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现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为新闻传播工作带来的现实变化,从新闻素材求证解读能力、多元平台新闻采编能力、新闻事件深度评价能力、新闻采编综合组织能力、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等方面明确记者应具备的新型素质和能力,从立足全媒体时代背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定期培训教育、严守记者职业道德等方面探讨全媒体时代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策略,为推动记者在实践中有序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变化
全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凭借其在传播速度和传播便捷性方面的优势,为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信息选择。与此同时,不同媒体对新闻内容提出了差异化需求,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创新发展的要求,亟待提升新闻内容在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平台凭借其在传播速度和传播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受众一方面对新闻的质量、内容有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新闻内容的参与性、互动性等方面有所需求。因此,全媒体时代为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新闻媒体机构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方式。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机构应当意识到记者在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记者可以立足于全媒体时代背景,具备新型素质和能力,从而为其有效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改变新闻采编理念。全媒体时代拥有丰富的新闻素材,记者不仅需要保留一线采访的素材采集方式,还应通过各类媒体收集新闻素材并进行仔细甄别,确保新闻内容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记者需要提升素质和能力。记者是新闻内容的采编主体,全媒体时代,记者需要不断创新新闻采编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满足受众对高质量内容的要求,保障新闻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在实际传播过程中面临复杂的传播环境,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做出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因此,记者需要诸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有新闻素材求证解读能力、多元平台新闻采编能力、新闻事件深度评价能力、新闻采编综合组织能力、新媒体采编能力以及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等。
新闻素材求证解读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记者不仅可以通过一线采访获取真实有效的新闻素材,还可以通过各类媒体收集更多的素材,为后续的新闻内容编辑生产过程提供有力支持。而在多主体参与的信息内容生成、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障,需要记者对大量新闻素材进行确认和求证和深入解读。因此,新闻素材求证解读能力是记者在全媒体时代首先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多元平台新闻采编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在于新媒体的大量出现,可以为各类信息内容提供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平台中传播的信息内容在类型方面逐步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平台受众的接受偏好也越发凸显。对于新闻内容的传播过程而言,是否契合各类平台的特征及其受众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因此,全媒体时代,记者需要具备面向多元化平台的新闻采编能力。在这一能力的有力支撑下,记者可以有序完成不同平台受众的差异化用户画像,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满足受众的多样化诉求,让新闻内容在各平台实现有效传播。
新闻事件深度评价能力
全媒体时代,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获知新闻事件。在此过程中,各类媒体均倾向于尽快完成新闻内容的采编、组织和发布,以获得流量优势。受此影响,难免出现对事件解读不够深入,无法满足公众深入了解事件需求的现象。因此,记者应提升新闻事件深度评价能力,透过社会新闻事件的表象进行深度解读,让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
新闻采编综合组织能力
全媒体时代,传统的单向传播思维已经难以适应崭新的新闻传播环境。因此,记者应重视“受众中心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新闻采编工作思维的创新、优化。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新闻编辑能力,同时还应从采访、编辑以及播报等角度出发,具备更加综合的采编组织能力,通过有效思考、深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潜在价值,提高新闻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入性,确保新闻内容可以有效满足受众的多样性需求。
新媒体采编能力
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大量出现,公众对新闻内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为提升媒体话语权,记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应具备新媒体采编能力,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的新闻需求。记者可以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传播新闻内容,在新媒体产品创作、新闻内容的呈现形式方面有所创新,吸引更多人对新闻内容的关注。
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编辑、传播门槛已经大幅降低,在庞杂的新闻内容中,难免出现各种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新闻内容,有可能在社会舆论方面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因此,记者应具备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在新闻内容编辑过程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的有力支撑下,记者不仅可以保证新闻内容质量,还可以如实履行自身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的责任,推动新闻内容在多维度实现其现实价值。
全媒体时代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全媒体时代,应当优先从记者现有的素质和能力表现出发,以便实事求是地采取针对性策略,确保其各项必备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出发。
立足全媒体时代背景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记者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新闻传播环境。通过上文的分析,全媒体时代记者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对不同记者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应有差异化要求。此外,记者还应审视自身在具体新闻采编工作实践中的表现,以现有的工作理念为基准实现创新发展,为后续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过程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全媒体时代,记者需要面对社会各行各业中出现的新闻事件,收集相关新闻素材并完成编辑加工。在此过程中,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尤为关键。记者必须具备责任意识,着重培养自身新闻采编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创新新闻采编流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确保新闻内容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坚持正确的导向。
加强定期培训教育
全媒体时代,记者不仅需要单独完成各项采编工作内容,更需要在实现有效协作的同时,共同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体机构应定期面向记者队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化新闻传播知识能力以及新型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活动,在帮助记者提升工作素养和能力的同时,确保记者团队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协作和深度的业务探讨,更加高效、优质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建立健全现有机制
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实际表现不仅取决于记者自身是否努力,同时,还显著受到记者队伍管理工作实际成效的影响。新闻媒体机构的记者队伍管理工作基于具体的管理机制开展,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会影响管理工作的实际管控作用。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机构应从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出发,明确现有记者队伍管理机制的实际效能,切实推动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型,为记者新型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严守记者职业道德
全媒体时代,记者是否严守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效果,记者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是衡量新闻内容价值的核心标准之一,这要求记者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在培养新型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职业道德可以为新闻内容质量的有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因此,记者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审视自身在职业道德操守方面的实际表现,确保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坚守职业道德为基本前提。
注重主动学习积累
全媒体时代,要想培养自身的新型素质与能力,记者还应具备过硬的基础性新闻素养,从而为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记者应当从基础性新闻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保持自主学习和积累的习惯,推动自身新闻采编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后续新型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具体而言,记者应当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具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能、提升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深入把握受众诉求
随着公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受众中心论”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在培养新型素质和能力时,记者应始终关注受众需求,确保新型素质和能力可以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发挥效用。因此,记者应当在多平台的新闻内容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保持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受众的新闻内容需求,在工作之余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新型素质和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各类平台为新闻内容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渠道,有利于推动新闻内容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各类平台及其受众均有其个性化的信息诉求,对新闻内容的采编过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新闻媒体机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要立足全媒体时代背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定期培训教育、建立健全现有机制、严守记者职业道德、注重主动学习积累、深入把握受众诉求,确保新闻采编工作可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配与调整,保障新闻内容的质量及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传播不再拘泥于传统渠道,而是基于各类新媒体平台实现更加迅速、广泛的传播,极大提高了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在此过程中,各类新闻媒体机构应当明确,记者是新闻采编工作的落实主体,不仅会影响新闻采编的质量和新闻内容的影响力,也会左右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成果。因此,新闻媒体机构应当确保记者在拥有各项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新型素质与能力,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帮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不断优化新闻报道形式,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株洲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