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探讨佛山非遗剪纸工艺与包袋融创设计效果,利用感性工学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量化消费者对佛山非遗剪纸工艺运用在现代包袋上的感性评价,通过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铜凿剪纸这四种非遗剪纸工艺手提包共计8款作为刺激图样本进行分析,采用语意差异法选取8组感性评价词汇,并选择以18~50岁的女性消费者为调研的主要对象,运用Likert方法制作问卷进行调研。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喜爱度分析、因子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计算分析因子的喜爱度排序。结果表明:消费者对8款手提包的感性评价主要受视觉因子、气质因子的影响,其中铜凿剪纸工艺的手提包喜爱度最高,且不同的剪纸工艺能够影响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该研究能为佛山非遗剪纸工艺与服饰品的有机结合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非遗剪纸传统文化。
关键词:佛山剪纸;剪纸工艺;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感性评价
佛山非遗剪纸文化的历史有800多年,盛行于明清,在其发展变化下,如今的佛山非遗剪纸不仅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并且在剪纸图案、制作技艺、材料选择等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佛山非遗剪纸明显有别于北方剪纸,北方剪纸都以纯色剪纸为主,多数采用剪的技法;而佛山剪纸是南方剪纸的代表之一,其有着不同于其他派系剪纸的独特之处。首先,佛山剪纸工艺主要有四类,分别是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铜凿剪纸,其中以凿与刻为主要技法手段,同时,又根据剪纸材料的选取不同和所用工具不同,又可以分类为纯色料、纸衬料、纸写料的纸料;银写料、铜衬料、铜写料、铜凿料的金属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等九个小类,其种类繁多,不局限于纯色剪纸,因此,佛山剪纸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佛山非遗剪纸题材内容多为喜庆、吉祥,造型精致,色彩绚丽,材质种类繁多,制作的刻凿工艺独特,具有鲜明的岭南风情特点[1]。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都投身于剪纸的服饰以及文创创新设计中,将剪纸元素运用于服饰上,积极探索剪纸元素与服饰创新设计的可能性,探索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路。但目前关于佛山特色非遗剪纸工艺应用于服饰设计的研究却鲜有涉及。
感性工学是将感性和工学有机结合的一种以人为本的工程技术,主要利用工程学的手段量化人们模糊不清和难以捕捉的潜在感性心理意象,将相关感性需求转换成产品设计要素,进而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且为消费者所期待的产品[2]。
从感性评价的角度,学者们对不同服装款式,如Z世代国潮连衣裙[3]、女性轻西装款式[4]、运动内衣背部款式等感性工学研究,此外,学者对于明清龙凤图案[5]等传统历史纹样变化和剪纸文化内涵认知偏差进行研究,但目前针对南方剪纸中具有特色代表的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的感性评价研究比较缺乏。
因此,本文将以佛山非遗剪纸工艺为基础,将不同的四种剪纸工艺应用于款式相同的手提包上,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消费者对不同剪纸工艺带来的感性评价,研究分析总结出佛山不同剪纸工艺对消费者的潜在感性心理影响程度,为佛山剪纸工艺与服饰的融创设计等产品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推动佛山非遗剪纸技艺与现代设计有效结合,传承和发扬佛山非遗剪纸文化中的精华及内涵。
一、佛山剪纸的四种工艺介绍
通过查阅佛山非遗剪纸文化的书籍、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并访问佛山非遗剪纸传承人等,了解并收集了关于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的四种工艺内容,记录了每一种工艺的细致做法。
佛山剪纸的技艺不受限于“剪”的技巧,其拥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刻、凿、印、写、衬”等制作技巧,从而发展出四种不同的剪纸类型,可分为:
(一)纯色剪纸。纯色剪纸的选材是以红色或其他颜色为主的宣纸,同时其是最常见的,也是所有其他种类剪纸的基础。
(二)衬色剪纸。衬色剪纸主要先剪刻出大致的图案,接着在其背面衬色其他各种颜色的衬纸,如果用纯色纸刻线再衬其他色纸的,叫做纸衬;用铜箔刻线条再其他衬色纸的,叫做铜衬。
(三)写色剪纸。写色剪纸是以刻与绘画结合的剪纸,主要是先在宣纸上刻完图案,接着涂上颜色完成制作。
(四)铜凿剪纸。铜凿剪纸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剪纸,它以铜箔代纸,以凿代刻,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巧妙技法完成。在实地考察时发现手艺人选用的材料是薄如蝉翼的铜箔,以多种规格的特质“珠刀”为工具,通过千锤万凿呈现一条条金线,环环相连,耀耀生辉[6]。铜凿剪纸使用的原料是以佛山土产的铜箔,采用铜料的剪纸是佛山剪纸的特色。
虽然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独具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难题。第一,佛山非遗剪纸虽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在市场的知名度和认知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其独特的铜凿剪纸工艺其大众认知度也不高,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第二,虽然佛山非遗剪纸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制作工艺,但在与其他衍生产品的有机结合的融创创新设计方面存在不足,缺少相关理论数据的参考。因此,了解消费者对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的感性心理是有必要的,洞察消费者对于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的感性评价,分析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从而为佛山剪纸工艺结合服饰品的融合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佛山非遗剪纸工艺并推动了优秀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
二、制定调研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基于感性工学的原理和方法,调研分析出消费者对佛山非遗剪纸工艺手提包的感觉。首先,将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铜凿剪纸的四种剪纸工艺和手提包进行有机结合;并确定以同一款手提包为载体,运用建模和修图软件制作8款不同剪纸工艺的手提包作为刺激图样本;筛选适合于形容手提包的感性评价词汇,构建评价系统的语意空间;使用SPSS27.0版本软件对调研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喜爱度分析、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对调研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效度校验;最后,通过研究分析获得到影响佛山非遗剪纸工艺包袋设计的感性因子及感性因子重要程度等。
(二)样本刺激图和形容词对的确定
1.制作刺激图样本
通过相关佛山非遗剪纸文化书籍、文献、网络和实地考察,设计了每两款代表一种剪纸工艺的手提包,并保持手提包的款式一致,用Rhino7和Adobe Photoshop CC 2023软件绘制了8款手提包(如图1),1#、2#为纯色剪纸工艺的手提包,3#、4#为衬色剪纸工艺的手提包,5#、6#为写色剪纸工艺的手提包,7#、8#为铜凿剪纸工艺的手提包。其中,剪纸工艺的技法运用于手提包采用了分解四种剪纸工艺的手法,利用分步结合还原其真实的视觉效果,纯色剪纸采用基础的前后贴图视觉表达,衬色剪纸采用镂空的展示方式,写色采用镂空与染色相结合的方式展现,铜凿剪纸采用缝纫图案结合珠刀凿点的突出纹理还原铜凿效果的方式展现。
2.确定形容词对
形容词对的确定是通过收集市面上传统时尚电商平台、小红书等购物平台中手提包中消费者的评价词汇,接着查阅相关佛山非遗剪纸文化书籍、文献等,最后将收集到的25对相关形容词,邀请了饶宝莲剪纸艺术馆、佛山民间工艺研究社等剪纸传承人和2名专家、4名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评定和筛选;最后选择了8对形容词对,分别是不喜欢的—喜欢的、繁复的—简约的、素雅的—华丽的、俗气的—清新的、单调的—有趣的、休闲的—正式的、呆板的—灵动的、青春的—成熟的。
3.调研问卷的设计与收集
问卷以感性工学中的语意差异法进行设计,语意差异主要通过感性形容词量化消费者的心理感觉,区分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概念的意义。问卷使用Likert 5 级评分,收集用户对刺激图样本的评分,列为-2、-1、0、1、2共5级,例如,“呆板的—灵动的”这组,消费者选择2时,代表他们认为图示的手提包十分灵动,选择1代表他们认为图示中的手提包比较灵动,选择0则代表他们没有明显的偏向,反之,-1则代表比较呆板,-2代表十分呆板。
在问卷星平台制作问卷,并通过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对符合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发放,受访者对8款刺激图片的8对感性形容词打分。线上和线下一共发出了106份问卷,回收到了100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4.3%。在所调研的对象中,考虑到服饰品消费主要群体等原因,问卷以女性为主,主要人群为18~5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具有设计或服装相关专业背景的对象有64人,占比64%,其中含本科及以上学历共82人,占比82%。
三、结果分析
对问卷的数据分析使用了SPSS27.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8,关于喜爱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关于形容词对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9,均大于0.800,证明了该问卷信度良好,适合用于感性评价分析研究。
(一)均值分析与喜爱度分析
1.均值分析
通过使用SPSS27.0软件进行统计后均值计算,得到了表1中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的手提包感性评价的意象平均值,通过分析表1可知,消费者在浏览佛山不同的剪纸工艺手提包时,出于个体的不同情感影响,所产生的主要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2.喜爱度分析
通过表1的“不喜欢的-喜欢的”形容词对,可分析出8款手提包的喜爱程度,若数值接近2,则表明消费的情感倾向为喜欢,若越接近-2则代表消费者的情感倾向为不喜欢。
通过图表1,将1#-2#、3#-4#、5#-6#、7#-8#进行均值计算得出,纯色剪纸工艺的喜爱度为0.45,衬色剪纸工艺的喜爱度为0.16,写色剪纸工艺的喜爱度为0.34,铜凿剪纸工艺的喜爱度为1.03,分析得出佛山的四种剪纸工艺手提包整体都受消费者喜爱,其中07#和08#为铜凿剪纸工艺的手提包喜爱度均值最高,表明消费者很喜欢该极具特色的铜凿剪纸工艺结合的手提包。
其次为纯色剪纸工艺的手提包较受欢迎,其原因可能为纯色剪纸是传统剪纸的代表、知名度较高、受众面较广等原因,最后是写色剪纸工艺和衬色剪纸,两者的均值相近,喜爱度都较为一般。
(二)因子分析
为了确保形容词的准确度,需要分析相关形容对间的相关性,且排除了“不喜欢的-喜欢的”这一较为主观的形容词对(如表2)。
为了研究佛山剪纸工艺手提包的感性评价,需要对其感性评分的均值进行因子分析,将表2的平均值进行KMO检验计算,计算得出其KMO检验系数是0.677,大于0.5,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证明该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可以通过因子分析获得相应的公因子方差表、总方差解释表、碎石图和旋转成分矩阵表,进行更详细的辅助分析。
公因子方差能解释所提取到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程度,数值在0-1,数值靠近0,则证明其所对应的变量的因子分析越无效,反之,则越有效。由表3可知,计算得出7组形容词对的公因子方差更靠近1,证明了因子分析中这7组能够合理有效地解释。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分析中的公因子,计算得到问卷中形容词对的总方差解释,表4显示:第1个成分的特征值是3.722,能解释原有7组形容词对的53.178%;第2个成分的特征值是2.175,能解释原有7组形容词对的84.245%;并且第1和第2两组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245%,可以认为这2个成分能够较好地解释8款佛山剪纸工艺手提包感性心理的有效信息,同时,对因子解释的程度均较高,则分别称为因子1(第1个成分)、因子2(第2个成分)。
因子贡献量的碎石图能够根据特征值下降的坡度辅助判断主因子成分个数;因此由图2可知,因子1的特征值最大,接着是因子2,并且两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则证明前2个因子对解释原始变量的贡献较大,接着下一个因子开始,折线从陡变为平缓,其特征值也趋向0,由此可见,选取前2个因子是较为适合的。
因子旋转选择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得到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见表5。以奥斯古德[7]提出的语义空间是多维度的,其包含评价(evaluation)、力量(potency)、行动(activity)的三要素为依据,分别对主要的因子命名。由表4可知,因子1中繁复的—简约的、素雅的—华丽的、休闲的—正式的3组形容词对的绝对值靠近1,证明这3个变量与因子1关系紧密,这组形容词主要描述手提包所体现出来的气质风格,可以将包含这3组变量的因子1命名为气质因子;在因子2中俗气的—清新的、单调的—有趣的、青春的-成熟的、呆板的-灵动的这4组形容词对绝对值靠近1,证明以上3个变量与因子2关系紧密,这组形容词对主要描述了手提包的视觉冲击效果,因此,因子2可以命名为视觉因子;由此可知,佛山非遗剪纸工艺手提包的感性设计可以用气质因子和视觉因子这2个因子来形容。这说明消费者在选择佛山剪纸工艺手提包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剪纸工艺的手提包是趋向于简约、素雅、休闲,还是繁复、华丽、正式的气质;二是剪纸工艺体现的视觉效果是趋向俗气、单调、成熟,还是清新、有趣、青春、灵动的。
(三)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判断两组因素随着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度方法,若是其变化程度越相一致代表其关联性越强,若反之代表其关联性越弱。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评价模型分析判断佛山剪纸工艺手提包设计的2个因子与消费者喜爱程度之间的关联程度,建立一系列序列矩阵,计算步骤如下:
1.原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为了减少各个因子数据绝对数值的差异,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使其具有可比性,需要利用初值化和均值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即无量纲化处理,便于统一比较,因此,将生成新的参考序列和指标序列矩阵,公式如下:
公式中:为归一化处理后的序列值,同时表示第i个指标,第k个样本的数据,且n=1,2,...,8;i=0,1,2。
对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标准化矩阵如下:
X0=(1,1.006,1.077,0.764,0.974,0.965,1.220,1.121)
X1=(1,1.018,1.091,1.070,1.034,1.037,1.131,1.167)
X2=(1,1.004,1.069,0.877,1.026,0.978,1.199,1.110)
2.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为消费者对8款手提包的喜爱程度的平均值,比较序列为气质因子中的3组形容词对感性意象得分的平均值、视觉因子中的4组形容词对感性的意得分的平均值,接着,确定评价矩阵。
在参考序中,n为样本数量,1代表第n个刺激图的消费者喜爱度的平均值;
在原始序列中,表示第n个刺激图在第i个主因子上的感性得分的平均值。生成的评价矩阵如下:
3.计算差序列和确定序列矩阵的最大差
分别计算归一化处理后的8款刺激图样本的参考序列与指标序列的绝对差值,即
计算绝对差值后生成矩阵如下:
由绝对差值的矩阵计算后,极差值为:
最大差值为:
4.关联系数计算
关联系数指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之间的几何距离,为灰色关联系数,表示第n个样本中的第i个主因子与消费者喜爱度间的灰色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为分辨系数,在普遍研究中通常取0.5[8],计算后生成的数据结果如下:
5.灰色关联度计算及排序
通过矩阵序列的相关系数计算分析2个主因子与消费者喜爱度之间的关联度,并且序列矩阵的相关系数越靠近1,代表两组序列的关联性越强,代表其重要程度越大。公式如下:
经计算,=0.747、=0.873。
2个设计因子与消费者喜爱度的关联系数大小反映出设计因子与消费者喜爱的重要性占比,>,则表示视觉因子与喜爱度的关联程度最大(0.873),气质因子(0.747)与喜爱度的关联度较小。
通过结合表2的感性得分对2个设计因子的成分分析,可以发现铜凿剪纸工艺能够给人直观鲜明的视觉效果,是消费者选择剪纸工艺手提包时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并且消费者在选择剪纸工艺手提包时关注视觉感受如何,是否有亮点吸睛,能否提升手提包的整体美感;且不同的剪纸工艺的包袋设计能够带来较为鲜明的视觉差异,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影响其喜爱度。
四、结 论
本文基于感性工学,对8款佛山非遗剪纸工艺手提包进行感性评价研究,得出不同剪纸工艺的手提包会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性心理,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了视觉因子和气质因子,这两种因子对佛山非遗剪纸工艺的手提包设计起着重要影响。
佛山非遗不同的剪纸工艺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性因素之一。其中,铜凿剪纸工艺的手提包最受喜欢,因此设计师在手提包的设计中要发挥铜凿剪纸工艺的特色特征,以满足更多消费者对手提包结合剪纸工艺的个性化品味和高审美追求。
结合不同剪纸工艺的手提包设计会影响整体风格,给人带来不同的气质,其选用会影响消费者对手提包的整体印象。最受消费者喜爱度的铜凿剪纸类手提包,其灵动的、有趣的视觉冲击是消费者会关心的核心要素,将这些感性需求转换设计到产品上,从而设计出在市面上极具吸引力的手提包,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情感需要,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购买意愿。
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了消费者对于佛山剪纸工艺手提包的感性因子排序,视觉因子在其设计中影响较大且更为重要,其次是气质因子。通过感性工学分析了解到佛山剪纸工艺手提包的融创设计侧重,可以更好地使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融合,也传递了非遗剪纸的魅力,助力佛山非遗剪纸文化在新时代下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里曼,梁丹妮.佛山剪纸造型艺术的探讨[J].包装工程,2010(24):160-162,166.
[2]徐冰.基于情绪测量的服装图像情感计算研究——以明清服饰图案为例[D].上海:东华大学,2018.
[3]范敏娜,邢亚龙.基于感性工学的Z世代国潮连衣裙设计研究[J].设计,2023(20):124-128.
[4]刘文庆,吴晶,马佳敏,等.清代粉彩纹样在汉服设计中的感性工学应用[J].毛纺科技,2023(4):69-75.
[5]鲍小春,许鑫,孙亚薇.个体在剪纸文化内涵认知方面的偏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2):32-40.
[6]陈弈菲,刘驰.宋代国画图案在旗袍设计中的感性工学应用[J].毛纺科技,2021(3):47-53.
[7]雷华阳,张雅杰,冯双喜,等.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累积塑性应变与微观参数灰色关联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1(3):245-254.
[8]王中,高放,王曦阳,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度量方法[J].包装工程,2018(24):141-145.
作者简介:邱东敏,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
通讯作者:卢新燕,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女性叙事研究”(21BG11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