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代表性的平台经济领军企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平台经济发展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平台经济模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平台服务机制、品牌效应机制和创新能力机制发挥作用,平台服务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品牌效应的增强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则使企业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南部地区表现最为显著,西部地区相对较弱,甚至存在负影响。本研究结论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为政府部门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平台经济;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制;区域异质性;固定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3(a)--05
1 引言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规范和引导。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进一步为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平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还深刻影响着产业生态的优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平台经济模式的推动下,企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生产框架,而是积极构建全新的价值链与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创造,不但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与高效化进程,而且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品牌效应,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市场价值超10亿美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数量已攀升至167家,价值规模更是高达2.37万亿美元。然而,在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数据隐私保护、市场竞争秩序等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平台经济模式对企业竞争优势与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以期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政府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现有研究发现,平台经济模式通过构建新型的价值链与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了构建竞争优势的新机遇,这些优势又进一步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比如,Francisco等(1995)指出,信息技术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Wilson和Izak(2003)认为,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对用户注意力及产品记忆具有显著影响,这直接关联到平台企业的竞争优势构建,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石先梅(2021)指出数据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对企业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冯振华等(2023)认为用户注意力的有效管理是决定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赵驰等(2023)指出基于价格竞争的数字平台可能存在隐性垄断现象,不仅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还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与持续带来挑战,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表现;史丹等(2023)从双边市场视角探讨了平台经济的运行机制与治理逻辑,强调平台通过连接双边市场创造价值,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
尽管学术界已广泛探讨平台经济模式、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信息技术、用户注意力、反垄断监管及合作机理等方面,对平台设计、双边市场机制及数字竞争策略的探讨也颇具深度。然而,关于平台经济中企业如何具体构建与维持竞争优势、长期绩效影响机制及国际政策差异的比较研究仍显匮乏。基于此,需进一步细化分析框架,综合多学科视角,以全面揭示平台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与绩效的内在联系。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通过实证分析详细探讨平台经济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个性化高效服务,通过增强企业品牌效应,以及激发企业创新能力等渠道显著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揭示平台经济发展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多元影响机制。(2)深化对平台经济区域差异性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区域平台经济发展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南部地区受益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则面临诸多挑战,有助于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措施。
2 理论机制
平台经济模式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来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提供。在寡头市场中,平台企业通过横向并购促进竞争和创新的机制,表明平台经济模式有助于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刘雅甜等,2023)。电子商务等平台通过提供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为成长型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Chen等,2024)。随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应用日益广泛,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高效化。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平台经济模式能够推动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从而增强竞争优势。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企业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更精准地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实现个性化营销与精准服务,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还有利于促进企业品牌效应的显著增强。平台企业通过跨界整合资源,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品牌影响力(荆文君等,2022)。互联网融合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有着积极影响,平台经济作为互联网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提供广泛的连接与数据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Pan等,2022)。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平台经济模式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品牌效应,进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随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实现与消费者的即时沟通互动,激发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的动力,以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从平台经济互联互通的视角出发,打破数据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意义重大,不仅仅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关键路径(刘乃梁等,2022)。从电子商务模型的分类、应用与创新角度来看,平台经济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升级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谭晓林等,2010)。综上所述,平台经济模式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源共享和数据流通,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3:
H3:平台经济模式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平台经济模式下的领军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具体而言,从东部、南部、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各选头部三家,其中非国有制企业包括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腾讯、搜索引擎市场领导者百度、自营式电商及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京东、科技零售公司美团等,国有制企业包括省广集团、华润置地、西安饮食、王府井等企业。数据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各公司的公开财报,提供了详细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业务布局等关键信息;另一部分是各地统计局及WIND等相关数据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业务规模、用户数量、市场份额等运营数据。为确保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将时间范围限定为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2014—2023年。
3.2 变量选取
3.2.1 被解释变量
企业竞争优势(EntComp)旨在全面衡量企业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中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综合优势地位。本文借鉴Peress(2010)及蔡贵龙等(2022)的研究,构建勒纳指数排名及经行业平滑的勒纳指数进行测量。勒纳指数排名数值越高,表示该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显著;引入经行业平滑的勒纳指数,则通过计算企业勒纳指数与同行业所有上市公司以营业收入为权重加权的勒纳指数均值之差,更为精确地刻画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水平。具体如下:
LIndi,j,t=(OpeRev-OpeCos-SelExp-AdmExp)/OpeRev(1)
(2)
其中,LIndi,j,t表示t年企业i在行业j的勒纳指数,OpeRev,OpeCos,SelExp,AdmExp分别表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EntCompi,j,t表示t年企业i在行业j的企业竞争优势,n为行业内企业数量,Wi,j,t表示t年企业i的营业收入占行业j总营业收入的比例。EntCompi,j,t越大,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越大。
3.2.2 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PlatEco),包含规模效应(ScaEff)、网络效应(NetEff)、数据驱动(DataDri)、创新能力(InnoCap)四个维度。规模效应(ScaEff)用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来衡量,反映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降低和市场影响力提升;网络效应(NetEff)以平台用户数量衡量,体现平台用户增长带来的正反馈效应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数据驱动(DataDri)采用数字赋能指数来评估,能够综合反映企业在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创新能力(InnoCap)通过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数量来衡量,反映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实力。为全面评估平台经济的发展状况,基于以上四个维度采用熵值法来构建平台经济综合指数。
3.2.3 控制变量
本文参考吕杰(2023)等现有文献,设置控制变量:企业年龄(CorpAge)以当年年份与企业成立年份的差值取对数衡量;企业盈利能力(CorpProf)以当年企业净利润取对数衡量;企业性质(CorpNat)为虚拟变量,国有控股企业取值为1,否则为0;企业风险(CorpRisk)以企业受到的行政处罚数量取对数衡量。
3.3 模型构建
为检验平台经济能否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构建回归基准模型如下:
EntCompi,j,t=β0+β1PlatEcoi,t+β2CorpAgei,t+β3CorpProfi,t+
β4CorpNati,t+β5CorpRiski,t+year+region+εi(3)
其中,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如上文所述,year为年份固定效应,region为区域固定效应,εi为随机误差项。
4 实证分析
4.1 基准回归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平台经济发展水平(PlatEco)对企业竞争优势(EntComp)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如表1第(1)列所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正向影响,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4.2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
(1)稳健性检验:一是替换解释变量,选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作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替代变量,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二是替换被解释变量,以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年度增长率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替代变量,结论依然稳健;三是采用滞后一期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依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果见表1第(2)~(4)列。
(2)内生性分析:平台经济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可能互为因果。为应对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干扰,本文选取1990年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一方面,平台经济的繁荣与早期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地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更为广泛,故该工具变量与平台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该工具变量只与平台经济有关,而不对当前的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满足工具变量的外生性要求。使用工具变量重新检验发现,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仍然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4.3 异质性分析
为深入探究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本文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南部、中部、西部和北部五个区域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见表2。南部地区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这源于该地区经济活跃、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强,并且政策支持与数字基础设施完善,为平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供了良好条件。北部地区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影响次之,可能是因为其与首都临近,政治资源较为充足,且发展起步早,具有先发优势,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助力更大。中部地区处于产业升级关键阶段,平台经济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但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限制了平台经济的渗透和推动作用。东部地区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效果不如南部地区显著。东部地区企业竞争力高,市场竞争激烈,平台经济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小,且运营成本高,部分抵消了赋能效果。西部地区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显著,甚至出现负向影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活力不足、数字技术普及率低,企业对平台经济的利用程度有限。因此,推动平台经济发展需充分考虑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和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其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4.4 影响机制检验
本文从平台服务、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分别探究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平台服务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转化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品牌效应的增强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提升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则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4.4.1 平台服务机制
本文选取响应时间、用户满意度和定制化服务等关键指标作为代理变量,以衡量平台服务的优化程度。具体而言,响应时间通过计算平均响应时长来量化,用户满意度则基于用户评价得分进行评估,而定制化服务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的项目占比来衡量。表3第(1)列显示,平台服务的优化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假设1得证。
4.4.2 品牌效应机制
本文采用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和用户口碑等指标来衡量品牌效应。品牌知名度通过品牌搜索量和提及次数来量化,品牌忠诚度通过客户复购率来计算,用户口碑基于用户评价的正负面比例来评估。表3第(2)列显示,平台经济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品牌效应。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树立了更加鲜明的形象,吸引了更多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品牌忠诚度的增强则进一步巩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假设H2得证。
4.4.3 创新能力机制
本文选取研发投入、新产品发布频率和创新成果(如专利数量、新产品市场接受度等)作为创新能力的代理指标。研发投入通过企业年度研发支出的对数来衡量,新产品发布频率基于年度新产品发布数量来计算,创新成果通过专利数量和新产品市场接受度的综合得分来评估。表3第(3)列显示,平台经济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策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还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假设H3得证。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平台经济模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平台经济模式显著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二是平台经济模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具有多维度特征,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个性化高效服务,增强企业品牌效应,以及激发企业创新能力等渠道发挥作用。三是平台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强存在区域异质性。不同区域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南部地区最为显著,北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一般,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甚至存在负影响。这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体现出平台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性。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平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平台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以提升这些区域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和数字技术普及率。通过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设施,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平台经济发展策略,以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二是优化平台经济监管政策,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应加强对平台经济的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防止平台企业利用市场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要建立健全平台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三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力度,提升企业在平台经济模式下的竞争力。通过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与平台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Francisco, M. , F. William, B. J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analysis[J]. MIS Quarterly,1995,19(4):487-505.
Wilson, L., B. Izak. Designing an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rface: Attention and product memory as elicited by web design[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3,2(3):240-253.
石先梅.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形成机理: 从数据竞争到数据租金[J].管理学刊,2021(6):1-12.
冯振华,刘涛雄,王勇.平台经济的可竞争性: 用户注意力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3(9):116-132.
赵驰,周勤,王飞,等.基于价格竞争的数字平台隐形垄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9-70.
Chen, Shi. The impact of tax compliance on platform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role of contract enforcement efficienc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amp;Finance,2024,96:103616.
史丹,李少林.双边市场视域下的平台经济: 运行机制与治理逻辑[J].东南学术,2023(1):170-181.
刘雅甜,吴汉洪,许恒.寡头市场中平台企业横向并购对竞争和创新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7):59-74.
荆文君,刘璇,何毅.跨界经营行为会削弱大型平台企业的竞争优势吗[J].财贸经济,2022 (11):156-172.
Pan, M., M. Bai, X. Ren. Does internet convergence improv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competitive advantage?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mediation effect model[J]. Technology in Society,2022,69:101944.
刘乃梁,吕豪杰.平台经济互联互通:规制源流、进路与中国方案[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4):35-46.
谭晓林,谢伟,李培馨.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应用及其创新[J].技术经济, 2010(10):8-13.
Peress, J.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insider trading, and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e,2010,65(1):1-43.
蔡贵龙,邓景,葛锐, 等.客户行业竞争地位与供应商企业绩效[J].会计研究,2022(11):72-86.
吕杰,刘传明.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3(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