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峰
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成了初学草书者登入草书门径的必备工具,这也成为代中国字学研究上的伟大创造,是草书发史上的新高峰,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一位著名的碑学大家,他以非凡的书法才情创造性地以碑入草,熔章草、今草于一炉,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魏碑行草书,亦即“于体”。于右任的草书的意义在于,他第一个将魏碑和草书打通成一片,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为后人开拓一条新途径,使后来习碑者避免了许多盲目的探索。于右任还是民国时期最伟大的倡导文化事业实践、爱护文化事业领袖,其推广的《标准草书》“易识、易写、准、美丽”,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影响深远。
于右任在取得魏碑行楷书的巨大成就后,1932年创立了“标准草书社”。从草书社成立于右任就致力于搜集整理历代草书资料,大力征集散失在民间的家墨迹以及散失到各地的简犊碑铭。几经努力,终究收集到了大量有关草书的资料。同时,于右任对汉字框架结构、前人草书及碑帖习练和思考。最终整理出一套有规律可寻,利国利民的《标准草书》。其主要特点有三:一、从二王至清的草书名作中的经典字迹规整,建立了“标准”的尺度;二、使草书易识易懂,使草书走向人民群众;三、归纳总结草书规律,建立了草书代表性符号。
从审美的眼光看,它的可贵之处在于通汇章草和今草的界限。之前,怀素、智永、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