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布依族傩戏焕发新活力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333)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民族身份和传统价值观的维护,现以荔波布依族傩戏为例,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路径。在分析荔波布依族傩戏文化特色及其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保护困境,如社会认知度低、资源投入欠缺、传承体系不健全、技术运用不足。对此,明确创新策略,包括加强宣传与文化普及、寻求多渠道资金支持、建立与完善传承体系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平台推广,对荔波布依族傩戏的保护与传承乃至全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加强社会团结互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荔波布依族傩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本文以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讨其创新保护方法。

傩戏的文化特色及其保护价值

荔波布依族傩戏文化特色

荔波布依族傩戏作为贵州省荔波县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荔波布依族傩戏分为文戏和武戏两大类。文戏注重情节和角色的表现,而武戏则更多展现武艺和舞蹈技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傩戏的丰富内涵。傩戏在布依族群众中称为“桥”,其表演形式极具特色。在“大桥”和“小桥”的表演中,演员们通常会佩戴精美的面具,身着瑰丽多彩的服饰。这些面具和服装不仅展现了布依族的审美风格,也是传达戏剧情感和表现角色性格的重要工具。面具的设计常常融入神话元素和自然图案,色彩鲜明,造型生动,充满了神秘感和原始的力量。傩戏并不局限于家族内部传承,而是在民族群体中广泛招收学徒,传承方式多为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方式既保留了傩戏的传统特色,又使其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和演化。

保护荔波布依族傩戏的重要性

1.拓宽傩戏传播路径

拓宽傩戏传播路径体现在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传统文化若想持续传承,需跨越地域和民族界限,触达更广泛的受众。荔波布依族傩戏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利用多元的传播途径,如国际文化节、世界遗产组织合作等,能有效提升其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从而引入更广泛的关注和资源,支持其持续的艺术生产和文化活动。将傩戏纳入现代传播渠道,如数字媒体和在线平台,可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形式呈现给全球观众。例如,利用专题纪录片和虚拟展览,可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深化观众对傩戏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欣赏,促进文化的深层次交流。扩展传播路径还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傩戏的认知和价值认同。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越发显得珍贵。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傩戏不仅能保持其文化的原生态,还能在全球文化对话中占据一席之地,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布依族乃至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2.助力傩戏活态保护与传承

助力傩戏活态保护与传承体现在其保证文化连续性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双重需求上。活态传承,即将文化遗产通过生动和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保存下来,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具体到荔波布依族傩戏,这种传承方式意味着需要在保持原有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适应现代观众需求的表现形式。活态传承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使荔波布依族傩戏不只停留在被动的观赏层面,而是成了社区和文化的活动,让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结合。例如,通过社区工作坊、学校教育项目以及公开表演,傩戏艺术被融入日常生活,促进了文化的实际传递和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活态传承强调的是文化的实际运用和创新,而非只是作为历史文物的保存。这种方式鼓励对傩戏进行创新,如融入现代音乐、舞蹈元素或新媒体技术,让其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和文化消费习惯,从而拓宽其受众基础,增加文化影响力。活态传承还能增强社会对傩戏文化价值的认可和支持。经过公众的直接参与和体验,傩戏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能够在社区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从而构建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和社会支持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傩戏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布依族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文化自豪感和凝聚力。

3.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保护荔波布依族傩戏的重要性在于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同,这种自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石。荔波布依族傩戏作为一种深植于布依族文化土壤中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保护涉及艺术本身的延续,更是族群身份和文化根脉的维持。文化自信的增强有助于提升社区成员对傩戏价值的认知。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艺术面临边缘化的风险。经过教育和文化宣传,加深本民族群体对傩戏文化深度和历史意义的理解,可以有效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这种自信能够促使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傩戏的保护和传播活动,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共识。这种自信能够驱动荔波布依族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在尊重原有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吸纳外来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还能激发对傩戏保护工作的投资和支持。社会各界认识到傩戏所承载的独特文化价值后,能提供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包括政府的资助、企业的赞助以及社区的人力资源投入。这些资源的投入不仅能够改善傩戏的表演质量和传承效果,也有助于其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从而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荔波布依族傩戏保护困境

社会认知度低

傩戏的内容和表演形式具有较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普及度。在语言、故事内容和表演习惯上,傩戏难以为其他地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这种文化差异导致傩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受阻。学术界对于傩戏的研究相对有限,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和深入的文化解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傩戏在学术领域和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导致其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难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推广。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往往更加关注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商业潜力的内容,对于像荔波布依族傩戏这样的地方性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报道,这种媒体报道的偏差进一步加剧了傩戏的低认知度问题。此外,教育体系中对傩戏的涵盖不足也是其低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多数教育课程中,对傩戏及其文化背景的介绍过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实际的表演观摩机会,这让学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和欣赏傩戏艺术的独特价值。由于教育过程中对传统艺术的忽视,年轻人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认识不足,影响了傩戏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

资源投入欠缺

荔波布依族傩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明显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傩戏在维持日常运作、提升表演质量、保存和恢复传统服装和道具以及举办相关活动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由于资金不足,难以对传统道具进行恢复和保护,也难以购买或制作新的道具和服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傩戏表演的质量和观赏性。在推广和宣传方面,荔波布依族傩戏也因资源投入不足而受限。荔波布依族傩戏的资源缺乏影响了其艺术传承和教育培训的质量。传统艺术的教学和传承依赖于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和完备的培训设施,然而,资金的不足使其不能聘请资深艺术家长期驻地指导新学徒,也无法建立和维护专门的培训场所。此外,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和公开课程需要适当的教材和教具支持,资金的匮乏使相关教育资源难以更新,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与时俱进,影响傩戏艺术的吸引力和传播效率。

传承体系不健全

在传承人才培养方面,荔波布依族傩戏面临严重的问题。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虽然保留了傩戏的原始风貌,但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这种传承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快速传播和大规模教育的需求。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逐渐老去,新一代传承人的缺乏,使得傩戏的传承面临断层。年轻一代由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或是迫于生计压力,往往不愿意投身于时间长、收入不稳定的傩戏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傩戏在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年轻人更倾向于接触和了解现代流行文化,对于傩戏这类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相对较低。

荔波布依族傩戏缺乏系统的培训机构和课程体系,使得傩戏艺术的教育和传播受限。在学校和社区层面,傩戏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缺乏有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这进一步加剧了传承人才的短缺。传统傩戏的表演、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系统整理和标准化工作也相对滞后。没有完整的标准化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傩戏的传授过程难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利于传承人才的培养和傩戏艺术的普及。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傩戏的传承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这导致傩戏在资源配置、活动组织和文化推广方面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了傩戏的整体发展和社会影响力。在傩戏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方面,传承体系的不完善也成为一个难题。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傩戏需要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进。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和创新机制,傩戏在面对现代化挑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技术运用不足

傩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价值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在技术方面的应用对于其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技术,如数字录像和在线分享平台,可以极大扩展傩戏的受众范围,使其超越地域限制,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并促进傩戏的文献记录和学术研究,为未来的传承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然而,傩戏在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作为一种深植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其保护和传承方式长期以来依赖于非数字化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对数字技术的依赖和探索自然较少。傩戏的传承者和相关组织缺乏对现代技术的认识和资源,导致他们难以有效运用这些技术传播和创新傩戏。傩戏的传统性和复杂性使得将其适配到现代技术平台时存在困难。傩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对于非专业观众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增加了在数字化传播中有效传达其文化价值的难度。视觉记录方面的技术应用不足也限制了傩戏的传播和研究。虽然现代摄影和录像技术为文化艺术的记录提供了便利,但傩戏在这方面的应用受限,由于缺乏专业设备、技术人员或资金支持,导致许多珍贵的傩戏表演没有被有效记录和保存,从而错失了在更广泛范围内传播和研究的机会。

荔波布依族傩戏保护创新路径

加强宣传和文化普及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利用平台进行文化宣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创建专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账户,发布傩戏的相关信息、表演视频和幕后故事,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可以定期组织线上直播或线下活动,如傩戏表演、讲座和工作坊、邀请艺术家和专家进行表演和讲解,以增加公众对傩戏的兴趣和了解。这些活动可以在学校、社区中心、文化节和旅游景点举办,以增加其曝光度。制作关于傩戏的文化宣传品和纪念品,如书籍、DVD、海报、明信片等,通过文化产品的销售和分发,提升傩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当地和全国的媒体合作,定期发布关于傩戏的新闻报道、特色故事和深度采访,提高傩戏在公众中的认知度。设计互动体验活动,如傩戏体验工作坊、面具制作和传统服装试穿等,让公众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傩戏文化。

寻求多渠道资金支持

制订详细且有说服力的资助申请方案,明确指出资金的具体用途、预期效果及长远影响。包括傩戏的保护、推广、教育项目、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等。强调傩戏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增加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可能性。除了传统的政府资金渠道,还可以探索其他潜在的资金来源,如文化基金、非营利组织、民间慈善机构和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向文化基金和非营利组织展示傩戏项目如何符合他们的使命和目标。提供具体案例说明资助对社区和教育领域的积极影响,并通过网络和参与相关活动建立与这些机构的联系,增加项目的曝光度。向民间慈善机构强调傩戏项目如何助力提升地区经济、促进社区发展和文化活力,以及提高公众文化意识和社会凝聚力的潜力。提出明确的社区参与计划,如社区表演和教育活动。向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强调傩戏作为一种独特文化形式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计划国际巡演和交流讲座以提高国际知名度,同时强调跨文化合作的重要性,寻求与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这些综合策略,可以有效吸引不同类型的资金支持,促进傩戏的保护和发展。

建立和完善传承体系

建立包含傩戏各个方面的标准化培训体系,涵盖历史、文化背景、表演技巧、道具制作等,确保传承人和潜在艺术家能够全面掌握傩戏艺术。与教育机构合作,将傩戏教育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这种整合应从小学到大学不同教育阶段逐步进行,以系统地培养学生对傩戏的兴趣和理解。设立专门的奖学金和经济补助,减轻学习傩戏的经济负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傩戏的学习和实践。建立标准化传承人认证体系,通过专业评估确保傩戏教学和表演的高质量,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地位。创建专门的傩戏中心和工作室,既作为学习和练习的场所,也作为展示和保护傩戏文化遗产的平台。推行师徒传承制度,促进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与年轻学徒之间的技艺和知识传递。利用现代技术,如视频录制和数字化档案,记录和保存傩戏的表演和教学内容,为长期的研究和教育提供支持。

成立专门的傩戏研究中心,专注于历史研究、艺术创新和文化传播,为学者和艺术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与国际文化组织的合作,为傩戏艺术家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推动傩戏文化的国际传播。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推广

创建专门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户,用于发布傩戏相关的资讯、活动信息、视频和图片。平台可以帮助傩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运用专业的视频制作技术,拍摄傩戏的表演、幕后制作过程和艺术家访谈等内容。这些视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傩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利用直播平台,实时直播傩戏的表演和相关活动,扩大观众范围,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建立专门的在线档案和数字图书馆,收集和存储傩戏相关的历史资料、文献、视频和音频记录,方便公众查询和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傩戏的教育材料和教学辅助工具,如互动电子书和多媒体课件,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与文化名人合作,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傩戏文化,吸引更多的关注。

荔波布依族傩戏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可以为傩戏带来新活力,也能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荔波布依族傩戏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望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定位,实现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未来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投资,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促进对文化遗产的共同认识和价值的增强。

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黔风·遗珠坊:黔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S202310670053)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  布依族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