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和王少梅大学时相识,因为在学习上相互竞争,也就彼此熟悉,在即将毕业之际确定恋爱关系。在摄影创作上,他们各自享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作品保持独立性。她喜欢用专题述事的方式呈现作品,拍摄时比较注重人物情绪的表达,专题作品完整性很好;他喜欢人文题材,注重画面的结构与色彩,喜欢用看得见的影像表达看不见的思想。
M=《现代艺术》 L=李刚 W=王少梅
M:在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中,对方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L:有上进心,诚实,善良,漂亮。
W: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他帅气,不多言,思想与同龄人比起来成熟。后来发现他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长辈很孝顺,很会调解年轻人和长辈之间的矛盾。
M:在相伴相守的这些时光里,对方最让您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L:我重病手术,她始终坚守那份情和爱,并一起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我们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老战士,身体不好,她一直细心照顾父母,从来没有和父母拌过嘴,让父母享有幸褔的晚年。
W:孩子半岁的时候在姥姥家,有一次因为带孩子的问题我与母亲大吵一架后赌气离开,并且让他把孩子接回家,发誓不再回母亲家,但是他知道原因后晓之以理,最后完美地化解了矛盾。
M: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请问谁给对方的影响更大呢?抑或是相互影响和成就!
L:在摄影创作中,应该说互相都有影响,彼此鼓励、坚持。共同爱好是一路坚持的重要因素。
M:二人如何评价对方的创作和作品?
L:她喜欢用专题述事的方式呈现作品,拍摄时比较注重人物情绪的表达,专题作品完整性很好。
W:他喜欢人文题材,注重画面的结构与色彩,喜欢用看得见的影像表达看不见的思想。
M:在文艺创作中,二人有过合作吗?如果有,在合作的过程中,觉得和自己单独创作、或与其他艺术家合作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如果没有,二人今后有共同创作的计划吗?
L:有合作。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不能出远门,成都各个景区门庭罗雀,我们便萌发按类型学的方式和成都的各景区拍摄合影的念头。拍摄出来的作品一是可以宣传自己的家乡,二是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配合,互相讨论,解决拍摄技术上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艺术创作上的一次切磋。目前,我们也正在共同创作几个专题拍摄。
M:婚姻是一纸使人在情爱中进行权利交锋的契约,既浪漫又残忍。历代艺术家也在用作品不断展现婚姻中最隐秘的角落。作为艺术家,在进入婚姻殿堂后,如何平衡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婚姻生活?
L:培养共同的爱好,建立共同的追求目标,一起创作,是减少生活中矛盾的最好办法,一切的不愉快都会因外出创作的愉悦而消失。
M:在现实生活中,你们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能否用一句话形容一下你们现在的状态?
L:各自享有相对独立空间和时间,摄影创作保持独立性。
M:你们认为爱情在婚姻中最美好的样子是怎样的?
L:至今,我们的婚姻已走过36个年头,彼此都明事理,相互体贴、宽容、尊重且孝敬父母。我们认为爱情在婚姻中最美好的样子,就是只想陪你到老。
李 刚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摄影之都十佳摄影人。多幅作品发表于中国摄影杂志增刊、《中国摄影报》。作品《轮渡》入选北京摄影函授学院2019“共饮长江水”全国摄影展并入选2019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长江·长城”摄影展。
王少梅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摄影之都十佳摄影人、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多幅作品发表于中国摄影杂志增刊。组照《织火草布的傈僳妇女》入围“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并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