避风港”,进而通过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行为助推企业股票价格止跌回升和持续恢复,相关研究中系统风险冲击下数字公司的股票回报反而更高便提供了佐证[15]。例如,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时期,企业展示出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如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能保障在疫情期间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配送的相对顺畅,远程办公系统确保员工在家也能高效协作等,均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危机应对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信心,减少恐慌性抛售行为,甚至有利于长期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支撑股票市场价值止跌回升。因此,数字化转型水平更高的企业,可能通过及时调整人力资本、生产方式、营销策略和市场需求定位等途径,保持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系统风险冲击下通常可能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愈能力,其股票价格韧性更强。

4 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本市场赋能韧性效应的对策

第一,企业应“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化转型向高阶深入发展。从理论层面上,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并赋能企业资本市场韧性。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整合资源形成综合能力。相关研究表明,虽然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加速了全球范围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但大多企业主要通过提高数字化计划的优先级、公司高管和员工的支持和适应性等模式和途径,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数字化战略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当前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不稳定阶段。坚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迈入更高阶的成熟阶段,是当前企业摆脱数字化转型困境的关键。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储备及既定的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关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惯性和组织韧性断裂的风险,注重人力资源、资金、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等因素与数字化转型的匹配和协同。

第二,企业应完善信息披露质量和效率,特别是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会计与非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应健全企业数字化举措和数字化转型成果的相关信息,以形成持续的、稳定的、常规化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系统,并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和跟踪反馈,将其打造成企业独具价值的核心资产和软实力。另一方面,应注重提高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质量,通过信号传递效应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甄别能力,增强市场上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认可度,畅通企业与投资者、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信息传导与沟通渠道,优化并创新资本市场对数字化转型等企业创新实践的反馈与激励机制。

第三,政府和相关产业部门应加快并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和外部支撑。埃哲森发布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公共卫生事件后,企业投资更加谨慎,越发看重数字化转型的稳健回报,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观望氛围增强。在企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面临的“不转等死”和“转型即死”现实困局中,坚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方位要素的协同效应是基础与核心,外部数字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是保障和助力。相关部门可通过构建优质企业示范交流平台、加大产业政策和财政补贴力度等措施,为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引导和支撑。

第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客观的测度、跟踪和指导。学术界和实业界对现有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诸多质疑,企业实际中存在迎合市场偏好的刻意不真实披露问题,造成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脱离的情形。因此,学术界和相关监管部门应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优化现有的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披露监管政策,为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5 结语

当前时期,全球经济易变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特征(VUCA)明显增强。在VUCA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在系统风险冲击下的组织韧性并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和数字浪潮的深度变革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谋求生存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数字强国”战略实施的微观载体。探究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化转型与其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关联,对于全面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赋能效应,促进数字经济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资产定价与组织韧性的视角,探讨了系统风险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基于资产定价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逐层深入地分析了正常时期以及系统风险冲击下的危机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资本市场表现的影响,并提出发挥数字化转型的韧性赋能效应的路径和对策。但本研究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分析,未来可基于全球和中国上市企业样本,基于具体的外生风险冲击情境,进行实证研究,并细化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异质性影响,以探索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进而为我国“数字强国”战略的实施、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提供借鉴,为企业增强抵御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 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J]. 管理世界, 2021, 37(7): 130-144+10.

何帆,刘红霞. 数字经济视角下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业绩提升效应评估 [J]. 改革, 2019(4): 137-148.

赵宸宇,王文春,李雪松.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 财贸经济,2021,42(7):114-129.

王玉,张占斌. 传统企业数字化、组织韧性与市场竞争力: 基于236家企业调查数据 [J]. 华东经济管理, 2022, 36(7): 98-106.

Ricci F, Scafarto V, Ferri S , et al. Value Relevance of Digitaliz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76.

肖静,曾萍. 数字化能否实现企业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 基于资源视角 [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5): 925-935+960.

Yoo Y, Henfridsson O, Lyytinen K. Research Commentary-the New Organizing Logic of Digital Innovation: An Agenda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0, 21(4): 724-735.

Amankwah-Amoah J, Khan Z, Wood G, etal. COVID-19 and Digitalization: The Great Acceleration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1,136: 602-611.

张学勇,薛志宏. 金融危机、公司特征及调控政策效果: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经济学动态, 2014(5): 84-95.

凌爱凡,周佳,唐乐.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公司现金、库存和社会责任的价值效应: 来自新冠疫情冲击的新证据[J].中国管理科学,2023,31(11):24-36.

Ding, W, Levine, R, Lin, C, et al. Corporate immunity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my,2021, 141 (2): 802–830.

单宇,许晖,周连喜,等.数智赋能: 危机情境下组织韧性如何形成: 基于林清轩转危为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3):84-104+7.

蒋峦,凌宇鹏,张吉昌,等.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韧性: 基于双元创新视角 [J]. 技术经济, 2022, 41(1): 1-11.

胡海峰,宋肖肖,窦斌. 数字化在危机期间的价值: 来自企业韧性的证据 [J]. 财贸经济, 2022, 43(7): 134-148.

Reuschl A J, Deist M K, Maalaoui 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a Pandemic: Stretching the Organizational Elastic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2, 144.

标签:  企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