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天府最相宜

known 发布于 2025-09-14 阅读(384)

李瑾 黄毅

芙蓉花作为成都市市花和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既是城市地域人文特征的浓缩和象征,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名片。芙蓉花,蓉城,天府文化,息息相依,交相辉映。

英格兰玫瑰,意大利雏菊,法国鸢尾,韩国木槿。洛阳牡丹,昆明茶花,广州木棉,成都芙蓉。国家或城市以花为形象代言,有属于自己的一朵花,一种花语,似乎更添魅力和情致。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芙蓉花原产中国,深受百姓大众和宫廷、文人喜爱。湖南、四川、云南和江浙一带等皆有种植,湖南曾古称“芙蓉国”。但芙蓉为“市花”,城市号“蓉城”,古往今来仅此成都。芙蓉花根植于中华大地,繁茂于巴山蜀水,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其鲜活灵动的文化生命内涵,成为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传承于巴蜀文明,是成都展示给世界的重要软实力。芙蓉花独具特色的美学品位、文化价值,在芳菲满园的自然界,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大道上,正大放异彩。

“一扬二益古名都,禁得车尘半点无。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芙蓉花作为成都市市花和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既是城市地域人文特征的浓缩和象征,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千百年来,成都本土文化绵延生长,外来文化枝繁叶茂,创造出了纷繁多样、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天府文化蕴含着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优雅时尚的生活美学,乐观包容的气度胸襟,友善公益的大爱情怀。芙蓉花,蓉城,天府文化,息息相依,交相辉映。

一、芙蓉花的姿容形貌契合了天府文化“优雅时尚”的文化气质和生活美学

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八雅,善花者品性怡然,历来颇受赞誉。全世界目前有22万多种植物,中国是北半球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约有3万多种,其中四川盆地植物种类近万种,高等植物占全国总数34%以上。

芙蓉花曾泛指木芙蓉和水芙蓉(即荷花),木芙蓉:又名地芙蓉、术莲等,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据有关资料,唐代以后芙蓉就专指术芙蓉了。芙蓉花,别名拒霜花,属锦葵科落叶大灌木,有三千年以上栽培史。单瓣或复瓣,其纹络分明,花形饱满,花姿灵动,花色多彩,花语丰富。白芙蓉清新温润,红芙蓉浪漫浓情,金芙蓉高贵典雅,醉芙蓉晨昏三色名贵珍奇,鸳鸯芙蓉白红映照娇俏双栖。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赵忭《成都古今记》)“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寂寞,不怨东风,可称候命之君子。”(《广群芳谱》)“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娣悉慕娱娴,妪媪咸仰惠德”(曹雪芹《芙蓉女儿诔》)芙蓉以花为貌,优雅为情,天然之范,如美人面。

芙蓉花高贵典雅、热烈浪漫、清丽温婉。花姿花容俏丽悦目,瘠薄之地亦可生长,有易载好养拒霜,“接地气”颇随缘的好性格。厅前院庭,路旁墙边,甚至孤植一株皆自成风景,可谓百卉千花中,皇家欣赏,百姓喜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完美代表。

千年来,芙蓉花一直深受人们倚重,甚至成为生活美学和花中情感寄予的主角。北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画中锦鸡落处,芙蓉摇曳下坠锦鸡视线之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

标签:  芙蓉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