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枸杞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显著作用。为提高甘肃省枸杞苗木繁育水平,提升枸杞产量和品质,促进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根据现阶段甘肃省枸杞生产实际,从苗圃地选择、土壤整理、插条采集、插穗处理、大田扦插及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枸杞扦插繁苗技术要点,并从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枸杞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 枸杞;扦插育苗;栽植;栽后管理;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S5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07
我国是枸杞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球枸杞生产第一大国,常年枸杞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hm2左右,年产量保持在40万t以上。枸杞植株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旱能力,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枸杞中富含多糖、黄铜、甜菜碱、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保护视力、抗氧化、防衰老、降血糖及增强记忆力等功效,在食品、医疗等行业应用广泛,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截至2022年底,甘肃省枸杞种植面积约2.78万hm2,成为继宁夏、青海省、新疆之后,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第四大的区域,枸杞年产量超过4.1万t。为进一步提高甘肃省枸杞苗木繁育水平,提升枸杞产量和品质,促进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加强枸杞优质壮苗繁育和高产栽植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1 枸杞扦插育苗技术
1.1 苗圃地选择
为进一步加快枸杞优质苗木繁育速度,提升苗木繁育质量,选择枸杞苗圃地时需满足以下要求: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团粒结构较好,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地下水位在
1.5 m以下,土壤含盐量低于0.5%,排灌方便且交通便利,土壤类型为轻壤土或砂质壤土。
1.2 土地整理
为缩短枸杞优质苗木的培育周期,提高甘肃省枸杞优质苗木繁育水平,现阶段当地普遍采取扦插育苗的方式繁育优质的枸杞苗木。为了给扦插苗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提高插条的成活率,甘肃省枸杞种植户通常选择在扦插前一年秋季进行深翻整地并施入足量有机肥,以提升育苗地土壤肥力水平。前一年秋季作物收获后,在中大型拖拉机的牵引作用下,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控制在25~30 cm,以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发育。结合深翻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2 500~4 000 kg,并配合施入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10 kg及尿素15 kg,通过深翻将有机肥和速效化肥翻至土壤耕层中,随后整平耙细,并在土壤上冻前浇一次透水,加速有机肥的腐解,为翌年扦插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墒情[1]。
1.3 插条采集和贮藏
甘肃省枸杞扦插育苗一般在每年春季进行,插条的采集一般与前一年的冬剪同时进行。选择在甘肃省种植适应性良好、品种纯正、植株长势健壮、丰产性强且对当地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质枸杞品种,如宁杞1号、宁杞3号、宁杞5号、宁杞7号、蒙杞1号及小尖椒等,作为采集插条的母株。在冬剪时剪取直径0.6~0.8 cm、成熟充分、节间适中、芽眼饱满的1年生中间枝或者徒长枝作为插条,每50根插条捆成一捆,并贴好品种标签[2]。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相对平坦的地块挖坑,对枸杞插条进行沙藏。沙藏坑的深度约为150 cm,宽度在300 cm左右,长度根据插条数量确定。枸杞插条沙藏前,需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处理,灭杀插条表面的菌,防止在沙藏过程中插条霉变。枸杞插条沙藏时先在坑底铺一层插条,再在插条上铺一层湿沙,湿度控制在60%~80%,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以一层插条一层湿沙的方式将插条全部沙藏。
1.4 插穗处理
对于前一年沙藏的枸杞插条,在翌年3月扦插前取出,选择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插条,将其剪成13~15 cm的插穗,上部距离芽1 cm左右的位置平剪,下部剪成斜面[3]。每50~100个插穗捆成一捆,贴好品种标签并在接穗上端用红色墨水做标记,防止接穗上下端混淆。扦插前,将接穗下端3~5 cm的位置完全浸泡在15~20 mg·L-1的萘乙酸溶液中24 h,以将接穗髓心部位完全浸透为止。
1.5 大田扦插
在甘肃省,每年4月初15 cm土层的土温稳定在7 ℃左右时即可进行大田扦插育苗。扦插前,在整地施肥的基础上,以80 m2为1个单位起高畦,畦高120~
130 cm,整平畦面,并覆盖黑色地膜,膜与膜之间留出30 cm左右宽的操作行,以便于扦插和后期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用插穗针在黑色地膜上按照20 cm×20 cm的株行距进行打孔,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3/4,随后将生根的插穗下部轻轻插入孔中,露出1 cm,动作要轻、要快,尽量不要对插穗的愈伤组织造成机械伤害,之后用细沙将插孔填实,使接穗与土壤充分接触[4]。
1.6 苗木出圃
甘肃省枸杞扦插苗经过1年培育,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圃定植。起苗前一天要浇一次透水,起苗时动作要轻,避免对苗木树皮和根系造成机械伤害,确保主根完整且少伤侧根。起苗后立即对苗木进行分级,一级枸杞苗木株高50 cm以上、地径0.7 cm以上、根系完整。将经过分级的苗木按照每捆100株的规格进行打捆,并在标签上注明品种、起苗时间、等级和数量等信息[5]。随后用3°Bé石硫合剂对苗木进行全株喷施,重点喷施苗木根部,杀死苗木自身可能携带的病菌和虫卵。
2 枸杞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要点
2.1 定植
甘肃省在春、夏、秋3个季节均可以进行枸杞定植,但当地普遍以春季建园为主,一般选择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春季定植有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增加苗木生长量,促进枸杞早产和丰产。定植密度应根据园地地势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地势相对平坦且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定植密度可以相对大一些,株行距设置为1 m×2 m。定植前挖好定植穴,规格通常为30 cm×30 cm×40 cm,每667 m2保苗约330株。而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日常管理水平相对一般的地块,定植密度要相对小一些,按照株行距2 m×3 m进行栽植,667 m2保苗约111株[6]。
枸杞苗木的具体定植方法如下:1)在栽植穴内施入腐熟农家肥2~3 kg,并配合施入磷酸二铵0.1 kg左右和一定量粉碎的作物秸秆,随后填入一铁锹表土;2)将枸杞苗木垂直放入栽植穴的中央,使苗木根系充分延展,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将枸杞苗木定植于穴内,踏实土壤,使表土与枸杞苗木茎基部平齐,浇透水沉实土壤,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助于植株快速扎根,提高苗木成活率;3)修树盘并覆盖黑色地膜,增加土壤温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同时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2.2 整形修剪
枸杞苗木成活萌芽后,需要立即对苗木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一般在70 cm左右,同时将主干50 cm以下的萌芽全部抹除,50 cm以上的分枝选择不同方向且间距适中的3~5条芽条培养成结果母枝[7]。对当年定植的枸杞苗木进行秋季修剪时,需要将植株高度控制在70 cm以下、冠幅控制在50 cm左右,注意要将当年侧枝萌发的二次枝培养成结果枝。甘肃省种植的枸杞扦插苗一般在栽植后第2年即可见花,第3年结果,第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因此栽植后第2~4年是枸杞整形修剪的关键时期。甘肃省枸杞的日常修剪主要在每年夏季和秋季进行。夏季修剪一般在每年6—7月进行,主要修剪徒长枝和部分过密的枝条,提高通风透光性,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对部分旺长枝进行短截,缓和树势,有助于培养小冠树形。秋季修剪选择在每年9—10月、果实采收后进行,剪除基部萌蘖,将主干、主枝及冠层侧枝上萌发的直立徒长枝全部剪除,去除内膛的老弱枝、横生枝、针刺枝,回缩拖地枝减少树体养分消耗,有助于促进植株安全越冬。同时,剪除病虫枝并将其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掩埋,有助于降低田间病菌、害虫基数,减少翌年枸杞病虫害的发生。
2.3 肥水管理
科学有效的肥水管理是确保枸杞高产、稳产的关键。甘肃省农户在种植枸杞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基肥的施用,一般在每年10月果实采收后采取沟施的方法施基肥,即在枸杞树冠外围利用机械或人工开挖半球对称状施肥沟,沟深在40~50 cm,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500~4 000 kg、磷酸二铵40~
50 kg、油渣1.5 kg左右。采用沟施的方法施用基肥,不仅有助于疏松土壤,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根系向外延伸生长,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8]。施肥后及时灌水,促进有机肥的充分腐解。在枸杞生长的年周期内注意在6月上旬花期和7月下旬盛果期各进行1次追肥,采取沟施或者点施的方法,每株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铵0.15~0.25 kg。每次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施足底肥和适时追肥的基础上,每年还要进行3次有效的叶面追肥。第1次在5月初,叶面喷施浓度为0.5%的尿素溶液,促进枸杞植株的发枝和展叶;第2次在6月中旬,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补充一定量的磷肥、钾肥;7月上旬再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为枸杞植株补充养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9]。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了防止枸杞出现生理落花、落果现象,甘肃省农户会对枸杞树体连续喷施3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确保枸杞的落花落果率在15%以下,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除在每年秋施基肥和追肥后及时灌水、土壤上冻前浇一次封冻水外,每次摘果后也应及时浇水。
2.4 病虫害防治
甘肃省的枸杞园中大多悬挂一定数量的黄板,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诱杀枸杞木虱、枸杞蚜虫等害虫。每年春季枸杞萌芽前,可使用3°Bé石硫合剂对树体、地面及果园周边杂草丛等进行全面喷施,杀死园内及周边的越冬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每年4月枸杞叶片开始萌发时,是当地防治枸杞木虱、枸杞瘿螨及枸杞蚜虫的关键时期,可以喷施3%高渗苯氧威乳油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进行防治,或者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8%益梨克虱溶液3 000倍液+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对整个植株和种植园地面进行全面喷施,连续喷施2次,每次间隔7~10 d,并注意交替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10]。
3 结语
甘肃省是全国枸杞六大产区之一,枸杞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均排在全国前列,枸杞产业已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为进一步促进甘肃省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兴旺,需要持续优化与加强推广枸杞扦插繁苗技术和高产栽培
技术。
参考文献:
[1] 孙慧琴,白生才,陶鑫,等.甘肃民勤干旱沙区黑果枸杞育苗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6
(7):24-26.
[2] 李臣.枸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1,34(1):18-19.
[3] 王田利.靖远枸杞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综合),2018(1):45-46.
[4] 王金平.靖远县枸杞丰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
2008(8):18.
[5] 王娇.甘肃靖远枸杞栽培管理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9):118-119.
[6] 路文丽.甘肃靖远枸杞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9):110-112.
[7] 李雪梅,冯军仁,田晓萍,等.高海拔冷凉区大果枸杞绿色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2(17):
138-142.
[8] 马孝峰.枸杞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9):14.
[9] 薛福祥.枸杞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52-54.
[10] 郭玉婷,吴照力,周成才,等.诺木洪地区枸杞种植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4):93-96.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