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和创新政务报道

known 发布于 2025-08-11 阅读(446)

政务报道和传统的时政新闻在内涵上并不完全一样,它指的是围绕着党政领导机关的施政活动所形成的新闻报道,大体上包括会议、领导干部的活动、文件刊布、机关工作运行动态等方面的报道内容。在我国,政务活动报道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独特的分支,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版面上占有很大比重。

政务活动报道是媒体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动员和组织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和政府工作任务的宣传主渠道,是主导社会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政务公开、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其他报道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政务活动报道却存在程序化、模式化、材料化、说教化的现象。会议报道常常是出席会议的领导名单一长排,会议议程一大串,会议内容依次罗列,照抄照搬领导讲话,“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充斥其间,读者说这样的报道是让群众在报纸上开会、听报告。领导干部的活动,无论是参加会议、下基层调研,还是参加奠基、剪彩、揭幕、颁奖等仪式,不管有无新闻价值,都要报道登报,而且多是领导干部行动的流水账,这样的态度官僚化,内容空洞贫乏,结构僵化老套,文风八股呆板,语言枯燥无味,新闻性、可读性很差的政务活动报道,拒人于千里之外,门庭冷落,读者寥寥,传多受少,甚至传而不受。如不下工夫改进和创新,党报的这一宝贵新闻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政务活动报道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增强新闻性,寓宣传性于新闻性之中,是改进和创新政务活动报道的关键。在党和政府的各种会议、领导干部的日常活动、文件刊布、机关工作运行等纷繁复杂的政务活动中,信息可谓包罗万象,量多面广,既有一般信息、常规信息,也有新鲜信息、非常规信息,而又以一般信息、常规信息居多。一般来说,日常政务活动中大量的一般信息、常规信息都不符合新闻传播的特质要求,新闻要传播的只能是新鲜信息、非常规信息。记者在采写政务活动报道时,不能有闻必录、有事必记,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而应认真地研究、分析、比较,沙中淘金,吹糠见米,从大量多样的政务活动信息中过滤、发掘、精选出新鲜信息、非常规信息,抓住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闪光点,选取受众对政务应知、欲知而未知的关注点、趣味点、兴奋点强化报道,进行新闻传播,让读者从一滴水中见到太阳、从一朵浪花中见到大海,这样才能使读者爱读、速读,读得懂,消化得快,使政务活动报道别开生面,内涵丰富,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当好社会的守望者。

政务活动报道要出新,就要以百姓的眼光观察政务活动,用平民的、民生的视角报道新闻。从总体上说,一切政务活动都是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的。但就具体的政务活动,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政务活动来说,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全局性的、宏观的、长远的问题,其表述也往往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抽象的东西多。以前,一些新闻工作者一味把政务活动视为严肃的政治活动,总是站在上级和领导的角度思考撰写报道,把简单地、生硬地、机械地描摹政务活动内容和报道对象,自上而下地传播上级的有关精神,当成党报报道的党性、权威性的体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多从民众的角度、生活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政务活动,匠心独运地选择政务活动与民众利益的关联点、与公众心理诉求的接近点,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兴奋点进行报道,把读者引入到报道中来,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单调、刻板的灌输为交流、互动。这样,政务活动报道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群众,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使读者在阅读和思考中接受政务导向,实现政声和民声的和谐共振,彰显出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政务活动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报道政务活动的本身,还要跳出政务活动本身报道政务活动,延伸政务活动报道的内容,拓宽政务活动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要搞好解读性报道,对诸如政策的出台、新举措的实施、重大事件的处置等重要政务活动,要通过采访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当事人和群众,对事物发生的背景、内涵、实质,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解读,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使公众对有关政务活动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清晰的了解。二是要对政务活动进行跟踪报道。要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人民群众对政务活动的感受和反映,听取群众的要求、期盼和呼声,了解政务活动中作出的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新事物、新动向,要及时进行报道,增强政务报道的针对性。三是要根据在政务活动中得到的新的有价值的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写出新的配合政务活动的稿件。把政务活动内外的报道结合起来,就能够把政务报道做快、做实、做细、做深、做强。

要改变政务报道千篇一律,就要注意抓好政务活动中的细节,突出个性。在会议上,领导同志在作报告时脱开讲稿的即兴讲话或其他领导同志的插话,往往更能显示出领导政务活动的个性和针对性。会议讨论时的发言,茶余饭后的议论,往往能够听到更多的真话、实话,获得更实在、更丰富、更典型的材料。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活动时离开原来安排好的路线和单位,改变路线到没有事先安排的单位调研,随意访问群众,能够了解到更多、更真实的民情、社情和舆情,把这些新鲜、生动、活泼、新闻性很强的细节和个性突出的材料写入报道中或写成单篇报道,就有了现场感、立体感,读起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入其境,促使读者像听故事一样把报道读下去。要切实改进政务活动报道的文风,大胆创新政务报道写作,跳出老套套、老框框,不拘一格写新闻,怎么能突出新闻主题,怎么能打动人心,就怎么写。用准确、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可感性强、形象化的语言文字写新闻,增加文章的文采,让读者在阅读的快感中吸纳政务信息,接受政务导向。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创新政务活动报道的途径,提高政务报道的质量,使政务活动报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第七社区)

标签:  政务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