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南宋时期的玉岩书院是广州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其经过历代的扩建与修缮,包含余庆楼、种德庵、观音殿、天尊堂、萝坑精舍、山高水长亭、文昌庙等,形成了集书院、寺庙、祠堂、景观于一体的建筑群。1983年,玉岩书院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确定其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11月启动的《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古琴文化系列)》,旨在更好地挖掘玉岩书院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回溯书院的教育与文脉传承、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活化项目第一期以古琴为主题,依托玉岩书院,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江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正海共同策划发起,共展出了扬州市七星古琴制作研究所所制古琴27床,广州雕塑院古琴主题作品3件。同时,在书院内复原宋代文人生活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其中,与古琴、书院及背后的文化亲密接触。
除了内容展示,教育团队还在项目开展期间,用雅集、教育活动等方式,从玉岩书院的建筑、历史、文人精神,古琴的历史演变与样式、古琴的弹奏方法、古琴所承载的文人品德以及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等方面,共同书写文人与琴的故事。同时,利用多个新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抖音等,对活化项目的展示内容进行推广,与平台用户达成持续互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游览。
创新形式:琴声串联展示主题
项目展示以玉岩书院内7个独立的空间暗喻古琴的“七弦”。在书院入口处,以“梅花三弄”的琴声,引出“萝岗香雪”的典故。往前行,为古琴之“韵起”,以一个“携琴访友”的小场景,传达对即将见到“友人”的欣喜和即将对古琴展开探访的期待。迈上台阶进入玉岩书院的余庆楼,第一单元“千年琴音”,选取《广陵散》为主基调,结合相关人物故事,带领观众回溯古琴的发展简史、认识各类琴式,还通过互动展项等方式,让观众了解古琴琴派。在位于玉岩旧时读书处——种德庵的第二单元“琴以养德”篇章,以儒家精神为主题,用《文王操》,回顾“仲尼学琴”的故事,呈现古琴文化在儒家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第三单元“大音希声”位于天尊堂,通过一曲以琴音绘就潮平水阔、归雁群集画面的《平沙落雁》,表现古琴艺术与自然物象的紧密联系,呈现了古代文人以琴求道,期望通过抚琴,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状态,透见琴人对自然万物的神往。第四单元“攻琴参禅”位于观音殿,观众可以在《普庵咒》的琴声中,观看艺术装置“菩萨抚琴”,搭配“天乐不鼓自鸣”的动画,感受古琴与佛教、琴僧的密切关系。第五单元“碧涧流泉”,策划团队根据萝坑精舍一侧月门外的石壁流泉,巧妙地构建岭南琴派琴曲《碧涧流泉》的主题场景,并利用此处较为开阔的优势,将此处打造成互动空间,营造“宋人四雅”的氛围。走出萝坑精舍,沿着石阶来到“山高水长”亭,进入第六单元“高山流水”,在《高山》与《流水》的琴声中,仿佛进入伯牙与子期在旷野石壁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意境中,了解岭南大儒湛若水、清代名臣张之洞与玉岩书院的故事。最后一个单元“遗音言志”位于文昌庙。结合玉岩书院内文天祥《幕府杂诗》诗刻四屏和岭南琴派琴人邝露“抱琴死”的故事,为观众娓娓道来琴人的爱国情怀。文昌庙屋檐下的“檐下焚香静斫琴”展示区域,将古琴从选材到成琴的过程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一目了然地了解斫琴工艺及文人斫琴背后的故事。项目展示的尾声“曲终”,为观众呈现了古琴与天、地、人的关系,让观众对古琴有更深的认知。与小场景中的人物一起,互相道别,为这场与古琴的约会写上句号。
创新叙事:新人类走进古书院
在项目开展期间,项目团队共推出15条视频,内容涵盖书院文化、古琴知识、书院文化、文人生活等方面,与观众一同在了解书院历史与古琴文化的同时,感受抚琴、听雨、点茶、焚香、插花等宋人雅致闲适的生活。
主宣传片的灵感来源于吉他弹唱与古琴言志的时空连接,邀请乐队主唱担任女主角,扮演背着吉他的朋克少女,因为对音乐的喜爱而受到感召,走进玉岩书院,遇见古琴,感受古琴背后的文化,了解玉岩书院的历史与宋代文人的生活,感悟中国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在抒发心志中的共通之处。
主宣传片整体采用了别具创意的“一人分饰两角且同时入画”的展现手法。宣传片中,女主角不断在现代朋克乐队主唱与古代琴师的身份之间切换,巧妙运用“前期拍摄+后期特效”的方式,把“一人分饰两角”的剧情融合呈现。具体的画面包括女主角从床上醒来,衣服突然从现代睡衣变成了汉服;女主角对着镜子换朋克装出门,镜子中反射的是穿着汉服的古风女孩等。而在宣传片结尾,女主角通过古琴音韵的指引,在玉岩书院中找到了“当年的自我”,穿着皮衣背着吉他的朋克女孩,面对身着汉服缓缓演奏古琴的自己,这一刻,时空阻隔被打破,音乐穿越了千年。视频前期营造的神秘和紧张感,在结尾升华为唯美和感动,充分展现了古琴、音乐、书院文化共融的魅力。
拍摄过程十分细致,采用了实景、影棚和后期合成相结合的方案,设备方面运用了地面多机位和无人机共同拍摄,体现了主角从家前往玉岩书院的过程。以无人机航拍的方式拍摄的,在大桥上奔跑前往书院的场景极具视觉效果;而在书院内的拍摄全程采用手持稳定器和浅景深,画面具有动感与张力,后期还邀请专业主持人进行配音,配音、配乐和场景的匹配度也经过反复斟酌,力求尽善尽美。
视频由策展人员策划,由专业团队进行拍摄、制作。在出镜人员的服装及妆容方面,邀请专业设计师严格按照中国古代绘画进行复原。最终成片中,场景切换、人格转化的过程自然、生动,引人入胜、沉浸感强。
可触可感,文人生活重现南宋书院
系列视频中,通过多个20秒左右的短视频,展现玉岩书院的建筑特色、自然环境、文人生活、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等,全方位呈现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活化成果,与公众共享知识。
书院建筑
玉岩书院风景优美,形成了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