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院校图书馆专业馆员队伍

known 发布于 2025-09-08 阅读(455)

李文绚?陈圣泽

图书馆专业馆员队伍是院校教研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建设发展离不开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学科知识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从整体上看,院校图书专业馆员队伍建设还面临学科专业属性不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不贴合、奖励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选人用人、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奖励激励着手,提升院校图书馆专业馆员队伍建设实效。

院校教育的根基在于学科专业建设,学科强则育人强。图书馆是院校学科专业的知识高地,对支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实现院校立德树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图书馆专业馆员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服务学科专业建设作用的发挥。院校图书馆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馆员队伍,为院校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支撑。

图书馆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专业馆员是具备一定学科专业背景,为院校教育、科研提供更深层次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院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虽然不直接参与院校教育工作,但是在辅助教员科研、备课工作,引导学员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对专业馆员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建强专业馆员队伍,使得院校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发挥出专业馆员在院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其综合育人实效。

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馆员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坚持政治建校标准。图书馆作为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确保学科专业服务的正确政治方向。首先,专业馆员队伍作为院校教研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育人、支撑育人的重要作用。专业馆员只有自身政治素质过硬,才能在学科服务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诠释相关文献资料,辅助教员做好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工作,为院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起到支撑作用。其次,专业馆员作为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馆员”“教员”“参谋”三重叠加身份,更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用实际行动影响学员。最后,专业馆员作为学员完成学科专业知识自学的“引导员”,更要深刻体会军事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自身兼具学科专业背景与图书情报相关专业背景的优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馆员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图书馆专业馆员要发挥好自身业务能力,为教员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专业资料,进而提升院校育人实效。首先,要求建设咨询能力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和综合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专人定期搜集学科前沿文献,梳理相关领域经验做法,专业馆员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所长,为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助推院校高质量发展。其次,要求建设查新能力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为院校学科发展提供查新服务,通过出具查新报告为院校科研成果立项、成果应用转化提供科学参考,支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最后,要求建设检索能力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专业馆员应当在文献资料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整理归纳同类型学科前沿信息,帮助教员、学员拓展学术视野,提升检索服务质效。

学科知识过硬的专业馆员

院校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必须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以服务部队战斗力为导向。图书馆需转变简单的图书借阅、文件检索服务导向,建设一支学科知识过硬的专业馆员队伍,发挥图书馆在辅助学科专业建设、协同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专业馆员在支撑学科专业建设、服务教员教学科研、引导学员学习方面相较于普通馆员更具有优势,更能发挥专业知识在图书检索、文献摘录、知识梳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专业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在教员课题申报、论文写作、备课编案方面更容易提供精准的文献服务,为教员业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其次,专业馆员需要过硬的专业背景,弥补院校课堂外教学的不足,起到辅导学员课外专业学习的作用,使得教学向课堂外拓展,提升院校教学实效。最后,图书馆作为学科知识存储平台,学科专业馆员在进行学科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上拥有优势,要鼓励专业馆员积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深挖深研学科理论,成为学科理论研究的“行家里手”,为学科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图书馆学科专业馆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院校图书馆对于专业馆员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整体上来说,专业馆员队伍建设在学科属性、培养体系和激励措施上还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服务保障水平。

学科专业属性不突出

当前,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按照图书馆藏和阅览室类型分为期刊、哲学、社科、军事、工具、电子等馆员类别,并未设置专门的学科服务部门,也没有按照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相应的馆员类别,部分馆员对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不了解、专业知识匮乏,导致院校图书馆学科专业属性不够突出。同时,图书馆馆员大多从事简单的检索、借阅、上书等工作,基本不从事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难以解答学员的专业咨询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图书馆馆员的学科专业属性,积极选配专业人才,建强专业馆员队伍,发挥好图书馆馆员在教员科研、教学领域的参谋助手作用和学员自学时的导读、助教作用,提高教员科研、授课质量和学员学习实效,形成综合育人合力,从而以点带面,切实帮助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建设思路,拓展学科理论研究路径,推动院校学科专业的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体系不贴合

目前,院校图书馆对于学科馆员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大多数馆员虽然掌握了较多业务技能知识,但其入职前多为图书情报类专业,专业背景与院校学科专业背景并非完全匹配,拥有教育专业学科背景的馆员数量较少。在此基础上,针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大多仍以业务培训为主,而对于院校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专业馆员队伍的建设。因此,应当进一步借鉴相关院校专业馆员队伍建设的有益做法和优秀实践经验,根据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状况,科学制订专业馆员培训计划,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专业馆员学科专业能力,确保专业馆员具备与同专业教员相近的文献编纂、数据分析、课题申报、论文撰写能力和简单的教学能力,提升馆员队伍的学科专业性。

奖励激励措施不完善

院校图书馆对于专业馆员的奖励激励措施不够完善,在考核标准上与普通馆员类似,或者简单地以优、合格、基本合格、不称职进行衡量。整体缺乏量化的考核标准,难以激发专业馆员的内生动力,从而制约专业馆员在支撑院校科研、教学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专业馆员未能深度参与科研教学工作,导致其业务能力难以通过科研成果、教学成绩进行考量,缺乏合适的考评标准,致使专业馆员年度工作难以量化,业务绩效较难衡量。因此,应当进一步研究制定图书馆专业馆员评价标准,以量化方式开展绩效考评,同时,制定合适的奖励激励机制,激励专业馆员主动研究学科专业相关问题,切实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图书馆服务质效提升。

图书馆学科专业馆员队伍建设的路径

图书馆应当建立与教员能力素质吻合、专业背景相贴近、眼界视野相匹配的专业馆员队伍,充分发挥专业馆员在服务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服务教员教学科研、服务学员学业自学上的重要作用,拓展学员课堂外专业知识学习答疑渠道,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精准选人用人,建设专业馆员队伍

专业馆员是图书馆学科专业服务的主要执行者,是支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加强调选好人、用好人,积极引进人才。一是借助院校文职人员招聘工作,积极引进与院校所设学科专业背景相近的文职人员,充实专业馆员队伍,在新馆员引入上重点挖掘新馆员的学科专业服务潜质,确保引进的人才适合学科专业服务工作。同时,积极与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接,缩短专业馆员培养周期,确保专业馆员经过图书馆业务培训后即可上岗工作。二是建立新馆员人才成长档案,定期对新馆员进行考核,按照月度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依托专家团队对新入职馆员能力素质及发展潜力进行综合科学评判,选拔合适人员充实专业馆员队伍,并对其进行学科专业馆员业务培训。同时,要积极做好新任馆员的政治考核工作,从源头上建强、建好专业馆员队伍。三是着眼专业馆员队伍整体建设,综合考虑专业馆员的专业背景、年龄结构、职称学历等要素,打造一支梯次合理、整体配套的专业馆员队伍,切实提升图书馆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质效。

突出学科属性,加强专业教员合作

院校图书馆专业馆员队伍建设,要突出学科专业属性,确保专业馆员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应用前景、洞悉前沿理论。因此,需要加强与专业教员合作。一是邀请相关教员为专业馆员进行授课辅导,主要就学科专业建设的学科定位、研究方向、建设目标等进行详细解读,介绍相关领域前沿理论和学科最新动态,从而提升图书馆馆员对于相关学科专业的了解,强化图书馆馆员的学科属性。积极鼓励专业馆员多看、多学习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知识,支持无学科专业背景馆员参加学科专业领域的研讨交流、学术沙龙等活动,进一步夯实自身的学科专业基础。二是积极鼓励图书馆馆员与专业教员共同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科研攻关,让专业馆员在理论攻关中逐渐掌握相关学科专业基本情况,了解学科理论内涵和外延,逐步提高学科理论敏锐度,促进馆员在学术科研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实践情况,为开展学科专业服务奠定基础。三是邀请专业教员兼职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按照工作量发放额外补贴,鼓励教员发挥专业特长,以专业教员弥补院校图书馆学科专业人才短缺的不足,带动学科馆员学科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进而提升图书馆学科专业服务水平,带动图书馆整体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紧盯服务育人导向,提升馆员培训实效

院校图书馆要紧盯服务育人导向,以服务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和提升学员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开展广泛的专业馆员培训。一是积极组织专业馆员业务能力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等开坛设讲,开展专业馆员文献检索、科技查新、决策情报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馆员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图书馆专业馆员赴相关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考察,通过参考其他院校图书馆学科专业馆员队伍教育的实践情况,针对自身院校图书馆建设情况,合理有效地制订本馆的学科专业馆员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二是探索不同院校馆员之间交流代职路径,积极开展相近院校图书馆之间专业馆员的交流研讨,互相借鉴图书馆建设发展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关系。鼓励不同单位专业馆员对学科领域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研究,共同提高专业馆员学科专业研究能力。三是鼓励馆员在职或脱产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通过严格的学历教育,促进其了解相关领域最新理论研究动态,掌握理论前沿知识,更新专业知识。从而起到拓展专业馆员眼界,提升专业馆员素质能力的重要作用。

制定奖惩措施,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图书馆专业馆员相较于普通馆员,承担着更多的工作任务,因此,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激发专业馆员内生动力,鼓励其积极服务学科专业发展,促进院校综合育人效能的发挥。第一,完善考评机制,制定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体系,研究制定专业馆员量化考评标准,对其在教学科研、教学辅导方面的工作量进行量化赋分,将赋分标准向学科专业服务倾斜,年终考核时将赋分结果作为考评的重要参考。第二,营造专业馆员干事创新的良好氛围,强化“拴心留人”、安心奉献的用人、管人、育人导向。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引导专业馆员积极奋进,通过优秀馆员的宣讲活动帮助图书馆专业馆员找准着力点,实现自身快速成长。第三,探索专业馆员发展路径,综合考虑其工作生活情况,在其专业成长、晋职晋级上给予适当倾斜,让其体会到组织温情,从而激发其安心本职、积极工作、主动作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标签:  馆员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