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暴马丁香属落叶乔木,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及药用价值,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城乡园林绿化中。暴马丁香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对保障暴马丁香的成活率和绿化观赏效果至关重要。为提高辽宁省暴马丁香的种植成活率,并达到理想的绿化观赏效果,着重介绍暴马丁香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技术,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地准备、造林时间与方法选择、抚育管理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暴马丁香造林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 暴马丁香;种植技术;管理要点;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685.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71
辽宁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8 ℃,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南北温差5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48 mm,
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辽宁省成土母质主要为富钙的石灰岩、钙质砂页岩和黄土母质,因此土壤呈以褐土为主的枝状分布。除较高山地上部有棕壤性土分布之外,一般的低山丘陵上部分布的是褐土性土,下部为褐土、石灰性褐土;缓坡坡脚分布着潮褐土;河谷平原分布着潮土。辽宁省的气候、土壤条件等适合暴马丁香的生长,当地暴马丁香种植面积达46.67 hm2。
暴马丁香俗称暴马子、荷花丁香,是集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植物,具有喜光、耐阴、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征,在城乡中可起到非常理想的绿化效果,因而越来越多的地区、园林开始广泛种植。暴马丁香对种植管理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提高暴马丁香人工种植成活率,务必做好种植技术应用管理工作。
1 育苗技术
1.1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是暴马丁香繁育时常用的一项技术,其要点具体如下。
1.1.1 种子采集
播种育苗前,技术人员要做好暴马丁香种子采集工作,优先选择树冠圆满、树干高大的母树进行采种。要合理控制采种时间,若采种时间过晚,极易产生虫害;若采种时间过早,果实不成熟,因此要确保果实成熟后再采种,正常情况下辽宁省最佳的采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成熟的果实果皮颜色为棕褐色,此时即可采集种子。采集种子时需要先剪下果穗,然后将其在通风、向阳的位置均匀晾晒,定期翻动,加速果实自然开裂,让种子尽快脱落。然后去除果皮和果梗,采用风选法剔除杂质,留下纯净种子备用,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要求。若要长期贮藏种子,需要将其放置于3~5 ℃的环境下,防止发霉[1]。
1.1.2 层积催芽
播种育苗前,技术人员应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先用40~45 ℃的温水浸泡种子24 h,然后用凉水浸泡48 h,接着用0.5%的高锰酸钾浸泡30 min,杀灭种子表皮可能携带的致病菌,最后对种子进行沙藏处理,温度在18 ℃左右,沙藏21~28 d,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1.1.3 苗圃地整备
为保证暴马丁香育苗的成功率,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苗圃地的选择工作,优先选择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pH值低于8.5的地块种植,土壤类型最好为砂壤土或壤土,有条件的可在温室大棚内育苗,禁止在低洼易涝地、重度盐碱地、瘠薄地种植暴马丁香。选好苗圃地后,及时整地做床,将土壤深翻25~30 cm,破除土壤板结,同时施加充足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然后将土壤耙细搂平做床备用[2]。
1.1.4 播种育苗
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种植情况灵活控制暴马丁香播种时间,若在温室大棚内育苗,任何时期均可播种;若在大田内育苗,辽宁省一般在每年的4—5月进行播种。播种时,采用撒播法或者条播法,每公顷地播种量为85 kg左右,播幅为6 cm,行距为12 cm,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5 cm,而后适当镇压,表面洒水保湿,加快种子发芽生长。
1.1.5 苗期管理
播种后,技术人员要提高苗期管理意识,重点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正常情况下,播种后没有出苗前,每天应洒水5次,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苗高2.5 cm时,每天应洒水2次,洒水时要洒小水,禁止大水漫灌。苗高达到10 cm且长出6片真叶时,可采用沟灌法浇水,但要控制好浇水量,不可太多。要控制好温度,尤其是在温室大棚内育苗时,一旦温度超过30 ℃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幼苗生长。还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改善土壤松散度,避免杂草和幼苗争夺水肥,但要注意松土除草时不可损伤苗木根系。苗木成活后,技术人员要做好间苗定株工作,每公顷保留80万株苗木即可[3]。此外,移植前应追施一次送嫁肥,以氮肥为主,每公顷追施氮肥100 kg即可。
1.1.6 苗木移栽管理
当暴马丁香苗木高度达到50 cm时,即可进行移栽造林作业。移栽起苗前3 d浇透苗床水,方便起苗,减少对根系造成的损伤。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避免根系水分大量流失影响移栽成活率。要备足移栽苗,一般每公顷需要准备幼苗40 000~50 000株。移栽后要做好管理工作,及时浇足定根水,间隔7 d再浇灌一次,共需要浇灌4~5次,方可满足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每年的5—8月,技术人员应松土除草3次,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苗木移栽后当年6—7月,应追施一次氮肥,每公顷撒施氮肥200 kg,有条件的可叶面喷施4%液态氮肥。移栽次年,在早春季节每公顷追施复合肥300 kg。
1.1.7 壮苗选择
暴马丁香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至春季萌芽前,为苗木最佳出圃时间。出圃苗木要求达到壮苗标准,否则禁止出圃。例如,使用1年苗木造林时,优先选用地径大于等于0.4 cm、苗高大于等于40 cm的Ⅰ级苗木,而且要保证根系完整发达;使用3年苗木造林时,优先选择苗高大于等于100 cm、土球直径大于等于30 cm的Ⅰ级苗木,禁止使用未达标的苗木[4]。
1.2 扦插育苗
暴马丁香繁育过程中,扦插育苗法的应用亦较为常见,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2.1 苗圃地选择
扦插育苗前,做好暴马丁香苗圃地选择工作非常重要。较为适宜的土壤为砂壤土或者壤土,土壤要疏松透气,土层深厚,pH值不可高于8.5。选定苗圃地后要深翻晾晒土壤,深度为30 cm,增加土壤松散度。苗圃地翻耕后要耙细搂平备用。
1.2.2 插条制备
技术人员应在暴马丁香萌芽前采集插穗,辽宁省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至翌年3月,优先选择1~3年的木质化枝条,将采集的枝条剪成插穗,长度为16 cm,每个插穗要求有2~3对芽。插条修剪后每50根扎成一捆,然后挖坑贮藏,贮藏时要求一层插穗一层湿沙,以保持湿润性,并设置相应的透气孔,避免插穗发霉、失水,影响扦插成活率。
1.2.3 扦插育苗
在辽宁省开展暴马丁香扦插育苗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0 ℃时。扦插育苗前
7 d取出插穗,将插穗基部的2/3浸入水中,每天换水一次,使插穗吸收足够的水分。扦插前,使用GGR6溶液浸泡插条基部4 h,可起到提高发芽率和造林成活率的效果。扦插育苗时,技术人员要控制好株距和行距,株距以10 cm为宜,行距以20 cm为宜。扦插作业完成后要及时覆膜保温,营造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插条生根生长。
1.2.4 插后管理
插条扦插后,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重点管理水分,制订科学的管水计划,每隔14 d浇一次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不低于30%。若遭遇持续降水天气,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影响插条扎根、呼吸与生长。每个插条应选留一个健壮嫩梢进行培育。同时,要根据苗情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使土壤更加松散透气,促进插条生长,但要注意松土除草时不可损伤幼苗,避免影响其成活率。此外,要做好扦插苗移栽、移栽后管理及扦插苗出圃等各环节的工作,确保培育出健壮的苗木,进而达到理想的园林绿化或造林效果。
2 造林管理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暴马丁香造林时,技术人员要合理选择造林地,以坡度小于45°的向阳坡造林为宜。同时,要求造林地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层深度要达到30 cm。禁止在重度盐碱地、瘠薄地和易积水的地块种植暴马丁香。
2.2 造林地整备
技术人员应认真做好造林地整备工作,清除林间的杂草、枯枝落叶等。要合理控制整地时间,以造林前1年的夏季、秋季整地为宜。栽植前应挖掘定植穴,分开堆放心土和表土,方便后期回填使用。挖穴时应控制好规格,穴面宽度为60 cm、长度为70 cm、深度为30 cm,穴内土壤要松软适宜,利于暴马丁香扎根生长。
2.3 造林时间与方法选择
造林时间对暴马丁香的种植成活率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暴马丁香造林时务必要控制好造林时间。辽宁省在进行暴马丁香造林时,以春季土壤解冻后为较适宜的时间,亦可在秋季土壤封冻前造林。造林前,技术人员应将暴马丁香苗木的根系浸泡24 h,使其吸收充足的水分,提高苗木成活率。有条件的可使用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根系。针对过长的根系,应将其剪掉,减少对水分的消耗。若发现根系有腐烂现象,亦要剪掉,防止发生腐烂病。每个定植穴填入腐熟有机肥2 kg,然后覆适量土壤,再垂直放入苗木,确保苗木竖直,根系舒展,一边回填土壤一边轻轻上提苗木,让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栽植后要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提高苗木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造林时要控制好暴马丁香栽植密度,正常情况下以每公顷栽植2 600~3 000株为宜,密度过大会影响采光及通风,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密度过小则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2.4 抚育管理
暴马丁香定植后,技术人员应提高抚育管理意识,定植当年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破除土壤板结,同时避免杂草吸引害虫引发病虫害,减少杂草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松土时要控制好频率,一般定植当年需要中耕除草3次,深度以6 cm为宜,过深容易对根系造成损伤。定植造林后第2年开始逐渐减少中耕除草频次,满足暴马丁香造林生长需求。此外,要做好修枝、除蘖、整形等各项工作,促进暴马丁香生长,达到理想的绿化造林效果。尤其是在发现有病枝、死枝的情况下,要及时剔除,防止疫病传播扩散。若遭遇持续干旱天气,要及时人工增雨,满足暴马丁香对水分的需求。相反,若遇持续降水天气,要做好清沟排水等各项工作,避免积水对苗木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病虫害防治
3.1 褐斑病
褐斑病是暴马丁香栽植造林时常见的一类真菌性病害,该病会对暴马丁香的叶片造成严重危害。发病初期,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传播至上部叶片,受害叶片上出现一些紫褐色的小病斑,多呈圆形,有的呈椭圆形,直径在5~10 mm,后期病斑融合成一片,导致叶片逐渐干枯脱落,影响暴马丁香正常开花。暴马丁香褐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温高湿、多雨炎热的夏季是该病的盛发期,滥用氮肥、通风透光差的造林地发病严重。
为预防褐斑病的发生,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科学选择品种,确保所选品种具备较高的抗病性。2)合理控制暴马丁香的造林密度,要求密度不可太大,避免影响林地的通风性和透光性。3)发生病害后,建议交替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5]。4)在秋冬季节做好枯枝落叶的清理工作,减少林地内的传染源。5)春季暴马丁香萌芽前,建议喷施1∶1∶12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可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
3.2 煤污病
煤污病在暴马丁香栽植造林时亦较为常见,俗称“煤烟病”,该病在辽宁省每年的7—8月盛发,会对暴马丁香的生长发育产生极大影响,而且成片的污黑霉层降低了园林观赏及造林绿化效果。
为预防煤污病的发生,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尽可能减小暴马丁香造林密度,并在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重点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营造高温高湿环境。2)进入休眠期后,可喷施3~5°Bé石硫合剂进行预防。3)密切留意暴马丁香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植株患病,建议交替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3 0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3.3 红蜘蛛
红蜘蛛在暴马丁香种植时较常见,辽宁省每年的5—8月是红蜘蛛的为害盛期,尤其是在通风不良、潮湿闷热的环境下极易滋生红蜘蛛,进而对暴马丁香的生长、观赏和绿化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预防红蜘蛛,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越冬前,在树干上绑缚草把引诱雌螨,然后集中烧毁处理,减少造林地内的虫源基数,降低对暴马丁香的危害。2)重视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如通过释放捕食螨,以有效控制红蜘蛛等虫害的发生。3)在红蜘蛛数量多且危害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交替喷施20%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 结语
暴马丁香是辽宁省重要的绿化观赏树种之一,为提高暴马丁香人工种植的成活率,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暴马丁香种植工作,规范应用种植技术,掌握技术要点,加强定植后的管理工作,明确管理注意事项,确保暴马丁香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其绿化、观赏、生态、药用价值,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建民,邓运川.辽宁北票暴马丁香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22(9):58-59.
[2] 张汝涛.暴马丁香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6):120.
[3] 刘新秀.暴马丁香栽培技术[J].新疆林业,2020(6):12-14.
[4] 费伟林.暴马丁香苗木移栽技术[J].农家参谋,2020(4):127.
[5] 刘志义.北方地区暴马丁香仿野生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95-196.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