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馆是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的公益类机构,以满足其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在日常运转时,文化馆工作人员通过文化辅导的形式,提升群众的文化知识与素质修养,拓展其知识范畴,为其工作生活及后期发展提供帮助。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地区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重视不足,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相关设施,限制了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此,基层文化馆需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与模式,获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创新实践方式,加强专业辅导人员的培养,对日常工作进行规范管控,进而促进基层文化馆的健康发展。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由于部分基层文化馆管理人员的思想较为陈旧,没有认识到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培养教育工作水平较低,相关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辅导与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文化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国家政策要求,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资源整合起来,制订新型、全面的辅导与监管机制,创新辅导形式,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团队,确保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及文化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充分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以此来提升现代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水平。
基层文化馆辅导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概述
内容
通常情况下,基层文化馆是为满足基层群众精神需求、提升其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能力所创建的公益性机构,在日常运转时,相关人员需要明确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教育基地,便于当地政府及其他部门组织人员开展会议或进行党内学习,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与党建意识等,保障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从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的手中收集一些文艺作品,开展公开义务展览等活动,便于基层群众近距离观赏,并通过宣讲人员的讲解,了解这些艺术品中蕴含的精神文化,为非遗或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提供促进作用;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离退休人员开展实践或艺术类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意义
1.培养文化艺术人才
当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需要大量文化艺术人才的参与,为其提供专业平台,发挥其自身专业素质与技能,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而在另一方面,基层文化馆需要获取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加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建立现代化、专业化的文化辅导队伍,以此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
2.培养群众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属于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分为知识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培养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人文与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帮助群众拓展自身眼界与知识范畴,提升文化素养水平、审美意识与创造力等。而基层群众可以通过文化辅导工作,在提升文化修养的同时,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发展需求,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后期文化辅导工作。
3.为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提供便利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文化修养与民族自信心。因此,基层文化馆需要明确工作人员自身工作内容与职责,并投入充足的资金、资源与时间,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促使更多人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与艺术,以便在后期工作生活中进行传承和弘扬,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提升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4.提升社会凝聚力
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还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基层文化馆日常运转大多依靠文化活动与项目,为群众组织一系列交流互动内容,有利于推动群众广泛交流,提升群众凝聚力。此外,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游戏活动,群众以分组形式完成,便于群众在提升文学修养的同时陶冶情操,缓解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进而促进社会整体氛围的优化和发展。
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常见问题
有关部门缺乏对基层文化馆的重视与支持
在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特点与重要性,为其投入大量资金,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然而,在部分基层文化馆日常运转时,当地政府与管理部门对其缺乏重视与支持,导致实际培训工作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等现象,不仅无法保障实际工作效率与质量,还会削弱基层群众的学习兴趣。加之文化馆工作人员没有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日常工作形式与活动内容单调,进一步限制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开展。
缺乏科学辅导机制
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对实际工作效率与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可以对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日常行为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避免违规操作等问题的出现。同样,在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文化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制订科学辅导机制,规范辅导人员的工作内容,提升文化辅导工作水平。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部分经济水平发展有限的地区缺乏科学的辅导机制,实际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流程较为混乱,无法保障实际培养效果。当培养教育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人员责任划分模糊,不仅会影响群众文化辅导与日常服务工作的开展,还会对现代社会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造成阻碍。
缺乏多样化的辅导形式
当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辅导形式,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充分吸引群众的视线与注意力,使其充分融入辅导活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艺术能力等。不过,由于部分文化馆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较为陈旧,没有对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投入足够的重视,因而对基层工作人员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群众在参与文化辅导活动时,感觉与工作人员之间有着强烈的疏离感,久而久之将会削弱群众参与文化辅导活动的积极性。
缺乏足够的专业辅导人员
部分基层文化馆在日常运转中,为了节省成本,管理层没有选择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文艺类人才,且担任实际工作之前也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导致其无法保障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水平。加之部分文化馆日常运转机制不合理,极易引发人才流失现象,导致馆内更加缺乏专业辅导人员,影响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辅导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当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单位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制订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辅导工作内容与流程进行管控,确保基层群众可以得到充足的文化培养,进而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水平。然而,部分文化馆依旧采用传统制度对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进行管理,没有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及群众发展需求进行改进和创新,导致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存在一定漏洞,对文化馆整体运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基础文化设施不完善
基础文化设施对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部分基层文化馆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将会导致部分群众文化辅导活动无法有效开展,甚至还会对群众学习与活动过程造成约束与限制,极易降低群众的参与兴趣。
群众诉求与服务配套没有连接起来
在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群众诉求与服务配套缺乏连接等问题,其主要是由于文化馆管理人员对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缺乏重视,日常工作中没有组织人员对群众的兴趣爱好、文化学习需求等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导致群众想参与文化活动时,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特点找到合适的活动。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于局限,大多以广场舞、文艺汇演等类型为主,且多以附近一两个社区成员为主,活动规模较小,群众参与兴趣较低。
基层文化馆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实践路径与措施
提升群众文化培训意识
当前,为优化基层文化馆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文化馆管理层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影响,发挥基层文化馆的公益特性,强化自身职能,制订新颖、清晰的工作目标,创新工作形式与内容,结合专业化辅导团队,创建出具有特色文化的品牌,吸引更多基层群众参与辅导工作,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此外,文化馆可以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或联系其他先进文化馆进行交流学习,以此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培训的兴趣。
建立专门辅导部门
在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文化馆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辅导部门,由该部门自主制订辅导培训方案、管理制度与组织方案,制订明确的工作目标、活动策略,在实际工作之前需要借助问卷调查或实际走访,了解群众文化学习的需求,提升辅导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辅导部门还需要招募大量具备丰富文化知识、艺术素养的人员,组建起专业化的辅导团队,熟练使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完成日常工作。
制订科学全面的辅导计划
当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辅导计划至关重要,计划内容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决定着实际工作的质量。因此,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明确其文化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为了展现当地风土人情与地域特色,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辅导计划,丰富辅导培训内容。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调查,了解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合理设置文化辅导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场地、人员与项目内容,以保障群众文化辅导活动的持续开展。
建立健全辅导工作管理制度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实际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隐患。因此,在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该项工作的具体内容、特点与注意事项,结合原有的制度内容,制订新型、全面的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进行落实和执行,对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进行科学组织、协调与监督,确保活动场地、人员、设备与资金得到最为合理的分配,提升群众文化辅导有效性。此外,由于群众文化辅导活动属于长期性工作,为了避免出现风险隐患,保障实际工作与文化馆的安全稳定,管理人员还需要制订安全与风险管控机制,对活动现场安全性做出准确评估,对工作人员及参与活动的群众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并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保障现场、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安全性。
制订完善的文化馆人事管理机制
通常情况下,基层文化馆在日常运营时,单位领导还需要制订人事管理机制,对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业务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培训,并对人员招聘、薪酬、福利与晋升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内部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调整评价指标与标准,当员工出现违规操作或违反纪律的行为时,需要及时采取惩戒措施。反之,当员工表现出色时需要给予表扬与奖励。随着时间的积累,可以将这些行为作为薪酬福利发放与职务晋升的参考标准,以此来提升日常工作效率与积极性。
创新多元化辅导形式
除了以上措施,为了提高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水平,相关单位还需要明确群众文化辅导活动的多元化特点,以此来创新多元化辅导形式,确保辅导活动满足不同群众文化学习发展的需求,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当地风土人情、特色文化融入文化辅导内容中,向群众传授传统技艺,帮助传统文化或非遗健康稳定的传承发扬下去。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下,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部门需要组织基层文化馆发挥其公益机构特点,吸引大量群众参与文化辅导工作,通过建立专业化辅导团队,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多元化辅导形式,提升其文化素养水平,学习并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整体凝聚力,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