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的基因中蕴含着深厚的诚信传统,这一特质不只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推动北疆社会进步、铸就内蒙古现代化新篇章的内生动力。诚信作为北疆文化的基础,维系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为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的诚信精神,对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北疆地区的全面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绵延几千年的北疆文化孕育于传统文化之中,并持续弘扬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在北疆这片热土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所形成的北疆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有色彩,而诚信则是北疆文化中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北疆地区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
诚信:北疆文化固有的基因
北疆文化融合了草原、农耕、游牧文化,其深厚文化底蕴中蕴藏着诚信这一核心特质。诚信在北疆文化中并不仅是抽象的价值观,而是实实在在地渗透在北疆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民族和谐的重要基石。这种诚信文化,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北疆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北疆文化突出的诚信特质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北疆地区前有历朝历代长城内外的互市贸易,后有晋商蒙商亲如一家的商贸往来。第二,对党忠诚是草原儿女的历史传承,在北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对党的忠诚与诚信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草原儿女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骑兵师以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坚守在边疆,守护家园,他们的行动是对党忠诚、对国家赤诚的生动写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北疆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展现了对党的深深信赖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宁失千金,不失一信。”早在1959年,乌兰夫同志一句“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承诺,使草原母亲将三千孤儿视若“国家的孩子”悉心喂养,三千多名中华健儿在社会各领域绽放热火;为了一句“集体的羊一只也不能少”的承诺,草原英雄小姐妹在暴风雪中搏斗一天一夜,落下终生残疾,迎来内蒙古畜牧业的蓬勃发展;老党员“守边奶奶”尼玛老人祖孙三代守护边境线,只为人民安康、国家安全。第三,新时代,北疆的草原儿女继续秉持对党的忠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各项事业中。诚信二字在无数先辈们的脚下,在一声声北疆人民对党的承诺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这片热土上留下太多诚实守信的动人佳话,展现了北疆人民对于承诺的坚守,为后人树立了诚信的榜样。多年来,北疆地区各族兄弟姐妹相互信任,以诚相待、诚实守信早已成为北疆文化的“金字招牌”。
诚信凝练了北疆文化独特的精神
“三北精神”与“蒙古马精神”,寄托着党对内蒙古的深情勉励,是北疆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其不仅传达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也蕴含着独属于北疆地区的诚信特质。
第一,“蒙古马精神”映射着北疆儿女的忠诚品质。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勉励内蒙古的同志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提到“蒙古马精神”。蒙古马刚烈剽悍,却对主人和故乡有着无限的忠诚和眷恋,甚至在危机时刻不惜以自我的牺牲来挽救主人的生命。著名史诗《江格尔》叙述了蒙古马击落毒酒杯救主人于危险境地之中的精彩故事;史籍记述“其为生涯,止是饮马乳以塞饥渴。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人”。蒙古马在近代历次重大战争中,均为挽救无数士兵的生命作出卓越贡献,内蒙古骑兵师曾驾驭蒙古马浴血奋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内蒙古广为流传的《蒙古马之歌》写到“护着负伤的主人,决不让敌人靠近;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生动地讴歌了蒙古马的坚毅与对主人的忠诚。如此甘于奉献,如此忠于职守,如此精诚团结,正如时刻准备为党、为人民奉献自我的北疆儿女。
第二,“三北精神”闪耀着言出必行的诚信光辉。“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从人避沙到人治沙,从寸草不生到绿浪滚滚,治沙人勇担时代使命,不畏艰辛与恶劣环境抗争,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荒漠。勇担使命的初心、不畏艰辛的决心、永葆久久为功的耐心,皆为北疆人民对诚信的践诺。在北疆广阔的天地间,诚信与北疆文化形成了有力的共鸣,共同推动着内蒙古现代化进程的稳步向前。“万水千山浸润着满腔热血,风雨兼程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与牺牲”,在党的带领下,诚信是激励北疆人民稳步向前的精神内核之一,正是这样的精神内核,使千千万万的北疆儿女无私奉献,换来如今的繁荣北疆。
诚信作为北疆文化固有基因,有其合规律与合目的成因
在北疆文化的精神指引下,北疆地区的发展立场符合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发展方法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发展价值取向保持善的方向。其具体成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人所以立,信、知、勇也”,失信不立。诚信,本就是安身立命所应践行的规律。敬畏规律、顺应规律、深刻理解并运用规律,北疆文化将诚信融入自身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使北疆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第二,北疆文化在发展历程中深刻体现了其主动求变、应变、识变的品质。“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北疆文化由蒙古人民的精神特征引申发展到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在其厚重的历史沉淀过程中,北疆文化将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融为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本内容。在历史更迭与民风流变中,形成了环环相扣、递进演化的变化姿态,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延续了红色血脉,又高度契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要求。第三,北疆文化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导向相一致。“商贾敦悫无炸,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只有种下诚信的精神种子,才能找到通往财运通达道路的金钥匙。物质文明的大厦发展需要建立在精神文明的地基之上。在草原畜牧业中,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平衡,这种对自然的诚信,促进了北疆的可持续发展,使内蒙古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立得住”,为内蒙古的绿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内蒙古以一诺千金的执行力映照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诚信的精神内核。2021年10月30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春秋时期管仲《管子·枢言》中的古语,“中国古人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诚信是结交天下的根本”。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让内蒙古焕发新的光彩,内蒙古也凭借着诚信名片在对外交往中成为重要枢纽。中欧班列从内蒙古直通欧洲,内蒙古在国家推动中欧班列发展的大潮中,发挥了地方“桥头堡”的功能和作用。在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的建设中,内蒙古深入推进兴边富民、睦邻友好的方针政策。内蒙古正以更加澎湃的开放活力,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政治与社会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诚信的价值指引。
从近代的民生凋敝到如今建设“模范自治区”,内蒙古人民能始终坚毅前行,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靠的就是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靠的就是与诚信不可剥离的北疆文化所造就的内生动力。
诚信:北疆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诚信是北疆文化持续发展之“道”。文化的发展之于国家与民族为兴运之魂,为发展之基,为求变之门,而诚信之于北疆文化为坚韧纽带,为坚定基石,为坚定遵循。
北疆文化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繁荣生机的姿态
北疆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多民族的迁徙与定居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可以窥见不同民族的历史足迹,以及他们对北疆文化构建的贡献。这些民族的历史活动,如同繁星点点,共同绘就了北疆文化的历史长卷。北疆文化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它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同时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活力。在不断变迁中,北疆文化以其开放的姿态,与世界进行深度对话,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创新。北疆文化秉持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一路策马奔腾,高歌猛进,其生机与活力宛如破竹冲天之势,姿态昂扬。
北疆文化为文化发展凝练了宝贵经验
自然有常道,文化的发展亦需要遵循发展规律,借鉴有益经验,北疆文化的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一,融入时代特点。北疆文化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中,随着革命与解放、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进程而锐意发展,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随着北疆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更加能够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实现文化的共同繁荣。第二,文化的发展需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北疆文化涵盖了内蒙古地区的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北疆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注重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文化发展中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其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三,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北疆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这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上,更体现在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文化的发展应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探索和实践,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诚信之与北疆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作用不可或缺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它不仅维系着社区的和谐,也在促进社会交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民族共居的北疆地区,诚信被视为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在北疆这一片辽阔奔放的土地上,北疆文化正如草原上奔腾的马儿一般,脱颖而出,诚信则贯穿在北疆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之中。
第一,诚信是多元共存的黏合剂。在北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诚信成为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黏合剂。诚信是铸牢之基。各民族通过共同遵守诚信原则,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深化了民族团结。诚信在民族交往中扮演的角色,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北疆地区的社会稳定。稳定与互信的社会环境促使北疆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第二,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在北疆的经济活动中,诚信被视为商业繁荣的基石,它塑造了商业伦理,促进了公平竞争。诚信是商之兴源。以伊利集团为例,企业以诚信为核心价值,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从而推动了内蒙古乳制品产业的壮大。再如,和田玉市场通过严格的鉴定标准和公平交易,诚信成为市场繁荣的保证,塑造了北疆文化品牌的良好形象。第三,诚信是时代发展的稳定器。内蒙古地区至今流传着“蒙古人失马者有何能为”的谚语,受此启发,站在时代与历史的“桥头堡”之上,不禁发出“失精神者有何能为”的疑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离不开也不能离开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文化给予北疆文化接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北疆文化发展如何繁荣和鼎盛,诚信都是要始终秉持和继承的。
诚信作为北疆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根基,是维系社区和谐、推动经济活动、塑造良好社会风气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北疆文化是实现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引擎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内蒙古自治区也未能避免。从水深火热到如今建设“模范自治区”,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内蒙古地区经历了浴火重生的改变与奇迹,也书写了北疆文化的积淀史。
内蒙古的社会背景与发展需求呼吁北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内蒙古各族人民能始终不甘落后、自强不息,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与崇高的信念,靠的就是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赤诚。建设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注定会形成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信念,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需要钢铁般的意志,长征的胜利,正是依靠各路红军的坚定信念、全局观念与团结协作的精神。战火纷飞的年代需要正确的精神文化指引。“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没有克服千难万险的意志,就不可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得无数成就。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内蒙古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中离不开对文化优势的开发与利用。
北疆文化反作用于内蒙古现代化建设
无论是接续建设内蒙古“模范自治区”、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五大任务”,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重中之重的任务,北疆文化均发挥了文化力量对社会建设的反作用。第一,文化承载着内蒙古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是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文化标识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弘扬北疆文化有助于增强内蒙古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激发其爱国热情和创造力。第二,北疆文化中勇敢、坚韧等精神品质,激发了内蒙古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三,北疆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组成部分,北疆文化与中原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北疆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第四,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内蒙古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地位日益凸显。在这个过程中,北疆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和合作伙伴。同时,北疆文化为内蒙古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内蒙古现代化新篇章需要文化的引领
中国梦的实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机双翼、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内蒙古地区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北疆文化的引领。第一,北疆文化承载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不仅见证了内蒙古历史的发展变迁,更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共同情感和精神寄托。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发展好“北疆文化”,将进一步激发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凝聚起全区干部群众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磅礴力量。第二,北疆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根基。通过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可进一步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北疆文化促进内蒙古以优越的姿态拓宽对外交往。内蒙古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各民族创造的多元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发展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根植在北疆大地上的优秀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为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诚信不仅是北疆文化的内生动力,更是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在内蒙古现代化的未来图景中,诚信不可或缺。诚信在经济社会、环境治理以及对外交流等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北疆地区的全面发展。传承和弘扬诚信与北疆文化,对内蒙古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全面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诚信与北疆的根脉紧紧相连,铸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千千万的“纳敏夫”(意为“党的儿子”)团结奋进,为擦亮北疆文化这块“金字招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