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393)

摘 要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森林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松树全株枯死,给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损失。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广西贺州市呈现蔓延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发生特点的研究,制订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遏制疫情蔓延、保障贺州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给贺州市松材线虫病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贺州市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在当地的传播规律、危害症状等,并提出了林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综合防治;广西贺州市

中图分类号:S763.1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60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介于北纬23°39′~25°09′、

东经111°05′~112°03′,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总面积11 753 km2,约占广西总面积的5%。贺州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业资源丰富,截至2023年7月,有林地面积约163 333.33 hm2,其中马尾松、湿地松林约占80%。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贺州市林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多个县区暴发流行,已成为制约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松材线虫病具有蔓延快、危害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贺州市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科学分析贺州市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研究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遏制林业生产力衰退、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意义重大。

1 贺州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在广西最早于2002年在贺州市八步区发现,经过多年治理,一度得到控制。但自2017年开始,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再次暴发,且疫情逐年加重。截至2022年,贺州市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等3个县区已累计发生松材线虫病2 941.58 hm2。其中,八步区是重灾区,松材线虫病累计发生面积达1 202.566 hm2。松材线虫病主要集中分布于贺州市中北部马尾松林区,若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疫情极可能进一步扩散蔓延,对贺州市绿色生态安全和林业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2 贺州市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

2.1 传播途径

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的传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1)媒介昆虫传播。松材线虫病以松墨天牛为主要媒介昆虫,它将携带松材线虫前往健康松树,在取食或产卵过程中将松材线虫传入树体内,导致树体感染松材线虫病[1-3]。2)人为活动传播。未经完全除害处理的疫木及其制品流动,以及使用带有疫木的包装物流通,都可能导致松材线虫病扩散。特别是一些民间加工场所和木材企业违规使用疫木,加重了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的传播风险。

2.2 危害症状

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的危害症状表现较为典型。松树受害初期,叶色轻微发黄,树皮下有少量流胶;随着病情发展,树冠颜色逐渐变深,由黄绿色转为橙红色,针叶枯焦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出现“淡黄—橙红—暗褐”的颜色变化,树皮开裂,大量树脂流出。另外,在受害树木常可发现媒介昆虫如松墨天牛的取食和产卵孔洞,以及幼虫蛀食的木屑等迹象。一旦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在30 d内就会完全枯死,病情发展十分迅速[4]。

2.3 侵染循环规律

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遵循一定的生物学规律。携带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主要是松墨天牛)在健康松树上取食或产卵时,将松材线虫传入树体,松材线虫在树体内繁衍生长,导致松树阻塞型枯萎。一旦发生大规模枯死,这些病死木又为新一代媒介昆虫提供了孕育场所。媒介昆虫成虫羽化后继续将携带的松材线虫传播至新的健康林木,如此循环往复,疫情不断扩大蔓延。松材线虫病侵染规律凸显了切断媒介昆虫传播和及时清除病死木两个关键环节的重要性。只有同步落实这两项防控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阻断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的循环传播。

2.4 发病环境

贺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贺州市年平均气温20.7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利于松材线虫和媒介昆虫的生存繁衍。同时,贺州市丘陵地形复杂,林地面积广阔,马尾松林分布集中,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抗逆性较差,容易遭受松材线虫病的侵袭。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加速蔓延。

3 贺州市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

3.1 林业防治

3.1.1 林分结构优化

优化林分结构是贺州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举措。1)调整树种结构,逐步将过于单一的马尾松纯林转型为混交林,提高林分多样性。可采取撂荒更新或间伐补植的方式,按照10%~20%的比例适当补植阔叶树种,如桤木、楠木等,形成针阔混交林[5]。2)优化林龄结构,加大抚育力度,使不同龄级林木均衡分布,避免老龄林分集中。3)针对贺州市常年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适当疏伐部分过密林分,降低林内湿度,同时加强地面疏林整地,消除林下杂草及病株残体,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3.1.2 抗性育种

当前,贺州市主要栽培的松树品种普遍缺乏抗性,易感松材线虫病。针对这一现状,可由地方林业科研机构牵头,组建育种攻关团队,从野生松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抗病性的优良个体,通过将传统育种方法和新型育种方法相结合,对这些优良个体进行驯化选育,获得组合良好的抗病亲本。将优良抗病亲本引入陆生苗木种源园,经过3~5代高接纯化,最终获得抗病实生种子。同时,可探索运用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与野生松树种群的基因交流,对优良亲本加以分子改良,育成抗病松树品种,提高松树抗病性。

3.1.3 苗木检疫

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带病苗木、木材及其制品在不同地区传播扩散。因此,严格执行苗木检疫制度对于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至关重要。贺州市应切实加强对种苗流入流出的检疫监管,制定并执行苗木检疫操作规程,确保苗木质量安全。1)加强对种苗生产基地的监管。建立健全种苗检疫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种苗检疫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种苗生产基地进行定期检疫检测,一旦发现松材线虫病,立即采取封锁、销毁等措施,坚决扑杀病株,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2)严格苗木调运检疫。对调入贺州市的苗木严格检疫,不得携带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对发现的疫木坚决予以销毁。对辖区内育苗场、营养园等,定期开展巡回检疫,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处理。对疫区和非疫区实行分区管理,疫区苗木不得调入非疫区,防止造成新的疫情扩散。3)规范林木运输管理。对疫区林木运输实施严格管控,所有调出木材加工制品必须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加大对木材道路运输的检查力度,对违规运输行为依法严惩。同时,切实做好木材内部运输管理,对林区内部各类林木采运活动进行全程监管,坚决杜绝疫木流失流通。建立健全苗木检疫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切实把好种苗流通关口,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通道,将是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贺州市应对松材线虫病的有力补充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措施。1)诱杀媒介昆虫。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松墨天牛,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3—5月和8—10月这两个松墨天牛活跃期,可采取大规模诱捕措施。例如,在林区布设配置性外激素和食物诱引剂的多孔管状诱捕器,利用松墨天牛的嗅觉趋性对成虫进行诱捕;在疫区林区适当加装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诱虫灯,利用松墨天牛的趋光性诱杀成虫。2)疫木热处理。对已确认的疫木及周边200 m范围内的所有松树进行全株伐倒,并就地焚烧或高温热处理。就地焚烧疫木时需要保证火力充足,使木材内部温度在850 ℃以上,持续22 h以上;对于不易就地焚烧的疫木,可采用移动式热风炉进行高温热处理,温度控制在

80 ℃以上,时间不少于4 h。对疫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格外注意林区防火和生态环境保护[6]。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贺州市松材线虫病防控中重要的环境友好型措施。1)可大力推广利用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等天敌生物对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进行生物防治。花绒寄甲属于寄生性天敌,专门寄生于松墨天牛3龄幼虫体内,可有效减少松墨天牛数量[7]。每667 m2松林释放100~150只花绒寄甲,可使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减少30%~50%,从源头上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链条。同时,可引进管氏肿腿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实现多种天敌生物协同防治。2)病原微生物制剂也是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白僵菌、绿僵菌等对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均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在林区进行飞防或地面喷雾施药,推荐使用

5亿孢子·mL-1浓缩白僵菌菌液,每667 m2均匀喷施

2~3 kg,可有效降低松墨天牛的种群密度,进而阻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安全环保,对林木及其他生物种群无不利影响,可充分利用林区自身天敌资源,发挥长期防控作用,是贺州市防控松材线虫病不可或缺的生态途径。

3.4 化学防治

由于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化学防治主要针对防治松墨天牛的成虫和幼虫。1)成虫防治。松墨天牛成虫防治时期为每年4—6月,即松墨天牛羽化高峰期,此时可对林区开展2~3次航空或地面喷雾作业,推荐使用1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300倍液进行喷施。选择无风晴好的天气条件实施喷药作业,可以提高药剂的杀虫效果。2)幼虫防治。松墨天牛幼虫防治时期为每年9—10月,此时松墨天牛处于幼虫期,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机,可采取树干注射药剂或树周喷施药剂两种方式。树干注射药剂时,在树干距地面1.5 m处钻孔,每株注入5%溴氰菊酯乳油800倍液100~150 mL;树周喷施药剂时,在树干周围50 cm范围内均匀喷施10%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施药前需要经当地林业植保部门审批,施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环境安全,同时做好农药残留检测。为避免松墨天牛产生耐药性,需要定期更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松材线虫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将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手段相结合,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实现最佳防治效果。

4 结语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林业病害,一旦暴发将给林木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贺州市松材线虫病的流行态势,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遏制疫情扩散。贺州市应该从林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防控体系。同时,注重防治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确保防控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林区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构建完善的松材线虫病监测体系是贺州市开展松材线虫病精准高效防控的基础。建立健全松材线虫病常态化监测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生态护林员队伍,制订科学的巡护路线和工作流程,实现全覆盖监测,及时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动态,从而及时进行处置,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只有统筹兼顾,层层把控,才能最大限度遏制松材线虫病在贺州市的蔓延,保护林木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灿妮.平南县松材线虫病防治现状及防控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4(6):118-120.

[2] 宋浩,刘皋,邹士凤,等.六安市松材线虫病影响因子分析及防治措施[J].皖西学院学报,2024,40(2):8-13.

[3] 李志鹏,王伟韬,李德斌,等.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与潜在媒介昆虫[J].辽宁林业科技,2024(2):44-47.

[4] 赵娟霞.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要求[J].河北农机,2024(3):130-132.

[5] 刘珊珊.松材线虫病的疫木除治及综合防治方法[J].新疆林业,2023(5):44-45.

[6] 王钱晴,赵丽媛,张建,等.物理方法在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24,37(1):65-70.

[7] 董宝旭.松材线虫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23,46(16):73-75.

[8] 秦建军.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2022(1):101-103.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贺州市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