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是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与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进行融合,科学挖掘各类媒体的应用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传播价值的一种新型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地区发展需要,对当前融媒体建设现状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实践应用角度制定完善的发展路径,以提高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综合水平。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意义
提高市场竞争力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多数区县级媒体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区县级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建设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让区县级媒体拥有更为便利的信息传播平台,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区县级媒体收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稳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拓宽业务经营范围
以区县级媒体为基础建设新媒体中心,其业务经营范围能得到有效拓宽,媒体资源的配置水平也能大幅度提升。区县级媒体正在开展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层次融合,即以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发展基础,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便利特性,增加业务经营类型、数量,增加区县级媒体的受众,实现媒体资源应用的最大化。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我国信息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也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社会公众需要更多高品质的信息以满足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开展高水平的建设工作,让区县级媒体走上全新的发展道路。
技术型媒体人才数量增加
全媒体时代,大量来自各个领域、不同行业的技术型媒体人才呈现井喷式增长,可以充分满足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变现有区县级媒体的业务生态环境,打造更符合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区县级媒体运营系统,为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现状
传播渠道偏少
目前,许多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仍然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主要传播渠道,对于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应用力度不足,导致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受众面偏小,新闻信息的社会讨论度偏低,无法吸引广泛的社会关注,不能为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后续建设提供有效帮助,严重影响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
信息缺乏时效性
在许多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新闻信息缺乏时效性。即大多数受众已经从其他渠道获取了信息,对于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重复提供的新闻信息内容,受众不会再花费时间浏览。部分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无法及时发现这一问题,会持续陷入这种循环,导致受众增长率降低,原有受众也会出现较大规模的流失,不利于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长久发展。
融媒体功能有限
目前,许多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融媒体功能匮乏的问题,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例如,向社会公众宣传政策时,虽然大多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以无损化信息传递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向下传达,但是公众的反馈却无法实现向上传递,这导致政策的宣传与实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缺少服务意识
当前,大多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可以做到将新闻内容、社会服务、政府政务等进行整合,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政务云服务,一些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也上线了电子政务等功能。但是从实践应用角度,这些应用功能设置了过多的访问入口,导致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较多的冗余内容,响应的速度过慢,无法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而且,部分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导致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受众缓慢流失。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路径
在全媒体时代开展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高质量的发展路径,如下图所示:
构建多元化传播渠道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想要实现新闻信息的广泛社会传播,增加自身流量,提高经济收益,就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选择从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取新闻信息。考虑到我国移动终端产品的广泛应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将应用重心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结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提高社会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效率,增加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受众。
如果使用单一新媒体技术传递新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新闻信息传播的延迟,而且也会增加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不适合大量新闻内容的传播。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考虑在构建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基础上,打造新闻信息传播矩阵,即以微博、微信作为文字传播渠道,以抖音、快手作为视频传播渠道,满足不同社会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实现新闻信息多层次地传播。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可以利用新闻信息传播矩阵,实现一键化信息传递,通过后台直接推送,降低受众挑选新闻消息的时间成本。除应用现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外,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还需要开拓其他形式的传播渠道,例如,与抖音合作,对各地区的重要节日、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等进行宣传,完成流量的快速转化,提升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资源投入的转化率。
强化信息传播时效性
在新闻内容的传播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的时效性,这意味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以往的工作模式不再适用于对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的处理。当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信息传播时效性过低,受众就会选择其他渠道获取新闻内容,从而导致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受众大规模流失。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将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作为工作内容的侧重点,探索高质量的信息传播方法。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让采访人员学习快速处理新闻的相关技术,学习剪辑技巧,让采访人员在采访结束后,及时通过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渠道完成新闻的快速上传,缩短新闻采访到信息发布的时间周期,为受众提供更快速的新闻内容播报,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传统的区县级媒体会对新闻进行完整播报,在全媒体时代,需要保证信息的快速传播,这就意味着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向采访人员提供专业指导时,需要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提高采访人员的语言概括能力,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采访到的新闻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的播报,紧抓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关注度,抢先获得流量。
完成新闻的上传后,采访人员可以整理采访内容,交由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专业撰稿人员,由其仔细梳理整体的采访内容,完善新闻正式播报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强化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可以用更完整的新闻内容获取后续流量,完成“一条新闻两次流量”的有效开发任务,以提升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潜力。
增加融媒体中心功能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贴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向社会公众传递新闻信息,而且成为了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做好信息传播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以更加高效、透明的方式向基层群众传达信息,实现信息自上而下的传播,也要将社会公众的真实诉求向上级部门反馈、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在增加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应用功能时,可以将重心放在政策的上传下达方面,积极参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为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力度。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通过“新闻播报+社会服务”“新闻播报+政务宣传”等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便捷地服务,降低社会公众办理业务的难度。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构建更为简洁的信息分栏,让社会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行搜索新闻及社会信息。开通社会公众反馈专区,让公众根据自身需求,向地方政府反映政策执行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建立双向无障碍化的信息交流通道,强化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
此外,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调整传统工作模式,从社会公众的立场出发,对融媒体中心功能进行合理优化,合理调配资源,增加功能内容。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地区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和偏好,从而设计完善的功能应用板块,强化信息传播效果。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对于部分栏目的形式进行调整,实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用功能的升级与优化。
强化新闻内容权威性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探索高质量的发展路径,一方面需要关注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融合报纸、新闻等传统媒体,实现融媒体技术层面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在新闻编写方面进行创新优化,提高新闻内容质量,强化新闻内容权威性。
在实践应用中,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提高新闻内容的撰写质量,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避免出现信息失真,影响社会公众对于新闻内容全面、真实的了解。对于与社会公众有密切联系的新闻事件,需要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跟进事件的处理进度,进行追踪报道,提高新闻内容的时效性价值,增强播报新闻的可读性,强化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内容的权威性,提高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引导效果,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增强人才的服务意识
全媒体时代下,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想要实现健康长久的发展目标,还要增强以技术型专业人才为代表的人才服务意识,做到新闻内容有效传播,向社会公众提供完善的新闻服务,保障受众获得更优质的信息资讯。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抛弃以往“增加服务功能”的传统加法思维,以“优化服务功能,减少操作流程”的新型加法模式,合理简化服务功能的运行流程。同时,增加服务器数量,升级服务器运行能力,缩短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对功能操作的响应时间。例如,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年龄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就可以根据他们的使用习惯,增加调节字体大小的功能,从而降低操作难度。
同时,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还要对专业人才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服务社会公众的意识,使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受众传递新闻内容,降低解读难度,让受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浏览当日新闻,获取更多的新闻内容。以“权威性新闻内容+服务功能应用流程简化+服务质量提升”的组合方式,逐步扩大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受众群体,确保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长远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建设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分析当前发展现状,设计结构完整、内容详细的发展方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多媒体时代发展需求,合理优化细节内容,以求最大化的达到利用融媒体资源的效果。希望更多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对未来发展路径展开深入研究,挖掘融媒体资源的应用价值,构建融媒体中心发展新格局,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