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简介
魏传灵
作词
中国现代音乐协会会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音协会员。现任巴中市巴州区文联副主席、巴州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巴州文化》主编。创作的作品曾多次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赛事,并多次荣获奖项。
陈 平
作曲
国家二级作曲,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中国原创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曲协会员,巴中市曲协副秘书长。创作的曲艺曲目《大棚蔬菜唱车灯》参加全国优秀少儿曲艺展演四川赛区荣获二等奖。
邓 军
表演
现任巴中市巴州区文化馆副书记。参与演出的四川扬琴《守望》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曲艺类评选第一名,参与演出的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在第二届“巴州文艺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曲艺类“特殊贡献奖”等。
谭 婷
表演
巴中市戏曲家协会会员,巴中市巴州区曲协副主席。2017年主唱的琵琶弹唱《布衣博士晏阳初》参加全国曲艺新人展演,参与演出的四川扬琴《守望》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参与演唱的四川扬琴《蜀道》获第二届四川省艺术节“群星奖”一等奖。
创作谈 魏传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如火如荼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巴中的文艺工作者曾多次深入基层,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助力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由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内心受到了触动。于是,巴州区文化馆集众人之智,将发生在大家帮扶路上的真实故事,艺术地创编成了四川扬琴作品《幸福花开又一年》。
曲艺作品的创作,不但需要鲜明的主题和固有的地方特色,更需要为演唱内容构置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情节。《幸福花开又一年》以“龙咬尾”的构词方式开篇念白,“千里江水波连波,波光里飞出响亮的歌,歌声中走来渔家女,女织渔网忙穿梭,梭来梭往飞如箭,箭头划出好生活。”由此交代了剧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渔郎、渔女),以及渔郎江中飞舟、渔女岸边织网的劳动生活场景,为作品的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接着笔锋一转,渔郎触景生情对渔女唱出过去因家庭贫穷,男大未婚至今光棍的苦恼,渔女应歌时唱出了为追求脱贫致富,导致女大未嫁而成剩女的难堪。他们同命相连,互诉衷肠。在一来一往的演唱中,渔女道出了自己选择意中人的标准,那就是已经脱贫致富,有追求幸福生活勇气的人。渔郎听后,高兴地诉说自己因养殖生态渔,早已脱贫,而且登上了致富人家之榜首的经历。通过他们的对唱表白,表达了彼此决心脱贫致富,追回缺失迟到的情爱之心。最后他们心心相印,喜结连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品借用男女双方的对唱,设置了一波三折、幽默含蓄、引人发笑的情节,推动了剧本的发展,逻辑清晰,情节井然。
剧本的唱词利用民间俗语,强化了“赋、比、兴”的艺术效果,突出了特色,引人发笑;比、兴自然,耐人寻味。同时,节目选择了利用四川扬琴的曲牌来表达和演绎作品,深情优美,词曲结合别致,旋律变化对比鲜明,有力地演绎了广大人民群众决战脱贫攻坚,步入幸福小康生活的喜悦心情。从侧面表达了党中央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英明决策,歌赞了中国共产党关切民生、服务人民的伟大情怀。
四川扬琴《幸福花开又一年》自问世以来,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多次展演。无论作品创作、演唱表现、现场伴奏、舞台效果等,屡得专家肯定,深受观众好评,彰显了四川曲艺这一传统艺术的巨大魅力,凸显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