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天幕毛虫无公害物理防治试验

known 发布于 2025-08-08 阅读(389)

翟秀春 吴迪 李文娇 敖特根 杜艳红 李丹

摘要:  2017~2018年,在开鲁县麦新镇塞外红苹果林内开展了应用杀虫灯诱杀黄褐天幕毛虫成虫、剪除卵块防治、人工捡(摘)蛹防治等无公害物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杀虫灯防治成虫效果为89.7%,剪除卵块防治效果为88.6%,人工捡(摘)蛹防治效果为82.4%。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无公害物理防治;  试验

中图分类号:   S 763. 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0)06 - 0034 - 02

近年来开鲁县大力推广“塞外红”、“草原圣果”、“蒙古野果”等果树经济林,营造了以“塞外红”苹果为主的优质果树经济林20 000 hm2。但果树经济林近几年遭受了黄褐天幕毛虫的侵害,使林果产品质量和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严重威胁着果树经济林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有效地防控黄褐天幕毛虫危害,确保林果产品安全,于2017~2018年,在开鲁县麦新镇塞外红苹果林内开展了应用杀虫灯诱杀黄褐天幕毛虫成虫、剪除卵块防治、人工捡(摘)蛹防治等无公害物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1. 1 应用杀虫灯防治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开鲁县麦新镇林发村,选择2个塞外红苹果园,面积共计26 hm2,其中1号果园面积为12 hm2、2号果园面积为14 hm2,树龄3年,株行距4 m×5 m,平均虫口密度28条/株,有虫株率45%,属中度发生区。

1. 2 剪除卵块防治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麦新镇水泉村,选择两处123苹果园,面积共计5.5 hm2,其中1号果园面积为2 hm2、2号果园面积为3.5 hm2,树龄7年,株行距4 m×5 m,平均虫口密度为23条/株,有虫株率36%,属中度以下发生区。

1. 3 人工捡(摘)蛹防治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开鲁县麦新镇双合兴村,选择两处塞外红苹果园,面积共计10 hm2,其中1号果园面积为6 hm2,2号果园面积为4 hm2,树龄5年,株行距2 m×6 m,平均虫口密度为26条/株,有虫株率41%,属中度发生区。

2 试验材料、靶标虫态

2. 1 试验材料

采用鹤壁佳多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修枝剪、劳保手套等。

2. 2 靶标虫态

黄褐天幕毛虫成虫、卵、蛹。

3 试验方法

3. 1 应用杀虫灯防治成虫

在每个果园外围,支架式固定5个杀虫灯且距地面高1.8~2 m,单灯控制面积为2~3 hm2,灯诱时间为黄褐天幕毛虫成虫期,即6月20日~7月20日。除不良气候条件(如大风、雨天等)外,可整夜开灯诱杀,隔天观察并记录1次诱捕结果。

3. 2 剪除卵块防治

2017年3月21日~28日,用修枝剪人工剪除黄褐天幕毛虫卵块,并集中烧毁。

3. 3 人工捡(摘)蛹防治

2017年6月28日~7月7日,戴劳保手套人工捡(摘)蛹,并集中烧毁。

3. 4 标准地及对照地设置

于2018年5月,在每个试验果园分别设置4个临时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0.067 hm2,其中3块为试验地,1块为对照。试验结束后,在每个临时标准地的两个对角线上随机选出30株标准株,对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 1 应用杀虫灯防治成虫

由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成虫试验、灯诱防治成虫试验(表1~2)可知:成虫羽化始见期为6月27日,始盛期为7月3日,高峰期为7月5日,盛末期为7月9日,终止期为7月15日。第二年,林发村1号塞外红苹果果园灯诱防治区的平均虫口密度为4条/株,对照地的为42条/株,防治效果为90.5%;林发村2号塞外红苹果果园灯诱防治区的平均虫口密度为5条/株,对照地的为45条/株,防治效果为88.9%,灯诱平均防治效果为89.7%。因此,应用灯诱防治成虫效果显著。

4. 2 剪除卵块防治

由剪除卵块防治试验(表3)可知:水泉村1号123苹果防治区的平均虫口密度为5条/株,对照地的为41条/株,防治效果为87.8%;水泉村2号123苹果防治区的平均虫口密度为4条/株,对照地的为38条/株,防治效果为89.4%,剪除卵块防治效果为88.6%。因此,人工剪除卵块防治效果显著。

4. 3 人工捡(摘)蛹防治

由捡(摘)除蛹防治试验(表4)可知:双合兴村村1号塞外红苹果园防治区的平均虫口密度为8条/株,对照地的为50条/株,防治效果为84%,双合兴村2号塞外红苹果园防治区的平均虫口密度为8条/株,对照地的为42条/株,防治效果80.9%,捡(摘)蛹防治效果为82.4%。因此,人工捡(摘)蛹防治效果显著。

5 结论及建议

5. 1 应用杀虫灯防治成虫效果为89.7%,剪除卵块防治效果为88.6%,人工捡(摘)蛹防治效果为82.4%。在经济林黄褐天幕毛虫防治上,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剪除卵块防治、人工捡(摘)蛹防治等无公害物理防治技术。

5. 2 应用杀虫灯防治成虫、剪除卵块防治、人工捡(摘)蛹防治等无公害物理防治技术具有经济、简便、无污染等优点,把握好防治时间,认真操作可以有效的控制黄褐天幕毛虫的危害,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次数,保护林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1作者简介:  翟秀春(1970-),  女,  学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产技术指导、  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  李丹(1986-),  女,  学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林学。

收稿日期: 2020 - 06 -  30

(责任编辑:   张亚楠)

标签:  卵块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