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无形资产。公共图书馆阅读品牌的建设对于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质量与效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现以重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品牌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为蓝本,结合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学的核心理论框架,深入剖析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发展模式及策略方法,聚焦于公共图书馆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增强阅读推广的效能,以期共同促进阅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研究概述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已将阅读推广作为品牌建设与服务的核心,王世伟教授在2018年的研究中,详尽地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品牌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强调了品牌对于引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掌握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进行了专项检索,通过设定关键词组合,检索到共计57篇与公共图书馆品牌紧密相关的文献。
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主要方向。一是从宏观视角出发,全面审视国内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现状,总结成功案例,提炼品牌建设策略,并探讨在文旅融合、融媒体环境及跨界合作等背景下的品牌发展路径;二是聚焦于特定区域或联盟的阅读推广品牌建设实践,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湖北省等地,通过区域性的深入分析,展现地方特色和合作成效;三是通过具体案例剖析,如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典型实例,运用图表等直观方式展现品牌内容、服务对象及社会影响力,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品牌建设策略;四是深度挖掘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阅读推广品牌案例,如“阅读·温暖”项目、佛山市图书馆的邻里图书馆项目等,详细剖析其起源、实施方法、运作模式及成效评价,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为其他图书馆的品牌创新与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实践活动,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引人注目的阅读品牌活动,彰显了多样化的馆际特色,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与价值,公共图书馆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阅读文化繁荣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共筑“书香中国”愿景
“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国家明确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社会。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承载着引领阅读风尚、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大力推进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阅读品牌,能够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参与阅读的热情,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书香社会贡献力量,共同推动“书香中国”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的建设,不仅是对阅读活动的简单推广,更是对文化事业的深度耕耘和广泛传播。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推广模式,丰富阅读内容,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阅读品牌,能够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通过推广阅读,能够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实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为全民阅读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助力,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重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实践
研究内容
现基于营销学与品牌学的相关理论框架,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聚焦于重庆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五个关键维度,即品牌创建、品牌定位、品牌标识、品牌开发和品牌传播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现以重庆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阅读推广品牌的建设历程与现状。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重庆图书馆第六次、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汇报材料中关于服务品牌的总结和归纳,获取丰富的一手资料。
网络调查法,2023年9月5日—2023年10月25日,通过访问重庆图书馆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推广平台,对研究样本的相关情况进行整理汇总,进而全面了解重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成效。
重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实践结果分析
1.品牌塑造:资源为本
重庆图书馆自新馆开馆以来,始终坚持以阅读推广活动为核心,不断推进品牌创新。重庆公共图书馆依托自身丰富的馆藏特色文献和服务群体,在坚守“重图讲座”与“重图展览”等经典品牌的同时,积极拓宽品牌边界,实现多元化与持续性的品牌发展。每年,重庆图书馆都致力于孵化并推出新品牌,迄今已成功培育21个深刻烙印着“图书馆特色”的阅读推广品牌,这些品牌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重庆图书馆的品牌矩阵。例如,“重庆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通过体验式教育,为青少年搭建起一座通往国际的桥梁,加深了他们对全球议题的关注和理解,促进了国际间的相互尊重;利用巴蜀译翁文献中多版本的《格林童话》,精心策划了“格林童话之夜”大型亲子互动阅读活动,提高了家庭阅读的趣味性和参与感;还针对低幼儿童群体,利用馆藏绘本资源,推出了“一刻钟故事会”,以简短而精彩的故事吸引并陪伴小读者们。品牌活动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还有效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彰显了图书馆在推广阅读方面的独特魅力。
2.品牌定位:根植公益
重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品牌定位上,坚持公益性和无差别服务的原则,通过多元且立体的表达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地域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精细化策划与设计,力求阅读活动能够全面覆盖社会各阶层。目前,重庆市现有的21个阅读推广品牌,覆盖了全市市民,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农民工、低幼儿童等群体,量身定制了阅读服务方案。同时,有六个品牌聚焦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划分了不同的内容,如“读者俱乐部”“快乐阅读体验课”“童心视界”及“一刻钟故事会”等。精准的品牌定位,有效发挥了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促进了社会阅读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此外,在品牌运营上,重庆图书馆还积极推动馆际协同,协同比例高达32%,通过跨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阅读推广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3.品牌标识:图文结合
重庆图书馆高度重视品牌标识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体现活动类型和品牌特色,展现其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品牌名称富有创意和联想性,如“格林童话之夜”和“蒲公英梦想书屋”等。同时,图文并茂的服务标识显著增强了品牌的视觉吸引力和辨识度,如“杂志有约”采用小篆体排列并与“重庆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徽章结合,既彰显了活动的国际视野与文化深度,又强化了重庆图书馆作为主办方的身份认同,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品牌的印象。“行走的图书”标识则以翻开的书本托起重庆地标建筑为创意,寓意着阅读的力量能够跨越地域限制,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重庆市图书馆已为2个品牌成功注册了商标,为品牌的规范化和合作推广奠定了基础。
4.品牌开发:协同合作
为了扩大阅读推广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重庆图书馆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一方面,依托基础服务,持续开展传统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合作、跨馆际协作以及社会力量引入,成功打造多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如“阅读之星”市民诵读大赛,成功吸引了数十万市民的广泛参与,成为一场全民阅读的盛宴。同样,“行走的图书”项目则将阅读推广与“4·23世界读书日”活动紧密结合,联合全市41家公共图书馆,在巴渝大地上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真正实现了图书的“行走”,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此外,“重庆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展示了图书馆在跨界合作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
5.品牌传播:构建多元媒体矩阵
在品牌传播方面,重庆图书馆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品牌推广媒体矩阵。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渠道传播,实现了与目标受众的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和认知度。
为了增加品牌的媒体“出镜率”,重庆图书馆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品牌推广。例如,“重图英语角”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主持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而“阅读之星”市民诵读大赛中,通过巧妙运用赛制推广、成果回顾、网络投票与点赞等互动机制,成功吸引了众多媒体平台的关注与深度报道,媒体报道数量累计超过110条。同时,利用直播技术,在多个平台对复赛、决赛、总决赛进行全程现场直播,线上参与人次突破200万,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此外,重庆图书馆还注重在闭赛期间保持品牌的活跃度,通过邀请参赛选手分享日常荐书视频等方式,唱响“阅读的旋律”,激发了公众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加深了读者对活动品牌的记忆印记,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建议与启示
深化品牌内涵,依托馆藏创建特色品牌
品牌设计需紧密围绕“阅读读物推荐”“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权利保障”及“阅读兴趣培养”等文化内涵,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活动形式,如场景布置、角色扮演、阅读分享等,为传统文献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依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阅读推广品牌,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贴近民生的推广策略,提升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优化品牌管理,整合阅读推广资源
图书馆应组建跨职能的品牌管理小组,统筹全馆资源,精准把握读者需求,实施差异化品牌管理策略。明确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定位,科学规划品牌活动周期和服务人群,通过主品牌引领与分品牌协同的模式,提升品牌活动的整体效果。例如,利用多平台矩阵化,在重要活动期间实现品牌间的协同联动,增强品牌活跃度。
坚持多元协同,整合区域资源与创新服务
跨界合作是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寻求与博物馆、非遗研究机构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挖掘并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携手构建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同时,利用区域协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品牌共创,形成品牌聚合效应。此外,图书馆还应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拓展服务品牌的深度与广度,如通过参与国家重大文化项目,提升品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展现图书馆的文化担当与社会价值。
扩大品牌效应,跨媒体整合品牌传播路径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互动式的品牌传播方式,以新媒体为核心构建传播矩阵。通过设立专业的新媒体运营服务团队,掌握前沿的推广渠道和技术,如微视频剪辑、话题互动、活动打卡等,以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同时,结合线下互动体验,如设立“朗读亭”、有声阅读微空间等,使品牌活动在日常也能以“迷你”形式存在,从而延长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性和深度。另外,为了塑造品牌个性,公共图书馆可以将品牌虚拟化,创建卡通或数字IP形象。例如,重庆图书馆的“青小模”,以生动有趣的形象进行品牌宣传,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此外,开发品牌周边产品,延伸品牌价值链,将文化元素与市场融合,为品牌注入新鲜活力,使其承载文化内涵,还具备市场吸引力和多维度的表现力,从而树立起一个立体且层次分明的品牌形象。借助跨媒体整合传播,持续扩大品牌效应,提升公共图书馆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
(作者单位:郓城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