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建设群众文化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使全社会认识到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有关的辅导培训工作,可以充实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让基层民众在闲暇之余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学到更多文化知识,增强幸福感。此外,在新时代进行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有关的工作,应该凸显特色,强化服务,发挥教育作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新时代背景下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内涵及重要性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主要构成内容,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文化作为特殊的精神象征,是民族精神的反映。新时期,应当将构建文化强国纳入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国家对建设精神文明给予极大的关注,群众文化作为滋养社会文明的主要手段,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工作重点是通过文化工具提升民众的文化及道德素养。此外,文化馆作为文化基地,向周围的群众辐射文化影响并提供服务,从而使文化馆成为人们活动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实际工作中,文化馆以公益机构的名义,从公众中收集各类型的文化作品,并以公益性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协助当地的非遗传承者及艺术家进行文化推广,从而在增强大众审美意识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此外,文化馆还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及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既为特殊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场地,还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其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主要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逐渐适应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和辅导工作,有助于强化我国文化服务单位的公益属性,促进打造都市文化品牌。开展群众文化有关的辅导培训,可以体现我们国家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这是文化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对建设当地基层文化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文化馆组织的群体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可以让更多群众参加文化活动,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以此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状况
文化辅导培训的品质需要改进
新时代下,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和培训的水平一直是各文化馆关心的重点问题。然而,就当前的教学现状而言,仍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相应的辅导培训体系。在现有的文化辅导培训课程中,相关的辅导人员没有细化辅导内容,使课程变得枯燥,这给辅导培训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在进行文化辅导训练时,辅导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都不高,这导致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质量有限,无法有效地发挥培训作用。三是文化馆的管理者及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辅导培训的必要性,也未深入人民群众,真正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这就导致文化辅导培训的目的和内容都不够明确。
缺乏对文化辅导培训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基层文化馆的部分员工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文化活动上,忽略了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文化馆自成立以来,持续对文化活动进行创新,对文化内容进行建设和宣传。然而,文化馆对工作的主次缺乏认知,没有意识到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是文化馆工作的主体内容。文化馆在进行文化工作时,如果缺乏与民众的沟通,会导致其对民众的文化倾向及文化水平缺乏认识,进而无法有效开展文化活动。因此,文化馆在进行相关的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了解二者间的关联,充分发挥其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
基础设备相对滞后,机制不健全
文化馆作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区域。调研发现,大部分文化馆存在设施老化、场地有限的情况,难以适应辅导培训工作所需。文化馆的空间狭窄、座位数量不够、缺乏休闲场所等问题,都会影响群众参加辅导培训活动的体验。另外,一些文化馆存在设施相对滞后、信息化建设速度较慢、辅导训练的覆盖面较小等问题。此外,多数文化馆的群众文化辅导培训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建立相关制度,随机性比较大。因此,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更别说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
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构建不足
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大批专业人员及队伍的参与。但是,目前辅导培训工作仍然面临专业人才匮乏、人才队伍建设缓慢等难题,这制约了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有关工作的开展。基层文化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无法单独招募人才,但通过当地机构招募的员工,其素质无法满足辅导及培训的要求。基层文化馆在员工职称评选、考核评估方面,均有相应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与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从而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着重关注创作、轻视辅导培训
大部分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时,将工作重心放在文化创作上,对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做法固然具有更好的文化构建意义,但由于文化馆的主要工作是群众文化建设,这就导致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基层文化馆应该将辅导培训与文化创作相结合,合理分配时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文化辅导培训的革新,从而加快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进程。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具体对策
改进辅导培训工作
面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多样化态势,基层文化馆应该充分发挥人才、场地资源等优势,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创新实践方式,为群众文化活动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公益性的辅导培训。各级基层文化馆都可定期举办公益性的文化辅导培训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辽宁省辽阳市文化馆举办了16期公益培训课程,有700多名群众参加相应的辅导和培训。这些公益课程种类丰富,涵盖声乐、美术等学科,给群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二是组织“云”辅导及训练。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线辅导和培训是群众文化辅导和训练的重要方向。基层文化馆可借助“云”平台,创新传统的辅导培训方式,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得到高质量的辅导和培训。例如,辽阳市文化馆的教师建设美术、音乐、亲子等文化类“云”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均包含12课时以上的内容,其中很多教师在全国颇具知名度。通过“云”平台构建内容多样、覆盖面广的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
三是举办名师讲堂。基层文化馆将线上互动和线下名师课堂有机融合,以创新的方式让广大群众在和名师的交谈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例如,辽阳市文化中心邀请王继华教授为大家介绍书法,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现场授课+线上交流”的方法,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并深刻剖析书法中的艺术意蕴,还向“粉丝”赠送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加强构建群众文化服务机制
首先,为切实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效果,需对这一工作进行精准定位。具体而言,可主动到实地进行调研,认真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总结辅导和训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开展相应的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和针对性。例如,在乡村旅游地区开展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时,鉴于旅游业是当地关键行业,辅导培训工作可以围绕旅游项目展开,可以向当地人介绍有关旅游业的基本文化知识。在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时,要适当灵活、因人而异。此外,还要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将群众日常生活和文化辅导工作相结合,保证娱乐活动和教学方法都适应当地生活的节奏与特色,从而发扬和推广优秀的文化,展现乡村的新气象。
其次,要充分激发群众参加辅导培训的热情。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要服务对象,文化馆要将群众作为辅导和培训的主体,把“中国梦”等当作重点,与线下乡村文化构建等综合性文化服务相融合,实现各类文体活动的有机融合,以此展现区域的发展优势及特色,对基层群众进行文化辅导和培训,让其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最后,文化馆必须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挖掘基层有能力的人才,为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奠定人才基础,有效提高群众参与文化辅导培训的积极性。
加强辅导培训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深入了解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并根据其实际特征,科学设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辅导培训管理体制,保证辅导培训活动处于监管范围内,从而促进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其次,要继续进行思想解放,勇于开拓,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机制,科学引导和培养群众文化,完善人才考核、培养及评定职称的体系,调动人才的工作热情。再次,加强人力队伍建设,文化馆应主动与上级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合作,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与应用体系,合理规划辅导培训工作,加大辅导和培训力度,为辅导培训活动的可持续、长期开展提供相应保障,确保常态化和制度化。最后,为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提供一定保障,要想顺利开展培训辅导,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有关单位要按照文化馆的方案,提供相应的资金支坚实的物质和资金保障,从而确保其有效开展。
注重培养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有关的人才
大力培养从事群众性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优秀人才。核心成员要有很强的职业素质,且在训练和辅导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够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为此,基层各级文化中心应提高培养骨干人才的水平,使其在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挖掘地域文化的底蕴,为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例如,辽阳市的文化中心采取“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培养方法,以理论授课为主,聘请专家针对基层文化辅导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实践与见习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这种双推进的模式,使骨干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其更好地参与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调动广大群众的热情,为辅导培训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基层文化馆大力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活动,既能充分利用群众自身的优势,除培养优秀人才外,还能在群众中发掘相应的人才,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建设群众团队为核心。例如,以广场舞为代表的文化活动,参与人员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辽阳市文化中心就以此为切入点,挑选优秀的广场舞队伍,再结合队伍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辅导培训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应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群众舞蹈团体得到锻炼,其职业水准随之提高,而他们也能够在其他团体中起到引导作用,从而使广场舞的专业程度得到大幅提升。
与传统节日相融合实施文化推广
当前,在国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不是很多,这就要求组织活动的人员在现有资源与条件下,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推广工作。例如,在传统节日,可以采取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内容,让民众对节日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从而使文化内容起到相应的推广作用。此外,可以根据当地的传统文化精华,调整、革新相应的节日表达方法,吸引广大群众主动参加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共同维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及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活动组织者还可以深入基层,认同群众创编的作品和节目,与人民群众形成和谐的联系,从而使他们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让活动开展的成效得到改善。
总之,在新的发展建设时期,要重视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提升全民素质,助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在文化馆的实践中,必须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作为首要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筑牢坚实的精神文明基石,以确保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加强文化馆与民众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积极促进国家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