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功”“软功”一起练

known 发布于 2025-08-11 阅读(468)

驻站不易,需要“硬功”、“软功”一起练。具体而言,就是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同时又要尽快提升组织、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

学会筛选新闻

筛选、采写各类新闻稿件,是驻站记者必须练就的第一“硬功”,它是“报道立站”的前提。做驻站记者和报社采访部记者,二者的不同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找”新闻和“等”新闻。在采访部做记者,新闻线索很多,部主任一声令下,记者应声而去,只要认真采访,回来写成个稿子一般不成问题。驻站记者则不然,被邀请前去采访的活动很多、会议很多,这就要求驻站记者必须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必须学会从全省的角度去斟酌、权衡新闻事实,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从中挖掘出报社需要的新闻。

实践中,笔者“找”新闻的初步经验是,一纵一横。所谓“纵”就是从行业或系统内部去比较,看新闻事实是否具有典型性;所谓“横”,就是从全省地区间来看,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意义。比如,安钢作为河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在产量、规模等方面都位居全省第一,但这本身其实并不具备即时新闻。在报道其成本、价格、市场占有率以及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具体数字时,只有把其与时下全国其他钢铁企业作比较,才能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又如,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在作农业报道时,要判断其新闻价值大小,很多情况都需要把要报道的新闻事件放到全省的大范围内来比较,才能决定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憾事。

做好新闻策划

干新闻的都知道,我们不能去策划新闻,但对新闻报道却可以进行策划。由于人手紧张,省报在各省辖市设立的记者站,大都是记者站站长一个人在战斗。这样,对记者站站长来说,只会写新闻不行,还必须学会对辖区内的部分新闻进行策划。一旦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要顺藤摸瓜,深挖穷追,不断延长报道链条,从而采写出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好报道。

2009年10月28日,笔者在当天的《河南日报》上看到安阳县水冶镇再次蝉联全省百强乡镇综合实力第一名的新闻时,便知道机会来了。百强乡镇榜单出来后,对于高居榜首的水冶,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水冶镇为何能连续多年蝉联榜首,水冶镇综合实力强到底强在哪里,它今后又将会有哪些大发展等问题。经反复推敲琢磨,两天后,笔者采写的《三问水冶》在《河南日报》显要位置刊出,受到当地政府和报社同仁、领导的称赞。《三问水冶》见报几天后,笔者总觉得似乎还有什么东西没写。在浏览十几个乡镇的有关资料时,“水冶和铜冶”的新闻题目跳了出来。两镇相邻,同为百强乡镇,且实力相差无几,多年来两镇你追我赶的快速发展故事本身就是新闻,两天后,新闻通讯《水冶和铜冶》见诸报端。

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记者站作为报社的派出机构,每天接触的人很多,需要打交道的部门也很多,这就要求驻站记者必须具备一套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娴熟的协调能力。如果说采写报道是记者站站长必须掌握的“硬功”,那么,与当地政府及社会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能力,则是记者站站长必须练就的“软功”。俗话说,沟通协调好了,一通百通,一顺百顺;沟通协调不好,处处遇堵,事事难办。那么,对记者站来说,沟通协调的关键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应当与当地的宣传部门,经济、文化等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做好沟通。与他们的关系理顺了,协调好了,许多事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驻过站的同志都知道,记者站要和当地党委宣传部门方方面面打交道,比如重大采访活动,需要新闻科来牵头联系;比如单位来人,需要办公室出面协调接待等。与宣传部各部门的关系处好了,你就会左右逢源。相处不好,则会相当被动。那么,如何与宣传部门、政府部门打交道呢?笔者认为不外乎“诚”和“礼”。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种品质,更是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记者站要打造“百年老店”,必须谦逊有“礼”,有礼朋友遍天下,无礼寸步都难行。

驻站站长除与当地主要部门搞好关系外,还需与报社编辑部门保持顺畅的沟通。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曾有过?驻站记者常年在外地,容易淡忘报社的一些朋友,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变得松散淡漠了,这是很可惜的。有空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或者到编辑部沟通一下选题,都会使原有的友谊和感情更加牢固和深厚。人生是缘,千万要珍惜同事间、朋友间这种来之不易的缘分。

不断与时俱进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新闻也在变,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

紧紧把握新闻传播发展趋势。网络时代的到来向报纸提出了许多挑战,也对驻站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前沿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技巧,并不是凭主观判断出来的,而是在大量阅读、浏览中外新闻理论核心期刊上的重要文章中感觉到、把握出来的。

不断更新新闻理念。新闻传媒既是社会公器、政府喉舌,又是营利工具。这三者可以互相促进,但也存在相互排斥性,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传媒的“人格分裂”。在具体新闻操作中,必须不断更新新闻传媒理念,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同时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熟练运用现代传媒设备。当今记者已经从过去的纸笔时代进入到现在的键盘时代,不仅要随时传送突发新闻,有时还要传输即时新闻图片。这就要求驻站记者必须熟练运用笔记本电脑、MD采录音响、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编辑文字、音响、图片等。这既是驻站工作需要,也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应当说,以上所述的“硬功”和“软功”只是对驻站记者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作为驻站记者,还有许多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培养、掌握,比如要学会耐得住寂寞,练就快速反应能力;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身在一隅要心系四方,不断培养自己的宏观视角;等等。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辜负报社领导和地方政府对我们驻站工作的期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报驻站记者。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赵 亮

标签:  新闻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