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传薪双甲子,长河振铎百廿载,2022年12月17日是西北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西北师范大学作为百廿老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尔不群的精神,从古都走来,在陇原勃发,学校的发展承载了众多历史的变幻和沉浮,承载了诸多师生的回忆和梦想。在百廿校庆之际,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纷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作各种文创产品为校庆献礼。
校庆宣传品的特征
盘点西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相关宣传品发现,其均结合校庆主题,立足档案资源,品种丰富、形式多样,受到全体师生、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的广泛好评。
紧扣主题,挖掘档案
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推出的校庆宣传品都紧扣百廿校庆的主题,主要通过挖掘馆藏档案资源以及工作中与校庆主题相适应的部分,进行文化创新和宣传设计。例如,西北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标识设计以“丝路传薪双甲子,长河振铎百廿载”为立意,采用图形、文字组合形式,以象征师大的木铎徽识和象征黄河及丝绸之路的红、黄、蓝三色飞天飘带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组成。红、黄、蓝三色飘带环绕木铎的整体构图是学校“风雨兼程双甲子,木铎金声传四方”的生动写照,反映了西北师大人的办学理想和奋斗目标,象征着全体西北师大人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立足新时代、引领新师范、勇担新使命,共谱建设一流大学新华章,在迈向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团结奋进的昂扬姿态。
“徽章套装”含徽章13枚,是由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西师艺术文创”项目团队查阅校史资料后整理、恢复了西北师范大学不同历史时期的校徽、纪念章,将13枚徽章汇集成一组纪念套装,形成了一套富有校史教育意义和极具收藏价值的校园文创产品,以此展现新时代西北师大人的光荣与梦想、传承与创新。这便是将档案资源、历史沉淀和学校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再表达、再创造的典型。同时,档案的价值也借助文创产品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形式多元,注重内涵
校庆宣传品在内容上重视对档案文化要素和文化符号的提取,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提供普适性服务。档案凝聚着学校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力量,各学院、各单位积极提炼档案蕴含的深厚文化基因,提供普适性服务,为广大师生及校友创造档案文化创意体验。另一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细分目标群体,针对特定群体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提升目标用户的好感度和接受度。
百廿校庆宣传品包括传统的邮册、书签、明信片、保温杯、环保包袋,基于独特设计的彩金书签、西师金属U盘、西师印象鼠标垫、西师国潮专属定制卡套、黎锦熙题字晴雨伞、西师卫衣T恤等,以及西师木质手机支架、校园纸胶带、西师专属彩色织带、西北师范大学校门雕塑等。形式逐渐多元化,不再停留在传统“纪念品”式的文创设计,在尝试不同形式的实现途径和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同时,更关注内涵的升级和创新。这样的趋势不仅符合学校的文化内涵,也符合档案本身的特点。
档案作为学校各学院、各单位和个人在教学、工作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为各单位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宣传品设计提供了空间,还为宣传品本身的文化内核构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我们并不是在孤立地做文创,而是坚持将文创产品结合学校历史和文化的传播活动中进行。”原创新创业学院老师如是说。
结合实用,文化传承
截至2024年5月,从NWNU西师艺术文创平台统观校庆宣传品,价格如下。
西师徽章系列:8元;NWNU徽章:12元;大学堂胸针:15元;西师明信片系列:2元;钥匙扣系列:12元—18元;包袋系列:2元—56元;冰箱贴系列:15元—32元;杯子系列:38元—98元;笔记本系列:4.8元—21.8元;西师笔记本套装:58元;百廿校庆徽章套装:28元;百廿校庆——西师纪念套装(礼盒装13枚):188元。
其中,《毕业生同学录(全套)》、“档案里的西北师大”校史口袋书、西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册、校庆标识信封等是作为校庆礼品赠予来校领导、师长、校友的礼品,并不公开发行,未明码标价。通过对以上列举的档案宣传品价格分析发现,这些宣传品除了西师纪念套装(13枚),其他价格都集中在百元以内,价格相对亲民,无论师生、校友或社会各界人士自行购买还是单位统一征订都不会造成经济负担。而且,宣传品兼顾实用性和文化性,既有帮助了解学校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的《西北师范大学史话》《毕业生同学录(全套)》、校史口袋书等,亦有日常生活中可以频繁使用的书签、包袋、保温杯、鼠标垫、晴雨伞等,成功推动学校档案文化融入生活场景。
推广方式,多管齐下
以前,校庆宣传品推广方式主要是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学校深度探索了校庆宣传品(文创产品)推广的市场化路径。除了在知行校区文渊公寓5号楼一楼开设校园文创中心,展示档案文创产品和档案图书资料;在云亭校区博物馆一楼大厅开设自助售货机,展示并出售档案文创产品外,还充分发挥互联网融合优势构建新媒体阵地,利用网站、头条、App等网络媒体,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搭建文创产品营销平台进行推介,扩大档案文创产品的受众。多管齐下,起到良好的学校文化宣传作用,彰显了学校文化内涵,让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在融入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活”起来。
校庆宣传品的作用
彰显文化定位,增强创新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作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引领者、西北师范教育的拓荒者、立德树人的光辉实践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肩负着重大的教育使命。开发校庆宣传品,挖掘档案资源的内涵,使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获得与公众持续接触的机会,又使学校各学院、各单位锻炼了自身文化创新和文化推介能力,拓宽了文化创意服务领域,不仅能发挥档案在文明交流互鉴、讲好学校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又集中展现了学校不断提升的文化服务水平。
增强档案意识,提升档案认可度
开发校庆宣传品是向公众强化档案文化宣传的机遇,不同于其他短期性活动的即时效果,校庆宣传品既随时可读、随时可用,又有长期保管收藏的价值,能够产生持续性效果。近年来,随着档案机构从封闭到开放,以及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利用档案的地方越来越多,如就职、出国、考研、考博、升职、退休、评职称等,人们的档案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档案事业重要性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
给文化产业注入档案新元素
西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宣传品(文创产品)无一不是从档案信息资源中挖掘适于文化开发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和加工,无不承载着独特的档案文化。文创产品目前是文化市场中较独特的产品类型,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档案新元素,发展潜力较大,可以作为文化创新的着力点。
校庆宣传品既是给学校120周年华诞的隆重献礼,亦是档案文创开发的有益尝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档案使档案“活”起来、如何更好地传播档案文化,成为档案人应该思考的课题。
关于档案文创开发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我国成立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化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档案文化建设的新趋势、新方向,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便是其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学者指出,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是档案馆依托馆藏资源,以创新管理方式、传承档案文化为目的,融合多元文化对档案进行重新认知、转化和再创造,开发档案历史文化价值8gGjPA41e3fxZdx5RmVnxcg2e+pEGsUWDT5mwRv8VUs=,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服务。借鉴此概念,笔者认为,档案馆和被授权档案服务的主体应主动激活档案蕴含的文化价值,采用创造性方式进行展现,服务不同用户的行为活动都可纳入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范畴。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发展得如火如荼。故宫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创意产品,从雍正“朕亦甚想你”的“卖萌”到崇祯、鳌拜的花式幽默,再到朝珠当耳机、顶戴花翎成为防晒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额超10亿元。截至2020年12月7日,故宫博物院已开发生产的文创产品达13098种,种类十分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甘肃省博物馆根据镇馆之宝铜奔马设计“绿马”文创,根据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设计软儿梨文创雪糕;敦煌博物馆设计反弹琵琶真丝小方巾、九色鹿文创个性徽章、敦煌壁画书签等。
我国档案馆也逐渐认识到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开发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但是,受限于多方因素,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开发还不够深入,停留在相对浅层的阶段。无论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数量、种类,还是其质量、特色,与国外档案机构、国内博物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部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仅停留在“礼品”阶段,未能成为“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另外,目前的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对象并不是“公众”,因此,未能在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和引导公众文化消费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博物馆文创珠玉在前,档案文创之路虽然刚刚起步,但前景必将一片光明。2023年8月19至22日,中国档案学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了首届档案文创作品展示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以“档案文创,精彩有我”为主题,于2023年5月启动,全国共有218支队伍、233个作品报名,经过专家评审,55支队伍73个作品进入终审展示环节,最终共48个作品获奖。本次活动是国内档案文创行业走出的第一步,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表明档案文创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面临各种艰难险阻。要深入挖掘档案藏品背后的故事,积极探索档案文创的发展方向,创作更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文创产品,推动档案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档案文创需注重以下几点。
政策支持,有章可循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因缺乏有效政策支撑,使得文创产品影响力和影响范围相对有限。加之,各级各类档案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按规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使档案部门缺乏开发档案文创产品的经济动力。有些档案馆通过项目形式申请财政经费,开发了一些编研成果、文创产品,但因无法销售,全部采用赠送形式,这无疑是一种资产的流失。
由此,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并通过选择部分单位开展试点,在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档案馆文创产品开发活动进行“正名”,并提供“保障”,让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红色档案,充分挖掘
红色档案资源承载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西北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有珍贵的文书和照片档案,可以作为文创产品的题材,让红色档案从史料中“走”出来、“活”起来,让档案育人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名人档案,影响巨大
名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非常巨大,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档案馆等专业档案馆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创价值。例如,西北师范大学校史馆的人物缩影展,有李蒸、黎锦熙、李建勋、胡国钰等二十余人,他们都是为中国中高等教育,尤其是中西部的中高等教育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专家和学者,有如此多重磅教育家的加持,影响巨大。
立足本地,体现特色
各级各类档案馆除了文书档案之外,特别适合于文创产品创作的实际上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实物档案。以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档案馆为例,其设有中药材标本档案展厅,精心筛选当地中药材标本,并对其特点和生长环境进行介绍,对于研究中药的历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文创价值。
档案机构,文创主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有些是有机密性的,故档案馆又具有机要性。长期以来的“局馆合一”行政体制也制约了“档案开放”的进程,这也是档案文创远落后于博物馆文创的主要原因。但长期深耕于档案行业的企业不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可以在推动档案文创产业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内外档案馆的实践表明,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开展不仅能提升档案机构的社会影响力,而且能有效发挥馆藏资源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总结推广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经验,积极发挥“领头羊”机构的示范效应,由点带面,推动更多档案机构主动寻求合作,加大文化创意服务开发力度,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升,档案文创会具有更强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档案事业持续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