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对同构图形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对同构图形应用于公益招贴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同构图形在公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主要分为五点:主题表达的准确性、形态结构的简洁性、内涵寓意的合理性、形式语言的美观性、展示方式的人本性。同构图形对于公益招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公益招贴作品得到高效传播,为招贴设计带来具有参考意义的应用方式与创作思路,推动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关键词:同构图形;图形创意;公益招贴;平面设计
同构图形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深刻性的图形创意方式,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益招贴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类别,与同构图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众多公益招贴设计中,采用同构图形作为创意的主要表达方式的设计实践逐渐增多,而二者结合的可行性与应用原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同构图形与公益招贴设计
(一)同构图形
“同构”一词源自美国著名美学家阿恩海姆的审美心理学理论,涉及数学、绘画等多个领域。同构图形是由多个不同的图形进行拆分重新组合,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图形[1]。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不同图形元素的形式、含义、形义找到契合点,对其进行抽象、结合、重组之后产生更富创意的图形。同构图形的组合违背了大众对某一图形原本的认知,将多个具有关联性的图形结合在一起,自然新颖,和谐有趣,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亲切感。新图形建立在原图形的基础之上,不仅具有原图形的含义,还叠加了更为深远的寓意。重新组合后的同构图形以一种新奇的面貌呈现出来,不仅丰富了平面视觉艺术的表现力,还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2]。
在当今这个充满信息和图形的时代里,同构图形的应用和表现日臻成熟。在平面设计领域,同构图形成为不可或缺的设计语言。同构图形的表现方式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同质同构图形、异质同构图形、正负形同构图形、矛盾空间同构图形、异影同构图形五大类[3]。新颖的表现方式使得同构图形与单一的常规图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构图形焕然一新的面貌克服了普通图形视觉上的麻木感,在更具特色的同时,内涵也得到了升华,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因此,同构图形成为了图形创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公益招贴设计
公益招贴是指不以营利为目,并且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张贴在公共场所的海报。公益招贴设计是以社会意义为指导,对国家、社会、个人产生有益性影响而进行的设计创作。公益招贴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状况的反映,并且具有改善社会风气、规范大众行为、解决社会行为等重要作用。通过公益招贴的视觉符号语言,能实现与人类心灵的深入交流,使人类能够自觉地进行反思与改善,促进社会美好和谐发展。
二、同构图形在公益招贴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同构图形与公益招贴设计的相似性
同构图形的构成方式与公益招贴设计的创新形式具有相似性。同构图形将原有的多个单一图形进行组合,形成新颖独特的视觉形象构成方式,与公益招贴设计力求创新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在公益招贴设计的作品中,创新性必不可少,而同构图形与生俱来的独特性能够为公益招贴的创新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构图形的形象往往超出人们对于某一物象的常规认知。将这种图形应用于公益招贴中,其特有的不合常理性能够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让人们产生眼前一亮的新奇感,调动人们的阅读兴趣,扩大公益招贴作品的受众规模。
同构图形讲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寓意相似的物象相结合的手法与公益招贴设计中隐喻的表现手法具有相似性。隐喻是一种隐含的类比,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4]。同构图形通过将多个形式或寓意相似的物象结合,使新图形具有旧图形的寓意,这种图形创意方式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在公益类招贴中应用同构图形,将多个图形依据一定的形式和寓意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图形具有一定的指代寓意,突出公益招贴的主题,引发人们深刻地思考。
除此之外,同构图形与公益招贴作品的要求具有相似性。同构图形作为图形的一种表现形式,追求图形的鲜明易懂。在公益招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图形的简洁易读。运用同构图形恰好满足了公益招贴作品对于易读性的要求。以多个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出公益招贴作品的主题,能够大大简化繁琐的画面形式,以简洁明了的同构图形替代。这样的结合能够大大提高画面的简洁性,并且使主题更加生动准确,实现高效传达招贴信息的目的。
(二)同构图形在公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将同构图形应用在公益招贴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公益招贴的创新性得到体现。图形是一种个性独特、新潮有趣的视觉语言,具有跨越地域、语言等障碍的重要作用,能够给人以精神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5]。同构图形作为图形创意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其本身具有的创新性能够大大提高公益招贴的创意。同构图形以新颖、奇特的造型特征、图形组合等方式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大幅提升阅读兴趣。
其次,公益招贴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构图形的寓意建立于原有图形的基础之上,不仅能够深化新图形的寓意,还能够直接有效地表现海报主题。将同构图形应用于公益招贴设计中,以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揭露社会问题,引发读者联想与思考,大大发挥公益招贴的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同构图形与公益招贴设计结合,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公益招贴作品的创新性,还能够深化招贴主题。二者结合,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帮助观众理解海报主题,还能够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公益招贴设计中,设计师理应对这种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将同构图形应用于公益招贴设计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公益招贴作品的社会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同构图形在公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同构图形在公益招贴设计中具有独特而又深刻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应用同构图形进行公益招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原则,才能够使二者更加合理紧密地结合。应用原则大致包括了主题表达的准确性、形态结构的简洁性、内涵寓意的合理性、形式语言的美观性、展示方式的人本性。
(一)主题表达的准确性
作为公益招贴作品,最为重要的就是主题表达的准确性。唯有主题准确,才能够成功地向观众传达公益招贴的主要信息,达到招贴的目的。当同构图形运用于公益招贴设计中,主题表达的准确性也必不可少。同构图形比起常规图形更为抽象,且图形的信息传达准确性不如文字来得高,但具有高效、简洁的特性,因此在公益招贴主题传达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图形显眼夺目的特性,同构图形往往作为招贴的主体而存在。那么,作为画面主体的同构图形就必须考虑主体表达的准确。在设计同构图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同构图形生动新奇的特点,避免产生歧义,保证主题准确,表意清晰,让观众无需过多思考,便可以领会图片的含义。
例如,被称为平面设计教父的福田繁雄设计的环保主题海报,地球与人类的手共同组成公益招贴的主要视觉形象。在保证地球基本形态的基础之上,将地球的经纬线置换为了紧紧相握的手。采用了绿色与黑色进行搭配,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大。置换图形准确展现海报所要表达的主题,体现出了作者呼吁人类团结协作守护地球的中心思想(如图1)。
对同构图形的巧妙应用,能够更好地达到公益招贴的信息传达作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必须审慎处理,保证主题表达的准确性,实现招贴信息的高效传达。
(二)形态结构的简洁性
同构图形的形态结构是公益招贴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原则。简洁的同构图形以简单的结构、丰富的内涵为特点,具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图形记忆点,便于读者识别。公益类招贴需要的正是信息更加高效地传达给观众,且能够为观看者记忆,引发观看者的联想与思考。福田繁雄曾说过:“设计中不能有多余。”[6]这句话也正是对图形的形态结构提出简洁性的要求。在同构图形能够表达主题的同时,尽可能地简化其形态结构,以此来避免复杂图形产生不必要的歧义,保证同构图形的信息能够得到准确的传达。如海洋污染的海报中,展现的是海洋中一只怪兽准备吞噬小鱼的画面。海报将轮船的汽油与怪兽的头部进行置换,体现出轮船汽油等人类产生的垃圾正在一步步侵蚀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海报画面简洁明确,让人一眼领会海报深意,并且引发思考(如图2)。
通过应用简洁明了的同构图形,能够让观看者在看到招贴作品的一瞬间便产生相关的联想。在无需过多的猜测与思考的情况下,理解和记忆招贴所要传达的信息,达到公益信息传达的重要目的。因此,在公益招贴设计中必须遵循形态结构的简洁性原则。
(三)内涵寓意的合理性
同构图形主要依据含义、形式的相似性进行设计创作。在进行公益类招贴设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同构图形也需要根据相似的含义、形式将原图形进行组合。充分考虑原图形的形式、含义,加以合理地组合,使同构图形更加具有合理性,才能够更加准确明了地表现主题,避免产生歧义。尽管同构图形并不符合大众平日对于某一物象的认知,但不同图形的结合必须具有章法原则。切忌胡乱组合,使观众无法理解图片的内涵寓意,导致信息传达的失败。在图形结合的过程中,必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例如,黄海为乌镇戏剧节设计的海报。海报的视觉中心为一个由多个聚光灯组成的“笋”的形状。聚光灯与笋壳在形状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将笋壳置换为了一盏盏聚光灯,展现出戏剧节的舞台光芒四射,令人感受到戏剧世界的希望。笋是生命力的代表,体现出戏剧事业蒸蒸日上与演员的青春活力。聚光灯与笋的内涵寓意具有关联性,将二者结合,合理生动,能够体现戏剧“光影陆离”的特色,展现出乌镇戏剧的蓬勃发展(如图3)。
在运用同构图形时必须注意原图形的形式与含义,根据图形的内涵寓意,巧妙地进行公益类招贴设计,使公益类招贴能够更加合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遵循内涵寓意的合理性原则,才能使公益海报的主题明确,引发人们的思考,促进公益类招贴实现其社会价值。
(四)形式语言的美观性
随着信息通讯行业的高速发展,大众的眼界逐渐提高,“以貌取物”逐渐成为了现代招贴市场的趋势[7]。招贴是否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成为招贴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益类招贴是一种艺术品。将同构图形运用于公益类招贴设计中,也需要注意图形形式语言的美观性。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招贴市场中,成功的公益类招贴作品除了具有社会价值之外,它还必须被大众所接受,因此招贴中同构图形的美观性至关重要。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美观性要求,必须对信息的接收者进行充分的调查演绎研究,了解他们对美的要求。同时,除了注重图案的形态、色彩搭配,还需要重视图形给人的愉悦感。只有通过多方面的组织搭配,才能够达到公益招贴作品形式语言美观性的要求。
例如,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的一张关于海洋污染的海报,海报以一只下半身被垃圾置换的鱼为视觉中心。将鱼的身体与垃圾进行了同构,突出了海洋垃圾的严重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背景为壮阔的海平面,富有动感。海报在传达主题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独特的美感,给人以愉悦的心灵感受。使人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引发思考,更加有利于公益招贴的信息传达(如图4)。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孟子,还是后来的康德、马斯洛,他们都对美做出了论断。审美需求是人的本能,是人对于美的精神欲望[8]。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公益招贴表现中也十分重要。通过同构图形的美观性,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给予观看者以美的感受,享受招贴作品传递出的审美愉悦,使招贴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提高其主题传达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公益招贴的社会价值。
(五)展示方式的人本性
展示方式的人本性强调的是公益招贴中的同构图形展示方式需要注重观看者的体验感。公益类招贴设计是一种为人服务的艺术活动。公益招贴的社会性决定了设计过程中需要把人的体验放在首位。众所周知,人类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需要提升公益招贴的体验感,就必须从五感入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设计同构图形时可以不必局限于视觉的体验。在公益招贴作品的表达中,可以在公益招贴的同构图形中融入声音、味道、质感等方面,以此调动观众的多感体验,带动观众情绪,给予其身临其境之感,使公益信息传达更加高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示方式的人本性是同构图形运用于公益招贴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同构图形中融入能够调动读者五感的特色元素,使招贴作品更具创新性,激发观众的阅读兴趣。公益招贴的内容信息也能够更高效地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思考,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奉献。
四、结语
公益招贴是面向社会的一种企图揭露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艺术作品,更应该关注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公益招贴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类别之一,它的表达方式多样。同构图形是公益招贴作品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同构图形在公益招贴设计的应用过程中,设计师必须遵循相应原则,合理运用同构图形,使公益招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更好地揭露社会问题,引发大众关注与反思,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实现公益招贴作品的社会价值,促使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李雨甜.同构图形在包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包装工程,2020(8):275-279.
[2]薛舒阳.设计中同构语言的创意表达——以平面设计中的海报设计为例[J].美术大观,2019(6):96-97.
[3]李玲玉.同构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J].艺海,2019(5):99-100.
[4]欧阳禾子,郭博颖.隐喻在招贴图形设计中的体现[J].包装工程,2008(4):114-116.
[5]闻萍,武金勇.创意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9(12):40-41.
[6]刘彬.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传统性研究[J].装饰,2006(9):46-48.
[7]张利平.传统图形在纸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造纸,2023(5):188.
[8]宋伟.土泥大地:红山文化与中华审美意识的始源性绽出——艺术现象学视域中的原始艺术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0(1):24-29.
作者简介:高莹莹,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