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不良资产存证取证中的应用

known 发布于 2025-08-11 阅读(474)

李明亮 崔梦玉 许雷 王光辉

摘  要:针对信贷不良资产清收中信息存储、获取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构建出银行不良资产体系架构,并对策略层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首先提出一种以公有链与私有链相结合,以侧链为辅助的存证方法,然后提出使用智能合约或区块编码规则的取证方法,最后实验表明从存证、取证两个方面提供对策和应用策略,对不良资产的评估准确率提高了50%以上,存证、取证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降低了70%以上。

关键词:区块链;不良资产管理;智能合约;存证;取证

中图分类号:TP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1)02-0139-0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of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acquisition in the clearing and collection of credit non-performing assets,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bank non-performing asset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layer. Firstly,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evidence storage,which combines public chain with private chain,and takes side chain as auxiliary. Then,it proposes a method of evidence collection using smart contract or block coding rules. Finally,the experiment emerges that the correctness of evaluation is improved to more than 50% ,and the cost of operation is reduced to more than 70% by provi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rom two fields of evidence storage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Keywords:blockchain;non-performing assets management;smart contract;evidence storage;evidence collection

0  引  言

2008年,中本聪论述了区块链[1]本质上是一种多方参与、共享透明、分布式账本的数据库,每个用户节点都公平公正的参加到区块的交易记录中去[2,3]。

近年来,国家金融服务新标准逐步落地实施,国内金融机构与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清收与管理愈发重视,出台了许多管理政策[4],做了诸多努力[5,6],但目前已有的信贷监管系统还存在维护不足、信息不对称的缺点[7],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的难度。

本文将区块链技术用于不良资产信息的存证和取证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化及透明化[8],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金融机构间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了数据管理成本,并提高了评估效率[9]。

1  “区块链+不良资产”系统架构

该系统架构从底层物理环境到上层应用共划分了5个层次,如图1所示。各层主要的功能分别为:

(1)物理层:该系统在实施和计算时所需的环境;

(2)基础层:主要实现分布式一致性、加密机制、去中心化存储等功能;

(3)运算层:可信区块链为上层提供智能合约服务,用户身份密钥管理技术为身份管理及访问控制等服务提供密码运算;

(4)接口层:为上层应用提供多种接口服务,如分布式存证服务、区块查询取证溯源服务、用户身份管理服务等;

(5)应用层:使用银行提交的业务以及对应的数据文件,提供服务的最终形态及交互展示过程[10]。

2  “区块链+不良资产”存证方法

本文采用公有链及私有链联合存储数据、侧链协助的存证方式,留出可接入的接口,解决不良资产管理中的存证问题。拓展了存证空间,实现了安全存储,保证了数据的可用性。

2.1  公有链和私有链相结合的存证方法

公有链是指每一用户都可以获取区块的公共数据信息、不会赖账违约,每个节点都能加入到共识过程的区块链[11]。

私有链只供内部使用,管理者根据需要对所有用户的读写权限与访问控制权限进行限制[12]。

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具有点对点、去中心化等特性。将文件上传至IPFS后,它为该文件分配唯一的字符串,并将此值存到该文件对应的哈希表中[13]。

首先进行多节点私有链集群的搭建,搭建流程共遵循4个步骤:

(1)准备创世区块;

(2)创建数据存放地址,初始化创世区块;

(3)启动以太坊节点;

(4)使用admin.addPeer()方法将其他私有链节点连接成集群。

其次将用户的业务总信息文件上传至IPFS[13]系统中存储,该文件包含12个格式为png的图片,分别为身份资料、信贷档案、债权合同、担保合同、抵押合同、债转协议、催收文件、保证人财产、时效判定、诉讼文件、执行文件以及法院反馈结果;

最后把IPFS中生成的文件哈希值上传至区块链,交易上链流程如图2所示。

位于公有链上的用户可以直接根据IPFS返回的Hash值精准定位所需文件的位置并进行文件下载,保证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位于私有链的银行节点对不良资产信息、客户信息及访问控制信息进行管理,对含隐私的文件设置匿名属性,保证银行业务有条不紊地运行。

据统计,河北全省有154家农村信用社(农商行),每家农信社平均每月办理信贷业务360笔,信贷档案约80页/份,一式两份,A4纸厚度为0.104毫米/页,档案高度约为923米,消耗木材1 774立方米。因此,采用区块链存证方式后单纸张费用一项就可降低80%以上,每年节省100立方米左右的档案存储空间,积极响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2  以侧链为辅助进行存证

侧链能够实现各种类型区块链之间的通信,以满足主链的各种需要[14]。比如,当主链处理交易的速率较低时,可由侧链分担主链部分功能以提高效率。

以侧链为辅助的存证方法有下文所述的几步:

(1)进行侧链存证的用户使用唯一账户在主链上部署智能合约;

(2)银行管理部门节点在侧链用户节点上部署主链存证模块,周期性获取侧链用户区块头中的存证信息并存储到主链;

(3)银行管理节点在侧链部署验证主链的存证模块,包括校验交易哈希值和一些证明参数,以及验证该交易是否已在主链存储的合约验证函数。

2.3  留出扩展接口

识别码查询模块位于侧链之上,为用户提供引入身份校验逻辑的接口,以此方便使用身份识别码查询区块上的信息。

3  “区块链+不良资产”取证方法

当进入催收环节时,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将区块链存证的信息提取出来,为之后法律机构所需的各种证据文件做准备,本文列出两种使用智能合约的方法,均可实现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工操作失误。

3.1  基于智能合约方法查询取证

该算法调用智能合约中定义的取证函数,输出结果为存证函数的输入项,期间没有涉及合约状态值的改变。因此只能得知最新存入以太坊私有链中的数据指纹,即为所求证据文件。

智能合约取证步骤如图3所示,第一步部署智能合约所需硬件配置为Intel(R) Core(TM) i5-6200U CPU @ 2.30 GHz 2.40 GHz,12 GB DDR3内存(11.9 GB可用),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10,软件环境为Remix 0.6.2在线编译器、以太坊客户端GETH 1.8.8。第二步有三种调用取证方法,以取证函数GetData为例,有GetData.sendTransaction()、GetData.call()以及GetData()方法。第三步的返回值是存证函数的输入,即最新的区块中存储的数据指纹。

智能合约编译之后的结果如图4所示,在GETH控制台上部署合约成功后生成了64位的哈希值,结果如图5所示。

3.2  基于区块编码规则还原取证

本文使用被称为发挥以太坊指南作用的常用编码算法——RLP编码,根据以太坊智能合约的五个存储规则,以太坊将智能合约的数据转换成Key-Value形式放置在区块链上的某一区块中,如果transaction.length长度不为0,则该区块有交易。Key-Value形式如图6所示,将其紧凑编码后的形式如图7所示,区块中输入字段参数编码的第三个参数进行ASCII码解码获取到的就是存证数据[15],拿到数据之后,可以在法院判决时出示这些有利性证据[16]。

4  结  论

本文由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55030 2D),以河北省某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据为抓手,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存证、取证体系架构,研究设计了一种公有链以及私有链联合存储数据、侧链协助、留出扩展接口的存证方式,为不良资产清收提供了完备的数据库,提出了两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取证方法,为机构搜集所需证据提供了便利条件。

该架构实现了7×24小时无间断操控,切实做到了时时监管信贷文件的处理工作,提高了区块链存证的数据管理性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处理和取证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历史信息可完整追溯;解决了信任问题并使业务效率提高了50%的业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18)[R/OL].(2018-12-18).http://www.cb dforum.cn/bcweb/resources/upload/ueditor/jsp/upload/file/20201110/1604997218359058044.pdf.

[2] 王皓,宋祥福,柯俊明,等.数字货币中的区块链及其隐私保护机制 [J].信息网络安全,2017(7):32-39.

[3] 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J].自动化学报,2016,42(4):481-494.

[4] 周金黄.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选择 [J].金融研究,1998(6):58-61.

[5] 刘青.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5(3):34-38.

[6] 陈亮.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及对策分析 [J].企业导报,2012(11):34.

[7] 王中浩.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思考 [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118-119.

[8] 杜百伟.区块链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与探索 [J].商讯,2020(20):28+30.

[9] 满翔宇,马莹.“区块链+不良资产”的应用研究 [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35):4-5.

[10] 刘东进,廖书佳,姚光华,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探索——以中交二航局为例 [J].财政监督,2018(4):5-18.

[11] 卢玄,葛燕,王电升.基于区块链的信用档案管理系统架构研究 [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247+281.

[12] 方明.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 [J].计算机与网络,2019,45(20):50-51.

[13] 叶少杰,汪小益,徐才巢,等.BitXHub:基于侧链中继的异构区块链互操作平台 [J].计算机科学,2020,47(6):294-302.

[14] 成丽娟,祁正华,史俊成.基于区块链的EHR数据安全存储共享方案 [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4):96-102.

[15] 曹迪迪,陈伟.基于智能合约的以太坊可信存证机制 [J].计算机应用,2019,39(4):1073-1080.

[16] 王欣奕.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方向上的应用 [J].全国流通经济,2019(31):74-76.

作者简介:李明亮(1976.05—),男,河北平山人,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科技。

标签:  区块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