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旅融合 公共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276)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现以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不同行业、年龄和职业的游客需求开展调查分析,旨在为公共图书馆深入开展文旅融合延伸服务提供对策思路,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事业的发展。

当前,在文化与旅游深入发展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正积极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可行性路径,众多学者将文旅融合服务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新的切入点进行研究。但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图书馆的旅游功能尚未被完全开发,未能满足游客文化旅游需求,使得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提供的服务和承担的责任较为模糊。因此,厘清游客文旅融合需求和公共图书馆文旅服务供给是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理论基础

游客感知理论

游客感知是一种以自身功利性体验为主的综合性感官体验。21世纪的感知理论应用非常广泛,游客不仅可以在旅途中与他人交流充实自我,还可以在整个旅途的消费体验中提升生活品质,从而享受旅途带来的欢愉。游客感知作为一种主观性体验,会受外部多元化环境和多样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同一景点形成多样化的评价。

笔者认为,游客感知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各类产品、信息和服务等要素的综合评价及其行为上的体现。本文从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信息、服务、需求等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的评价反馈。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需求是从基本到复杂,个体的基本需求从维持生存所需的生理需求开始,随后是确保个人安全无虞的安全需求,然后是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或关系的社交需要,进一步是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和尊重的尊重需求,最终是个体追求实现自身潜能和理想、追求生命意义和自我完成的自我实现需求。本文认为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有多层次的需求,如观光需求、文化旅游需求、信息服务需求、个性化需求等。

研究设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游客是旅游的主体,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服务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相关服务进行需求分析和改进,是助推公共图书馆落实文旅深度融合政策的关键。本次调查主要从游客基础信息、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感知度、游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等方面展开调研,通过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公共图书馆今后的文旅融合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全国各地的游客作为研究对象,共计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38份,有效率为84.5%。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为深入了解游客对公共图书馆的多样化需求,本研究随机选择游客作为调查对象,并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数据信度效度分析,旨在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数据支撑。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和3所示。

从表1的数据来看,游客文旅融合需求的研究信度系数值为0.664,超出0.6,判断此次研究可信度较高。进一步分析“项已删除的α系数”,发现身处任何一项题项后,信度系数并未出现显著提升,因此说明题项无需进行删除处理。

从表2数据来看,KMO值为0.660,超过0.6,表明数据具有中等效度。而且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超过了0.4,信息能够被有效提取。另外,8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旋转后累计方差解释率值达到了53.067%,超过了50%,意味着研究项目中的信息量可以被有效地提取和解释。最后,结合因子载荷系数,确认因子(维度)和研究项对应关系。上表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4,说明选项和因子有对应关系,数据能够具备进一步文本分析的功能。

从表3中,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后,KMO值为0.660,大于0.6,巴勒特球形检验中p值为0,小于0.01,说明问卷表调查的数据效度良好,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游客人口统计和地区特征分析

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见表4,本次抽样调查的性别构成为男性114人,占33.73%;女性224人,占66.27%。

年龄特征:游客中18—30岁所占比重最大,为55.62%;其次是31—40岁,占23.67%,两年龄段合计占79.29%。

学历特征:游客中中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游客占比95.56%,高学历消费群体对旅游环境质量和体验的要求相对较高。

消费特征:被调查者中,游客单次旅游费用在500—2000元的,占56.21%,属于中等消费水平,2000元以上占36.09%,可以看出,我国游客旅游时花费较高,向往并追求优质的旅游体验。

职业结构: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而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等所占比例较小。

旅游方式以个人游为主的占40.53%。“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双循环互促格局”的经济政策下,游客的旅游偏好也是以周边游(26.04%)和国内游(68.05%)为主。

表4 游客人口统计特征

游客来源地区见图1,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游客的文旅融合感知度

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游客对于“文旅融合”这一理念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有54.14%的游客认为“文旅融合”理念就是简单地将“文化”和“旅游”二者相结合(如表5所示),未能深入理解文旅融合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还有近一小半的游客(45.86%)对文旅融合概念完全不了解。这表示文旅融合理念的推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数据表明有49.7%的游客表示在旅游景区中见过图书馆,且有46.75%的游客表示需要图书馆存在于旅游景点,这表明公共图书馆在旅游景区中具有一定的可见度和存在感。

表5 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知晓和接受反馈信息汇总

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旅游动机及重视分析

如图2所示,文化旅游关注地域文化、民族遗产、地方民俗和历史发展,通过旅游感知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在游客选择公共图书馆旅游动机中占比最多,达80.47%;而观光旅游是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社会风情的一种旅游形式,占65.68%;这两类旅游动机都可以概括为游客对公共图书馆自然风光、社会风情、外观建筑的选择。

游客需求分析

1.游客旅游文化需求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最需要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旅游文化类型是以下三种。当地风土人情,占比84.02%;历史、名人故事,占比73.73%;节气民俗,占比57.4%。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着重考虑馆内旅游文化资源是否完善,游客是否方便获取;有必要根据旅游文献体系,聚焦当地文化、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如当地习俗、节日传统、文创特产等,不仅可以将个性化的地方文化相融合,还能够形成公共图书馆自身特色;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根据旅游文化需求整理当地文化资源,将公共图书馆旅游和文化景观特性整合到旅游线路,制订旅游规划,使其成为指定的旅游胜地。

2.游客旅游信息需求

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就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旅游信息需求包含特色旅游地宣传信息、多元化旅游咨询以及地方文献志资源。如图3所示,游客最需要公共图书馆提供以下三种旅游信息,特色旅游地的宣传信息,占比76.63%;各类型旅游信息,占比68.93%;地方文献资料,占比66.57%。公共图书馆可以为不同种类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信息,包括满足游客个别化、特色化的旅游信息需求;向游客提供当地观光手册、书籍以及公共图书馆设立的观光数据库和地方文献等;组织导游介绍当地旅游风景等。

3.游客旅游服务需求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环境下,游客愈发注重服务质量和游玩体验。游客对公共图书xy+6TmW8kUcE8sugVDqY0dXAqV1XJ/SU39WYck4cyLQ=馆文旅融合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拓展休闲空间,公共图书馆在不断开放文化空间,进行阅读推广、文化演艺、非遗展示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需重视对馆内休闲空间的规划和再造。例如,为游客提供休息室(63.31%)和咖啡馆(48.52%)歇脚,确保游客在参观公共图书馆期间拥有良好的旅游体验。二是建立文创用品商店,游客对公共图书馆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具有较高需求(53.55%),创意设计能够将旅游名胜和文化馆藏转化为游客欣赏并愿意购买的产品,丰富文创产品的供给和游客购物的需求。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提供日间托管服务的需求高达40.53%,日间托管服务是专为携带儿童的游客提供的一种亲子服务,可以更好地顾及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游客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层次分析

引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游客文旅融合需求进行梳理。通过信息需求、文化需求、个性需求构建游客感知的图书馆文旅融合需求模型,见图4。信息需求是需求模型的基础层面,聚焦游客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获取与旅游相关的信息;文化需求致力于丰富游客的精神世界,不仅关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和历史传承,更强调游客在旅游中文化、精神上的满足和升华;个性需求是马洛斯需求类型的最高层次,体现游客对于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追求,强调游客自我价值的实现。

多元化旅游信息资源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根据调查显示,公共图书馆在旅游信息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和文献资料,满足游客的信息需求。因此,为了持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应该不断推陈出新,优化其旅游服务内容和方式。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调查和搜集区域内特色旅游地相关信息,为游客提供专门的信息服务。另外,图书馆可以将与旅游地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如酒店住宿、游玩项目、旅游攻略及天气预报等,制成一份旅游宣传指南,为游客提供一站式、高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旅程,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文化旅游满足游客高层次精神需求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游客选择公共图书馆作为旅游目的地时,最为注重的是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和旅游职能,文化职能中以“文化底蕴”、旅游职能中以“特色景观”最为深得游客喜爱。公共图书馆往往会因其独特的外观、独一无二的设计,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奥地利阿德蒙特圣本笃修道院图书馆所展现的宫廷风,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巴洛克风格,均因其独特的景观成为当地的特色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在坚守其文化职能的同时,充分考虑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旅游动机,制订更符合游客期待的服务策略,实现多方位的平衡发展。

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

个性需求是实现游客文旅融合需求高满意度的“催化剂”,要发挥个性化服务的“催化”效应,优化“游客体验”,考虑不同群体之间的个性需求,如幼儿、老弱病残和专业性群体等,增设个性化服务内容,提高游客旅游服务体验的满意度。公共图书馆应适时开展满足游客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项目,如建立文创产品购物中心、咖啡馆,配置休闲设施,开展托管服务或亲子游玩服务等。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图书馆)

标签:  游客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