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悦读”新模式

known 发布于 2025-09-08 阅读(206)

当下,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吕梁市图书馆在本市学校、机关单位、社区建设了图书流通站和书房,还长期开通“读者荐购图书通道”,读者可以推荐自己所需的好书给图书馆,图书馆购买后再通过微信公众号告知读者可以到馆借阅。图书馆资源建设以读者需求为主导。然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读者需求日益丰富和个性化。现探讨读者需求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研究图书馆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模式,目的是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读者满意度,寻找图书馆的有效发展路径。

阅读书籍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随着读者获取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构建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已难以满足现代读者对于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无法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各行各业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对其资源建设模式进行全面的升级和重构,打造更加贴合读者需求的资源构建模式。本文旨在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读者需求视域下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该更具个性化

在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部分读者对专业知识的阅读需求。图书馆除了需要购买更专业的纸质图书资源,还应购买安全的、不涉及任何版权纠纷的专业数字资源,让读者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和图书馆合作的品牌文化App获取专业知识。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资源购置,不仅使自身的馆藏资源更丰富,而且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其次,图书馆还应根据现阶段个别读者对某些图书类型的刚性需求。例如,2023年吕梁市对消防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市图书馆紧急加购了一批消防安全方面的书籍,满足大众对消防安全的需求,体现资源建设的灵活机动性。对于个别读者兴趣浓厚的图书类型,图书馆都会及时采购收藏,丰富馆藏的同时,服务好读者;对于读者提出的缺失的多卷本或者损毁的图书,图书馆都会及时补充,并定期从OPAC查询机调出读者查询书目信息和读者借阅量大的书籍等,研究图书使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馆藏资源,才能更充分地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图书资源建设必须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改进图书馆资源建设效能;从读者阅读兴趣以及阅读倾向出发,除了提供读者所需的基本图书类型之外,还要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技术型和学术型的图书。在进行图书资源建设时,也可以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来购置馆藏资源,一切以读者的需求为主。图书馆还应该对自身的图书资源建设问题进行重视,通过对图书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图书资源,让图书馆资源的特色得以显现,形成具有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资源保障体系。

读者需求视域下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该融合“互联网+”理念

“互联网+”的核心特质其实是其他行业将互联网当作介质进行连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将原来各行各业当中较为零散的数据资源进行聚合,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与深度挖掘,找出各行业的用户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连接现实与图书馆,不断更新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模式,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丰富,可以实现服务多元化、国际化与智能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互联网+”不仅能够让图书馆做到在技术上的“+”,还能够让图书馆在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上做到“+”。“互联网+”能够给图书馆以及馆配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让图书馆的服务以及流程更加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

在读者需求视域下,图书馆资源建设可以借助“互联网+”使读者在线选书,读者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可以在线选择和阅读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互联网+”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有诸多裨益。例如,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再是到出版社选书,而是登录正规图书公司选书平台预订图书,再通过图书管理系统验收和编目图书,甚至可以让外包公司对新购入的图书进行数据加工,借助互联网将其直接导入本馆的图书管理系统,本馆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审校修改、加工数据和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可以说,“互联网+图书馆”是对图书馆资源建设效能的重塑,“互联网+图书馆”的融合将为图书馆带来无限可能。

“互联网+技术”优化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

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图书馆资源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学术价值,更能让图书馆自身的资源及技术实现更加现代化、专业化的转变。“互联网+技术”不仅是为图书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更是让图书馆的资源能被充分利用、保护。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是“互联网+技术”的完美体现。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的技术资源为读者解决各种难解的课题,切实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价值。图书馆的古籍善本和珍贵文献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数字技术”转变成数字资源,并在图书馆网站进行展示,以供读者阅览、学习。“互联网+技术”不仅给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还能让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升级,使其流程更加专业化,为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新路径。

互联网之所以能在我国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其能将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自身核心。图书馆的忠实用户就是读者,图书馆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应当将读者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如果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模式构建图书馆资源,则无法满足现今时代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需求,更无法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上必须进行馆藏资源的提升,只有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才能让图书馆的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行。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互联网融合时,应该采用PDA模式进行图书馆资源构建。

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知识获取方式的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读者需求出现极大分化,一部分老年读者还是传统的到馆看书,另一部分新生代读者,他们对图书馆有更高的需求,图书馆如果只沿用传统模式,则无法满足新生代读者需求。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读者视域下找寻图书馆未来发展路径,是当代图书馆人想要解决,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书馆现今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新生代读者用户与传统用户群体不同,新生代读者处于新媒体时代,对于信息知识的获取方式不仅是来图书馆阅读书籍,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登录网站进行知识的获取,致使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需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也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只有转变图书馆资源构建的模式,才能够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此外,读者更关注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信息更受读者青睐,读者通过短视频平台能够快速获得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导致读者对读书的需求发生巨大的转变,他们会更加在意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以及便捷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平台能获取信息,互联网大数据也会收集读者喜好,并为读者推荐近期他们查找次数较多的相关信息。互联网信息完全能满足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图书馆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将图书馆资源建设相关信息,如好书推荐、新书推介会、讲座、在线讲绘本故事等信息及时推送给读者。

随着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的不断提升,读者对于知识获取已经转变为碎片化和移动化。移动阅读已经成为读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图书馆要把握机遇,构建线上图书馆,将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加工成果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展示,使用户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到线上图书馆获取知识,并且还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构建线上图书馆资源平台,可以让读者随时随地阅读。

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主导,并且在读者视域下借助互联网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而且创新也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打造,让读者能够在图书馆阅读的过程中享受更便捷的服务。

图书馆资源建设新模式探索

现阶段图书馆资源建设以读者需求为主,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资源构建中,从而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还能解决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供需矛盾,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新模式尚在萌芽阶段,西方国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PDA模式值得我们借鉴。2014年,内蒙古图书馆已尝试使用PDA模式,该模式是以读者需求为主进行资源采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中文纸质图书采购”的模式应进行融合,图书馆配货商应在网络平台上积极与读者进行互动,听取读者对于图书采购的意见,不但能够让图书资源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还能够让读者、书店、图书馆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并进行合作,实现共赢。

抢单式图书资源建设模式

我国的图书馆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已经意识到自身文献资源的采选工作应以读者需求为主导。因此,在文献资源采选时,应发挥读者的作用,让读者参与进来,按照读者的需求,重新构建图书馆书籍的结构,以此减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供求矛盾。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为图书馆的采选模式带来革新,馆配商可以创办图书采选网络平台连接图书馆与读者,既能让读者登录该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又能让图书馆通过该平台来采集读者的信息。在此模式下,山东大学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资源构建时,在秉持图书馆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创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中文图书采选模式,还开展了“抢单式”中文图书馆采选模式。

“抢单式”资源采选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其实是建立在图书馆与配货商之间的重复博弈,配货商需要针对图书馆读者对图书的需求进行数据研究,深度挖掘分析更适合图书馆的方式,并对图书馆所要采购图书的数量、质量、需求等进行数据分析,不但能让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质量大幅度提升,还能让供货商将图书更快地进行配送,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该模式不但能让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得到最大限量的补充,还能让读者在提出自己需求之后,更快地得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以此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图书馆也可以获得自身图书资源采购的主导权,提升图书馆的图书质量以及到书率,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阅读。

“抢单式”资源采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大幅提升了图书馆资源的质量,并且能够在接到订单之后,第一时间进行配送,节省了图书馆书籍到馆的时间。与此同时,还能够保障图书馆书目数据的质量与数量,图书馆只有提升自身的到书率,才能够在下次订单分配中获得先机,使图书馆获得更多的订单,提升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抢单式”采选方式上线以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内在的博弈规则逐渐显现,不仅能给各个图书馆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还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图书馆可以通过“抢单式”采选方式提升自身图书采购的主导地位,提升自身的图书质量以及到书率。

线上PDA模式新体验

图书馆的线上PDA模式可以将图书馆与供货商之间的合作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进行交流。例如,使用“捷阅通”,可以通过相关的借阅规则来为读者提供图书馆书籍租借或者购买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捷阅通”入口进行注册,在网上书城进行选书,在读者选择需要借阅的图书之后点击借阅选项,由供货商进行发货,极大减少了读者去图书馆进行借阅以及购买所花费的时间,让读者能够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借阅。如果读者在进行图书阅读时不慎将图书丢失,也可以在线上平台购买所借阅的书籍,降低高价赔偿图书的可能性。

PDA模式的线上服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线上借购平台进入线上系统,进行注册与绑定,再填写完整的信息后,就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书籍的选择,在选择自己想阅读的图书后,点击页面上的“借购”按钮,系统通过预设的规则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借阅操作。其次,借购成功后,线上系统会发送借购成功的短信提醒读者借购成功,读者也可以通过线上系统中的“我的借购”模块查询到借购是否成功的相关信息。最后,供书商可以通过借购信息对读者借阅的图书进行发货,读者也可以查询到订单号等物流信息,收货后读者就能开始阅读自己借阅的书籍。在书籍阅读完毕后,可以向当地的图书馆总服务台对图书进行归还操作。

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配货商的选择要以图书馆图书数据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配货商进行多方面考量,找到更符合图书馆发展实际情况的合作模式,在进行图书采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得出读者对于图书类型的喜爱程度,以此为图书资源的购买提供参考。对于读者想在线上进行借阅图书,但由于所借图书因类型、进口原版等问题而不能进行借阅的,可以对其进行其他平台推荐,使读者能够及时进行阅读。

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与“互联网+”大背景进行融合,对自身服务模式以及馆藏资源进行大胆创新,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同时,更要以读者需求为主导,在读者需求视域下,不断地修正以及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借助PDA模式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当然,图书馆还应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模式,才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以读者需求为视域,对有益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模式进行大胆探索,以此找寻现阶段图书馆的更多可行性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吕梁市图书馆)

标签:  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