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然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known 发布于 2025-07-21 阅读(480)

摘 要 为比较分析2022—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变化情况,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结合2022—2023年广西天然草原调查等相关数据资料,对广西各地354个样地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测度和评价广西各地级市天然草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数。结果表明,广西天然草地生态指数整体有所增长,但从各市天然草地生态指数结果来看,2023年广西有6个地区天然草地生态指数出现负增长;2022年和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评价为Ⅲ级,处于中等水平,即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天然草地生态环境仍受一定干扰和破坏,天然草地生态安全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关键词 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资源保护;广西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28

草地(草原)资源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及固碳释氧等重要功能[1-2]。笔者以广西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各地草地资源与草地生态安全现状,以期为广西草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以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为主,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及台地4种类型,其中山地面积占62.05%,丘陵面积占14.49%,平原、台地面积各占14.33%、9.13%。截至2021年,广西草地面积28.24万hm2,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0.38万hm2,占1.34%,主要分布于桂林市、南宁市、河池市等地;人工牧草地面积0.05万hm2,占0.18%;其他草地面积27.81万hm2,占98.48%。广西草地鲜草年总产量219.31万t,平均鲜草产量为7 765.93 kg·hm-2;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为82.82%,以热性灌草丛类为主,植物分属195个科1 352种[3]。研究区域覆盖广西14个地级市,共354个草原样地,国家固定样地317个,广西其他样地37个;238个样地的植被结构为灌草型,116个样地的植被结构为草本型。

1.2 研究方法

基于2022—2023年广西天然草原调查数据资料,以及《广西统计年鉴2023》、2023年广西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加之对广西14个地级市354个样地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构建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测度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分析2022—2023年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变化情况。

1.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广西天然草地资源现状,构建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分别从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系统3个维度测度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并基于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4]。

1.2.2 权重的确定

由于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的含义存在差异,为确保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对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中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采用Mathlab软件对m个样本中的n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的测算。其中,熵值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ej为第j项指标值的熵值;P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第j项指标值的比重。

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2)

式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广西天然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见表1。

1.2.3 综合评分法

基于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系统各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出某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计算公式为

(3)

式中:P为某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y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1.2.4 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评价标准参考相关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等级划分表,结合广西各市的天然草地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情况,将广西天然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划分为5个等级[5]。1)Ⅰ级(优质):0.445≤P,即境内天然草地环境好,未受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完整,生态修复能力好。2)Ⅱ级(良好):0.320≤P<0.445,即境内天然草地生态环境良好,受较少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相较稳定,生态修复能力较强。3)Ⅲ级(一般):0.196≤P<0.320,即境内天然草地生态环境一般,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出现天然草地生态环境问题。4)Ⅳ级(较差):0.071≤P<0.196,即境内天然草地生态环境较差,受到较大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较差,出现天然草地生态环境问题较多,生态修复能力较差。5)Ⅴ级(恶化):P<0.071,即境内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受到极大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不稳定、不完整,天然草地生态环境问题发生较多,生态修复难度大。

1.3 数据处理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2022—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调查表,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8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Statistics 28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熵值和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2022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由表2可知,基于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2022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测度,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在0.117~0.322,其中以来宾市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最高(0.322),其次为南宁市(0.316)和贵港市(0.306),贺州市最低(0.117)。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为0.204,其中5个地级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高于平均水平。根据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Ⅱ级的占7.14%(1个),为来宾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级的占28.57%(4个),分别为南宁市、贵港市、防城港市、河池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Ⅳ级的占64.29%(9个),包括柳州市、百色市、崇左市、北海市、梧州市、桂林市、钦州市、玉林市及贺州市。综合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2022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评价为Ⅲ级,即境内天然草地生态环境一般,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出现天然草地生态环境问题。

2.2 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由表3可知,基于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利用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2023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测度,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在0.089~0.383,其中以桂林市的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最高(0.383),其次为南宁市(0.379)和防城港市(0.277),梧州市最低(0.089)。广西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为0.214,其中有7个(占50.0%)地级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高于平均水平。根据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Ⅱ级的占14.28%(2个),分别为桂林市和南宁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级的占42.86%(6个),分别为防城港市、河池市、来宾市、玉林市、崇左市及柳州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Ⅳ级的占42.86%(6个),分别为北海市、钦州市、百色市、贵港市、贺州市及梧州市。综合各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评价为Ⅲ级,即境内天然草地生态环境一般,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出现天然草地生态环境问题。

2.3 综合评价

综合2022年和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的测度和评价结果来看,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上有所增长,其中以桂林市的增长最快,其次为玉林市、崇左市、南宁市。此外,从广西各市2022年和2023年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增长情况来看,6个地区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出现负增长,分别为北海市、贺州市、百色市、来宾市、梧州市及贵港市,其中以贵港市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下降速度最快,来宾市次之。由此可见,随着广西各地对天然草地生态的建设,部分地级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城乡生产与经济活动的影响,部分地级市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2022—2023年,广西天然草地综合生态安全等级处于中等水平,天然草地生态安全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3 结论与讨论

我国南方地区地域辽阔,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在草地生态建设和发展草地农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因此对广西天然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在促进我国南方地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构建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测度广西各地级市天然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综合评价广西各地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广西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一般,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为良好的地区数量较少,且存在各地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较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中北部,而南部和东部地区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等级整体较低。从各地级市天然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来看,尽管广西部分地级市的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有明显增长的趋势,然而受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天然草地生长受限。此外,部分地区存在过度利用草地的情况,如全年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被破坏,部分地区天然草地生态安全指数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因此,对于天然草地的利用应进行合理规划,落实生态红线管理机制,切实增强天然草地生态的自我

修复能力。

参考文献:

[1] 佚名.草原具有钱库重要功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阐释草原“四库”功能[N].中国绿色时报,2022-06-09(1).

[2] 佚名.美丽草原 人类的财富[J].绿色中国,2022(6):3.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林业生态资源状况报告[EB/OL].(2022-06-07)[2024-08-03].http://lyj.gxzf.gov.cn/bsfw/sjfb/qtsj/ t11988696.shtml.

[4] 丁金梅.宁夏中南部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2.

[5] 刘依川.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李贤辉(1985—),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规划设计、评估等。

*为通信作者,E-mail:408349347@qq.com。

标签:  草地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