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IP形象设计已蜕变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衍生形态,在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井冈山依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本文聚焦于井冈山红色文化这一核心议题,系统阐述井冈山红色文化IP形象设计的迫切性与重要价值,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为探寻井冈山红色文化设计创新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井冈山红色文化;IP形象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江西红色文化+景德镇陶瓷产品创意设计策略与传播研究”(24YS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1]。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以及年轻一代对红色历史的关注和热爱,红色旅游文创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红色IP形象设计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精髓,并将其以现代、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更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精神家园[2]。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建设中,为了更好打造红色景区的标志性符号,提升景区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设计一个独具井冈山特色的IP形象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以井冈山红色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其IP形象设计策略,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撑。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IP形象设计
IP形象的概念起源于IP。IP从2016年开始在网络上备受关注,英文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中文直译为“知识产权”或“智能财产权”,更多代表智力创造的著作版权,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一类。而IP形象是一种可以展现个性,能够被高度认同并以理念、价值观为核心的存在形式[3]。最早以米老鼠、唐老鸭、哆啦A梦等卡通形象呈现。在当今多元化、数字化的时代,IP形象成为品牌传播、文化传播乃至商业变现的重要载体。在广东省编撰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百年扬帆》中,匠心独运地设计了“英英”与“雄雄”两个IP角色形象,二者不仅作为书中的导游,引领读者深入探索党史脉络,同时也承担起该书文化推广的使命,扮演着形象大使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还进一步围绕这两个IP设计出了衍生品如吉祥物玩偶、纪念徽章等,旨在通过实体物品的媒介作用,增强与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激发其对于党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促进党史教育在年轻一代中深入普及、内化于心。一个成功的IP形象不仅深入人心,还能跨越不同媒介平台,形成强大的粉丝基础和市场影响力,传达该文化产品的地域故事与精神内涵,为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新渠道。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
1927年,中国工农红军由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生涯中,诞生了无数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毛泽东同志领导了井冈山的土地革命,带来了一场社会大变动;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领导红军英勇地与敌人战斗等等。井冈山的革命虽然只有两年零四个月,但留下了一根灯芯、朱德的扁担、八角楼的灯光等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这些故事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从而激励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斗争。井冈山保护完好的革命遗址和文物生动地记录着那段革命斗争,让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革命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中指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4]。井冈山红色文化启示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不断突破传统束缚,弘扬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IP形象设计的必要性
IP形象在文创市场中表现优异,井冈山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对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城市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时代的演进与变迁,井冈山红色文创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即从“传统守成”转向“时代契合”。通过分析井冈山红色文创现状,明确存在的发展瓶颈,在此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IP体系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突破传统框架、赋予文化产品时代生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利用IP的传播效应,深化井冈山红色文化内涵、强化民族文化自信、驱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有文创产品同质化
作为中国特色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的井冈山,深厚的文化遗产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文创产品却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往往采用大规模的复制和模仿策略,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以简单的图片、纪念品等形式存在,如带有毛主席等人物形象的T恤、井冈山地标缩小版本的装饰摆件和带有党旗、党徽的吊坠、钥匙扣等。久而久之,商业气息浓厚,丧失本土特色,产品形式单一,对红色资源的深层魅力和现实价值缺乏深度开发,未能充分挖掘和展现革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难以引起游客们对井冈山历史的独特红色认同感。如果无法将本地红色文化特色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会导致消费者很难将文创产品与本地的红色革命文化联系在一起,红色文化传承也就无从谈起[5]。因此,根据井冈山的特点创新设计出一个独特的IP形象,能够有效解决单一产品带来的问题,推动井冈山红色旅游的艺术性发展,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二)现有文创产品缺乏实用性
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在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用性是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井冈山文创产品缺乏实用性,大多只有装饰收藏的功能,材料、造型等也相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例如,井冈山红旗装饰摆件仅将现有的雕塑等比例缩小,纪念金币亦是在金币上进行单一的雕刻,并未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将文化与功能性相结合。因此,设计除了对知识性的追求还要兼顾实用性,拉进与消费者的距离,发挥IP形象的延展属性,与功能性产品相结合,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一个成熟的文创产品,不是把设计元素同比例缩小,而是充分把握文化的内涵核心,突出其功能性。
(三)现有设计理念滞后
随着红色研学教育大热,青少年群体逐渐成为红色旅游产业的主体力量。中老年群体受抗战剧或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响,比年轻一代更了解红色文化,因此,普遍红色景区设计主要面向中老年群体喜好,文创产品趋向单一,并不吸引青少年。红色文化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是比较“严肃”“久远”且不容易被接受的。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呈现时代气息和艺术、更有效地“捕捉”青少年的心灵,就需要采用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宣传红色文化,使当代年轻人与红色文化产生共鸣。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进行重构和再创作,使其更具时代感和艺术感。IP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让红色文化独具时代性的语言,将井冈山红色文化中特有的革命历史和区域文化特色提取出来,转化为特有的文化符号,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需求,打造当地独特有趣的IP形象。
三、井冈山红色文化IP形象设计实践分析
(一)“井小星”IP形象设计
本设计实践以井冈山红色文化为主题,通过挖掘井冈山红色文化,设计井冈山独特的IP形象“井小星”(如图1),唤起红色记忆,宣扬井冈山精神。“井小星”IP形象具有个性化特点,从IP造型、发型、服装搭配、动作延展以及衍生品设计等方面都能显现出IP形象与主题的关联性。
在形象上,以井冈山革命中出现的红色英雄为天然元素。革命时期,各界群众都积极参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特殊地位毋庸置疑。因此,“井小星”IP形象设计以一位农村小女孩作为基础造型,主要凸显俏皮萌趣的形象。在浩瀚如海的IP文化市场,萌化IP更能捕获年轻人的心,迎合时代。北京奥运会的福娃,上海世博会的海宝,冬奥会的冰墩墩、雪容融等都将形象进行萌化设计。如福娃“晶晶”基于熊猫的形象进行设计,在保留熊猫温和可爱造型的基础上将其拟人化,参考儿童的身材比例设计出十分圆润的造型,俏皮的动作、表情设计也体现出萌元素。
在发型上,为了突出井冈山的特色,“井小星”IP形象设计以井冈山市花、特色纪念碑等元素进行创作。设计首先从杜鹃花和五指峰元素入手,提炼出花与山峰的造型及色彩,将杜鹃花环绕排列在山峰下,呼应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杜鹃不仅是井冈山市的市花,还与井冈山的辉煌历史密不可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饶道良曾说:“在我们当地人的口口相传里,红色的井冈杜鹃,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1973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唱着:“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洒红旗哟旗更红……”[6]。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也称为“映山红”,如今已成为这座英雄山岭最著名的象征符号。由“中国最值钱的山峰”——五指峰为设计灵感的井冈山特色地标,不仅象征着高耸的山峰,又似熊熊燃烧的革命圣火。杜鹃花与纪念碑的融合体现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对新时代的接纳。
在服装设计上,“井小星”IP形象设计与井冈山时代背景相结合,以农村小女孩为设计主体,服装上搭配碎花上衣和粗麻裤的村姑经典着装,色彩搭配选择绿色系,与井冈山丰富的自然资源相融合。
在动作延展上,设计提取井冈山地方特色地标与红色文化,井冈山火炬广场“星火相传”雕塑与奔跑的动作相结合,传递着火种不息、星火燎原的使命信念;胜利号角的雕塑与吹号动作相结合,每当冲锋号响起,士兵们便奋勇向前,展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英勇的牺牲精神;井冈山是江西省的名山,井冈绿茶也是井冈山的特产,因此,设计采茶动作并融合井冈翠竹的故事,充分体现出憨厚质朴、吃苦耐劳、勤勉顽强、诚实肯干等中国农民的传统品格;“井小星”手中挥舞的红旗,搭配欢喜的表情设计,将这些图像转化为设计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展示井冈山地方特色地标与红色文化。此外,在道具搭配上也进行了细致考量,这能够充分展现井冈山特色,进一步彰显设计主题。
(二)“井小星”IP形象设计衍生
IP形象所体现的故事性及知识性特点,有助于讲好红色文化。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素材,革命事迹留下来的遗迹旧址也具有独特的魅力,IP形象设计要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基于“井小星”IP形象设计,作者挖掘了井冈山当地的红色地标和红色历史,扩展“井小星”IP形象的设计(如图2),充分展示了井冈山的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其中,第一幅图的背景是“井冈红旗”地标,踏入井冈山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便是壮伟的井冈红旗,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象征着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昭示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第二幅图主要表达的是井冈翠竹和井冈翠绿的结合,在《井冈翠竹》这首诗中,作者选择“翠竹”代表井冈山精神的诗意形象。“井冈翠竹”是英勇井冈山军民的表现,是功勋卓著老一辈革命家的象征;第三幅图以“胜利的号角”为背景,随着胜利号角的响起,中国革命逐渐走向胜利;第四幅图是“井小星”坐在书桌前,桌上点着油灯,上面还有个八角天窗,这是将故事一根灯芯与八角楼的灯光结合起来,代表着八角楼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第五幅图以火炬广场“星火相传”的雕塑为背景,表达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文创衍生产品的应用中,主要基于“井小星”IP形象设计与其衍生的扩展设计,用于衍生产品创作应用。大部分衍生产品以实用为主(如图3),如日历、饮料瓶包装、雨伞等等,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此外,也可将IP形象作为主讲人制作各类科普视频,使之更具亲和力。
四、“井小星”IP形象设计对井冈山的未来发展
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红色文创产品种类不断趋于完善。“井小星”IP形象的塑造,深刻探索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转化路径,不仅丰富了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还拓宽了井冈山这一红色地标的影响力与传播范畴,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一)突出产品价值,助力井冈山乡村振兴
“井小星”IP形象设计以创新再设计的方式,为当地红色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富饶的设计材料和创意灵感,丰富了产品的多样性,且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他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因此,研发样式新颖、种类丰富、外观有趣的红色文创产品,更容易刺激年轻群体的消费欲望[7]。通过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或将IP形象应用于各种宣传材料和媒介中,能够拓宽井冈山的宣传渠道,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和投资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促进乡村振兴。
(二)结合地域特色,弘扬井冈山红色文化
井冈山所独有的建筑遗产、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井小星”IP形象的创意塑造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与灵感源泉,极大地丰富了井冈山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多样性,有效提升了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该IP形象的展示,促进了游客对当地地域特色深度认知与辨识能力的提升,使游客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并铭记那些革命历程中的杰出人物与不朽的革命精神。通过游客间的口碑传播效应,进而促进了井冈山文化在更加广泛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力的提升。
(三)发挥教育功能,传承井冈山红色基因
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卡通IP情景设计再现真实的历史故事,就能较好地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达到育人目的[8]。“井小星”IP形象凝结井冈山故事情节与文物遗址,设计一系列衍生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传达革命精神等教育内容。受众在欣赏IP形象或使用衍生品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接触并理解井冈山红色文化信息,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通过设计具有正面价值的IP形象,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群体价值观的生成,使井冈山红色文化得以在受众心中生根发芽。
五、结语
IP形象设计为传播红色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利用井冈山的人物、故事、遗迹和精神文化资源,设计出一款具有井冈山鲜明特色的IP形象,旨在弘扬井冈山红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与传承以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时代变迁,文化形象的表达方式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与受众需求,进行更新与迭代。然而,当前的设计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尚存局限,具体表现为缺乏对红军战士、医疗工作者、工人阶级等多种职业角色的全面展现。鉴于社会身份与职业归属在构建受众认同中的重要性,未来设计中应充分考量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与需求,通过赋予IP角色以具体的社会身份与职业特征,增强其在特定消费群体中的共鸣与归属感。在加强挖掘红色文化的同时,需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同时,充分利用IP形象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构建红色文化与年轻一代之间的桥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井冈山红色IP形象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与文化观,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22(11):4-28.
[2]刘斌,邓姣姣.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8-34.
[3]刘佳昀.个体情感需求背景下定制玩具的IP形象设计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4]刘宇祥.习近平三上井冈论井冈山精神[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4):68-75.
[5]韦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红色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J].社会科学家,2023(2):38-44.
[6]朱磊.井冈山市·杜鹃花 岭上开遍映山红[N].人民日报,2023-05-26(6).
[7]李枝秀,渠悦.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品牌设计理念创新研究——以J省R市为例[J].企业经济,2021(11):136-141.
[8]陈宇婷,胡志才.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卡通IP形象设计研究与实践[J].萍乡学院学报,2021(2):112-118.
作者简介:
万丽,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艺术与理论研究。
李锋,博士,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