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改版热的冷思考

known 发布于 2025-08-11 阅读(427)

近年来,电视节目改版已经成为电视业界改革的一大热点,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闹得电视荧屏好不热闹。至于改版的原因,有的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例如收视率下降了,广告收入不好,所以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版;也有的是因为新班子上任,于是就来个人事新、面貌新。

在电视改版的“狂潮”中,众多电视台经过“变脸运动”走上了成功之路。作为中国电视的先锋军——湖南卫视,自2003年明确提出锁定“娱乐、年轻、全国”(2004年明确提出要成为“最具活力的中国电视娱乐品牌”)以后,湖南卫视在十多年磨剑之后步履日趋稳健。江苏卫视主打情感,安徽卫视主打电视剧,海南卫视则彻底改版定位为旅游频道,而广西卫视则在2004年初抛出了“中国第一女性卫星频道”的概念。

然而,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现在电视改版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盲目性、跟进性,并未全面地考虑自身条件及节目内容,曾经取得成功的节目形式被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成熟、节目内容是否合适,硬用这些形式来套内容,错误地使用或者“滥用”节目形式,盲目跟进者的命运“生死未卜”。湖南卫视是改版的受益者,而后来者多未能尽如人意。高举“情义”大旗的山东卫视和立足“公益”的湖北卫视就遇到了尴尬的局面。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电视台节目的改版,大多还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调整上,包括节目架构的设置、具体节目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调整。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电视台之生存环境中,从战略层面上讲,如何扬长避短,进行适时、适度、适宜的节目改版,能使电视台可持续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电视节目改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创新与保留并举,精心打造品牌节目。创新,是节目改版的标志、核心和动力。电视节目改版,要以创新、添新为主,以改造、保留为辅。近些年来,由于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与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导致电视栏目平均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对此,电视工作者必须以敏锐的观察力感悟到时代的气息,要“先知先觉”,随时进行自我调节,勇于超越自我,独辟蹊径,坚持“你无我有”的原则,始终保持节目的独特性和领先性。

但是,节目如果一味地求新求变,频繁改版,结果将可能使节目变得面目全非,最终也会丧失该栏目的核心观众群。大动作的改版则是不得已而为之。伤筋动骨的改版,休克疗法,不到万不得已,尽可能少做。这是因为电视台的经营资源、整体形象与栏目历年积蓄的人气是相当重要的。在电视收看方面,一种习惯性收视行为和主持人之间长年建立的默契交流是很难得的财富,不应该随便扔掉。

应该注意,节目在创新或改版的同时,要尽量考虑频道和栏目的相对稳定,必须保持一些自己原来的特色与性质,保持目标观众群容易识别的若干标志。首先是要尊重观众的习惯和爱好,任何改版都必须依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当一个栏目被改得面目全非找不到北的时候,也可能会失掉观众,反映在收视率上就是曲线的剧烈起伏。投放广告的工商企业,其心态和观众是相同的,当一个栏目被改得面目全非找不到北的时候,他就会暂缓投放,观察观察。等到他观察完了,时间也就过半了,广告投放就可能不了了之。

节目改版的目的是创名牌、出精品,提高节目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是创名牌、出精品的源泉,好的社会效果是创名牌、出精品的成功标志。故而全力以赴精雕细刻,创出名牌、多出精品就成了电视台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适应受众需求,精心节目策划,准确节目定位。如今的节目竞争,比的不仅是制作水平、拍摄技巧、主持人的发挥好坏,更主要的是比创意。一个栏目如果没有好的创意与好的策划做支撑,早晚都会被淘汰。策划有时成了栏目间激烈竞争制胜的关键。在讲究整体战的电视制作中,为了突破旧的模式,创新创优,确保质量升级,赢得竞争,人们对节目题材的规划、立意的确定、表现手法、架构方式,以及栏目的定位、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仅仅依靠节目采编播的个人才智是难以完成的,需要聘请专家、学者及资深的电视工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参与策划,甚至直接参与制作。只有发挥群体的智慧,才能提升节目改版的成功率。

电视节目改版时,需要认真研究受众需求的变化,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加强品牌设计、包装运营和管理,集中力量推出新品牌,通过制造起伏和节奏,让观众在低点与高潮的跌宕多姿之间体会快感和愉悦。内容设置上,依据自身的优势,准确把握频道定位,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

自我定位定好了,节目好看了,观众自然会不断回归,收视率提高了,也意味着电视台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肯定,如此,改版也就成功了。

播出形式上求新、求异,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去刺激受众的收视欲望。据测试,一天的各个时段,人们由于受到生理因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思维能力、接受方式就不尽相同。比如,每天22:15以后这段时间,人们开始进入收视疲劳期,一般刺激对受众已失去了吸引力。如何才能提高这一时段节目的“吸引力”呢?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把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受这一刺激。”换言之,在这一时段的节目必须借助“新异刺激”的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收视效果。目前,各省市电视台晚间出现的“说新闻”或新闻类谈话节目,就发挥了较好的电视传播效果,不仅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也大大提高了这一时段节目的收视率。

节目改版是涉及宣传上水平、技术上档次、产业上规模的一项综合工程,目前尚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电视台的发展,应根据各台、各地的具体情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探索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必定会在竞争中找到一片绽放魅力的蓝天!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施 宇

标签:  节目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