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乡土之美:助力乡村振兴的旅游新模式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495)

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将建设农业强国作为战略发展目标,并明确了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要求农村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实施后,不仅加快了“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还促进了乡村的发展。现对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有效举措,从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近些年,乡村旅游行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进程也起到推动作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为其提供保障性措施,扩大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文化旅游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收入渠道,保证乡村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旅游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特别是乡村文化旅游,不仅为建设文明乡村作出了贡献,还带领很多贫困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乡村文化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渠道,除了农业收入,农民向游客售卖原生态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使农民经济收入获得提升。同时,游客宣传能够增加农产品的影响力,可在短时间内将农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传统农产品销售途径单一、销售时间长的问题。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

乡村文化旅游要以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基础,在全面改善农村环境,真正展示乡村文化底蕴的同时,借助文化旅游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从而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环境,保证乡村的持续吸引力。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乡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建设和美乡村的目标。优质的环境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农村环境专项整治,改善乡村风貌,为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增加农村劳动力

乡村文化旅游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经济收入渠道,可吸引更多农村青年回乡创业,解决农村劳动力缺失的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进程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文化旅游要为游客提供住宿,如农家乐、乡村民宿等,这给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可增加农村妇女的收入。乡村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实现农民本地就业,保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不断增加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问题逐渐加重,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缺失,对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生了严重影响。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还可以解决我国乡村存在的民生问题。

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发展农村文明

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求能够展示特色乡村文化、乡村风景以及乡村产品,充分利用好乡村现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证乡村文化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和优秀风俗习惯的传承和弘扬。随着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压力不断增加,乡村旅游能够使其放松心情。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保留淳朴的民风,这样才能够让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乡村民俗文化能够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如农耕文化、庙会活动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将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借助乡村文化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

推进高新科技下乡

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虽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想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较长时间。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也会受到较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乡村文化旅游不仅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够推动乡村向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这需要借助全新的科学技术。同时,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可扩大乡村文化旅游宣传范围,进一步提高乡村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尤其是数字技术的介入,以数字创意将地方特色与现代时尚文化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乡村体验,为乡村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对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项目种类少

现阶段,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多以参观乡村风光、采摘特色农作物等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乡村生活也产生了越来越高的期待,现有旅游项目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有着较强的向往,愿意体验多种生活方式,长期以单一的旅游项目为主,会导致乡村文化旅游缺少竞争力,不利于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种类应更具多样性,这样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长期保持单调的旅游项目,也会让农村居民产生厌倦感,从而对工作失去热情和积极性。乡村文化旅游应注重丰富旅游项目,为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设备设施不完善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乡村基础设备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给游客带来了较多不便,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感较差,不愿意再次到乡村旅游,这也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第二,部分乡村住宿条件较差,乡村民宿、农家乐是乡村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部分游客会出现不适应乡村住宿条件的情况,但多数的乡村由于酒店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游客的住宿需要;第三,乡村停车区域数量较少,很多游客会选择自驾的方式到乡村进行旅游,由于车位较少,经常出现私家车乱停乱放的情况,严重破坏了乡村自然景观,还会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不利于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第四,乡村现有交通工具不足,长时间徒步观光的游客会产生严重的疲惫感,缺少观光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环境保障措施不力

乡村文化旅游虽然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但会对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造成乡村空气质量下降,私家车、工程项目等也会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弃垃圾,如矿泉水瓶、零食包装袋等,加上乡村垃圾桶、垃圾处理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乡村很多区域都堆积了大量垃圾,不仅影响乡村整体美观性,还会对乡村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逐渐加大了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也会对乡村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营销方式有待改善

乡村文化旅游建设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但部分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会出现不当的营销行为,破坏游客对乡村的印象,不利于乡村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虽然对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乡村文化旅游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都想参与乡村文化旅游建设,但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出现剥夺农民经济效益的情况,可能导致农民和开发商之间出现利益纠纷。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大农民之间的经济差异,部分农民未能参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收入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导致农民经济效益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加。

发展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将“保护资源为主、开发资源为辅”作为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则,这也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保证旅游产品具有乡村文化特色,将传统乡村民风民俗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尽量保持乡村的自然属性,避免因开展乡村文化旅游而破坏乡村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等。乡村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要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出现攀比跟风的情况,要构建具有地区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在保证旅游业不会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构建绿色宜居的乡村文化旅游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乡村旅游。

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

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是否具有乡村文化内涵,是评价乡村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挖掘乡村文化元素,塑造良好的价值取向,使乡村旅游项目具有地域特色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从而为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在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时,要注重展示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资源,保留最原始的乡村生活方式和自然风景,构建绿色的生态氛围,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和设计要将消费者实际需求作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深入分析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周边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旅游周边产品的销量。乡村想要吸引更多游客,提高乡村文化旅游经济效益,需保证乡村文化产品具有乡村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购买乡村文化产品。同时,要增加旅游项目数量,并增加特色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也可以根据游客需求,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项目,从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注重完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游客真正喜欢上乡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过程中,不能只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要结合乡村所在区域特点打造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决策职能,借助地区特色资源和优势,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乡村文化旅游规划更具规范性,从而保证乡村文化旅游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同时,要认识到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提供支持。政府应制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借助优秀人才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对在外务工回村人员进行培训,发挥其引领作用,带领更多农民参与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事业,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改善乡村环境,实现生态宜居

乡村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具有较为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导致很多游客不愿意到乡村旅游,阻碍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改善乡村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如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增加公共厕所等,构建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游客打造更加舒适的旅游空间。良好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也是吸引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重要手段。因此,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解决乡村现存的污染问题,并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实现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带动乡村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提升农民素质,实现乡村文明建设

乡村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并加大对特色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将其作为旅游特色吸引更多游客。除了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还要充分展示乡村文化内涵,借助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真正发挥文化教育作用,为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作出贡献。同时,将提升农民素质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培养新型农民,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旅游建设奠定基础。乡村应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汇演、民间图书展览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以体验为导向发展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现代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将田园综合体作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以提高乡村文化旅游经济效益。注重挖掘乡村景区背后的文化故事,策划以乡村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寻踪之旅,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结合乡村特色文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从而借助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和美乡村,促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逐渐缩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距离。

(作者单位:中共宿州市埇桥区委党校)

标签:  乡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