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黑皮冬瓜作为广西玉林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以其肉质厚实、口感清甜、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黑皮冬瓜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为促进黑皮冬瓜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根据玉林市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培育壮苗、施肥盖膜、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对黑皮冬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广西玉林市
中图分类号:S64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05
黑皮冬瓜是广西玉林市的特色经济作物,然而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黑皮冬瓜产量和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通过覆盖地膜来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水能力,优化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在黑皮冬瓜的栽培中,应用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使用量。因此,探讨玉林市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为农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 玉林市黑皮冬瓜种植概况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北纬22°19′~
23°01′、东经109°39′~110°18′,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22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 650 mm,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1 795 h,无霜期346 d,尤其适合喜温耐湿作物的生长[1]。黑皮冬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玉林市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玉林市黑皮冬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23年,玉林市年产黑皮冬瓜约32万t,种植面积有7 333.33 hm2,产值约为3.2亿元[2]。在黑皮冬瓜种植过程中,当地农民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相比,黑皮冬瓜产量增加4.5%以上,并且可提前5 d以上上市,极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
2 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玉林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黑皮冬瓜生长,在品种选择上,可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黑皮冬瓜品种,如黑优2号、铁柱3号、桂蔬8号、丰成三号、韩国蜜宝及广东黑优大等。这些品种不仅适应玉林市的气候条件,还具有耐贮藏、耐运输的特点,能够满足远距离销售的需求,为黑皮冬瓜的高产栽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选地整地
黑皮冬瓜根系发达,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且前茬为非瓜类作物的地块种植黑皮冬瓜,更容易达到高产目标。对于选定的土地,需要进行深耕细作,要求耕深达到30 cm,以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精细整平土地,确保地面无明显土块和坑洼。完成准备工作后,利用起垄机或人工将土地整理成宽约160 cm、高约20 cm的畦面,沟宽40 cm,以南北走向为最佳。
2.3 培育壮苗
玉林市春植黑皮冬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收获期在6—7月;秋植的播种时间一般在6—7月,收获期在10—11月。春播多采用小拱棚进行育苗,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催芽等步骤。先晒种1~2 d,然后将种子用50 ℃温水浸泡30 min,再常温浸种5~6 h,捞出晾干后用湿纱布包好,置于28 ℃的恒温箱中催芽,80%以上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4]。播种时,应使用营养钵或穴盘进行点播,基质以腐熟有机肥和菜园土按4∶6或3∶7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播种后覆盖一层1~2 cm厚的育苗基质,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提供适宜的发芽环境,育苗场地应当保持温暖湿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不低于18 ℃,湿度维持在70%~80%。此外,定期通风换气,避免幼苗徒长。当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去除弱小植株,保留健壮个体继续培养。此外,注意适时浇水施肥,初期少量多次供给氮肥促进叶片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提升植株抗逆性。移栽前5 d揭拱棚进行炼苗,苗龄30 d左右即可移栽大田。
2.4 施肥盖膜
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方便,因此要求在整地起畦时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而言,黑皮冬瓜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5%以上。采用全层施肥法,结合起畦深翻土壤时施入,为黑皮冬瓜生长提供持久的养分支持。例如,每667 m2
可施入标准商品有机肥200~300 kg、硫酸钾30 kg、过磷酸钙30 kg、优质三元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36.67 kg当作基肥。施基肥后畦面要浇透水,覆盖地膜前要先喷一次芽前除草剂,如每667 m2喷施精异丙甲草胺45~60 mL,然后覆盖抗老化性能强的地膜。一般来说,黑色或银灰色地膜效果较好,前者能有效阻止阳光直射,降低地表温度,后者能反射紫外线,有助于驱避蚜虫等害虫。地膜铺设时要紧贴畦面,四周用土压实密封,以防止风吹揭膜和杂草生长。
2.5 移栽定植
移栽定植是确保黑皮冬瓜幼苗成功过渡到大田生长并最终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1)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至关重要,玉林市春季种植应在3月中旬至4月
初进行,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幼苗快速适应新环境;而夏季种植则宜选择6月上旬,避开高温期对幼苗的不利影响。2)移栽时,应选择晴朗但非烈日曝晒的下午进行,采用双行植,株距0.8~1.0 m,每667 m2
种植600~700株,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养分竞争加剧。在预先准备好的畦面上按照预定间距挖好定植穴,深度为10~15 cm,直径略大于幼苗根团直径。3)带宿土移栽幼苗,促苗早发新根。填土后轻轻压实,确保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随后立即浇足定根水,帮助幼苗迅速恢复生机。
2.6 田间管理
2.6.1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在黑皮冬瓜的开花着果期,需水量明显增加,此时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要防止过度灌溉导致植株根部缺氧或病害发生。施肥策略应遵循“少量多次、分期施用”的原则。除了移栽时施入的基肥,在幼苗缓苗期可追加一次速效氮肥,如每667 m2施尿素6~8 kg、生根菌肥2~3 kg,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进入结果期后,则要加大磷钾肥的施用比例,每667 m2
可追施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8 kg,促进果实膨大。此外,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等)能有效预防缺素症状,并增强植株抗逆性。例如,在幼苗期(移栽后7~10 d),为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可以使用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复合型叶面肥。推荐配方为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0.2%+硼砂0.1%,兑水稀释后进行均匀喷雾。在黑皮冬瓜生长中后期,可叶面喷施碳溶硅(水溶性二氧化硅含量不少于11%)500~600倍液,每隔7~10 d
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2.6.2 搭架引蔓
搭架引蔓是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中不可或缺的田间管理措施之一,其直接影响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和果实品质。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非常重要,一般采用能承重50 kg以上的竹竿或专用塑料管搭建“人”字形或三角形支架,高度1.3~1.5 m,并在支架上绑一根横竿连通各个支架,确保结构稳固且便于田间操作。搭建完成后,当瓜蔓长至30 cm时,及时将主蔓引导上架,利用尼龙绳或柔软的布条固定,避免损伤茎蔓。随着植株的生长,每隔几天就要进行一次引蔓工作,使藤蔓均匀分布在支架上,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
2.6.3 整枝打杈
通过合理的整枝打杈操作,优化植株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并集中养分供给目标果实。通常,在主蔓长50~60 cm时进行第
1次整枝,去除基部1 m以下的所有侧枝,以免过多的营养消耗。随着植株继续生长,每隔7~10 d检查1次,及时摘除新生的多余侧芽和卷须,保持主蔓单一且直立向上。对于一些生长势强的品种,如桂蔬8号,还可以适当剪去部分老叶,促进新梢萌发,但要注意保留足够的功能叶片,保证光合作用效率。此外,在开花着果期,应当对主蔓进行打顶处理,即当主蔓长度达到预定高度(约2.5 m)或有一定数量的果实后,剪掉顶端生长点,迫使营养回流到果实上,从而增加单瓜质量。为了防止伤口感染病菌,每次修剪后可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涂抹切口。
2.6.4 定瓜吊瓜
定瓜吊瓜是玉林市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提升果实品质和商品率的关键措施之一。选择合适的留瓜位置和数量至关重要,一般建议每株保留1~2个
发育良好、形状端正的幼瓜作为目标果实,其余的小瓜应在早期阶段及时摘除,以避免不必要的养分竞争。具体操作时,可在主蔓第10~15节处选留第1个幼瓜,待其长至鸡蛋大小时确认是否保留;第2个幼瓜则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市场需求决定是否留取。对于选定的目标果实,应采取适当的支撑保护措施,如使用专用网兜或软垫将其悬挂起来,减少地面摩擦对果实表面造成的损伤,同时有利于均匀受光,提升果实着色均匀性和口感。此外,为了避免裂果现象的发生,需要定期检查果实生长情况,适时调整吊挂方式,确保果实不受挤压变形。
2.6.5 病虫害防治
针对病虫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农业、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黑皮冬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1)在农业措施方面,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并严格执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累积。2)利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悬挂果蝇诱捕器、实蝇胶粘板诱捕瓜实蝇等害虫,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3)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应在发生初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针对枯萎病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2 000倍液灌根防治;防治炭疽病可使用40%百菌清悬浮剂700~8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可使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使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使用25%乙嘧酚悬浮剂700~
800倍液喷雾。黑皮冬瓜常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红蜘蛛等。对于斜纹夜蛾等害虫,可喷施
16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对于白粉虱、蚜虫等害虫,可使用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700~3 800倍液或15%联苯·呋虫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00~600倍液喷雾;对于美洲斑潜蝇,可使用8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 700~3 800倍液喷雾;对于红蛛蛛,可使用20%阿维·乙螨唑悬浮剂8 000~
10 000倍液喷雾。在用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和安全间隔期操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5]。此外,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基数。
2.7 适时采收
黑皮冬瓜由开花到成熟40~50 d,成熟特征为果实停止生长后,茸毛已褪去,瓜皮坚硬、颜色发黑发亮。采时多带一小段茎一片叶剪下,贮藏的瓜要求在8:00左右采收,避免阳光晒烫,以免腐烂。整个采运、贮藏的过程中要做到轻采、轻放、轻堆,尽量避免把瓜果碰伤或震伤。
3 结语
玉林市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系统而精细的农业实践,涉及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培育壮苗、施肥盖膜、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多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黑皮冬瓜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玉林市黑皮冬瓜产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颜彩燕,张美丽,宁燊,等.玉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2):34-38.
[2] 央视网.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助农致富 形成乡村振兴新格局[EB/OL].(2023-06-09)[2024-01-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219174055192387amp;wfr=spideramp;for=pc.
[3] 赖汉,陈丽丽,唐霞.玉林市黑皮冬瓜盖膜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22,42(4):11-12.
[4] 黄兴江,张玉波,姜兰,等.安顺西秀区露地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4(5):
36-39.
[5] 黄进强,梁才英.桂蔬新二号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4,42(1):74-76.
(责任编辑:张春雨)