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加快推进江苏省溧阳市现代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庆丰村农业发展成效和存在的农业结构单一、增产不增收、场地短板突出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布局水生植物及水禽养殖产业链、提升稻米附加值、科学发展庭院经济、农业园区化发展等创新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创新路径;江苏省溧阳市庆丰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22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农业产业能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屡创纪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虽然溧阳市粮食生产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单一作物供给过剩、地域特色不突出、难以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等问题,农业经济陷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挖掘土地空间潜力构建多元供给体系,对接市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推进溧阳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现笔者拟以溧阳市庆丰村为研究对象,对村庄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依次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溧阳市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1 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概况
溧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苏浙皖3省交汇之处。庆丰村位于溧阳市南渡镇,村域面积6.1 km2,辖20个自然村,拥有耕地面积约427 hm2,因“万亩丰产方”核心区域位于村庄内,被冠以“苏南第一方”美誉,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庆丰村地处溧阳平原水网地区,河网密布,沟渠纵横,湿地滩涂存量面积大,水域环境优越。2018年,庆丰村还是市级经济薄弱村,村级收入只有70万元,且70%来自财政补贴。近年来,庆丰村通过发展新型稻米产业和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级收入超过800万元。
2 农业产业发展成效
庆丰村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注重农旅融合与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
2.1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
在溧阳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协助下,庆丰村首先完成杨家路沥青面层摊铺,并画上彩虹线,正式并入溧阳“1号公路”路网。同时,依托“金色庆丰、艺术田野”第一期建设,丰产方稻田间改建了迷你1号公路2条、生态路4条。如今庆丰村实现了丰产方稻田内“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林成行”。这使得庆丰村的水稻产业得到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连续多年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名列前茅。
2.2 农业生产智慧化程度高
溧阳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与扬州大学合作,在庆丰村建立了“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实验示范基地”,利用优质水稻秸秆基质育秧,通过利用北斗导航无人机驾驶栽插技术、富硒功能稻米施肥技术、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提升了作业效率及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是庆丰村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真实写照。
2.3 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近年来,庆丰村依托“万亩丰产方”资源优势,打造金色庆丰田园综合体项目,以稻米丰收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风景营造方面呈现出水稻田、青蛙雕塑、旧时茅店、小溪石桥等系列网红打卡点,在业态创新方面利用闲置房屋改造出禾下生态餐厅、稻田书斋、米酒工坊、一舟影院等消费空间,满足溧阳市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各类需求。庆丰村还成功举办了“四美”丰收节、“春花秋柿”植树节、“春天里的灯会”“稻田音乐会”等几十场活动,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2020年,庆丰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结构单一
庆丰村的农业主要依赖稻米种植,过度依赖单一作物可能导致农业风险增加,如市场波动、病虫害或其他自然灾害,都可能对稻米产量和价格造成严重影响。庆丰村湿地滩涂资源丰富,单一的种植结构可能使这部分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潜力资源闲置,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民增收途径较为单一。
3.2 增产不增收
2022年,庆丰村部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获得667 m2产753.1 kg水稻的佳绩,成功从“苏南第一方”跃升为“江苏第一方”。庆丰村虽然稻米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但经济效益增速较缓。具体原因为稻米品质单一、精细化程度不足、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体现差异化优势。
3.3 场地短板突出
庆丰村地势较为低洼,不适宜发展溧阳市丘陵山区的经济林、茶园及果树栽培产业。受基本农田保护区制约及太湖流域内河过境影响,每年防汛抗洪形势严峻,不适宜大面积发展水产养殖。如何巧用地形因势利导,变劣势为优势,利用现状发展多元农业,是庆丰村农业经济提升的关键。
4 创新路径
4.1 布局水生植物及水禽养殖产业链
4.1.1 布局水生植物产业链
庆丰村可利用丰富的湿地滩涂资源和阡陌水系环境优势,与高等院校合作,选取适合当地生长、繁殖系数较高、市场缺口大、观赏价值较高的新优或珍稀品种,通过科学规划,打造水生植物种植基地。
1)品种建议。沉水植物可种植苦草、粉绿狐尾藻,可利用其净化水质。挺水植物可种植慈姑、菰、芦苇、莲等,可利用其开发采摘活动。浮水植物可种植睡莲、欧菱、荇菜等,观光效果极佳。湿生植物可种植花菖蒲、美人蕉等,经济效益突出[2]。以花菖蒲为例,2年见效的籽播苗每年每667 m2可创收1.8万元,3年见效的籽播苗每年每667 m2可创收3.26万元,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还可改善水质,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亮丽色彩。
2)应用建议。可由村委会牵头,主动与区域内政府机关、结对企业、临近村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市政园林绿化、美丽乡村建设水生植物供应地[3]。除了供应水生绿化植物,可根据水生植物的种植规模及生长阶段,深挖植物文化内涵,举办赏花节、采收节、研学季等活动。在采收节期间,可联合村内“巧妇厨娘”,现场为游客制作新鲜水生食材主题餐饮,如桂花糖藕、蜂蜜荸荠、芡实羹等。在产品销售端,选取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水生产品进行初加工,利用现有农产品生产线开发芡实糕、干菱角、藕粉、荸荠罐头等生态产品,打造完善的水生植物产业链,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及农业抗风险能力。
4.1.2 布局水禽养殖产业链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绿色、有机、健康的水禽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庆丰村内池塘沟渠遍布,良好的水质和气候条件为水禽养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1)品种建议。在引入水禽品种方面可分为观赏类和食用类,观赏类水禽可引入天鹅、鸳鸯、观赏鸭(绿翅鸭、斑嘴鸭、罗纹鸭及赤颈鸭等)及仙鹤等,食用类水禽可引入扬州鹅、四季鹅、高邮鸭、昆山麻鸭、黑水鸡、金定鸭及狮头鹅等[4]。以江苏省徐州市珍禽养殖场鸳鸯饲养为例,饲养周期为4个月,每只喂养成本为20~30元,年产量1 400只,以活体(观赏)、标本、食用3种销售渠道为主,去除饲料成本和人工饲养费,年收益可达4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2)绿色养殖。区别于传统养殖,庆丰村可积极打造绿色养殖新模式。例如,鼓励使用稻草和秸秆简易制作发酵饲料,形成养殖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利用水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控养殖环境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策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率,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同时,生机勃勃的养殖场景是庆丰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合理规划套大鹅、鸭鸭赛跑、铁锅炖大鹅等体验活动,为庆丰村乡村旅游增加更多的体验内容,提升庆丰水禽产品的知名度。
4.2 提升稻米附加值
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对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庆丰村可主动对接市场需求,生产端和销售端齐发力,以中高端功效米为发展方向,提高稻米经济效益。
对于生产端,庆丰村应做好5点工作。1)严格把控生产方式,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创造绿色安全的种植环境。2)通过萤火虫、青蛙、田螺等生态健康指示生物,呈现稻米生长环境,使生态化“眼见为实”。3)通过鸭稻、蟹稻、虾稻等稻田生态共养,充分利用生物间的依存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提升[6]。4)根据市场需求,丰富水稻品种,如针对特殊人群的低糖大米、针对婴幼儿的富锌大米。5)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开发专用品牌,溧阳市居民有吃乌米饭习俗,建议把庆丰村开发为溧阳市乌米饭专用稻米生产基地,打造专用糯米品牌。
对于销售端,庆丰村应做好3点工作。1)设计稻米文创包装,凸显庆丰大米地域特色,选用环保可降解材料,树立绿色产品形象。2)与市民、企业、学校互动,丰富销售形式和销售渠道。3)开设庆丰大米官方直播间,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展示大米的生长环境、产品特色、品牌故事等内容,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庆丰大米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7]。
4.3 科学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小院大有可为。庆丰村共有农户1 058户,发展庭院经济的潜在空间巨大。经营上,可采取“政府+公司+农户”模式,政府负责统一规划、技术培训与企业招商,企业负责订单发布与产品收购,农户负责生产和管理。结合溧阳市气候特征及物产特色,庆丰村发展庭院经济可从以下
3个方面着手。
1)庭院种植。推荐种植的树种有当地特色树种南烛、樱桃、蓝莓、山茱萸及茶等。结合每户庭院种植内容开发系列体验活动,如乌米饭制作、樱桃果酱熬制、蓝莓披萨烤制等,使每户小院成为感受乡村风情的特色空间。
2)庭院养殖。结合引导性示范进行差异化打造,一家一品,规范经营,增加趣味性及游客互动性,推荐物种有观赏水禽、观赏龟、观赏鱼等。结合院落空间,游客可参与的活动有喂食、垂钓、品茶等[8]。
3)庭院手工。庆丰村可传承和弘扬豆腐、糕点、菱角编、葫芦烙画、扎染等民间文化技艺,发动有思想、有见识的新农人探索“庭院微业态”增收模式,结合不同庭院场景打造成为乡土文化体验、餐饮娱乐、艺术展示等多元创意场所,把小庭院做成大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9]。
4.4 农业园区化发展
农业园区是指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用工业园区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的区域,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的聚集区[10]。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庆丰村耕地面积广,有2个万亩圩、4个千亩圩,基础设施完善,以园区化引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优势明显,具体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
1)整体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庆丰村可立足当地农业现状,打造以水稻产业为核心,以水生蔬菜种植、水禽养殖、生态共养为补充,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多元农业产业结构。产业园要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对园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确保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带动南渡镇西部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有序布局招商,深化产业融合。庆丰村可以农业产业园为窗口,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用于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精准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经营,杜绝无序发展。以农业产业园为纽带,引入专业的乡村旅游运营机构,对现有产品提质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庆丰村由单一乡村休闲向深度体验、疗愈康养等精细品质转变。利用产业园区规模化种植优势引入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在地转化率,依托数十万客源市场带动农产品在地消化,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互促发展。
3)统一专业管理,发挥桥梁作用。村委会可成立农业园区服务公司,为农业园区内的投资人提供专家对接、技术引进、农资采购、农机协调、农民培训、用工协助及品牌推广等产前、中、后的服务工作,让投资人无后顾之忧,促进园区长效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庆丰村农业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农业结构单一、稻米产业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不利于村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依托庆丰村丰富的水系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布局水生植物及水禽养殖产业链,实现一三产联动发展;提升现有稻米品质,聚焦中高端消费市场,从生产端和销售端提升稻米附加值;激活村庄沉睡的院落资源,鼓励农民利用闲置的房前屋后地和院落住宅发展庭院经济,以小空间链接大市场,为实现村民就地就业和增收致富提供更多选择;以园区化引领农业产业化,建设稻米特色农业产业园,提升稻米产业区域影响力。像庆丰村这样的村庄在溧阳市不胜枚举,相信庆丰村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路径会为其他村庄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曹煜.基于产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庆丰村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21.
[2] 李翠英,吴春兰.常见的水生花卉景观植物及其应用[J].新农村,2023(11):20-21.
[3] 郭云龙.水生植物大有用武之地[N].中国花卉报,2006-08-10(1).
[4] 李新.我国部分省市水禽生产概览[J].中国家禽,2005(10):31-36.
[5] 刘又夫,肖德琴,周家鑫,等.水禽智能化养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智慧农业(中英文),2023,
5(1):99-110.
[6] 杨朝华.浅析溧阳市稻米品牌建设现状与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21(5):10-11.
[7] 黄卓群,李颖,李飞成,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产业发展创新路径探究:以安徽省宿州市夹沟镇香稻米为例[J].山西农经,2024(3):56-59.
[8] 李健武,骆子嫣.“庭院经济”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N].东莞日报,2024-04-02(A4).
[9] 李德银.庭院经济:“方寸地”变身“致富园”[N].青岛日报,2024-03-21(2).
[10] 李艳军.茂县农业产业园区化发展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2022,16(15):155-159.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