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21 阅读(284)

摘 要 目前,部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低水平均衡”问题,农户在掌握农业技术后没有将其应用到耕种实践中,缺乏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内在动力,导致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为推动区域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山东省宁津县为例,结合宁津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宁津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机构职能划分不清晰、技术力量薄弱、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等问题,提出理顺推广机构、加强技术力量建设、增加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发展;山东省宁津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2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路径,这要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2009年起,山东省宁津县紧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以满足农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宁津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为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1 现状

宁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区划面积833 km2,辖9镇1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宁津县农业系统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42人,其中乡镇44人,每个乡镇站3~4人。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后,宁津县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2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农技站、林业站、水利站等站点整合在一起,事、人、财、物都下放到乡镇站点,县农业系统只负责技术指导。

通过采取理顺体制、明确职能等一系列措施,宁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形成,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导作用、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1)形成了农业技bcf34d455a8d5567989797ac0961757706d0c9bc1b3d8b168c5d8724a9abec83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业技术人员每年到田技术指导超过60次。2)基地建设与技术示范效果较好。宁津县建设了高标准农田、优质粮油示范基地24个,19个新品种、28项新技术得到了试验示范,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供了科学数据。3)宣传效果较好。通过组织田间学校、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书、发放技术宣传资料等途径向农户宣传农业科技知识,仅2023年宁津县就发放技术宣传资料4万份,举办集中培训8期。

2 存在的问题

2.1 机构职能划分不清晰

1)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工作任务交叉重叠,工作职责不明确。模糊的职责界定使得双方可能因对同一项任务的重复执行而造成资源浪费,或出现推广工作被忽视,部分区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不到有效执行。2)从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来看,目前宁津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完成政府下达的推广任务,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农户实际需求,导致推广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和效果。

2.2 技术力量薄弱

无论是县级还是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都面临人员编制名额有限的困境,农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从学历构成来看,现有在职农业技术人员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人员相对较少。由于人手紧张、工作繁忙等,农业技术人员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部分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并非是农业专业出身,同时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问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投入。此外,部分区域乡镇政府合并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随之合并,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员短缺使得农业技术人员难以全面有效地完成各项推广任务,从而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和效果。

2.3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宁津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不足。这一问题在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更为突出,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由当地政府发放,缺少多余资金去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办公条件差、办公经费少的问题突出,许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难以得到及时引进和推广,从而限制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应用。

2.4 农户观念陈旧,学习热情不高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并非仅仅依赖于农业技术人员的宣传、普及,农户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实践应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施效果。1)农户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对新技术的接受和适应能力弱。在宁津县,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应用新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有限,再加上主要农产品价格不高,即使应用新技术,农户也难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得农户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的热情不高。2)农户受朴素经验主义影响深。当前在宁津县从事农业活动的主体多为50~60岁的农户,部分农户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客观来说,不能轻易否定农民在长期农耕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但过于依赖这些经验,不能根据新的耕种条件和技术发展调整耕种方法,则会阻碍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对策

3.1 理顺推广机构

1)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宁津县应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农业技术综合服务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按照区域内的村落数量、耕地面积、农业产业构成、优势产业分布、农业生产任务等核定人员编制,以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还能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1]。2)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明确分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而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则侧重于新技术、新品种在当地的试验示范。宁津县应根据乡镇产业特点完善区域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2]。3)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重视农户反馈,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农业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定点观测、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农户信息,掌握农户实际需求,缓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供需错位”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根据采集的信息及时修订管理制度、推广工作内容、重点推广技术,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农户实际需求同步。

3.2 加强技术力量建设

1)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在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是简单的技术传递,而是要紧密结合农户实际需求,推广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技术,这就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宁津县要定期组织理论培训,邀请农业专家讲解最新的农业科技动态、成果、实用农业技术[3]。同时,鼓励和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和学习,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更多前沿的农业技术知识。尤其是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应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其科技服务本领[4]。2)适当招收高素质农业人才。鼓励更多的农业专业毕业生加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人才招录上,应设定明确的标准,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招录具备学士以上学位或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实用人才,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则要有大中专学历[5]。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可以在薪资待遇、住房保障、家属就业保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基层,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只有打造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

“三农”[6]。

3.3 增加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直接服务农户和政府制定的农业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7]。1)宁津县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财力、物力加强硬件建设,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公益性的基本工作,如技术培训、监测预报、试验示范等,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8]。2)拓宽经费来源,宁津县应积极寻求与相关研究机构、区域内的农业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开展项目投资,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9]。

3.4 采用多元推广方法,激发农户学习热情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选择恰当的推广策略至关重要,农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推广方法来提高推广效果[10]。1)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在现有的“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建立“区域农业新技术推广户”。在选择推广户时,应优先考虑科技文化素质高、进取心强、经济实力好的农户,并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把他们带动农户收入的贡献与其经济效益相挂钩,激发其应用和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与农业技术人员相比,“区域农业新技术推广户”更了解当地农户需求,且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能通过连锁效应带动当地农户使用新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2)利用新媒体推广。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长期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即使农业技术人员全天候出动到田间地头也难以满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载体进行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如开设《农技大课堂》,根据当前关键农事活动和农户需求安排课程内容,确保农户能够学习到真正实用的农业技术。通过这种形式,农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学习农业知识。此外,农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而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则会在线为农户答疑解惑,提供及时的帮助。这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农户的学习动力,也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和效果。

4 结语

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区域农业转型发展极为关键。对此,宁津县农业技术人员要善于总结既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深入田间地头去观察,总结当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机构建设、技术建设、方式方法建设等多个角度着手,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效,助推区域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区域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敏.泌阳县农技推广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2024(3):14.

[2] 杨玉菊,高炳彦.基层农技推广中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4,42(2):

137-139.

[3] 刘溪.农技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效果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1):54-57.

[4] 李玉琼.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意义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2):154-157.

[5] 李涛,税永利,刘波,等.关于眉山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

(1):17-18.

[6] 王航,于湘莉,杜清清,等.农技推广协同机制分析与涉农高校实践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3,

43(9):90-94.

[7] 李佳,孙俊华,韩艳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技推广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探索: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新农业,2023(18):80-81.

[8] 秦媛媛,黄艳芳,韦莹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研究文献分析[J].广西糖业,2023,43(3):41-44.

[9] 丁海玲,仲剑.农民农技培训问题分析以及促进农技推广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10):58-60.

[10] 张莲.探析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吉林蔬菜,2024(1):263.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农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