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眠溪
唐代张怀瓘有一篇重要的书法论文《书断》,后来宋代朱长文又接着写了《续书断》。在《续书断》的结尾有一个《系说》:“自圣天、景祐以来,天下之士,悉于书学者,稍复兴起,如周子发、石曼卿、苏子美、蔡君谟之俦。人亡迹存,皆著在篇中矣。今列于廊庙,布于台阁,复有数公,有若韩魏公骨力壮伟,文潞公风格英爽,介甫相国笔老不俗,王大参资质沉厚,邵兴宗思致快锐,宋次道、陆子履碑刻遒丽,滕元发、王乐道尺牍流便,王才叔以婉美秒,苏子瞻以淳古重,及蔡仲远、沈睿达之徒,皆彬彬可观。予固未量其所至,安敢品之,然金闺玉堂之士,布衣韦带之流,岂乏能者哉!”《书断》收录的主要是唐代以前的书家,所以《续书断》的品评以唐代书家为主,但是对于宋代书家也并非一点没有涉及。朱长文在正式的品第中收录到了少量的宋初书家,周越、石延年、苏舜钦、蔡襄就属于这种情况。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同时代的书家多有建树,不乏“能者”,韩琦、文彦博、王安石、王珪、邵亢、宋敏求、陆经、滕元发、王陶、王广渊、苏轼、蔡延庆、沈辽等人就属于这种情况。由此可见,这个系说实际上是朱长文为同时代的书家准备的。
根据 《续书断》序,这篇文章写作于熙宁七年(1074)前后, 这一年朱长文(1039—1098)35岁左右,应该说是很年轻了。在朱长文所列举的书家当中,除了韩琦、文彦博、邵亢的年龄略长以外,大部分人物与朱长文年龄相差在20岁以内,苏轼(1037—1101)甚至与朱长文同龄,应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当代人物。这些书家的大多数后来都成为宋代书法史的重要人物,苏轼更成为四家之一。这就说明写作《续书断》的时候朱长文虽然年轻,但是他的眼光却独到而犀利。如果今天再续《书断》并加系说,冷柏青一定出现在我所开列的当代书家名单当中。每个时代都自有其书法风尚,这一点对当时的参与者来说也许并不自觉。正如清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