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核心,研究其在融媒体视阈下的传承和创新。陶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首先,论述了选题的依据和课题的重要意义,强调了陶瓷纹样在传承和创新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科技赋能使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出运用科技赋能体打造“数字化景德镇”,旨在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景德镇陶瓷在地性优势,打造城市特色文化IP形象。
景德镇陶瓷文化
历史依据
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脉络可以追溯到汉代,景德镇在商周原始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到了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开始超越“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元朝时期,景德镇成功烧造了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其中,青花瓷创制成功至今仍享有盛誉,开辟了由素瓷转向彩瓷的新时代。并且在元朝时就已形成以陶瓷贸易为中心、技术学习与文化交流为主导的陶瓷文化圈,并推动其朝着巅峰地位前进。明朝时期的釉色主要以白瓷为主,色釉偏甜白,纹样大多为五龙、双龙,陶瓷杯面质地纯净。明朝的制瓷技术趋于成熟,其中包括陶瓷工艺美术,基本具备了近代特色的主要特征。
景德镇陶瓷的纹样根据各朝代的文化差异借物寓意,通过委婉的表达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民族色彩和历史沉淀是其他的装饰图案所无法替代的,如龙凤呈祥、石榴多子多福、年年有鱼、节节高升等借物寓意。在文创产品设计时可将此类寓意运用到现代化产品中。将古纹样进行精简提炼重组,使其艺术表现方式及文化内涵更具现代感,趋于多元性发展。将传统文化与产品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在此基础上,景德镇陶瓷就成了一张闪亮的“名片”,为后来的景德镇文化传播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电视传播历史
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电视传播对于景德镇陶瓷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系列有关景德镇陶瓷的电视节目,如《瓷都景德镇》。这些节目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景德镇陶瓷的历史、文化和技艺,景德镇也先后成立了多个电视台和频道,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电视节目和服务。与此同时,电视传播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视听体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屏性媒介的广泛使用,景德镇陶瓷电视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由政府牵头主导,积极带动社会力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广度。一些电视台开始推出3D动画、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景德镇陶瓷的制作过程和艺术魅力。一些国际电视频道也开始推出有关景德镇陶瓷的纪录片和综艺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景德镇陶瓷文化这一中国重要的文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展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讲述了文明互鉴、开放合作、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故事。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多元立体化的文化背景中,文化产业的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制瓷技艺和文化传承受到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冲击,必须促使人们加强陶瓷文化传承保护,有效将生态修复、城市改造与陶瓷文化复兴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景德镇陶瓷的传承。
传统文化传承
1.博物馆展示
博物馆通过展示历朝历代精品瓷器和制瓷工具,向观众呈现景德镇陶瓷悠久的文化历史。以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例,馆内以时间线为主,按照朝代的更迭呈现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使受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视觉冲击。作为经典的文化传承方式,博物馆可以很好地保持每个时期陶瓷的原真性,成为参观、游学、研习的首选地。
2.技艺传承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当地有着一批技艺精湛的制瓷大师和传承人,他们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传承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通过提供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传承人进行技艺传承和创新。他们通过收徒传艺、技艺比赛、培养传承人和展示活动等方式,传承和推广景德镇制瓷技艺。同时,还通过举办陶瓷技艺大赛、评选“陶瓷大师”等活动,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进一步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
3.文化旅游
文化产业的本质特点在于创意,创意是其发展的生命力和能够衍生发展的基础。而创意既是基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也是在原有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以陶瓷史为纽带深度挖掘陶瓷产业,有效地将陶瓷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文化跨界传播。游客们可通过亲身体验制瓷过程、参观古窑遗址和传统作坊等方式,深入了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激发大众对景德镇手工陶瓷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能够促进手工陶瓷生产型保护的整体发展,从而达到景德镇手工陶瓷的良性发展。同时,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还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传统陶瓷技艺进行传承和改良,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创新,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在旅游线路上,可以全方位制订陶瓷文化旅游专线,设计一条“传统工艺之旅”线路,带领游客走访陶瓷工艺深厚的村落、陶土采集地等。将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设置在一个专门的展示区,通过现场讲解、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观者更好地感受其魅力与价值。不仅可以提升旅游品质,也可让旅游体验更加的丰富多彩、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增强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在线路形式上还可增加文化节活动,如民俗表演、陶艺节、民间艺术等,可以起到双促进的作用,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建设,增强社会对于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的认同感。
4.非遗进课堂
很多高校的艺术教育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在一些艺术教育课堂中,教学形式大多为播放相关影片、文字介绍,学生很难对极具内涵的非遗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接触到,才会有一个真实的感受。以陶瓷文化为例,如果只采用播放影片等被动学习的形式,受众无法感受揉泥、拉坯的技法。让非遗进课堂不仅可以起到艺术教育与育人教育相融合的作用,也弥补了师资力量短板,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新发展
陶瓷纹样的创新
数字化媒体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可以更好地宣传陶瓷文化,提升文化主体性。
在此理论视阈下,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率先将陶瓷纹样特点与现代文化结合。目前,部分特色陶瓷纹样产品只是把古代相关纹样粗略地进行复制,并没有进行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二次创作,对陶瓷纹样进行现代化包装设计和文创制作还有极大的空间。以甘肃敦煌莫高窟藻井纹样为例,藻井纹样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变迁过程。藻井作为一种装饰性图案,其纹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更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与审美理念。因此,在图案设计中可以选取非语言文化符号,实现跨界融合,通过构建语境的方式向更多异文化背景者传达该符号的内涵与意义。
传统的陶瓷纹样设计理念,深植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对于绘画艺术、古雅艺术造型、独特釉色等多项要素的深刻见解。纹样整体结构严谨、风格雅致、色彩华丽,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
在陶瓷纹样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景德镇陶瓷的在地性优势,保持陶瓷制作环境的原真性,强调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是创新的根本,只有守正才能创新。最大限度挖掘当地的标志性元素,可以极大地促进文化传播与融合,增强国人的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现代化陶瓷的设计可以通过提炼传统陶瓷纹样中的精髓进行现代化设计,使其在颜色、外形包装上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使其赋予传统陶瓷的时代活力,让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将古代陶瓷图案的色彩、寓意等提炼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为陶瓷纹样二次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数字化与网络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品牌形象在形式上需要构建完整的表达体系,使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进行场地搭建,以此文化场域为传播形式最终形成文化映射。还应从陶瓷中的传统文字、图片等平面视觉维度向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发展,增强景德镇品牌形象的记忆识别度,突出景德镇陶瓷的在地性优势,从而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整合多种媒介资源运用于品牌形象的确立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景德镇陶瓷在传播方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不断促使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景德镇特色IP形象,推出相关工艺品、艺术品、娱乐衍生品、旅游纪念品等,使其陶瓷文化融入生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借助主流媒体,展示千年瓷都新风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传媒行业实现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互联网发展形成的新型媒体,以其与生俱来的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赢得了大众的青睐,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主动加强与国(境)内外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联合录制各种宣传片、纪录片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例如,景德镇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御窑千年》《景德镇:世界瓷都》《远方的家》等系列专题片,其中4集大型纪录片《景德镇》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随着传播力度的不断加大,更好地提升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地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运用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使更多优秀作品展现给大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应有之义。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文化数字化传播内容日益增长,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助推陶瓷文化“走出去” 。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拓宽了陶瓷的海外市场,增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陶瓷产业贸易发展迅速,同时对陶瓷文化的接受度与认同度也不断提高。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的趋势,景德镇开发了多款移动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通过AR技术、导航功能和互动式体验,一方面,有利于景区和当地文旅部门运用大数据统计当日旅客人次,监控人流量高峰期以便于及时作出调整。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进行游客分流,打造数字化“景德镇”,让每一位游客都有极佳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对于游客来说,不仅方便了出行,还可以根据景区的实时状况作出调整,从而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现代社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开始的物质需求转向了更高一步的精神文化需求,刺激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数字化媒体传播背景下,要关注到陶瓷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陶瓷产业的市场不仅仅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也吸引了很多不同文化背景者来到景德镇学习陶瓷。将陶瓷文化进行提炼并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进行宣传发展,能够跨越时间或民族的间隔与人们产生共鸣,贴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陶瓷文化与当下新媒体的紧密结合使其文化传播效果更为突出,加强对传统陶瓷纹样图形、颜色的提炼创新,使得陶瓷纹样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且更加有利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世界上没有抛弃了自己民族文化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只有重视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滋养,陶瓷艺术亦不例外。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艺术的核心就是根植于景德镇千年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延伸,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瓷文化抱有正确的态度,必然会有更多人愿意来到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从而推动陶瓷文化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