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由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要素革命性突破、产业结构转型性升级孕育出的当代新型先进生产力。近年来,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2 年城市面板数据,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进而孕育新质生产力。实证结果表明, 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人才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赋能功能和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吸引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进一步研究发现, 在东部地区、吸引外来投资较多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城市中, 这种影响更为显着。最后, 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同时有助于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启示, 从而有助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创新。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战略性新兴企业 新质生产力 企业进入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人才集聚效应 产业结构合理化 关键数字技术创新
DOI:10.3969 / j.issn.1004-910X.2024.10.001
〔中图分类号〕F207 ; F49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数字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首位。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 数字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增强我国数字经济影响力的重要路径[1] ; 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 数字技术不仅是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还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以数字领域刺激技术进步的发展新格局”[2] 。其中,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 已经成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与基础[3] 。正因如此, 在数字时代研究企业进入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4] , 同时也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023 年12 月,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以新促质”的生产力。“新” 着重强调的是发展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富含创新驱动的新领域[5] , 强调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为支撑, 依据“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的脉络快速转型升级。因此, 要培育好新质生产力, 就要激励企业加速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6] 。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市场进入可激发产业创新, 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引入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 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中与发达的经济体中, 王也等[7] 认为, 以新企业形成为代表的企业进入问题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标志性问题。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 产业发展呈现出重点领域发展壮大和创新能级跃升等诸多特点[8] , 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新企业的进入会带来新技术、新产业结构, 进而形成新的市场均衡; 另外, 新兴企业进入带来的活跃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体增长的潜能与活力[9] 。
在宏观层面, 已有文献从优化资源配置[8] 、缓解信息不对称[2]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10] 等方面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促进新兴企业进入的积极作用;与此相反, 在微观层面, 企业在数字创新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而这些成本在短时间难以收回, 导致数字经济在企业进入初期可能无益于生产率的提高[11] 。综合两个层面, 数字经济发展对新兴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一定矛盾, 亟需实证研究。此外, 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进入是经济体活力的体现, 其对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12] 、实现社会公平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民福祉与促进社会资源纵向流动[13] 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对于数字经济通过何种机制影响新兴企业进入, 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以往的文献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去回答这一问题。对此, 本文选取数字经济影响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内在机制的视角开展研究, 尝试用一个更加具体的框架回答这一问题。
从研究视角来看, 新质生产力概念天然伴随新兴产业[8] , 本文从发展新兴产业的视角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对新兴企业进入的影响, 为数字经济助力相关行业、社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论支持; 本文进一步丰富企业进入这一支文献的研究, 现有研究多从企业进入的驱动因素视角出发[14] , 对新兴企业进入的讨论则多停留在定性分析, 本文则更进一步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实证证据; 本文还讨论了数字经济影响新兴企业进入的作用机制, 指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人才集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支持关键数字技术创新3 条渠道影响新兴企业进入,尤其是关键数字技术创新机制对应战略性新兴企业相较于一般企业需要更多的数字技术支持这一特点, 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1 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设
1.1 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
数字经济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产生影响: (1) 数字经济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企业间及企业内部信息的内部交互和外部获取提供良好的数据条件[1] ; (2) 战略性新兴企业对创新技术与产品的需求极大, 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激励企业不断创新以获得竞争优势[10] ; (3) 数字经济通过影响机器设备性能和市场公开度来降低市场操作费用[12] ; (4) 数字经济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平台支持, 也可以通过开放数据平台、透明市场信息[7] 、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和拓宽营销渠道来缓解信息不对称, 进而吸引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市场; (5)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很好地缓解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与资本配置的失调问题[2] 。总的来说, 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助推信息发展、激励革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劳资平衡来鼓励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基于此, 提出假设1:
H1: 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
1. 2 数字经济对人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影响
(1) 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人才集聚效应影响新兴企业进入。人才集聚能够有效扩大区域知识体量, 驱动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2] , 扩大区域创业人才队伍, 显着降低创新技术与信息知识的流动转移成本, 促进知识在非线上渠道高效、快速的传递与获得, 从而有利于企业创始人更好的了解市场信息、更好的进行技术革新与创新产品研发,增强新兴企业进入的吸引力。人才的集聚不仅有利于知识存量的提升与人才队伍的扩大, 而且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作用下, 能够吸引更多创新人才的涌入, 推动人才队伍的自我革新与进步[10] ,进而吸引新兴企业的进入。
(2) 数字经济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吸引新兴企业的进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要义是产业结构与城市要素结构的适配化, 即处于要素禀赋优势的一方比处于要素禀赋劣势的一方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 劳资配比更加平衡[15] , 要素流动更为顺畅, 融资渠道也更为顺畅, 进而降低新兴企业进入的机会成本, 扩大新兴企业进入的盈利空间。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新兴企业目标定位的明晰, 不符合进入的要素流出, 符合目标的要素顺利流入[16] 。并且, 由此引起的规模经济效应也很好的降低了新兴企业进入的门槛[1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首要标志是产业关系的融合协调。在资源协调、要素共享、供应链优化完整、协同发展的产业环境中, 新兴企业的进入有充足的外部动力, 有利于市场的开拓与成本的降低[16] 。尹振东和吕冰洋[17] 基于协同效应的研究视角, 发现提升企业机会识别速度、优化企业供应链、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对吸引新兴企业进入有重要价值。据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2a 和2b:
H2a: 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区域人才集聚水平, 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
H2b: 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