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后勤管理。有效开展后勤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图书馆各个系统正常运行,这也是智慧图书馆业务开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后勤管理工作是智慧图书馆展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窗口。随着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后勤管理制度,才能推动智慧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与各个文化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力度也逐步加大,并始终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部分图书馆都开始实行全年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下图为甘肃省图书馆2013年—2021年读者情况。从图中可知,与2013年相比,甘肃省图书馆2021年参与读者活动的人数、参与讲座的人数、参与展览的人数都有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自2013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参与了图书馆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这表明民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对甘肃省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图书馆应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在充分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确保后勤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智慧图书馆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图书馆开展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后勤”意为“计算的科学”,起源于军队,现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图书馆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为馆内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包括环境卫生管理、基础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服务管理等。这些工作无一不体现出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下,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图书馆亟须改革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模式,进一步明确后勤管理工作内容,全方位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其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慧图书馆的大规模建设给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1.新馆建设及扩建
为进一步发展智慧图书馆,许多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始建设新的馆舍,或对原有的馆舍进行扩建。在此过程中,后勤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新建和扩建工程一般都由设计院以及建筑施工单位依据相应的建筑法规组织开展,但是在选择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类型时,往往需要图书馆后勤部门参与其中。同时,为了确保新建图书馆的质量,图书馆后勤部门应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管,把好工程质量关。
2.新建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在新建图书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引进许多自动化的设备设施,例如,电力系统、防火系统、新风系统、采暖系统、排水系统、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光景系统、多功能厅、音像系统、大楼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监控系统等。这些设备设施都需要由图书馆后勤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图书馆后勤部门还需要对电子图书防盗器、图书冲消磁设备、自动存包柜、电动密集书架、电动书刊传送系统等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由此可见,对图书馆的设备设施进行调试、检测和维护是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智慧图书馆综合文化功能拓展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1.智慧图书馆综合文化功能拓展的主要内容
智慧图书馆是对原有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进一步延伸。智慧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为民众提供终身教育支持、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围以及为民众享有文化权利提供保障。同时,智慧图书馆也会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讲座以及展览活动。此外,智慧图书馆还承担着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而上述的所有智慧图书馆职能都需要后勤部门提供场地、设备以及人力资源支持。
2.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挑战
为了吸引更多受众,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建设造型新颖、宽敞气派的新场馆,并拓展室外场地。此外,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其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因此,为确保智慧图书馆能够有序运营,就需要后勤部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3.拓展综合文化功能带来的安全和卫生挑战
智慧图书馆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馆区卫生和绿化养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工作都需要由后勤部门完成。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对象都发生了变化。但公共图书馆的部分读者服务工作仍需要由后勤部门负责。例如,开闭馆音乐的播放、读者包裹的存取、突发事件的处理、无烟规定的执行以及读者就餐服务的提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图书馆后勤部门的工作量。
智慧图书馆创新后勤管理工作的策略
转变管理思路
1.加大社会化建设力度
智慧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大对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建设力度,可以更好地满足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求。相关管理者应加强顶层设计,及时调整工作流程,持续更新工作理念,提高对工作实效性的重视,确保后勤管理体系与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相适应。此外,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可以为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2.强化创新思维
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智慧图书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特点,深入分析后勤管理工作与后勤服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持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流程,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后勤管理工作由自主管理向开放服务形式方向转变提供助力。要想进一步提升后勤管理工作效果,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读者满意度。
3.改变传统的服务形式
智慧图书馆是新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此,智慧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服务形式,适当简化审批流程,充分整合、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实现资源共享。此外,智慧图书馆还应加大和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确保有更多资金和社会力量投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为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管理方式
1.实施独立后勤管理办法
当前,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实施独立后勤管理办法,即与外包物业公司合作,利用外包物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达到高效管理图书馆的目的,促使图书馆的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完善和优化服务保障机制
智慧图书馆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后勤服务保障机制。首先,完善人员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智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除了馆内的后勤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志愿者和临时工。智慧图书馆应明确工作人员的数量,确保出现突发情况时,有足够的人员可以调配。在实际工作中,智慧图书馆应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智慧图书馆通常会设置明确的分区,应在各个区域内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为智慧图书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其次,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应承担起工作职责,充分运用自身的沟通能力,对存在违规行为的读者进行劝导。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应及时应对,立即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保证突发事件处理的及时性,从而使馆内阅读环境得到有效维护。
提升员工综合素养
首先,智慧图书馆应提高对建设后勤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视程度,制定内部轮岗、培训和晋升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智慧图书馆应结合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细致划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依据智慧图书馆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后勤管理工作队伍更具专业性。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构建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智慧图书馆应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智慧图书馆后勤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性,智慧图书馆应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从而达到后勤管理队伍实现梯队化建设的目的。最后,智慧图书馆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原有的工作机制。例如,定期组织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举办研讨会,鼓励工作人员分享工作经验和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为智慧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