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长春 130022)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100191)
引 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主要因素,也影响着制造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受到市场刺激的影响,制造型企业逐渐开展产品创新管理工作。产品创新作为提高客户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维护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利手段,很多制造型企业将产品创新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产品创新进程缓慢、产品创新指标设定不合理、产品创新管理体制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构建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对企业产品创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查阅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产品创新评价体系的综合管理、工作实施及工作效果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运用AHP法设置权重,建立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并将优化后的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运用到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以验证其实操性,帮助企业改善整体的产品创新体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1 文献综述1.1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指对产品进行创新变革以能够更好满足市场和顾客要求的活动[1]。国内学者曾江洪等 (2019)提出产品创新是指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出与原产品有着显着差别并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2]。付绘澄 (2019)提出产品创新是围绕顾客需求展开的,以创造全新或改进产品为目的的活动[3]。方哲 (2019) 认为产品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市场需求和技术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4]。王锋正等 (2018) 提出产品创新是通过崭新的设计而生产出低污染、更精致的新产品[5]。
国外学者Lukas等(2000)提出产品创新是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所进行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6]。Ulrich(2011)强调产品创新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艺术创造,应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利器[7]。Nixon(1999)认为产品创新是对产品生产中未知领域、未知结果的探索,意味着对产品进行改变,而成功的产品创新并不是自发或随机的结果,而是源于有效的管理和控制[8]。Chandy和Tellis(1998) 提出产品创新包含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创新代表着生产出的新产品显着区别于原产品的技术状态,市场方面的创新代表着新产品相比于原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9]。
1.2 产品创新保证产品创新保证是保证新产品能满足顾客需求的管理活动。国内学者张晓珂 (2014)认为产品创新保证是指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确保新产品准确完成规定目标,对出现的危险、不足和故障及时控制[10]。朱继芳等 (2019)提出产品创新保证是针对生产产品的技术和面向市场的管理相结合的活动[11]。惠恩宣等 (2019)提出产品创新保证是面向流程和产品建立的,以产品技术风险的全面识别与有效控制为目的,针对产品设计、质量、可靠性、工艺、软件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可靠性活动,可提高可靠性置信度[12]。
国外学者Zhan等 (2017)提出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保证,可以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的支持率和降低新产品生产成本[13]。Sophie(2017)强调为产品创新全过程引入可持续性标准,可以确保产品创新的持续性和有效性[14]。Kleinshmidt(2015)提出保证产品创新全过程,可以消除危险、缺陷和不足,提升市场占有率[15]。
1.3 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方法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方法是在产品创新研发活动中,为确保产品生产能够满足顾客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量化评价管理方法[16]。国内学者钱海鹏 (2018)提出运用产品创新保证方法是实现产品保证工作目标的关键工具[17]。姜研 (2018)提出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功能特征,运用产品创新方法来确保新产品符合规定标准[18]。
国外学者Cai(1999)基于材料体验的产品创新保证量化的过重可行性,运用可拓学理论和物化理论的推演分析,提高产品创新实践的可延展性[19]。 Nijssen和 Frambach (2000) 发现产品创新方法使用的便利程度越高,使用者对产品创新方法的信任度越高,进而保证新产品被市场接受的可能性越高[20]。Teza等 (2016) 提出产品创新方法是为了实现产品创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式[21]。
2 产品创新保证要素分析与评价指标设计产品保证体系是进行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的主要工具,可有效提高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的效率。产品保证体系是企业结合自身项目特点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包含很多要素,而一个要素又包含多项指标,因此有必要探讨产品保证量化评价体系的要素。
2.1 产品创新保证要素识别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 《质量管理 一次成功矩阵式管理模式》标准的总结,本文从工作管理、工作实施及工作效果3个方面对产品保证体系进行评估,并进行细化量化[23],具体产品保证量化评价要素见表1。
表1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要素
(1)综合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一种,是指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活动。综合管理包括:产品保证管理、技术状态、质量问题归零及风险管理。①产品保证管理是指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应同步开展产品保证工作,将产品保证要求嵌入实现产品性能动能的流程中,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研制流程,为产品保证工作提供审核、监督和检查的管理工作;②技术状态是指在基于企业制定的产品技术规定的要求下,为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产品生产技术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的活动,以减少由于技术不达标而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③质量问题归零是指确保产品保证策划的指导性、产品保证要求的覆盖性和产品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合理利用产品质量信息,做好质量问题汇总和归零工作,发挥质量信息管理在产品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④风险管理是指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监控工作,确保产品能达到质量标准,对生产中的设备故障、质量问题进行纠正和预防,完善产品保证体系,使得体系保持持续改进的能力[22]。
(2)工作实施是依据企业产品创新研发规定,针对产品创新过程设计制度措施,从而对产品流程进行细化监督管理,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控制,对项目进行检查确认验证。工作实施包括: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MPS保证。①工作质量保证是指企业运用系统的方法将涉及产品质量的活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主要运用PDCA循环对产品的设计、研制、开发、试验及外包进行质量保证工作;②产品质量保证是指保证生产新产品所包含的质量特性能满足规定要求,并在产品寿命周期内通过管理、设计、分析、试验以及验证等技术和管理活动,以满足顾客要求;③MPS保证是指对物料、工艺及软件的保证[23]。物料保证通过对元器件、原材料等的选择、采购和使用控制,保证其性能、质量和可靠性等满足规定要求;工艺保证是指对工艺技术、工艺工程的控制;软件保证是指确保软件在使用环境中正常、安全的运行。
(3)工作效果是指企业对产品保证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综合评价产品保证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工作效果包括:产品质量相符性、顾客满意度、质量归零管理及质量损失。①产品质量相符性要求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查监督,确保能有效、准确和可靠地开展工作,实现产品创新全过程受控而进行的产品创新活动;②定期对客户开展满意度调查,进行后续产品状态跟踪工作。保证产品的设计、控制、手段和技术能使产品达到用户满意的质量水平;③质量归零管理指在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及时汇总产品保证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并反映给技术人员,及时更正,提升整体的技术能力,改进技术工艺;④质量损失是指要求企业强化设计质量控制,评估产品生产中的风险情况,建立预警防范制度,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汇总,计算质量损失率,控制质量损失,提升质量监控力度。
2.2 产品创新保证要素量化评价分析本文基于对产品保证量化评价要素的分析,将对产品保证量化评价表的评价内容转化为量化指标,确定量化评价方向,以综合判别产品创新保证体系[23]。 详见表 2。
2.2.1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指标选取
(1) 综合管理
①产品保证管理包含诸多要素,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从技术、管理和人员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a.掌握先进核心技术。产品保证管理为确保产品满足功能性能指标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需实现从保证产品质量向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转变,结合自身产品功能性能,不断强化自身技术能力,实现一次成功的技术保障;b.实现精细化管理。产品保证管理要求企业注重产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工作,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生产管理机制,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产品保护职能工作[25];c.建设一流人员团队。产品保证管理建立专门的产品保证组织、专业化的产品保证团队,形成专业化的产品保证工作体系和系统的产品保证实施工作机制,实现从策划、实施、把关及总结等工作的全面管理。
②技术状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技术状态的标识、分析、更改控制及评估[26],综合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可促进产品研发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③质量问题归零要求企业定时定期开展质量归零例会,制定归零标准,划分归零范围,进行归零分析,实现归零审核,对提升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提供坚定支撑。
表2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指标
④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对产品创新生产各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实施定时定期监控,开展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和监控,制定产品综合管理过程的风险控制计划。
(2) 工作实施
①工作质量保证将产品质量保证活动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管理,满足质量监管和认证工作的要求。工作质量保证主要依靠PDCA循环对产品开发、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与外包进行检查监督。
②产品质量保证主要包括安全测试性、准确可靠性、维修保障性、环境适应性[24]。本文将依据以上性质对产品创新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可有效节约时间和资源。
③MPS保证包括物料保证、工艺保证及软件保证,旨在保证产品生产过程满足规定要求。
(3) 工作效果
①产品质量相符性要求企业定时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保证运行效果进行监视和测量,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其可以细分为有效性分析、及时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
②顾客满意度要求企业重视顾客需求,及时了解顾客的满意度,跟踪产品的后续状态,根据调查到的相关数据进行顾客满意度分析,及时改进不足,提高顾客满意度。
③质量归零管理要求企业及时汇总产品保护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归零情况,形成相关文件及报告[27]。质量归零管理细分为监测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问题、归零质量问题。
④质量损失要求企业及时对产品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风险、故障等问题进行预警及控制,确保最大化地降低风险,以进行质量损失分析,控制质量损失。
3 产品创新量化评价方法设计3.1 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构建基于上文设计的产品保证量化评价表,本文通过对相关质量人员的访问,对产品保证量化评价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完善产品保证量化评价工具。
本文运用AHP法对量化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予,在对质量专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置n个指标,利用一致矩阵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A、B1、B2、B3,并确定同一层次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采用和积法进行计算,以A矩阵为例,经统计得:
将判断矩阵A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
根据AW=λmaxW求出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
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n、λmax分别为判断矩阵阶数和最大特征值,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0时,表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进行修正[28]。
统计回收数据,确定判断矩阵,并利用Matalb计算各指标权重。
其中:一层指标权重为A矩阵,二层指标权重为B1、B2、B3矩阵。
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出最终特征向量:
以上计算所得的全部C.R.<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表明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可作为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权重。
对得到的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优化:删除权重过低的评价项,如质量问题归零;将具有相同作用的评价项进行统一规划,如工作实施中的质量问题归零与工作效果中的质量归零管理进行统一规划,进而确定最终进行产品保证量化评价的指标,具体见表4。从表4得出工作实施和工作效果在权重中的占比较高,其中工作质量保证的权重最高。
运用权重打分构建产品保证量化评分体系,设置满分1000分。将满分与各评价项目权重相乘,得到各评价项目得分,再将各评价项目得分与各评价指标权重相乘,取整处理后得各评价指标得分(尾数一般为0最佳)。如产品保证管理满分值取值原理为:评价项目得分为1000×0.16=160分;评价指标得分为160×0.18=28.8分,将其取整为30分。各项赋值以此类推,最后总分为1000分。产品保证量化具体评分见表5。
表3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指标权重
3.2 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运用——以JHX公司为例3.2.1 JHX公司现状
JHX公司在我国化工灌装行业自动化智能装备领域拥有国际先进的技术经验,公司主要生产非标产品,主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需要满足顾客的不同要求,因此产品设计研发难度大、生产周期较长,容易产生延期或产品质量等问题,不能得到客户的满意,对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该企业应用重新设计优化的产品保证量化评价工具,对企业改善质量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深刻意义。
3.2.2 JHX公司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
针对JHX公司的生产研发特征,在应用重新设计优化的产品保证量化评价工具的基础上,对该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发放问卷,并对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
表4 最终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权重
表5 产品保证量化评分表
表6 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结果
从计算得到的结果发现,产品保证管理得分率最低,且与其他评价项的差距较大,而产品保证管理主要包含人员、技术和管理3部分内容。根据以上分析,JHX公司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创新意识培训,合理设置考核机制,持续吸收优秀人才提升人才储备,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
4 结 论本文基于产品创新过程,阅读大量文献并进行实际调研和专家访谈,从综合管理、工作实施和工作效果三方面对产品创新保证工作进行分析,构建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并将产品保证评价体系中的评价项进行细化,确定量化评价指标,运用AHP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确定优化的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制造型企业产品创新要求。本文重新设计的评价工具通过JHX公司进行运用验证,证明其实操性强,能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指导和参考方向。
基于研究资源及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本文只针对一家制造型企业验证优化后的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能充分证明该工具的普遍适用性;(2)由于本文研究能力及研究资源的限制,调查问卷的发放数量规模不大,不能充分证明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但参与调研人员均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及相关技术储备,因此本研究认为调研结果仍真实有效。
本文研究主要创新点有:
(1)本文从产品创新保证体系的综合管理、工作实施和工作效果3个方面出发,对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项进行细化,确定量化评价11个评价指标和33个量化评价指标,研究范围广、研究内容全面。
(2)本文重新设计优化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体系,可为更多的制造型企业提供参考意见,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实操性更强,确保更为客观地对企业产品创新研发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