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存 李刚
收稿日期:2023-11-20
*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小径抚育伐材帘布化处理专用设备研发”(HCZ2022002)
第1作者:何金存(1984-), 男, 硕士, 研究员,研究方向: 木材科学与技术。
引文格式:何金存, 李刚. 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林业科技, 2024, 49(1): 63 - 66.
DOI : 10. 19750 / j. cnki. 1001 - 9499. 2024. 01. 013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木材资源和省内木材加工企业情况进行调研,从原材料供应成本、产业结构、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融合度等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投入、利用区位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等方向,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提高木材加工企业发展质量,助力龙江木材加工产业振兴。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林产工业;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 426. 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4)01 - 0063 - 04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国有林区,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树木生长十分缓慢,基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国家出台政策停止一切商业性采伐,专家建议天保工程建设期至少应该延续到2028年[ 1 ]。木材加工作为黑龙江省曾经的林产工业重点产业之一,曾拥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行业逐步陷入了困境。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木材加工的振兴至关重要。因此,促进黑龙江木材加工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 2 ]。通过调研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发展现状,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与建议,旨在提高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发展质量,为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1 林产工业现状
黑龙江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7%,约有45.4万km2,居全国第六位,有效利用面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省林业用地面积2 389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 895万hm2,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5亿m3,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商品材基地。
黑龙江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均坐落在其境内,拥有龙江森工、伊春森工和大兴安岭森工(隶属国家林草局)三大森工集团,从建国初期就担负起支撑国家建设的重任,木材加工一度兴盛。在过去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近5.3亿m3的木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多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利用,致使该森林资源储量大幅度下降,森林总蓄积量锐减到14.3亿m3,仅为建国初期的40.5%,单位面积蓄积量由194.0 m3/hm2减少到目前的71.0 m3/hm2。森林可采资源严重不足,成熟林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16.7亿m3下降到4.3亿m3,扣除天然林保护区,全区森林可采资源仅有0.15亿m3。中国木材70%产自东北,黑龙江省占70%,我省木材资源已近枯竭。1959年的木材产量为1 298.6万m3、1995年1 123.6万m3、1998年670万m3、2000年528万m3、2006年402万m3、2010年的309万m3、2011年140万m3、2013年89.4万m3。
过度采伐造成了森林资源大量的破坏,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森工经历了“两危”(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国有林产工业发展不断衰退,龙江森工集团位于哈尔滨的国有“四大厂”仅有松江胶合板厂还在勉强维持,其他企业均已转型为物流和仓储企业。曾经的兴隆中密度板厂、绥化复合板厂均已停产。目前,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绥化、大庆、牡丹江等地,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3 ]。知名企业如七台河的双叶集团、伊春光明集团和齐齐哈尔华鹤集团,目前发展均不如人意。哈尔滨市主要以家具生产企业为主,典型企业有御木坊家具、星美家具、恒友家具、金凯莱床垫等;还有部分产品出口型家具企业,如利鑫达家具;有部分地板生产企业,代表性企业有德智达的汇绿地板和松江胶合板厂的双象地板。绥化和大庆地区主要以人造板生产企业为主,比较有规模的企业是龙江庆森木业和绥化松源木业,给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饰面人造板。牡丹江地区主要以干燥木材和生产集成材为主,如绥芬河国林木业城,典型企业有三峡木业和曲美木业。也有部分生产人造板和地板的企业,如下城子工业区,代表性企业有中林集团黑龙江省好家木业有限公司。还有部分专做出口的地板企业,如位于海林的林江木业和位于下城子工业区的科冕木业。
2 存在问题分析
2. 1 原材料供应成本上升
“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砍伐,林业原材料供应总量大幅下降,使木材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受原料短缺的制约,从俄罗斯等国进口大量林木原料,随着俄罗斯木材关税涨价、油料上涨、运费上涨、运距不断拉长和开采成本提高等原因,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传统价格竞争优势消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木材加工产业一直没有停止优胜劣汰的步伐,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木材加工整体发展速度[ 4 ]。
2. 2 产业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层次较低,粗放型、初加工产品占比较大,精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木材工业发展仅仅依靠数量繁多的小企业的运营,企业比较分散,单打独斗,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缺乏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确立的时间较短,且自贸区的政策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目前自贸区对我省木材深加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有待观察。表1为黑龙江省2015~2019年主要林产品出口额数据,如果有合适的金融政策扶持黑龙江省中小木材加工企业,加之自贸区的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面向的广大市场,黑龙江省木材深加工企业定能从中获取红利,加速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形成部分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 5 ]。
表1 黑龙江省主要林产品出口额
万美元
2. 3 产业科技含量低
木材加工作为黑龙江省传统产业,目前发展方向还是以粗放型为主,智能化程度低。省内木材加工产业链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尚不充分。产业技术含量低,全省木材加工企业大多居于产业价值链末端,整体效益不佳。木材加工的产业集聚能力较差,产能相对落后,承受外部冲击的抵抗力较弱。在木材加工产品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附加值较低。与此同时,能源及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给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所有木材加工企业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致使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丧失了原有的资源优势[ 6 ]。
2. 4 产业融合度不高
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阶段,价值外溢性、品牌影响力和辐射性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度不高。例如人造板制造业可为地板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和基材,地板制造业产生的剩余物也可以为人造板制造业提供辅助材料;两者之间应该能够进行资源相互反馈。但在现实运营过程中,两个产业之间的合作效果不佳,致使产业间的关联度较弱。林产工业主要包括木材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等八大产业,这些产业彼此相互割裂,整体协同性差。突出表现在剩余物和废弃物的二次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产业链的运转效率和价值链的增值效果,不利于产业间合作,为木材加工转型升级设置障碍[ 7 ]。
3 策略与建议
3. 1 优化加工结构,提高产业层次
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业必须在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主要精力用在发展高端优品拉伸木材加工产业链条,提高木材利用率,提升木材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原材料来源,探索本省人工林小径材、抚育伐材等低质材高效利用方式,开展重组木等高附加值产品研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林产技术和专业人才,促进木材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升级,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培育黑龙江省特色木材加工产品名优品牌,推动木材加工产品升级。在产业结构上,优化产业链。调整木材加工现有的产业布局,降低锯材、人造板等初级加工产业产量,大力发展家具、地板等木材精深加工产业。大力扶持重点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高木材加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3. 2 打造产业集群,构建融合体系
黑龙江木材加工企业小而散,要围绕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发力,围绕核心产业构建共生网络,形成集群效应。为了解决黑龙江木材深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品牌效应不明显、且缺乏龙头企业等问题,可以通过引入资本扩大企业规模,引入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和产品的优势,逐渐形成品牌效应,促使黑龙江省拥有更多有知名度的木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围绕木材加工共生网络成员实际需要,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延伸木材加工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扩展木材加工价值链的增值项目,推动木材加工产业间融合。
3. 3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互联网+”木材加工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木材加工物联网、林产加工产品电子商务和木材加工信息、技术综合服务为木材加工提供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分销及促销方面提供数字化服务,提升黑龙江省木材加工生产运营水平。木材加工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公益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为黑龙江省木材加工转型升级向提供专业化的技术保障。战略咨询、品牌拓展、投融资咨询、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公共服务,加速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3. 4 支持东北振兴,加大政策投入
逐步改善黑龙江省落后的产业支持政策,解决省内木材深加工企业融资、贷款的实际困难,并通过设立合适的产业支持政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黑龙江木材加工有着丰厚的底蕴,要给予木材加工发展更大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有意愿投资于省内木材品加工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便利。
目前从绥芬河、满洲里海关进口的木材到岸价格高于从霍尔果斯口岸进口木材价格,导致大量进口材不再通过黑龙江几个口岸进口,省政府应积极申请国家在这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作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投入较大,利润率不及新兴产业,民间资本投入不积极,需要国家给予资金扶持。政府可以对积极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产品附加值、构建自身品牌的木材加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用一定的金融手段鼓励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的繁荣。
3. 5 依托“一带一路”,拓宽升级空间
黑龙江省对俄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与俄罗斯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俄罗斯计划在中俄边境附近建立八大产业集群,首要就是“木材加工”产业集群。黑龙江省木材加工发展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不断拓宽对俄合作领域,积极与俄罗斯等境外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共建中俄合作开发远东地区,拓宽木材加工发展的国际空间,充分利用境内境外原料资源和技术资源,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提升产业的层次化。
3. 6 强化科技引领,加大创新力度
黑龙江有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等林业产业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聚焦天保工程后黑龙江森林资源再利用提前储备项目,加大对木材加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力度,使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潜心研究。黑龙江省在发展木材深加工产业的过程中,应当出台一些人才激励政策,吸引更多致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掌握先进技术的林业产业领域人才在我省工作,缓解黑龙江省木材加工生产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为黑龙江省木材深加工产业注入活力。要加大对木材加工企业科技投入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植力度,使企业有意愿进行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帮助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有助于木材加工企业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渐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促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提振龙江经济。
参考文献
[1] 张东来, 王刚. 黑龙江省工业用材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 2017(8): 41 - 42.
[2] 王新.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1(2): 67 - 69.
[3] 高瑞. 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木材贸易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4] 赵明鑫, 万志芳, 郭娟. 全面停伐政策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的影响分析[J]. 林业经济, 2017, 39(2): 35 - 38.
[5] 刘忠杰, 刘佳钰, 周萌. 自贸区背景下黑龙江省林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22,(1): 12 - 13 + 179.
[6] 王海东.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11): 49 - 51.
[7] 李玉红, 郭昕.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黑龙江省林产工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 中国储运, 2023(3): 208 -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